7/30/2014

食光走廊》越南廚房台灣味

天氣晴

飛往柬埔寨首都金邊的那個冬日,是農曆正月初七。腦海裡滿是煎得香酥的甜甜年糕、冒著蒸氣的暖呼呼圍爐火鍋、金澄澄帶點焦香的烏魚子配生蘿蔔片,這些年年習慣的過年菜色,彷彿還在舌尖打轉,在味蕾中百般回味。人,卻已在飛行時間三小時外的異地,一下飛機,那股艷陽高照下的熱氣,蒸騰四逸活像個大蒸籠,讓來時穿著禦寒厚棉外套的我被蒸得一塌糊塗。

外派兩年就像當兵一樣地數饅頭,在年曆日曆上一天一天畫上刪去的斜線,似乎這樣就會讓日子過得快一些。工廠裡需要的是即戰力,學習曲線愈陡峭愈好,呈現直線最好不過。陸籍和柬籍員工們眼巴巴地看著盯著打量著,這些台勞沒有不堅強的理由。總有做不完一件件接踵而來的工作等候處理,總得在卑躬屈膝和佯裝自信淡定之間變臉得宜,於是那所謂思鄉之情,濃度不斷被繁瑣雜務與龐大壓力稀釋淡去,和在白開水裡無色無味嚥下了。只偶爾在與家人通完國際電話後,叨叨念著提醒自己下次休假回台灣時要記得吃上臭豆腐、蚵仔煎和香雞排…等等等。

日居月諸,雖已不是上高樓的年紀,但要吟賦天涼好個秋,也還不如吃碗滷肉飯,化食物為力量,吞到肚子裡縱然不成墨水也能成就氣力,好在這熱帶氣候的生存遊戲裡繼續奮鬥。台籍員工的小廚房裡就是離家鄉最近的地方,熱油鍋下蒜末,與紅蔥頭一起爆香,加入豬絞肉,再倒上從台灣帶來的家鄉味醬油,翻炒後燉煮入味香噴噴,拌飯拌麵兩相宜,這不僅是身體營養來源,更將縷縷思緒寄情於食物,成為撫慰心靈的精神糧食。

每當受挫時,想像中縈繞的家鄉香味更加濃厚。隨著和工廠幹部爭執、溝通協調的功力提升,進小廚房的次數多了,廚藝竟也日益精進。想要挑戰肉圓卻苦於材料缺乏,金邊市區莫尼旺大道上的Lucky超市找不到地瓜粉。不怕,窮則變變則通,上網查到西谷米也可以當粉漿,趕緊買一包。沒有新鮮筍丁沒關係,加工的香辣筍絲過水後去辣味再切丁,就是替代品,紅蔥頭和豬肉不成問題,超市買得到。

唯一休假的星期天上午,在小廚房裡準備就緒,西谷米用水泡開之後搓揉成粉糰,還看得到西谷米的顆粒狀,包好筍丁肉角和爆香紅蔥頭後,整形成肉圓狀。大火蒸熟出籠的成品頗像樣,一口咬下外皮Q勁十足,心裡卻霎時明白它是陌生人,縱然味道不差,卻是有形無味的複製品,跟舌尖記憶的真品滋味大相逕庭。

臭豆腐的話就更顯克難窘迫了。到莫尼旺大道的青葉台菜小館外帶一份炸豆腐,當然不是那種發酵過臭到發香的臭豆腐,而是雞蛋豆腐。再搭配超市購買的韓式泡菜,紅通通配上黃澄澄,顏色不對,味道更不對。這個柬式的自製臭豆腐,有種馮京當馬涼,自娛娛人的阿Q心態,不禁感嘆起明月何時照我還?

獨在異鄉為異客,故鄉種種是硃砂痣也是白玫瑰。直至回台返鄉,實現豪語品嘗回味了各項魂牽夢縈的美食,卻不如預期中的驚喜,才昭然明白食物本身的滋味於我如浮雲。在離鄉背井的當時,模仿所作而吞嚥的每一口只是用以追憶似水年華的媒介,只為了圓滿那個當下的每一個想念與說不出的離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