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12

奉獻台灣43年 70歲修女返鄉


奉獻台灣43年 70歲修女返鄉
奉獻台灣43年,70歲修女于麗珊(本名伊莎貝爾)今(27)日要回故鄉西班牙了!

天主教道明幼維園的小朋友不知道修女奶奶即將離開,天真可愛地圍著于奶奶嬉戲,于修女又是親親、又是抱抱,站在一旁的幼兒老師們早已紅了眼眶,頻頻拭淚,于修女灑脫地要她們不可以哭,「只要我心裡有妳們,妳們的心裡也有我,這樣就夠了。」

受于修女精神感召、長年擔任監獄教誨師的江淑燕,得知情同姊妹的伊莎貝爾要回故鄉,萬般不捨,教友們想為她籌辦感恩惜別會,但被伊莎貝爾拒絕。

于修女說,故鄉在西班牙奔牛節舉辦地帕普羅納(Pamplona),年輕時曾和兄長們騎機車繞過庇里牛斯山到法國,朋友們聽了都驚訝,直說「這是多麼瘋狂的事啊!」直到20歲時接觸修道院,她的人生出現重大改變。

于修女回憶,民國58年剛到屏東玫瑰道明修道院時,台灣人民生活並不富裕,幼稚園內很多孩子的父母繳不起學費,修道院必須更加節省用度,這些孩子們長大後都懂得回饋,台灣真是個很有人情味的國度。

幼稚園老師梁道秀說,修女以前是位護士,曾在屏東市教會醫院幫忙,許多屏東市民都是于修女接生的,長大後知道于修女還在道明修道院,常來探望她,也把孩子送來道明幼稚園就讀,修女超愛小孩,總有辦法逗得孩子開心,只要修女一現身,小朋友都會大喊amigo(好朋友,西班牙語)。

20多年來,樂觀風趣的伊莎貝爾幫助不少更生人遠離毒害。吸毒4度進出看守所的麗莎(化名)是于修女最關心的女孩,每次被抓,于修女只有關懷沒有苛責,用愛來感化,麗莎終於成功戒除毒癮經營美容院,得知修女要回西班牙,難過得說不出話。

于修女說,西班牙和台灣都是她的家,趁著還可以為帕普羅納貢獻,所以晚年回故鄉。

道明修道院長陳幼表示,伊莎貝爾是天主派來的天使,現在西班牙修道院需要伊莎貝爾,她和院內同仁都給予衷心的祝福,希望修女退休後回台灣看看老朋友們。

林百里:讀書成績好的,不代表聰明,聰明者不代表會創新。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在中央大學的演講上,表達對台灣目前教育環境的憂心,認為無法培育人才。他感歎:「讀書成績好的,不代表聰明,聰明者不代表會創新。」

林百里指出,南韓政府、產業、人民一條心,展現強烈企圖心,台灣政府卻每天只忙於安撫立院。至於未來發展路徑、未來視野、戰略論述是什麼,從大領導到小領導,都沒有人在講。

他建議政府,應結合企業、基金會、學校、國會與教育部,創新教育環境。未來資訊科技將靠創意,產品與消費者心靈共鳴,才能行銷全世界。

戴勝益:建立一個仿冒的人生

面對未來,你是否經常覺得很茫然,總覺得抓不到自己的性向和專長?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惑,建議你建立一個「仿冒」的人生:抓一個你可以仿冒的對象,去學習他的成長軌跡,從中找出你的方向。

這樣的體會來自我的成長背景。我出生在家族企業,從小我的model就是我的父親和大哥,一直以為自己就是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生意人,後來上了大學,我才找到我真正的仿冒目標: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先生。

我從大學就關注他的新聞,因為他獨特的管理風格與處世態度一直很令我佩服。他一星期只進公司兩個早上,其他時間拿來拉小提琴、釣魚,但依然成就了如此成功的企業。

早在十幾年前,奇美員工的平均月薪資就高達新台幣八萬元,是一個幾乎零異動的公司。許文龍還跟員工說:「你們工作不是為了公司成長,是為了你們未來的幸福人生。」

看到這麼令人感動的一句話,我就立志自己也要跟他一樣。如今我做的每件事,都是跟著他的腳步,例如一個月有十五天絕對不上班、登百岳、到處旅行。另外,我也學許文龍,把財產捐了出去,一言一行都是受他啟發。最近許文龍還把博物館建物捐出去,讓社會大眾共享博物館資源,很令人尊敬。

半年前,許文龍請我去他家作客,更讓我體會到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那天傍晚五點多,我去拜訪他,他仍住在一個四十幾年的老房子裡,一點也不華麗,沒有固定的傭人、保鏢,只有一個司機,還請了鄰居太太來幫忙料理他早上釣的魚、煮了一些菜、買了一些碗粿,請我和妻子吃晚餐。

過程中,他興致一來,就把旁邊的小提琴拿出來拉,他的司機還跑去彈鋼琴伴奏。看到這幅畫面,我們嚇了一跳,也很感動。我問他:「沒有保鏢,安全嗎?」他直覺說:「我又沒有做壞事,錢捐給政府,孩子也沒進公司,沒傷害到公司同仁權益,我有什麼好害怕和擔心的?」這句話立刻反應出他的非凡價值觀,同時也更讓我認定:我以他為師,一點也沒錯。

所以,我認為年輕人要抓一個仿冒的對象。想從事藝術,比如可以抓林懷民;想從事公益,比如抓嚴長壽;想從事科技,比如抓林百里。每個人都抓一個對象,把他的人生歷程和價值觀都搜集起來,然後去學習、去仿冒,以後縱使你的事業和成就沒有像他們那麼大,但至少你比較不會搖擺。

這樣仿冒的好處是,你不會像海底撈針一樣亂摸索。有了model,就像在海底抱著一個浮板,它會有動力拉著你往前走,可以減少你摸索錯誤的時間。況且,這些人到現在都還蠻成功的,或許可以讓你大方向沒錯。

但也要提醒年輕人,要學習這些成功人士的努力、扎實、做事方法及對人好的態度,而不是學成功人士的表徵,例如趕快買一部高級房車、找個司機、打高爾夫球、穿高級西裝。這些是成功人士的結果,不是他們成功的原因。如果你只學習結果,卻不學習原因,學習也是徒勞無功。

健康人生:不宜三種晚餐

一、禁晚餐吃太晚:晚餐早吃少患結石

晚餐早吃是醫學專家向人們推薦的保健良策。有關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結石病的發病率。

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後4-5小時,若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瀦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所以,傍晚6點左右進晚餐較合適。

二、禁晚餐吃太葷:晚餐吃素防癌

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而蛋白質、脂肪類吃得越少越好。若脂肪吃得太多,可使血脂升高。研究資料表明,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吃素者的血脂要高2-3倍。碳水化合物可在人體內生成更多的血清素,發揮鎮靜安神作用,對失眠者尤為有益。

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大多數家庭晚餐准備時間充裕,吃得豐富,這樣對健康不利。據科學研究報告,晚餐時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會使尿中的鈣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了體內的鈣貯存,誘發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和中它年骨質疏鬆症;另一方面尿中鈣濃度高,罹患尿路結石病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另外,攝入蛋白質過多,人體吸收不了就會滯留於腸道中,會變質,產生氨、硫化氫等毒質,刺激腸壁誘發癌症。

三、禁晚餐吃太飽:晚餐吃少睡眠好

與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晚間無其他活動,或進食時間較晚,如果晚餐吃得過多,可引起膽固醇升高,刺激肝臟製造更多的低密度與極低密度脂蛋白,誘發動脈硬化;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島素β細胞提前衰竭,從而埋下糖尿病的禍根。

此外,晚餐過飽可使胃鼓脹,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胃、腸、肝、膽、胰等器官在餐後的緊張工作會傳送資訊給大腦,引起大腦活躍,並擴散到大腦皮層其他部位,誘發失眠。

晚餐最好不要吃的6類食物

超過1/3的人都抱怨過睡得不好,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疾病的影響……但大家往往忽視了一個因素:吃得不對,也會讓你睡不好。生活中,就有以下幾種與睡眠「合不來」的食物。
1、肉湯

晚飯時,用一鍋熱氣騰騰的雞湯、排骨湯犒勞自己未必是好事。肉類煲湯較油、熱量高,最容易發胖,不適合晚上食用,選在上午或中午吃比較好。此時,不妨選擇一些菌類湯。

2、辣椒、大蒜、洋蔥等辛辣食物

日前,澳大利亞一項研究顯示,吃辣後,在睡眠的第一周期,體溫會上升,會導致睡眠質量降低。還會使胃中有灼燒感和消化不良,進而影響睡眠。

3、紅薯、玉米、豌豆等產氣食物

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較多氣體,等到睡覺前,消化未盡的氣體會產生腹脹感,妨礙正常睡眠。

4、咖啡、濃茶、可樂等令大腦興奮的食物

尤其一些對咖啡因特別敏感的人,可能持續興奮的時間更久。此外,咖啡因還有利尿作用,過多喝咖啡,容易讓人排尿增多,這也會干擾睡眠。

5、豬肉等過於油膩的食物

因為油膩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加重腸、胃、肝、膽和胰的工作負擔,刺激神經中樞,讓它一直處於工作狀態,導致失眠。

6、酒

酒雖然可以讓人很快入睡,但卻讓睡眠狀況一直停留在淺睡期,很難進入深睡期。所以,飲酒的人即使睡的時間很長,醒來後仍會有疲乏的感覺。

晚餐有助睡眠的幾種飲食:

多吃碳水化合物:

晚餐吃對食物,不僅有利健康,還能助你入眠。

含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比如動物肝臟、牛奶、蛋類等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可維持神經功能的穩定,有助於消除焦慮及安眠。小麥、白菜等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能在腦中幫助血清素的合成,有助於安眠。

12種常見食物的神奇妙用

        1、需要增加睡眠時應該吃:

  脫脂爆米花。睡前半小時吃一袋脫脂爆米花,有助身體產生讓人體放鬆的神經化學物質:血清素。不該喝:一杯熱牛奶。這種失眠治療法其實是錯誤的。牛奶中的蛋白質會提高人體警覺性。牛奶中的脂肪也會使消化減速,從而使睡眠斷斷續續。

  2、需提高性趣時應該吃:

  黑巧克力。巧克力中的可可粉含有可提高身體敏感度的刺激物甲基黃嘌呤類生物鹼。巧克力中還含有“自然助性物質”苯乙胺。意大利研究發現,常吃巧克力的女性性欲更強。最好選擇可可含量至少為60%的巧克力。不該喝:1瓶葡萄酒。1—2杯葡萄酒可助性,但是葡萄酒過量則會抑制神經系統,導致男性勃起困難。

  3、想要個孩子的時候應該吃:

  巴西堅果,富含礦物質硒。硒能增強精子質量,使精子游動速度更快。不該吃:薯條。與不攝入反式脂肪的女性相比,2%的攝取熱量來自反式脂肪酸的女性發生不孕的幾率增加70%。

  4、想保持年輕時應該吃:

  葵花子。葵花子堪稱是食物中的“維生素E之王”,最能抗擊自由基,抗皺防衰。不該吃:奶油蛋糕。奶油蛋糕裡含有的反式脂肪酸是健康的大敵,會加速身體的衰老。

  5、壓力過大時應該吃:

  1杯低脂酸奶或2湯匙混合堅果。酸奶是賴氨酸最好的食物來源之一,堅果富含精氨酸。賴氨酸和精氨酸能減少你的擔憂。不該喝:碳酸飲料。《美國公共衛生雜志》刊登的研究發現,每天喝 2。5罐碳酸飲料會導致抑郁和焦慮增加3倍。

  6、感覺悲傷時應該吃:

  菠菜沙拉。甜菜和菠菜等綠葉蔬菜富含B族維生素,有利於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好感覺激素”的生成。不該吃:白巧克力。白巧克力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巧克力,其中不含固體可可粉。白巧克力無法像黑巧克力一樣刺激“好感覺激素”的生成。

  7、肥胖時應該吃:

  烤雞胸。瘦肉及家禽蛋白能提供能量,加速新陳代謝,既解饞,又有助於減肥。高蛋白飲食也有助於增強肌肉減肚腩。不該吃:濃湯和多鹽零食。食物過咸,喝水就多,胃部就會變成一個“水皮球”。因此,鹽焗堅果、薯片等多鹽食物應盡量避免。

  8、能量不足時應該吃:

  什錦果仁。葡萄干提供的鉀有助於身體將糖轉化成能量。堅果富含鎂,鎂對新陳代謝、神經功能及肌肉功能都極其重要。不該喝:濃咖啡飲料。雖然咖啡因有提神作用,但是咖啡中的大量糖分則會使血糖升高,不利健康。

  9、需提高腦力時應該吃:

  藍莓。藍莓中的多種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大腦免受自由基損傷,進而降低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的危險。不該吃:冰淇淋。甜食會使體內葡萄糖含量大起大落,導致注意力分散。

  10、不太舒服時應該吃:

  人參茶(冷熱皆可)。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攝入400毫克人參會使感冒幾率降低25%。人參有助於增加體內關鍵免疫細胞,從而殺滅入侵病毒。不該喝:咖啡因飲料。咖啡因過量會擾亂睡眠,抑制免疫功能,更容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11、需保持清醒時應該吃:

  雞蛋+全麥面包。雞蛋是蛋白質的很好來源,早餐吃雞蛋,全天有精神。美國聖路易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與早餐吃奶油干酪的人相比,早餐吃雞蛋的人每天少攝入264卡路裡的熱量。不該吃:餅干+奶油干酪。這種早餐含熱量500卡路裡、脂肪20克、碳水化合物60克。

  12、醉酒后應該喝:

  橙汁。橙汁中的果糖使酒精代謝加速25%。其中的維生素C也有助於防止醉酒后的細胞受損。不該喝:碳酸飲料。二氧化碳會使醉酒的感覺更嚴重。

12類超級食物迅速修復“透支”身體

生活不如意,身體或心理就會受到損傷,此時應該好好善待自己,“飲食修復”非常關鍵。美國《女性健康》雜誌刊登綜述文章,列出了可改善情緒、健康的12類超級食物。

1.壓力過大時應該吃:1杯低脂酸奶或2湯匙混合堅果。酸奶是賴氨酸最好的食物來源之一,堅果富含精氨酸。賴氨酸和精氨酸能減少你的擔憂。

不該喝:碳酸飲料。《美國公共衛生雜誌》刊登的研究發現,每天喝2.5罐碳酸飲料會導致抑鬱和焦慮增加3倍。

2.感覺悲傷時應該吃:菠菜沙拉。甜菜和菠菜等綠葉蔬菜富含B族維生素,有利於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好感覺激素”的生成。

不該吃:白巧克力。白巧克力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巧克力,其中不含固體可可粉。白巧克力無法像黑巧克力一樣刺激“好感覺激素”的生成。

3.肥胖時應該吃:烤雞胸。瘦肉及家禽蛋白能提供能量,加速新陳代謝,既解饞,又有助於減肥。高蛋白飲食也有助於增強肌肉減肚腩。

不該吃:濃湯和多鹽零食。食物過鹹,喝水就多,胃部就會變成一個“水皮球”。因此,鹽焗堅果、薯片等多鹽食物應儘量避免。

4.能量不足時應該吃:什錦果仁。葡萄幹提供的鉀有助於身體將糖轉化成能量。堅果富含鎂,鎂對新陳代謝、神經功能及肌肉功能都極其重要。

不該喝:濃咖啡飲料。雖然咖啡因有提神作用,但是咖啡中的大量糖分則會使血糖升高,不利健康。

5.需提高腦力時應該吃:藍莓。藍莓中的多種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大腦免受自由基損傷,進而降低老年癡呆症和帕金森症的危險。

不該吃:冰淇淋。甜食會使體內葡萄糖含量大起大落,導致注意力分散。

6.需要增加睡眠時應該吃:脫脂爆米花。睡前半小時吃一袋脫脂爆米花,有助身體産生讓人體放鬆的神經化學物質———血清素。

不該喝:一杯熱牛奶。這種失眠治療法其實是錯誤的。牛奶中的蛋白質會提高人體警覺性。牛奶中的脂肪也會使消化減速,從而使睡眠斷斷續續。

7.需保持清醒時應該吃:雞蛋+全麥麵包。雞蛋是蛋白質的很好來源,早餐吃雞蛋,全天有精神。美國聖路易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與早餐吃奶油乾酪的人相比,早餐吃雞蛋的人每天少攝入264卡路裏的熱量。

不該吃:餅乾+奶油乾酪。這種早餐含熱量500卡路裏、脂肪20克、碳水化合物60克。

8.醉酒後應該喝:橙汁。橙汁中的果糖使酒精代謝加速25%。其中的維生素C也有助於防止醉酒後的細胞受損。

不該喝:碳酸飲料。二氧化碳會使醉酒的感覺更嚴重。

9.不太舒服時應該吃:人參茶(冷熱皆可)。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攝入400毫克人參會使感冒幾率降低25%。人參有助於增加體內關鍵免疫細胞,從而殺滅入侵病毒。

不該喝:咖啡因飲料。咖啡因過量會擾亂睡眠,抑制免疫功能,更容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10.需提高性趣時應該吃:黑巧克力。巧克力中的可可粉含有可提高身體敏感度的刺激物甲基黃嘌呤類生物鹼。巧克力中還含有“自然助性物質”苯乙胺。義大利研究發現,常吃巧克力的女性性慾更強。最好選擇可可含量至少為60%的巧克力。

不該喝:1瓶葡萄酒。1—2杯葡萄酒可助性,但是葡萄酒過量則會抑制神經系統,導致男性勃起困難。

11.想要個孩子的時候應該吃:巴西堅果,富含礦物質硒。硒能增強精子品質,使精子游動速度更快。

不該吃:薯條。與不攝入反式脂肪的女性相比,2%的攝取熱量來自反式脂肪酸的女性發生不孕的幾率增加70%。

12.想保持年輕時應該吃:葵花子。葵花子堪稱是食物中的“維生素E之王”,最能抗擊自由基,抗皺防衰。

不該吃:奶油蛋糕。奶油蛋糕裏含有的反式脂肪酸是健康的大敵,會加速身體的衰老。

8大致癌飲食習慣

1、喜歡吃滾燙的食物

  臨床中,醫生發現很多消化係統癌症患者,特別是食管癌、胃癌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每頓飯都恨不得吃那些剛出鍋的東西。咨詢一位被確診為食管癌的患者飲食情況,發現他平日不但喜歡吃燙嘴的飯菜,還非常喜歡喝熱茶,就是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他中年發病。

  近年來,國內外的報道也不斷證明著,飲熱茶會破壞食管的“黏膜屏障”。據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食管癌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人,喜好熱飲、硬食、快食或飲酒。

  動物實驗也證明:飲酒、吃滾燙的食物、吃飯狼吞虎咽等都對食道黏膜有一定的灼傷和腐蝕作用,當黏膜細胞出現增生性病變後,就有可能進一步發生癌變。

2、吃東西狼吞虎咽

  吃東西狼吞虎咽倣佛成為這個時代上班族的一個通病,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上班族處于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吃飯好像只是為了簡單的身體需要,所以,吃飯速度非常快。實際上這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

  吃飯快,食物的咀嚼不細,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症;另外,吃飯快,食物團塊的體積大,易對食道和賁門等消化道產生較強的機械刺激,久之會引起消化道損傷甚至癌變。

  張先生就是這樣的患者,從參加工作起,因為工作太忙,所以練就了快速吃飯的本領,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參加工作10年後他得了胃癌。 3、吃得過飽

  我們的先輩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到吃得過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黃帝內經》裏面說了句非常經典的話:“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說明一次吃很多東西,首先損傷的是我們自己的腸胃。

  中醫古書《濟生方》也指出:“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則積結為症瘕。”從古人的經驗看,飲食過量就會使腸胃功能失調,時間久了,生病得癌也無法避免。

4、經常在外面吃飯

  當今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生活水平的迅猛提高,也改變了人們居家飲食的良好習慣。許多人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經常在外應酬,其實,這樣的飲食方式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一方面,由于經常在外吃飯,造成了飲食無定時,時間一久必然使自身的脾胃功能受到損害,進入一種“癌狀態”中。另一方面,外面售賣的食物,為了追求色香味,通常會使用高溫油炸的方法,或者加入大量調味劑,比起家庭烹飪的食物,它們含有更多的致癌物質。

  同時,大家在聚會中大量飲酒,這些無疑都加重了胃腸負擔,為癌症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5、經常飲酒過量

  從保健方面講,適量飲酒能興奮神經,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有提神醒腦、舒筋活血的生理功能,可以松弛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增進食欲,有利于睡眠。最近,國外的研究分析顯示,每日飲酒少于20克,可使冠心病風險降低20%,在糖尿病、高血壓、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中,也得到同樣結果。

  適量飲酒對人體有益處,與酒精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抗血小板血栓形成和提高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關,對防治冠心病、糖尿病有一定效果。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適可而止,過量飲酒則對健康有害無益。酒的主要成分乙醇,是一種對人體各種組織細胞都有損害的有毒物質,能損害全身各個係統。

  研究表明:直接喝烈性酒,或一天喝4兩以上白酒,大口喝啤酒等,都是容易招致癌症的飲酒方式。

  值得提出的是,要避免空腹飲酒。空腹飲酒時,由于胃中沒有食物,酒精經胃黏膜快速吸收,直接導致血液中酒精濃度急劇升高,對人體的危害較大,因此在飲酒前應先吃些食物,尤以碳水化合物為佳,因其分解時產生的能量可供肝臟“燃燒”酒精之用。

  此外,還可以選擇一些適當的下酒菜,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以補充肝臟代謝酒精所需的酶與維生素。

6、偶爾才吃蔬菜和水果

  膳食講究平衡,蔬菜水果是我們日常膳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如果平時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就增加了患癌的風險性。

  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攝入紅肉和熟肉制品分別使結腸癌危險增加29%和50%。臨床醫生說,有一對孿生兄弟,他們共同的飲食習慣就是吃肉喝酒,不吃蔬菜和水果,結果非常不幸,弟弟得了結腸癌,一年後哥哥也被確診為晚期胃癌。

  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C與纖維素的最好供給源,一直被認為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研究顯示:胡蘿卜、西紅柿、蔥、大蒜、蘿卜、橘類水果等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尤其是對口腔、食道、胃、結腸、肺等部位的腫瘤作用更強。所以,建議大家平時多注意吃蔬菜和水果。

7、吃飯不規律

  吃飯經常不準時倣佛成為現代人的一個通病,其實,這樣對身體非常不利。研究表明,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肥胖與胃癌。

  臨床中,問及癌症患者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問題,或者是不吃早飯,或者是中午吃得很晚,或者是深更半夜吃零食。

  傳統中醫認為,按時吃飯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才能保證人體氣血的補充和協調,避免五臟功能的失調,預防癌症的發生。從另一方面講,飲食有利于唾液分泌,而唾液定時分泌對于致癌物質有消解的作用。
8、就餐環境不愉快

  現代研究認為,不良的情緒變化是癌症的“活化劑”。有學者收集近50年的資料,發現憂鬱、焦慮、失望和悲傷等不良情緒常常是癌症發生的前奏,這種情緒潛伏通常只要1~2年,就可能引起疾病。美國專家調查的500例癌症患者,都有明顯的精神創傷史。

  這一點完全不難理解,如果在不愉快的環境中就餐,必然會直接影響脾胃功能,使脾胃運化失調,肝氣不舒,日久就會導致氣滯血淤,給癌症的發生創造條件。現代人一邊工作一邊吃飯,一手舉著飯盒,另一只手還拿著電話,怎麼能健康呢?

溫家寶在中國地質大學的講話




在中國地質大學的講話  

溫家寶

  (2012年5月19日晚,武漢)

  同學們好!

  老師們好!

  我在北京地質學院學習近8個年頭。畢業以後,我時常想念我的母校。今天能回到學校看望大家,覺得像回家一樣,心裏特別高興。

  先講一件事情,就是晚上《新聞聯播》播發了我們學校登山隊攀上珠穆朗瑪峰頂峰的消息。我向學校表示祝賀,向登山隊員表示祝賀。

  我想,大家一定非常高興。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那就是只要不畏艱苦和挫折,就一定能夠達到光輝的頂點,這應該是我們的傳統。



  擔任領導工作以後,我一直沒有忘記對科學的關注,直到最近我還在思考地球科學的發展方向。上個月,我到冰島考察火山和地熱,在赫利舍迪地熱電站與數十名當地地質工作者和聯合國大學地熱學院的學生座談,當時我講了我多年思考的地質科學的研究方向。我把它概括為六點:第一,地球、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如果再大一點,還應該包括天體。第二,地質構造,特別是板塊運動給地殼帶來的變化。第三,礦產資源和能源,尤其要重視新的實踐與理論。地質科學要同經濟、社會、環境緊密結合,主要表現在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和節約資源,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有兩件事情可能大家注意到了:一是我國地質工作者最近在內蒙古煤田勘探中發現鈾礦與煤共生。過去我也很關注煤層裏經常含有鈾、釷、鍺、鎵、銦這類稀有和放射性元素,但是煤層中的大型鈾礦還很少發現。二是頁岩氣的發現和開發。應該說我們在這方面起步晚了一點,在開發實踐上落後了一些。有人說,頁岩氣的開發與利用可能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美國頁岩氣開採已經到了實用地步。一些天然氣很豐富的國家由此感到憂慮。我們國家具備頁岩氣的儲存和開發條件,但是它的開採技術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管道輸送的要求是很高的。在礦產和能源開發利用的理論和實踐上,不要局限于書本,而要不斷地探索新的實踐和理論。第四,地質災害與防治。這已經成為涉及人民利益的重大問題。從汶川大地震到舟曲泥石流,無一不與地質災害有關。但是有效的預報、預防和治理,我們還差很多。在指揮汶川地震搶險的過程中,我對此深有體會。在舟曲發生泥石流以後,我又認識到,從甘肅到四川直至雲南,這一帶由于地質構造等原因造成岩石的崩塌,再加上多年的衝積物堆積,有許多衝溝都有突發泥石流的危險,必須提早預報、提早防治。第五,現代科學在地質學的應用。我上大學的那個年代,從大的方面講,地質學的綜合性主要表現在地質學與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的結合,地質勘查工作運用遙感、測試、鑽探、掘進等技術手段。現在看來不夠了,它要涉及天體、地球、環境、生物的變化和相互作用以及信息、航天、海洋、生命等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第六,地質科學要開發新的領域。過去講微觀,小到原子、分子,現在不夠了,要研究粒子。過去講宏觀是由地殼到地球深部,現在也不夠了,宏觀要研究天體,大到宇宙。過去講古生物只研究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現在還要研究生物對環境的影響。人、環境、地球、天體構成一個整體。因此,我主張地質學專業要開一些新的學科,比如氣候學,特別是古氣候學。劉東生老師在研究黃土成因的時候就大量利用氣候學的原理。他對我講,當時西南聯大地質專業的課程中就有氣候學這門課。

  我之所以跟大家講這麼多,就是想說明只要有地球存在,只要有人類存在,只要人類在發展和進步,地質學就不會枯竭。地質學不是一門簡單的科學,而是一門深奧和博大的科學。有志的青年們要為這門科學而獻身,利用這門科學為祖國和人民造福。



  我是1960年進入大學的,在學校期間就很熱愛地質科學。除了書本知識以外,我曾鑽研過河流走勢的變化和它的力學原理,還研究過磷礦,特別是北方磷礦的成因。那不是老師布置的,是我課外涉獵的。我上大學時,構造學主要是地槽—地臺學說。工作以後,自己開始研究地質力學。當板塊學說出來以後,我又努力學習板塊學說。我覺得一個科學工作者,思想應該是開放的,而不應該是禁錮的。他只承認規律和真理,而不屈服于任何權威。一所學校最重要的還是要倡導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青年學生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這是最寶貴的。我在地質科學研究中遇到問題總是要問一個為什麼。這也就養成了我在從事其他工作時從不迷信、不盲從,總是通過自己的探尋,永不停息追求真理的腳步。
  熱愛科學,追求真理,是母校給我的。我們有許多老師和同學就是這樣做的。因為地球太大,宇宙更大,自然是千變萬化的,它處在變動之中。人類和社會也不會終止,它處在發展變化之中。這是一個道理,這就是科學精神。

  母校又給了我克服困難的勇氣。我上大學以後,第一學期就染上了肺結核。當時學校讓我住一個隔離室,不能上課,但是我靠自己的學習和鑽研,在沒有聽課的情況下,那個學期的所有課程,包括最難學的《結晶學》,都得了優秀。以後我堅持鍛煉,從不畏天命,因此我又爭取到每天四小時上課時間,然後是八小時。直到畢業的時候,我終于摘掉肺結核的“帽子”。

  參加地質工作以後,要爬山越嶺。我在祁連山工作,祁連山主峰在5000米以上,我從事祁連山腹地的填圖工作就在祁連山主峰。每天早晨吃過飯以後,我帶一個饅頭上山,餓了就地撿一點幹柴,把它烤一烤吃了,撿不到柴就把它帶回來,因為太涼吃不下,晚上就吃一碗面條。從早晨出發到工作地點,一路爬山到下午兩點鐘,可是還有一二百米要上,要定個點。我總是堅持爬到工作地點,畫好素描,填好圖,做好記錄才返回。我從來沒有因為圖省事而定過“遙控點”。下山還要背著一包石頭,累了不敢坐下,就在山邊上靠一靠。回到住地,經常天已經黑了。即使是在惡劣的環境下,我總勉勵自己,人要有甘願吃苦而毫不叫苦的精神。只要努力,不畏艱難,不怕挫折,總會進步。

  我有過幾次很危險的經歷。一次在祁連山主峰,那一夜大暴雨,逼得我們半夜搬家三次,大家總是先搶資料,後搬帳篷,然後再搬自己的行李。第二天一看,溝裏大水衝下來的滾石比人還高,連駱駝都砸死了。還有一次過疏勒河,河中間水流湍急,我死死地抱住牦牛的脖子,整個身子都浸在水裏,就這樣過來了。

  我跟青年們講這些,就是說吃苦可以鍛煉人,不僅磨煉一個人的性格,而且能造就他的精神。我常思考,對待任何工作,如果你能擔起來,你就勇敢地擔起來,不怕任何困難甘受任何打擊和委屈,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今天當面臨巨大的思想和工作壓力時,我仍然用自己瘦弱但堅強的身軀擔起了一切,從不把困難留給他人。這種精神也是母校給我的。



  我上大學以後,開始更多地思考社會和人生,除了學好專業以外,我大量地閱讀歷史、哲學、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書籍。我一心想為人民做好工作,作為一個熱血青年,當時我想得最多的是要和人民在一起。母校給了我這樣的環境和條件。1963年、1964年我分別在湖北和河南,也就是秦嶺和嵩山進行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那時我吃住都在老鄉家裏。除此之外,我們經常到農村參加勞動。我還利用假期到農村去,和農民生活在一起,吃一鍋飯,睡一個炕上。我利用這個時機了解群眾,懂得他們的思想、感情,學習他們的可貴品質。

  在地質隊工作,那也是在最基層,周圍都是農村或者牧區,我交了許多農民和牧民朋友。有時我看到農民為了買醬油和鹽跑很遠的路,拿幾個雞蛋來到地質隊換錢,心裏感到格外的沉重。我覺得我們國家太貧窮了,我們的人民太苦了,我下決心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人民。對人民的深厚感情是我獻身人民的世界觀形成的基礎。在擔任領導工作後,我幾乎走遍了全國的農村,特別是貧困山區,盤坐在農民家的土炕上和他們促膝交談。我跑了許多的企業、礦山、油田,也下過礦井,到礦工居住的棚戶區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1998年抗洪搶險時,我曾十三次到抗洪一線指揮,八次到荊州,指揮荊江大堤搶險。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我十多次到災區指揮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現在我還有這樣的習慣,因為工作忙,每當周六或周日就下基層,我感到和人民在一起非常親切。

  我了解基層、了解農村、了解人民的疾苦與憂樂,心裏一直裝著人民,為改變他們的境遇而努力工作,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擔任領導工作以後能夠從人民的利益出發,下決心推動取消幾千年加在農民身上的農業稅,推進九年制免費義務教育,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體係的思想根源。因為我知道,一個領導者如果不懂得農民,不懂得農村,就不懂得中國的國情;不懂得佔全國大多數人口的窮人,就不懂得政治,也不懂得經濟。作為人民的政府,一方面要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要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我希望同學們在校學習的時候,就要樹立遠大理想,把今天的學習和今後的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練就本領,將來為人民更好地工作。

  母校培養了我,我銘刻在心,時常牢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要用我自己工作的成績來報答母校,決不辜負母校對我的期望,讓母校永遠記得他是一個優秀的學生。

  謝謝大家!

狄更斯與工業革命

1851年5月1日上午9時,英國倫敦,50多萬人聚集在海德公園。

在這裏,一座由鋼鐵和玻璃為主要建材,佔地19英畝的建築,用不到6個月時間拔地而起。在這座被稱為“水晶宮”的建築裏,舉行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當時叫做“萬國工業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

野心勃勃的大英帝國,向世人展出了她自工業革命之後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從經濟發展的客觀事實來說,那時的英國有理由驕傲:自1870年之後,在不到100年的時間裏,英國的人口增長了3倍;人均收入提高了2倍;農業佔國民總產出的比重從50%左右降至20%以下;利物浦和曼徹斯特這些小漁村因為紡織業和冶煉業的發展轉眼間成為巨型城市。

簡言之,一個在長達一千多年中緩慢發展的農業國,在不到20年間突然一躍而成為世界工業巨頭。這樣的轉變發生得如此突然,出乎意料,而且顯然不符合英國人的性格。如果回顧英國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工業革命之前(事實上工業革命之後很多情形亦是如此),英國社會幾乎所有的變革都是通過漸進的方式完成的。也正是因為如此,當一海之隔的法國大陸爆發大革命的時候,大多數拘謹保守的英國紳士並不看好。

以柏克(Edmund Burke)的觀點為例,他認為法國大革命從根本上動搖了一個社會基礎,而個人的自由、人類的文明以及一切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美好事物,皆有賴于此。

歷史證明柏克是對的。以自由平等博愛為目標的大革命最終屈服于軍事獨裁統治,並且以數十萬人埋葬于俄羅斯大草原而告終。與此同時,只關心下一餐飯如何解決的英國人,卻不知不覺地改變了整個人類命運的格局,向我們展示一個前所未見的現代社會。然而這也就產生了另一個難解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工業革命也是一場突如其來、動搖英國社會根本秩序的“革命”,它又為何會在英國發生?

不僅當時的人們在19世紀中後期開始回顧這段歷時感到難以理解。如何解釋工業革命對當代學者來說也是一項艱難的挑戰。至今,我們仍然對當時發生的許多故事的細節並不清楚。比方說工業革命準確的出現時間,為什麼在英國而不是其他地區,它又是如何傳播到其他國家的,推動工業革命出現的核心因素是什麼,如何來評價工業革命對英國和其他西歐國家在政治以及社會文化方面的影響?

這些問題的答案一直以來眾說紛紜。

到了21世紀之後,隨著英國自1200年起其工資、價格、人口、地租以及資本收益等數據都具有了非常完善的整理和記錄,經濟學家得以使用各類數學工具對工業革命時期的歷史重新進行細致入微地計量分析。但結果仍不令人滿意。

曾經一大批歷史學家、經濟學家認為工業革命的核心評價標準是經濟增長率的急劇提高,然而數據分析顯示在工業革命發生的18世紀,英國的經濟效率沒有出現持續增長,從18世紀80年代到19世紀60年代,英國的經濟增長率僅為0.5%;曾經我們認為開放的自由貿易為英國政治經濟的繁榮帶來深遠的影響,然而從英法的貿易資料中分析得到的結果,在整個19世紀,英國政府對國際貿易的管制越來越強,甚至超過當時以經濟管制著稱的法國;曾經有學者提出創新是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經濟增長的核心因素,然而從當時英國最重要的紡織業中獲得的數據中可以發現,紡織業的創新產生的收益非常有限。

這一係列令人沮喪的研究成果會讓不少對啟蒙、對工業革命、對“現代性”充滿信心的學者產生幻滅的感覺,更弗論當時那些普通的英國民眾。

對他們而言,也許英國的強大繁榮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不是他們關心的東西。他們在意的是自身生活境況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變得動蕩不安。舊有的生活方式不得不發生變化,急劇拉大的貧富分化讓那些以平均數值計算的人均收入水平變得毫無意義,甚至連整個社會的道德規范都開始變得不確定,這一切都會讓一個身處工業革命之中的普通人感到生活無法忍受。
而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就是那樣一位“普通的”偉大作家。他寫于《雙城記》中的那段如今已成為“萬金油式的”的開場白: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部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級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這不僅是當時那些被夾在工業革命掀起的社會發展巨浪中進退兩難的普通民眾的內心獨白,也可以適用于任何一個處于急劇轉變中的社會裏那些普通民眾猶疑情感的最佳表達。

通常我們給狄更斯貼上的標簽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早年生活的艱辛使得他更為關注英國社會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陰暗面。《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董貝父子》、《小杜麗》、《遠大前程》……這一幅幅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風情畫卷,在狄更斯的筆下它們的主色調通常是灰色的。社會底層民眾生活的艱辛、困苦和悲慘,甚至使得作家自己所頌揚的人性的美好面都披上了憂鬱的色彩。狄更斯不滿意他所身處的社會,同當時許多忿恨不滿的思想者一樣,他把這個社會弊病的緣由歸罪到那些支持讚揚社會發展的思潮頭上,經濟學自然首當其衝。1848年,在一次支持奴隸制的種族主義演講中,卡萊爾(Thomas Carlyle)第一次將經濟學貼上了“陰鬱的科學(Dismal Science)”的標簽。

1854年,狄更斯的《艱難時世》出版,題獻給卡萊爾。這部小說是狄更斯對經濟學以及功利主義思潮最激烈的批判。小說的主人公,葛擂梗(Thomas Gradgrind),是“一個專講實際的人。一個講究事實、懂得計算的人”。他的口袋裏,“經常裝著尺子、天平和乘法表,隨時準備稱一稱、量一量人性的任何部分”。葛擂梗的兩個兒子,一個叫亞當 斯密,一個叫馬爾薩斯。狄更斯自序道,“我的諷刺作品所反對的是那些人,在他們眼中除了符號和均值,別無其他——他們代表這個時代最邪惡和最可憎的惡行。”事實是狄更斯這類批判不僅是無力的也是錯誤的。或許古老的慈善觀念、人性光輝的確在高速的經濟發展和與之伴隨而來的社會思潮面前支離破碎,然而唯有如此才有可能重塑與一個新社會相適宜的道德秩序。

1861年,穆勒(John Stuart Mill)發表《功利主義》一文,狄更斯如果願意,就會發現他所痛恨的功利主義不僅僅只是算計而已,在穆勒為代表的思潮中,效用的計算已經加入了“感覺和情感”。狄更斯也許沒有意識到,他所強烈批判的這個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社會,也是造就他作為一個作家的原因。沒有工業革命帶來的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還在為食物犯愁的英國人不會有閒暇去閱讀他的小說;沒有伴隨經濟增長而來的文化教育的普及,他的作品也不會有那麼廣泛的讀者群;沒有經濟增長所衝破的舊有社會身份的約束,作為小鞋匠的狄更斯可能根本沒有機會成為作家。

只有一個偉大的時代,才能成就一個偉大的作家,盡管作家的某些觀點,可能並不偉大。時至今日,英國在狄更斯誕生後又行走了200年,昔日大英帝國的榮耀早已不在,但這個社會也並沒有變得那樣糟糕。狄更斯有生之年所見的只是英國工業革命成就的前奏而已。從1780年到1860年,英國人均收入只是翻了一番,從1860年到1990年,卻增長了8倍。而同一時期,與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較,英國的成就並不是最突出的。200年之後,這個世界仍然既沒有直奔天堂,也沒有投入地獄。

經濟學,仍然是當代社會思潮中的顯學。而狄更斯的小說,他的名言雋語,仍然在世界各個角落流傳。而對于那個已經過去的時代,那場至今仍顯得琢磨不透的工業革命,如果她能開口說話,她一定願意用狄更斯在《雙城記》的結尾而非開頭所寫下的那段話來評價自己:我現在已做的遠比我所做過的一切都美好;我將獲得的休息遠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

(復旦大學經濟思想與經濟史研究所研究員)

劉憶如:我來財政部,不是為了追求歷史定位,是希望能推動租稅公平。

財政部長劉憶如閃辭,震撼府院黨,面對外界將他與母親郭婉容比較,指出兩人皆因證所稅下台,劉憶如回應:「我來財政部,不是為了追求歷史定位,是希望能推動租稅公平。」

劉憶如表示,國民黨版證所稅與她原先規畫的有出入,因理念不合所以提出辭呈;雖肯定國民黨立院黨團整合各版本的努力,她仍強調:「我在乎的,是『有所得的人』應該繳稅。」並堅持辭意。

舒淇:過去的那些不是她的傷疤,而是她一路走來的故事。

舒淇意外被捲進甄子丹與趙文卓的「戲霸」口水之爭,在表明力挺甄子丹後,遭到網友報復,她過去拍攝的艷照被貼上網路。舒淇因而怒刪微博,面對各界關心,她在官方網站上發表一篇回應。

她以「第三人稱」的方式提到:「過去的那些不是她的傷疤,而是她一路走來的故事,我想她是覺得驕傲的,沒那些跌跌撞撞的傷口,哪來今日印記在身上的豐富歷史。 」

包括導演馮小剛、藝人甄子丹與許多粉絲,對於舒淇無端受到牽連表達心疼,對於這些風雨,舒淇則是以一句:「她感恩傷害過她的人」來回應,盼人與人間的指責謾罵,能夠早日平息。

曾雅妮:如果我贏了,就不知道缺點在哪。

又贏了!曾雅妮3月26日在起亞菁英賽最後一回合,揮出70桿好成績,以總桿274桿、6桿之差,輕鬆拿下本季第三冠。23歲的妮妮,也成為LPGA史上第二年輕贏得生涯第15冠的球員,僅次於美國22歲名將蘿蓓茲。

延續連兩周封后氣勢,妮妮接下來將迎戰LPGA四大賽之一的納比斯科錦標賽。去年她在前三回合領先群雌,卻在最後一回合爆桿,輸掉比賽。妮妮認為去年的落敗「焉知非福」,可從過去犯的錯誤學到經驗。她說:「如果我贏了,就不知道缺點在哪。」

翁山蘇姬:我無法看到每一個人,但是我聽到每一個聲音,這讓我覺得更有力量。


緬甸聯邦議會與省、邦議會補選投票和平落幕,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以得票率99%贏得壓倒性勝利,確定當選聯邦議會議員,官方正式結果將在一星期內公布。

確定當選消息傳出後,超過千名的支持群眾興奮地頻頻比出V字勝利手勢慶祝,並納喊「我們贏了!」受到大批民眾愛戴的翁山蘇姬感動地說:「我無法看到每一個人,但是我聽到每一個聲音,這讓我覺得更有力量」。在經歷長達十餘年的軟禁後終於進入國會,翁山蘇姬的當選,可說是緬甸民主改革重要的里程碑。


The Lady and the Peacock: The Life of Aung San Suu Kyi

單國璽:千萬不要自殺,別做人生的逃兵,要當常勝將軍。

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於3月出版個人傳記,勸導世人珍惜生命,並持續為社會奉獻。面對近來自殺案頻傳,他沉痛呼籲,在面對困頓時「千萬不要自殺,別做人生的逃兵,要當常勝將軍。」

單國璽一再強調生命的重要性,他表示:「生命是我們的一切、我們的本錢,假使毀滅,就什麼都得不到。」他認為,生命是上天給予的貸款,要好好利用、盡量發揮,把生命意義活出來。

他也提到,生命的意義,就是「愛」,只要有愛,就能克服困難。他呼籲大家遇到難關時,反而要把困難當成「墊腳石」,引領自己進入生命的深處,不要輕言放棄。

國泰醫院現場人士:她們做了護理課本上從沒教導的事,比南丁格爾還南丁格爾。

一位路倒街友日前被送進汐止國泰醫院急診室,他全身沾滿排泄物,傷口潰爛長蛆、散發惡臭,不斷辱罵。目擊者轉述,當時多名護理師立即換上隔離衣物,接力為他清除身上蠕動的蛆,即使不耐惡臭而嘔吐,依然堅守崗位,敬業精神令人感動。

近來醫界接連傳出護士集體請辭與醫師轉進醫美事件,引發爭議。正當大家擔憂台灣醫療體系是否走向崩壞時,國泰這群「超級南丁格爾」,證明了偉大的護理本職依然存在,當天在場人士感動地說:「她們做了護理課本上從沒教導的事,比南丁格爾還南丁格爾。」

走在雨中

當我走在淒清的路上 
天空正飄著濛濛細雨
在這寂寞黯淡的暮色裡 
想起我們相別在雨中
不禁悲從心中生

當我獨自徘徊在雨中 
大地孤寂沈沒在黑夜裡
雨絲就像她柔軟的細髮 
深深繫住我心的深處
分不清這是雨還是淚

記起我們相見在雨中 
那微微細雨落在我們頭髮上
啊 往事說不盡 
就像山一樣高好像海一樣深
甜蜜綺麗彩虹般美麗往事 
說不盡就像山一樣高
好像海一樣深 
甜蜜綺麗彩虹般美麗往事

http://youtu.be/NUjPktylfio

微風往事

http://youtu.be/G0jpkK3HOiY

玫瑰人生

http://youtu.be/APrtdnBft14

海角天涯

http://youtu.be/ny87GvOEpiU

明日天涯

http://youtu.be/k6Y3Xg_r8Ac

5/30/2012

第三次工業革命拯救歐洲?

5月15日被認為拯救歐洲的轉折點。這一天,法國愛麗舍宮迎來新總統奧朗德。在就職後數小時,奧朗德便出訪德國會見默克爾。自此,應對經濟危機的兩種不同思路首次正面碰撞——緊縮還是增長,成了一個關鍵選擇。

默克爾與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理念一致:應對危機,首先要緊縮財政。但奧朗德卻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另外一種思路——靠增長戰勝經濟危機,用中國俗話說就是“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剛爆發時,人們對這場危機的認識遠沒有現在這麼清晰深刻,大家採取以史為鑒的方法。工業革命以來,戰勝經濟危機的方法很多,包括緊縮財政、推動消費、開拓新的市場、投資拉動和調整勞資關係等,但最根本的,還是科技創新——以電氣革命為核心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使世界擺脫了1857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以電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術突破為標志的第三次技術革命戰勝了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包括網際網路在內的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幫助全球渡過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經濟危機。

科技創新能夠帶來產業革命,繼而創造大量的新經濟增長點和新就業崗位,汽車、能源、航空、信息等各產業的誕生都大大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最終戰勝經濟危機做出了重大貢獻。

歷史的輪回告訴我們,重大科技創新往往是經濟危機催生的。原因何在?因為在經濟危機時,社會更加迫切地需要科技創新,背水一戰,催生新技術從而形成新的支柱產業。回到現在,自金融危機波及歐洲後,歐洲經濟漸呈頹態,至2012年經濟預計負增長。盡管歐盟一直聲稱採取穩定和增長兩大措施,但在過去4年中基本以穩定為主。

今年,反對緊縮的呼聲越來越高,人們認為僅靠緊縮會將歐洲經濟帶入死胡同,以增長應對危機才是硬道理。5月28-29日召開的歐盟峰會將主要議題定為增長,要求各國提出自己的增長計劃。

怎樣促增長,歐盟的意見正趨于統一,即注重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制造業,正是歐盟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突破口。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負責工業和企業事務的委員安東尼奧 塔加尼(Antonio Tajani)5月8日在歐洲議會上很直白地說:歐洲需要第三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概念由美國未來學家傑瑞米 裏夫金等人最早提出。今年2月,裏夫金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認為,2008年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走向終結。為了救助這次經濟危機,需要新的模式和能源通信之間的新交匯。這次將是新能源和網際網路之間的結合。今年4月21日,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發表封面文章指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來到。制造業正在走向數字化,新軟件、新工藝、機器人和網絡服務在逐步普及,這些技術使制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盡管關于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概念尚存爭論,但新能源技術特別是綠色能源技術、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新材料技術特別是節能環保材料技術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支柱。

深陷泥潭,歐盟愈加對制造業科技創新寄予期望。2011年10月1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報要求著重制造業科技創新,提高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復蘇。公告指出,歐盟75%的出口額來自制造業領域的公司,這些公司的研發投入佔整個工業研發投入的80%。如何扶持制造業科技創新?歐盟要求改善企業運營環境,減少企業的行政負擔;發揮歐盟統一市場的優勢,創新服務方式,減少企業運營成本;扶植中小企業,特別是在金融方面給予其幫助。

另外,歐盟提出調整經濟結構,向創新型知識經濟轉型;研發環保技術,促進資源節約型經濟增長。歐盟篩選出幾大重點領域,包括電動汽車、航空工業、機器人、納米技術、先進材料技術和工業用生物技術等。這些高潛力技術未來的市場規模巨大,可創造大量工作崗位。

推動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必不可少。2011年底提出有關制定實施風險投資計劃的建議;2012年,消除在全歐盟開展風險投資的法律和管理障礙;2013年以後,將在歐盟層面上啟用新一代金融工具,以吸引更多的私人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

不過,目前歐元區及其重要成員國的制造業全面陷入萎縮狀態。今年4月,歐元區制造業PMI終值為45.9,創2009年6月以來最低,其中制造業強國德國這一指標為46.2,為2009年7月以來最低。

第三次工業革命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並展開激烈的競爭。在先進制造業領域,歐盟具有傳統優勢,但其劣勢除了債務危機之外,還存在研發投入不足和教育水平不高的痼疾。歐盟研發投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不足2%;25-34歲的人群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不足1/3,美國和日本的這一比例分別為40%和50%。

在爭論了4年之後,歐盟選擇了科技創新特別是制造業科技創新應對危機。如果歐盟決心加強政治執行力,改變好逸惡勞的風氣,就能夠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機遇,戰勝危機,重振經濟。

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

新老年,新商機,新力量

■8大商機:
1. 醫療保健
2. 抗老與強化機能
3. 智慧科技
4. 金融服務
5. 工作與休閒
6. 生活型態支援
7. 居住與交通
8. 死亡與臨終

■重塑市場供需現象的5大重要因素:
1. 慢性病的出現令他們憂心,因此竭盡一切可能來延緩肉體的老化。
2. 由於賺錢能力、繼承財產與投資收益漸增,因此可自由運用的金額也跟著增加(對部分人士而言,並非全體)。
3. 進入成年的新階段,如空巢期、照養父母期、含飴弄孫期、退休期、鰥寡期,以及重回職場期,每一階段皆別具挑戰與機會。
4. 獲取身外之物的心理,轉變為渴望購買幸福美滿的體驗心態。
5. 由於生活型態複雜,有錢沒錢都仍然沒有空閒時間。

人的快樂多靠體會,少靠理解


5/29/2012

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探索問題中的問題

我們活著的目的,都是為了得到快樂;大家的生活雖不盡相同,目標卻一致。──《安妮的日記》作者安妮(Anne Frank)

二○○二年是我在哈佛大學講授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第一年,當時有八位學生選修,兩人退選。在每星期的課堂上,我們都會探討一道課題:如何幫助自己和別人──包括個人、群體和社會──活得更快樂?我認為這才是「問題中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們也閱讀期刊論文,試驗某些概念,分享個人故事,體驗挫折和喜悅的滋味。學年結束時,大家終於比較了解心理學能教我們運用哪些方法活得更快樂、更滿足。

次年,這門課以演講形式對外開放,而最早鼓勵我並引介我進入這個教學領域的前輩,是我的恩師史東(Philip Stone),他也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學執教正向心理學的教授。後來修課學生多達三百八十人,學校舉行期末評鑑時,二○%以上的學生表示:「這門課能改善個人生活品質。」我第三度開課那年,又有八百五十五名學生註冊,是哈佛大學選修人數最多的科目。

一百多年前,詹姆斯(William James)為美國心理學奠定了根基,我始終奉行他的理論,一再提醒自己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從經驗中尋求真理的現金價值(cash-value)」。我為學生尋找的現金價值,不是存在於有形貨幣或時下常見的成就和榮譽中,而是蘊藏在我所謂的終極貨幣裡。終極貨幣即是所有目標最後抵達的終點:快樂。

現代人的心靈革命

修這門課的學生不僅要探討「快樂生活」理論,還必須在閱讀學術論文和學習相關研究之餘應用所學。他們努力克服恐懼,省察個人長處,撰寫書面報告,為每個星期和未來十年立下雄心萬丈的目標,並且勇於冒險地尋找自己的伸展圈(stretch zone),也就是介於舒適圈(comfort zone)和恐慌圈(panic zone)之間的安全中介區。

私底下,我總是無法為自己找到這個安全中介區,個性內向害羞的我第一年在只有六名學生的班級授課時,覺得相當舒適自在,第二年卻要面對將近四百位學生,只好盡力施展教學能耐。到了第三年,學生人數增加至前一年的兩倍多,我也一腳踩進真正的恐慌圈。當我看到學生家長、一群老先生老太太,加上媒體也開始出現在教室裡,更是感到惶恐不安。


自從《哈佛深紅報》(Harvard Crimson)及《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相繼報導這堂課大受歡迎的盛況後,許多問題便排山倒海而來。大家逐漸意識到我們正面臨某種革命,卻又不知道原因何在。你如何解釋哈佛大學及其他校園對正向心理學的需求日益殷切的現象?中小學及成人團體為何對「快樂學」愈來愈感興趣?因為現代人比較鬱悶嗎?跟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方式或西方人的生活型態有關係嗎?

事實上,「快樂學」不是西半球及後現代特有的產物,世界各地的人一直都在尋找快樂的祕訣。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成立一座學院的目的,便是為了研究這個課題,他的得意門生亞裡斯多德後來也創辦一所與之相庭抗禮的書院,推廣自創的快樂理論。生存年代比他們早一個多世紀的孔子,曾經周遊列國傳授修身養性之道。任何偉大的宗教或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都在探討今生或來世的快樂問題。近幾年,坊間更充斥著某些自助達人的著作,那些達人的足跡也遍布世界各地──從印度到印第安納州,從耶路撒冷到吉達港──的會議中心。

雖然人們對快樂生活的喜好和研究不受時空限制,我們卻可以透過現代社會的某些特徵,來說明大眾對正向心理學的需求日漸升高的原因。今日美國人的憂鬱症罹患率已較一九六○年代增加了十倍,患者初次發作的平均年齡為一四.五歲,一九六○年代則為二一.五歲。一份針對美國多所大學進行的研究透露,將近四五%的大學生「因出現嚴重憂鬱症而造成學習障礙」。其他國家亦步上美國後塵,例如一九五七年有五二%的英國人表示他們非常快樂,二○○五年時,儘管英國人的財富在過去五十年內增加了三倍,但只有三六%的英國人表示他們很快樂。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帶有焦慮和憂鬱症狀的成人與兒童也急遽增加,中共衛生部宣稱:「我國兒童與青年的心理衛生水平確實教人擔憂。」

物質繁榮的程度不斷推升的同時,心情鬱卒的程度亦隨之提高。我們這一代的人──包括大部分西方國家和愈來愈多東方國家的人民──雖比前人富裕,卻沒有因此活得更快樂。正向心理學泰斗米哈裡問了個答案複雜的簡單問題:「我們既然這麼富有,為何卻快樂不起來?」

一般人只要認為「先得滿足基本的物質需要,才能享受快樂充實的生活」,就會輕易為自己活得不快樂找藉口。然而現代人早已滿足各項基本生活需要,再挖不出任何不滿現狀的正當理由,於是愈來愈多人渴望解決「財富似乎只為人們帶來不快樂」的弔詭現象,並以正向心理學做為求助對象。
為什麼需要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泛指「研究人類最佳心理運作狀態的學問」,一九九八年正式成為一門學科,創始人為美國心理學會會長賽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此之前,「快樂」或「提升生活品質」這類課題的研究,多半是由大眾心理學(pop psychology)擔綱。許多自助講習會和自助書籍也應運而生,那些講習會和出版品固然饒富趣味,但內容貧乏者也不在少數,它們常提供保證有效的五個簡單快樂步驟、三個成功祕技、四個找到理想情人的妙招,而這些步驟、祕技和妙招往往是空頭支票,不敵時間的考驗,「自助」一詞遂成為人人嘲諷的話柄。

另一方面,學術界雖有內容扎實、言之有物的論述和研究,卻無法與大眾分享這些成果。我認為正向心理學扮演了銜接學術象牙塔和市井大街的橋梁角色,能將嚴肅的學術研究和有趣的自助運動結合起來,這也正是本書企圖達到的目標。

大量自助書籍為讀者提供了過多無法履行的承諾,因為其中只有少數提議經得起科學方法的驗證。反過來說,一些刊登於學術期刊、從發想到出版一路過關斬將的概念,內涵就比自助書籍豐富太多了。這些論述的作者通常比較不會誇大其詞,只為少數讀者提出項目較少但比較可行的承諾。不過,由於正向心理學成為學院與大眾之間的橋梁,正向心理學家無論在書籍、演講或網路上提供意見,有時候聽起來也和自助達人給的忠告不分軒輊。事實上,正向心理學雖然與大眾心理學一樣簡單明瞭、易於理解,內涵卻迥異於後者。

美國已故最高法院大法官何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說:「我不想為看似簡單的複雜現象耗費心神,而樂意為複雜現象背後的簡單義理奉獻生命。」何姆斯喜愛經由探索、研究、深思、努力嘗試之後發現的簡單道理,而不欣賞毫無根據的陳腔濫調,以及脫口而出的武斷結論。正向心理學家深入鑽研表象,得出淺顯的概念、實用的理論、簡單的技巧與可行的原則,不是件輕鬆的工作。達文西早就比何姆斯更有先見之明地指出:「簡單是複雜的極致。」

本書的用途

為了擷取快樂生活的精華,許多正向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及哲學家曾經付出大量時間與心血,試圖了解複雜現象背後的簡單原理。本書敘述了他們的一些想法,若能善加利用,將有助於讀者活得更快樂、更滿足。我知道這些概念確實有效,因為我就是受惠者。

本書旨在幫助讀者了解快樂的本質,期使讀者擁有更快樂的人生。不過,僅僅閱讀本書或其他相關書籍,不可能做到這點。我認為要讓自己發生有意義的改變,沒有捷徑可走。如果你希望這本書真能影響你的生活,就得把它當一本練習簿,而且做練習時一定要思考與行動並進。


漫不經心地瀏覽書中文字是不夠的,必須深入思考,所以本書前後穿插了一些「日常練習」單元,讓你有機會暫停幾分鐘,提醒自己消化一下剛讀過的東西,並檢視自己的想法。如果少了這些單元,不動一動腦筋,你可能覺得本書大部分內容都很抽象,然後過目即忘。此外,每章結尾還附有一些引導你展開思考與行動的練習,協助你更進一步應用書中言論。有些練習會比其他練習更能引起你的共鳴,例如你可能覺得寫日記比冥想容易。先做你覺得最自在的練習,等到這些練習發揮效用後,再逐步擴大範圍。若有任何練習讓你覺得不舒服,就直接跳到下一個。所有練習都是以心理學家提供的最佳輔導技巧為藍本,投入這些練習的時間愈多,愈有可能從中受益。

全書共分三大部分,理論篇(一到五章)討論快樂是什麼,以及快樂生活的要素;應用篇(六到八章)談到如何將這些概念應用在教育、職場和感情上;思想篇包含七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針對快樂的本質,以及快樂在生活中所佔的地位提出一些觀點。第一章首先回顧我如何展開追求快樂的過程,第二章強調立即滿足欲望,以及無限期延後滿足欲望,都無法得到快樂,我們常見的快樂模式──享樂主義者只為眼前的享樂而活,拚命三郎為了達到某個未來目標而延後滿足──並不適合大多數人,因為這些模式忽略大家的一項基本需求:兼顧現在和未來的利益。

第三章說明我們需要追求生活意義和樂趣,擁有使命感和正面情緒經驗,才能活得開心。第四章提到我們應該把快樂(不是名利)視為終極貨幣,來評量我們的生活品質,文中還探討物質財富與快樂的關係,同時追究一個問題:許多家財萬貫的人為何陷入情緒破產的危機?第五章談到與「設定目標」這個主題有關的心理學研究。

第六章將快樂理論應用在教育方面,除了拋出為什麼大多數學生不愛上學的問題,也提到教育者──包括家長和老師──能運用某些教育方式,幫助學生快樂、有效地學習,接著介紹兩種截然不同的學習方式:溺水模式和做愛模式。第七章首先質疑大家常有的一個假設:工作成就高的人必定得不到心靈滿足感,然後談論如何找到兼具意義和樂趣,又能發揮個人所長的工作。第八章探討快樂生活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感情,同時敘述「無條件的愛」真正的意義、為什麼這種愛是婚姻幸福的要件,以及它如何增進其他生活層面的樂趣和意義。

第九章討論快樂、利己和利他之間的關係。第十章介紹「快樂推進器」的概念,快樂推進器是指既有樂趣又有意義,且能影響我們整體快樂程度的短期活動。第十一章反駁「人類的快樂程度取決於無法改變的遺傳基因或童年經驗」的論調。第十二章舉出幾個克服某些心理障礙的方法,期使大家掙脫我們加諸於己身、阻礙我們享受幸福人生的內在限制。第十三章提出一個假想實驗,促使我們善用想像力,為「問題中的問題」尋找一些答案。第十四章說明如果我們想在愈來愈少的時間之內塞進愈來愈多的活動,可能阻礙我們追求快樂。

最後一章的主題是快樂革命。我相信社會上如果有足夠的人了解快樂的本質,把快樂看成終極貨幣,我們即將目睹整個社會充滿快樂與善行。

紐約市長麥克.彭博談判斷人才

紐約市長麥克.彭博-授權,與團隊站在同一陣線

彭博已經拆除了市政廳的圍牆──這是象徵性地說法。這位紐約市第一○八任市長和前幾任市長不同,他並沒有使用邊間辦公室(註:corner office,通常面積會比較大,且會有兩面大而明亮的窗戶),而是坐在像其他人一樣的辦公桌前,在一個被稱為「牛棚」(The Bullpen)的大房間裡。他與其他人辦公桌唯一的不同,是兩台提供即時新聞和市場行情最新報導的彭博資訊電腦終端機──提醒我們由這位前華爾街高層轉為慈善家和政壇人物所創立的同名公司。在他的周圍,辦公桌全都排在一起,大家忙碌異常,不論是外觀、感受,和程度上,都像是在股票交易室。

「我想不出比牆更阻礙大家一起工作的東西,」彭博望著開敞的空間說。

這「牛棚」可說是彭博領導風格的象徵,為他授權他人的作法奠定了基調。在漫長多變的職業生涯中,彭博也藉著做出並堅持艱難決定的勇氣,以及超越挫折永不回頭的毅力,提升自己成為領導者。如今正是這些特質,吸引了他的追隨者。

彭博擁護領導者應有的開放和透明,在曼哈頓下城歷史悠久的市政廳中顯而易見。前任幾位市長所用的邊間辦公室已經成了用來致敬的歷史陳跡──並不是針對任何特定的人物(雖然上任市長魯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使用的家具陳設還在),而是地位。

做為領導者的彭博冒險以不同的方式做事,以經營事業的方式來推動市政,改變現狀。「我頭一次讓大家進「牛棚」時,大家都以為世界末日到了,現在沒有人再為此來煩我了,」他笑嘻嘻地說。

雖然彭博確實在掌舵,但推動這個城市的齒輪卻是來自於他人的努力和想法。他的領導風格可以用一言以蔽之:「授權和委託」。「要是不授權,就無法徵募一半的人來這裡或其他地方工作,」彭博實事求是地說。

以三十萬員工以及二十四小時全天候不斷運作的公共建設經營擁有八百三十萬市民的都市,下放責任和權力似乎是理所當然──正如經營一個資產數億美元的公司一樣。然而在某些組織裡,下放權力有其限制。資訊、權力、機會,和控制由既不特別有戰鬥力,也不肯非分授權的小圈圈所緊緊掌握。在政治體制中,權力往往會集中,這種風格的管理,彭博認為是「有控制癖」的象徵。以他的思考方式,在企業和政府兩者中,授權是「非常重要的大事」──能相互產生信任,點燃激情,達到更大的目的。


「只有授予權力,才能得到優秀的人才。為什麼優秀的人會想去只能當辦事員的機構?因為你想要能夠做些新的事情,」他補充說。「這並不表示我一定得接受某人的想法,而是說這個人必須知道他是組織裡的一分子;否則他不會想在這裡工作。」

彭博以他聘請三位高階人士來擔任副市長為例。這三人如果去私人企業,不但會受重用,而且也會有很高的報酬,但他們選擇作彭博團隊的一分子,為這城市工作。激勵他們的不是金錢報酬,而是一種使命感,和創造不同的渴望;他們希望得到的是尊重和肯定的回報。「這三人為什麼要來為我擔任副手的職務?因為他們想成為團隊一部分──而且我肯授權。授權是讓人做決定,並且支持他們,」他解釋說。

由我們的討論當中,很容易就明白為什麼大家願意為彭博工作:他親切而真實。雖然他是舉世最重要金融和商業樞紐的市長,雖然在談未來總統一職可能的候選人時,偶爾會聽到他的名字,雖然他是成功的億萬富豪企業家,但在你遇到彭博時,他卻平易近人,並且拒絕你稱呼他為市長先生,堅持要你叫他的名字麥克。身為領導者的彭博顯然與他的團隊在同一陣線。

我的工作是招募、吸引,與酬謝員工;提供道德規範的指針,根據組織中不同的需要,配合他們的技能,不論是在公司,還是在政府機構裡;然後確保他們互助合作。」彭博說。「在失控前找出問題,並提出建議。」

判斷人才-面對事實,能不能做出決定?這就是測驗

由所羅門兄弟的交易櫃檯,到成為成功企業家,然後再投身政界,彭博在三個截然不同的領域都做出成績,然而他在這三個領域中,看到的共同點多過於相異之處,這使他能把由一個領域所得的教訓運用在另一個領域上。「我認為這三個領域都會以為其他兩個領域比較容易運作,和自己這個天地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唯有自己的這個領域才最困難。我的經驗是,這三個領域全都困難,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它們的共同點是,全都需要人在這些領域內工作。」

彭博認為,不管在什麼地方發揮實踐,「領導力就是領導力」,因此他對自己的事業生涯是「由一個領域一躍而至另一個領域」的說法並不以為然,畢竟這些領域都需要許多相同的技巧,比如徵聘人才和培養團隊、管理、處理人際關係,和運用科技。「問題在於你頭一次進入新領域時,如何說服這個新領域的人。由於他們只知道自己的領域,或者對它十分狂熱,因此你該如何證明自己能以局外人的身分進入他們的世界,並且對它有所了解。」他解釋說。


在這三個領域中,他唯一舉出的區別是以績效來論薪酬,這在私人企業很盛行,但在公部門,酬勞和升遷往往受制於公務人員法規和工會合約。「工會使得這些領域有些不同,雖然我並非認為工會是最大問題的信徒。其實,我們最大的問題是,民選官員多年來任工會予取予求,讓我們騎虎難下。」他說。

彭博也舉了在民營企業中的類似實例,有些公司的高階主管常招致領高薪肥貓的批評,但他認為過錯在於批准這些薪酬的董事會薪酬委員會。這個問題對他來說是在於責任。

基於豐富的領導經驗,彭博有個有趣的觀點,他把這觀點的來由歸功於他長時間的人生閱歷。「隨著時間過去,你會了解世界是複雜的,」他深思說,「對目空一切妄自尊大的小伙子,一切都是可能的。我仍然認為一切都是可能的,但我明白它可能需要一些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

某人是否適合某個特定的位置,可以歸在「隨著歲月增長而學到的教訓」這個類別下,彭博把這種感覺歸因於本能。「無論是在我的公司或是在這裡(市政府)、在挑選人才上,我都沒有犯下太多錯誤,其中有些或許可以做得更好,但你是由現有可用的人才中挑選,自然有所限制。只有極其少數的人會讓我對自己說:『我犯了錯。』」

彭博說,在甄選人才時,他並不在意諸如這人是哪個學校畢業的這些事。為了證明他的觀點,他隨口叫住他的一名團隊成員,問他:「你多大年紀?」這人回答說:「三十五歲。」於是彭博開始滔滔不絕,辨證為什麼此人十三年前由哪所大學畢業並不重要。「正規教育有其價值,但領導是針對人,而人是主觀的。」彭博繼續說。

他回顧自己曾對大學生談找工作的一場演講。他解釋說,年輕畢業生典型的做法,就是要了解這家公司,然後告訴面試者他們在學校裡所學到的東西。「這不是坐在桌子另一頭的傢伙想聽的。面試者有個任務:他們要找到傑出的人才。你一定得要告訴他你可以做什麼,而不是你為什麼想要這份工作。光是走進來說你所知道的足以經營這家公司;在我的心目中,馬上就給這樣做的年輕人不及格。如果有人說:『我工作勤奮,渴望學習,而且大家都說,這是很好的工作環境。』我可以了解。但是你不能說你知道所有的答案。」

在他為續聘民事、刑事,和家事法庭職務的法官面試時,彭博說,他對答案(他提的問題往往故意含糊不清)的興趣,遠不及對此人是否會採取一個立場,並且捍衛它來得高。

「我提出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彭博解釋道,「這裡就有一個例子:法官必須決定是否讓一個孩子遠離雙親,送去寄養家庭。這孩子是親生父母親的孩子,而且並沒有生命危險。寄養家庭的養父母會好到什麼程度?沒有正確答案,而三不五時,就會發生悲劇,可能有人遇害,而其實你原本可以做出相反的裁決。為什麼你做出這個決定,而非那個決定?這就是所謂的直覺和判斷—而這是無法量化的事。」

彭博說,他甚至對法官是自由派或保守派,他們是否常收押犯人,或送他們到中途之家,或者他們在政治或社會理念所抱持的意見是否與他的一致,都不太有興趣。「這些都不是我所在意的標準,」他補充說。「我的標準是以正直、才智,和理性的基礎來做決定。一個理性的人,面對我們正在討論的一連串事實,能不能做出決定?這就是測驗。」

對於想徵募團隊成員的企業領導者,彭博不重人才學歷,而著重他們的本色,以及他們如何做決定的方法,值得我們思量。我們在光輝國際的研究顯示,能夠保持接受度和靈活度的人,在面對非常複雜和艱鉅的領導角色時,表現得最好。這些人可以成功駕馭新情況,充分因應社會中的細微差異和複雜性,在規畫和執行時,可以考慮不同的資訊。未來的領導人面對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僵化。在適應和學習兩方面缺乏靈活的人將會失敗,而可以面對模糊不確定、多樣、矛盾、新奇和社會複雜性的人,長久下來,很可能有更好的表現。

彭博還對要解雇他人的經理人有個建議。在職場上最教人不快的互動就是解雇。「如果某人第一次做錯事,你該先找他談談。我很開放,員工得信任我,我也得信任員工。」他說。但是,如果員工在遭解雇時大吃一驚,完全出乎意料,彭博就認為經理人責無旁貸。「如果他們完全沒有預料到自己會遭解雇,那麼你絕非優秀的管理者。」

大排長龍更快樂:快樂經濟學的50堂課

快樂經濟學:大排長龍   愈排愈快樂
快樂語錄:排隊可以帶來價值感,許多時候,得來不易的東西特別有價值。

企業要懂得排隊的快樂設計,用排隊來提升產品的價值與客戶快樂的感覺。
我想舉的是迪士尼樂園的例子。
在美國的這個春假,我的家人又決定要去佛羅裡達州的迪士尼樂園去玩。我的媽呀,我已經去過迪士尼三次,印象就是排隊、排隊、排隊。
真的要去嗎?機票已經買好,七天六夜,即刻出發,我的任務是幫大家排隊與背包包。
佛州的迪士尼有四個主題樂園,我們玩了五整天,每個主題樂園都待了近十個小時,因為時逢美國春假,每個樂園都人山人海,註定是個排隊假期。
第一天到魔幻王國(Magic Kingdom),在第一個遊樂設施(ride )就排了四十分鐘,但小孩直喊好玩,我們才玩了兩個遊樂設施,怎麼就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
接著,好玩的設施在排隊處都顯示著等待時間約三十到一百二十分鐘不等。一路玩下去,到了晚上九點,想玩的大概都玩到了,雖然玩得很累,但是說真的,還滿快樂的。不只孩子們說好玩,我也覺得不錯,感覺滿有價值的,排隊並沒有想像中累。
這就是迪士尼的排隊快樂設計。
排隊可以帶來價值感。有一次我經過台灣萬裡,看見街上有人在排隊買蛋糕,很好奇,忍不住就下車去排隊。蛋糕是蠻好吃,但是訂蛋糕的動線真的有待改善,這樣大家都不需要排隊了。不過這家蛋糕很有名,現場有人在排隊,才吸引我注意。我為什麼去排隊?不正是因為有人在排隊。
台北公館商圈以前也有一家賣車輪餅的小店,每次經過都大排長龍,有一次我忍不住去排隊,原本只想買兩個打牙祭,但是因覺得這車輪餅排來不易,所以買了一打。其他人的想法大概與我一樣,也是一打一打地買。老闆卻老神在在地慢慢做餅,我不禁聯想,難道這也是排隊設計?
台北溫州街口有一家蘿蔔絲餅小店,每天下午也是大排長龍,老闆看見長久以來有這麼多人排隊,爐子為什麼不換大一些?我的母親時間多,常去排隊買蘿蔔絲餅給孫子們吃,大家都知道蘿蔔絲餅要排隊才能買到,得來不易,所以吃起來特別有味道與珍惜。

當消費者都渴望快樂,如何「快樂」行銷!
打造產品的快樂價值,發掘新價值商機!

除了4P、4C的行銷概念外,讓消費者有幸福、快樂的感覺更賺錢。
以製造快樂為價值創造的原動力,建構快樂管理方程式!

快樂研究原本是心理學院的新領域,又稱為正向心理學。過去心理學研究多半偏重於治療與解決人們的心理問題,目標在讓人不會不快樂。但在1950年代,唐諾‧克理夫頓(Donald O. Clifton)提出心理學不應該只是解決問題,更應幫助人們建立正面情緒與品格,讓人更快樂。
這套理論直到1998年才獲得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馬丁.沙尼文(Martin E. Seligman)的支持。十年後,到了2009年6月,第一屆正向心理學世界大會召開,奠定了正向心理學的學術地位。
本書作者盧希鵬教授,在管理學院開始做「快樂管理」的研究。當管理學院開始研究快樂,真正的重點就不只是人的心理狀態,而是快樂的感覺如何能提高管理生產力,增進企業獲利,甚至成為一個新產業。這個新領域,盧希鵬教授稱之為「快樂經濟學」。
快樂是什麼?管理學院為什麼要研究快樂?
其實,快樂不僅能賺錢,還能增加你的競爭力!

  • 為什麼人們要買LV包?因為名牌使他感覺優越(價值感)。
  • 為什麼人們喜歡到星巴克喝咖啡?因為喜歡美食與休閒的氣氛(寧靜感)。
  •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逛街?因為刺激到需求(富足感)。
  • 至於,為什麼要買保險呢?因為這會讓人覺得很安全(安全感)。
「快樂經濟學」中,作者提出快樂四感(價值感、寧靜感、富足感、安全感)是可以賣錢的,企業與個人該學習如何製造這四種感覺。
快樂不僅是享受,還是一種競爭力。服務業要應徵員工,一位笑容滿面,另一位晚娘臉孔,你會錄取哪一位?所以,要製造快樂四感,首先就要找出影響快樂四感的影響因子。
譬如,價值感是比較出來的,所以人們要開始學習感恩;此外,昂貴或需要等待的產品、商品包裝本身都能產生價值感。富足感是一種驚奇、選擇多樣性與挑戰的克服。

有趣又好用的管理定律

1. 活力曲線(10%淘汰率法則)
奇異公司每年會針對各事業單位的主管打分數,區分出ABC三個不同等級的績效表現。最傑出的A級員工必須是事業單位中的前20%;B級員工是中間的70%;C級員工約10%。奇異以常態分配的鐘形活力曲線(Vitality Curve)來呈現這種概念。
A級員工將得到B級員工2~3倍的薪資獎酬,而C級員工則有遭到淘汰的危機,活力曲線是年復一年、不斷進行的動態機制,以確保企業向前邁進的動能。

2. 手錶定理
一個組織不要同時設定兩個目標。
一次戴兩隻手錶不但不能讓自己知道更準確的時間,還會失去準時的信心。對同一組織採用兩種管理方法,或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組織就無所適從了。

3. 酒與污水定律
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中,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中,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
組織裡永遠都有幾個麻煩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是為了把事情搞砸。主管要及時處理,才能避免它迅速傳染。
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很可能被吞沒,而一個懶惰鬼很快能把高效率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

4. 不值得定律
一個人會用敷衍了事的態度來從事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因此管理者要適當的分配工作。
讓成就慾較強的員工帶頭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讓依附慾較強的員工融入團體中共同工作。

5. 金魚缸法則
魚缸是透明的,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裡面的情況都一清二楚。
增加工作流程的透明度吧!工作透明度高,領導者就被置於全體部屬的監督之下。
強化領導者的自我約束,也增強了組織的凝聚力。

6. 洛伯定理
對管理者來說,要緊的不是你在場時的情況,而是你不在場時發生了什麼。
如果你只想讓部屬聽你的,那麼當你不在身邊時他們就不知道應該聽誰的。

7. 鰷魚效應
鰷魚因為個體弱小而採取集體活動,以強健者為自然首領。當首領的行動發生紊亂,鰷魚仍然會盲目追隨。部屬的悲劇總是領導者造成的,部屬覺得最沒勁的事,是跟著一位差勁的領導者。

8. 木桶定律
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木桶中最短的一塊木板,而不是最長的那塊木板。
組織的各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但劣勢部分卻決定組織整體的水準。問題是最短的木板也是木桶的一部分,你不能把它丟掉,否則就一點水也裝不了。趕快設法把劣勢部分的水準拉起來吧!

9. 霍桑效應
工作環境的人際關係是否良好,是影響工作者表現的最大原因。相對於團體認可與工作安全,金錢不是決定個人產出的要素。

10. 超限效應
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刺激太多、太強和時間太久而引起反抗的心理,叫做「超限效應」。管理者重覆對一件事做同樣的批評,會讓部屬從內疚變得不耐煩、反感討厭,如果非得再次批評,也不要簡單重覆,換個角度,換種說法。

11. 牢騷效應
有員工對工作發牢騷的公司,一定比沒人發牢騷,或員工把牢騷埋在肚子裡的公司要成功。牢騷是改變不合理現狀的催化劑!牢騷雖然不一定是正確的,但認真對待牢騷卻一定是正確的。

12. 刺蝟法則
兩隻疲倦的刺蝟緊靠在一起休息,只會被刺傷而無法睡得安穩。領導者應該與部屬保持距離,與部屬「親密無間」的相處,容易讓彼此親疏不分,在工作中喪失原則。

13. 鯰魚效應
為延長捕獲的沙丁魚的生命,漁民將沙丁魚的天敵—鯰魚放在運輸容器裡。為了躲避天敵的吞食,沙丁魚自然加速游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回到漁港,沙丁魚就能賣個好價錢。一個組織,如果人員長期固定,就缺乏活力與新鮮感,員工就容易產生惰性。因此…

10個好方法讓大腦變年輕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
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
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 細嚼慢嚥: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 曬太陽: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 列清單:「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說。他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所以你可以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 吃早餐: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 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頭骨雖然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的運動。

6. 做家事: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曬棉被、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 多喝水: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 G. 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 跟人笑笑打招呼: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吧。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際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人名與外型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9. 每週走一條新路:打破舊習、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單是做這項,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

10. 健走: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有氧運動很簡單,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有執行力的人的九個特點

執行力,就是各級組織將戰略付諸實施的能力,反映戰略方案和目標的貫徹程度。

如何挑選有執行力的人?企業要想具有很好的執行力,就需要找到有執行力的人。如何找到有執行力的人?筆者參考了許多書籍,研究了很多案例,結合工作中的體悟,得出結論:我們可以從以下九個方面來考察一個人的執行力。


一、自動自發


  一個人除了會做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工作意願(動機),即要自動自發。所謂的自動自發不是一個口號一個動作,而是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責任心,在接受工作後應盡一切努力與想盡一切辦法把工作做好。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會經歷一些小風小浪。在這些小風小浪面前,有人退卻了,就這麼平庸一生,甚或開始怨天尤人;當然,也有人在同樣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強人或名人。其實,這一切的一切,就在於那一念這差。而所謂的一念之差,其實就是一種態度。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人生的態度。仔細想來,“自動自發”就是一種可以幫助你掃平一切挫折的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老闆不在身邊卻更加賣力工作的人,將會獲得更多獎賞。如果只有在別人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那麼你永遠無法達到成功的頂峰。最嚴格的表現標準應該是自己設定的,而不是別人要求的。如果你對自己的期望比老闆對你的期許更高,那麼你就無需擔心會不會失去工作。同樣,如果你能達到自己設定的最高標準,那麼升遷晉級也將指日可待。


  自動自發地做事,同時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那些成就大業之人和凡事得過且過的人之間的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成功者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沒有有能促使你成功,也沒有人能阻撓你達成自己的目標。


二、注重細節


  應把做好工作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而非負擔,要認真對待、注重細節,來不得半點馬虎及虛假;做工作的意義在於把事情做對,而不是做五成、六成的低工作標準,甚至到最後完全走形而面目全非,應以較高的、大家認同和滿意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只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他們只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三、誠信,敢於負責


  誠信是立身處世的準則,是人格的體現,是衡量個人品行優劣的道德標準之一。正如孔子所說“言必信,行必果”,即“人無信不立”。只有誠信,一個人才會去為了實現自己的許諾而積極肯幹;一個真正注重誠信的人或組織,在履約不能的時候,必定會慷慨的對由於自己失信的行為負責,及時的採取必要的措施彌補自己的失信造成受諾主體的損失。


四、善於分析判斷,應變力強


  在資訊社會和納米時代,分析判斷、快速應變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遠的不說,在證券市場,滑鼠早擊和遲擊十分之一秒,是否成交或成交價格就有很大區別。照相機為什麼設計了千分之一秒和萬分之一秒快門,原因就是萬一之差,本質上就已經截然不同。


  機會是為有準備者提供的,快速應變能力往往並不表現為一時的靈感,更多的是找已久的時機在瞬間出現。對於客觀環境和市場形勢可能出現的變化,我們必須提前作出預測,並備有應付各種變化的預案(不管成文還是不成文的)。很多人都懂得去做這方面的準備工作,為事業的發展設計了很多種“可能”,但由於個人和所處環境的局限性,“不可能”的因素便被忽略了,但當所有的“可能”都變為“不可能”時,原來認為的“不可能”就是惟一的“可能”,千慮一失的情況就是這樣發生的。可以說,善於分析、快速應變能力是在競爭日益積累、變化日益迅速的今天有效執行的必要條件。


五、樂於學習,追求新知,具有創意


  一位哲學家曾說過:“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是構成現代人才體系的三大能力,其中,善於學習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能力。沒有善於學習的能力,其他能力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也就很難去具體執行。


    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能力——首先是學習的能力。當今社會,一切均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而且發展變化的速度不斷加快。這個社會中,惟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要想適應世界的變化,跟上社會的變化速度,必須努力學習,學習能力是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能力,是未來新一代成功人士的第一特質。


六、對工作投入


  全力投入工作的熱忱不僅僅是管理者成功的要素,也是每個人獲得成功的要素。沒有對工作的熱忱,他就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就無法堅持到底,對成功也就少了一份執著;有了對工作的熱忱,在執行中就不會斤斤計較得失,不會吝嗇付出和奉獻,不會缺乏創造力。


七、有韌性


  韌性指具備挫折忍耐力、壓力忍受力、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等;能夠在艱苦的、不利的情況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難,堅持完成任務;在比較巨大的壓力下堅持目標和自己的觀點。


  韌性首先表現為一種堅強的意志,一種對目標的堅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認准的事,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仍千方百計完成。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洛克最欣賞的格言是:“走你的路,世界上什麼也代替不了堅忍不拔;才幹代替不了,那些雖有才幹但卻一事無成者,我們見得多了;天資代替不了,天生聰穎而一無所獲者幾乎成了笑談;教育也代替不了,受過教育的流浪漢在這個世界上比比皆是。唯有堅忍不拔,堅定信心,才能無往而不勝。”一位經理在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員工時說:“我們所亟需的人才,是意志堅定、工作起來全力以赴、有奮鬥進取精神的人。我發現,最能幹的大體是那些天資一般、沒有受過高深教育的人,他們擁有全力以赴的做事態度和永遠進取的工作精神。做事全力以赴的人獲得成功幾率大約占到九成,剩下一成的成功者靠的是天資過人。”這種說法代表了大多數管理者的用人標準;除了忠誠以外還應加上韌性。具有韌性的能夠經受挫折,決心固然寶貴,但有時會因力量不足、能力有限而受阻,而惟有借助韌性,方能長驅直入,無人能敵。


  做夢的價值為零。行動起來才有可能成功。相比洛克菲勒遇到的挫折,也許我們幸運得多。我想很少有人在找工作時,在推銷自己的想法或產品時,會遇到幾百次乃至上千次的拒絕。拒絕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幾次挫折就畏縮不前,就懷疑自己——這樣的人是永遠不會成功的。


八、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不僅僅是對員工的要求,更應該是對管理者的要求,團隊合作對管理者的最終成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管理者而言,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必然是團隊的成功。脫離團隊,即使得到了個人的成功,往往也是變味的和苦澀的,長此以往對公司是有害的。因此,管理者的執行力決不是個人的勇猛直前,孤軍深入,而是帶領下屬共同前進。


   下者用己之力,中者用人之力,上者用人之智。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成功30%靠自己,70%靠別人。人脈就是財脈,每一個管理者都是通過組建一個團隊來實現自己偉大夢想的。


九、求勝的欲望強烈


  欲望是一切行動的源泉,是人生必備的條件,也是支持人生的動力。沒有欲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堅持和成功,其人生也將變得空洞平淡、沒有人性的魅力。當然,人的欲望形形色色,其中不乏偏激、劣等的蠢欲呲類欲望對人生有害無益,應當壓抑和克制。蠢欲的最好辦法,就是以積極的、有益的欲望投入事業的追求。這種欲望越強,情緒就越高,意志就越堅定。強烈的欲望可以使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為事業的成功獻出一切。


   “求勝欲望”在華為公司有著很好的體現,他們以狼代表他們的文化,因為狼有三個特性,第一、嗅覺特別的靈敏,哪里有血腥味就會沖過去,他們把這個解釋為商機;第二、狼寒天出動,就是市場的狀況再險惡,華為不會畏縮;第三、狼通常都是成群結隊。這表示狼發揚了很好的團隊精神。

詩中看花:罪惡與智慧的代價

南方朔

人類的智慧必須以邪惡的災難為基礎,只有愈絕望、愈悲哀,才愈智慧,智慧的代價未免太大了!……

人類的行為裡,有一種叫作「無動機的惡念」(Motiveless malignity),那是毫無來由的突然心生邪惡,是講不出道理的憎恨怨毒。就小的而言,它是惡意的傲慢,官僚習性,以及敵對式的歹念和挑剔的起點:就大的而言,它則是邪惡、仇恨、設計陷害,以及嚴重災難的根源。

浪漫主義大詩人裡,思想境界最高的當推柯立芝(Samuel T. Coleridge, 1772-1834),他神學及哲學皆造詣極深,寫過許多經典長詩,都碰觸到了「無動機的惡念」這個課題,其中又以長達六百多行的《老舟子詠》堪稱代表。

這首詩在講一個水手的旅遊故事。他們的船出發向南,在赤道時遇到狂風,被吹到千浬之遙,上帝也遺棄的冰洋。在束手待斃之際,突然有隻象徵吉兆的信天翁到來,船隻遂得慶生還。信天翁也留在船上與水手們為伴,但那個水手卻毫無來由的用十字弓把信天翁射死。最先幾天並沒任何事情發生,其他水手也不以為意,甚至還認為殺得好。接著,天譴發生了,其他水手把信天翁的屍體圍在他的脖子上,作為他罪惡的標記。但這並不能阻止厄運的一再降臨,最後全船的人都死光,只有那個水手獨存,他在懺悔裡得救,逢人即述說他所經歷的故事。這首詩就是在說他有次對多位參加婚宴的青年講述自己的經歷。他是劫餘之人,也是災難的最後見證。

柯立芝的這首詩,有許多不同觀點的解釋。其中的一種,就是根據基督──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認為它是「無動機的惡念」。那個水手把吉祥鳥信天翁射死,他有任何理由嗎?沒有。他可以從殺死信天翁裡得到任何利益嗎?也沒有。惡念在剎那間毫無來由的出現,它是一切邪惡的終極本質,它來去無蹤,難以理解,無法阻擋。它只會造成自己和別人的重大災難。那個老水手背負著災難的悔恨,用他的餘生流浪各地,述說著這個故事。那是他的贖罪修行,詩裡曰:

此後,在不確定的時刻,

那巨大的痛苦又重新開始煎熬:

除非我那恐怖至極的故事被述說出來,

我的內心將不停止的燃燒。

而老水手這種罪惡與災難的故事,除了對他自己是永遠的煎熬外,聽了這故事的人則是:

他離去,有如受到了至大的驚嚇,

並產生一種絕望之感受:

成了一個更悲哀但也更智慧的人,

在翌日清晨醒來之後。

柯立芝的這首詩,用字遣詞擅於強調對比及統一,當人們聽了那個罪惡的可怕故事,成了「更悲哀但也更智慧的人」。人類的智慧必須以邪惡的災難為基礎,只有愈絕望、愈悲哀,才愈智慧,智慧的代價未免太大了!

美麗人生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籠罩著整個義大利,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

途經一座穀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朵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朵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熱情地為她處理傷口,為表示謝意,朵拉送了一些雞蛋給圭多,意味深長地目送他遠去。
烏雲密佈的義大利,納粹的反動勢力日益強大,墨索里尼推行強硬的種族歧視政策,圭多因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魯喬的工作也久無著落,由於生活所迫,圭多只好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他以真誠、純樸、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

一次圭多騎車上班無意中撞倒了朵拉,兩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愛情的火焰,他不失時機地向朵拉表白愛慕之情。朵拉是某學校的教師,有一天從羅馬來的督學要到學校視察,圭多得知後,竟冒充督學來到朵拉所在學校視察。校長熱情地接待他,為取悅朵拉,引起朵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講臺施展起喜劇演員的才華,惹得學生開懷大筆,令校長和教師瞠目結舌。
圭多得知朵拉和男友魯道夫要去劇院看歌劇,他也買票前往,坐在樓下的圭多始終目轉睛地盯著樓上包廂裏的朵拉。起初朵拉對圭多的苦苦追求並不在意,但是由於朵拉討厭魯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行和朵拉的訂婚晚會,晚會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飯店。圭多巧妙地使朵拉解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因此贏得了她的芳心。朵拉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

婚後,好事接踵而來,圭多夢寐以求的書店開業了,他們有了個乖巧可愛的兒子約書亞。圭多閑來無事時常和兒子玩遊戲,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可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在約書亞五歲生日這天,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和約書亞父子,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
當朵拉和約書亞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裏,只見人去樓空,家裏被翻得亂七八糟,朵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圭多、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朵拉被關在女牢裏,圭多不願意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的陰影。

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裏,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裏的妻子取得聯繫,向朵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約書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遊戲,遵守遊戲規則的人最終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

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約書亞強忍了饑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圭多以遊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準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裏,千叮囑萬叮嚀讓約書亞不要出來,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找妻子朵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約書亞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歷經磨難的圭多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天亮了,約書亞從鐵櫃裏爬出來,站在院子裏,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約書亞很高興得大喊:「真的贏了坦克!」他的兒子最後在美軍的幫助下坐著坦克找到了倖存的母親,在藍天白雲下的草地上,母子倆相擁相抱喜極而泣。

約書亞說:「這是我的經歷,這是我父親所作的犧牲,這是我父親賜給我的恩典,我們贏了。」他的父親其貌不揚,他的父親瘦瘦小小,他的父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書店店主,但他的父親有著一個美麗的心靈和靈魂,他的父親盡了他最大的努力給了他的孩子一份美麗的童年人生。

約書亞說:「這是我的經歷,這是我父親所作的犧牲,這是我父親賜給我的恩典,我們贏了。」他的父親其貌不揚,他的父親瘦瘦小小,他的父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書店店主,但他的父親有著一個美麗的心靈和靈魂,他的父親盡了他最大的努力給了他的孩子一份美麗的童年人生。

這是二次世界大戰猶太人集中營的故事。

這絕對不是一場悲劇,從一開始圭多搞笑的出場,就可以看出導演想營造一種喜劇的氛圍;而圭多在追求朵拉時候種種離譜的舉動,特別是冒充從羅馬來的督學,在課桌上跳起脫衣舞的情節,將喜劇的因素加強到了鬧劇的程度,有趣的場面甚至不斷貫穿在集中營裏,就是圭多最後被押走處死時,出現在躲在鐵箱裏的約書亞面前的,也是一個扮著小丑誇張模樣的爸爸。

編導以喜劇的手法表現一個如此感人的故事目的何在?圭多在獄中僅僅是為了約書亞心靈不受到傷害,圭多以所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一場瘋狂遊戲,最後的勝利還是屬於熱愛生活的人們。就算在集中營裏,圭多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只是在給兒子演戲,沒有發自內心對生活熱愛的人,是不會有這種燦爛的、讓人喜悅而充滿力量的笑容!圭多知道噩夢是暫時的,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所以才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

元寶草

5/28/2012

自然災害之於人類文明的意義

自然災害伴隨著人類成長,自然災害又促進人類文明的成長,有些自然災害又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可以說, 現代化進程到來之前,人類對自然災害的抵禦能力極弱,也因此規定了特定時期人類社會的狀況。據法蘭克王國史學家格裏高利(Gregory of Tours, 538-594)《法蘭克史》描述,540 年~590 年歐洲發生了第一次大瘟疫(史稱查士丁尼瘟疫),一天死亡超過千人,整個疫病導致東地中海約2500 萬人死亡,這場當時200 年內最致命的鼠疫,使查士丁尼企圖恢復羅馬帝國光榮的夢想因此失敗,差一點讓拜占庭帝國大傷元氣,由此強化了上帝之于中世紀居民的偉大意義。

而中世紀的結束不完全是人的力量所為,也是與瘟疫相關:頻繁的天災及其轉化而來的人禍,當時的社會對其無力救助,促使人們把目光從煉金術轉向科學技術,尋找救治災難的方法;迫使人們從期待上帝轉向人自身,人的解放成為趨勢;激勵人把視野投向更遠的地方,面向光明的未來、發現更安全的世界。此言絕非危言聳聽!1346-1347 年,一場被命名為黑死病(the Black Death, orbubonic plague)的瘟疫,無論是誤認為由蒙古人帶來的,還是說有可能是往來于克裏米亞與墨西拿(西西里島)間的熱那亞貿易船隻帶來被感染的黑鼠或跳蚤而引發的,但長期徘徊于克裏米亞半島,1347 年傳到君士坦丁堡,此後往東到達巴格達、往西和往北延伸,1348 年~1350 年再東傳至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又途徑今天的法國、西班牙和英國等等地區,到1350 年席捲歐洲、北非和西亞,1351 年傳到古(俄)羅斯西北部。當時因科技條件的限制,無法找到治療藥物,人們束手無策,或坐以待斃或逃亡,或使用隔離的方法阻止疫情漫延。在維也納,每天都有500-700 人因此喪命;疫情高峰期的1348 年,佛羅倫斯、威尼斯和倫敦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大批屍體運到城外,3-7 月這些城市病死者分別達10 萬
以上,昔日美麗繁華的佛羅倫斯城,變得墳場遍地,屍骨滿野,慘不忍睹。這場黑死病導致這些地區人口急劇下降(歐洲和中東地區死亡率高達30-50%,倫敦死亡率1348 年是25%,到1360 年還維持在22.7%、1375 年保持在12.7%水準),估計歐洲有約2500 萬人死亡,歐、亞、非洲則共約5,500 萬~7,500 萬人身亡,1350-1400 年間歐洲人均壽命從30 歲下降到20 歲。而1348 年事件之後災難並未減輕,人類文明也因此變化,如黑死病、天花(smallpox)、慢性傳染病(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s)等不斷造訪歐洲和亞洲的城鎮,威脅著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們並波及世界,如義大利1417、1430、1630-1633 年黑死病此起彼伏(主要是佛羅倫斯),1575-1577 年威尼斯再次發生瘟疫……準確統計歐洲的死亡數字已不可能,許多城鎮留下的記錄卻見證了驚人的損失:1467 年俄羅斯死亡12.7 萬人,古(俄)羅斯摩棱斯克地方史記載,1386 年疫情使得該城只有5 人倖存!如此災難,迫使人們思考如何面對生存和怎樣走出坐以待斃的境地問題,從而在表面上強化了上帝對人的控制力,實際上是這場災難,連同商業社會的形成,共同催生了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義大利發生。

的確,論及1848 年瘟疫,它是啟示文藝復興到來的重要事件。著名桂冠詩人彼得拉克(Francesco Petrarca,1304-1374)所癡戀女子蘿拉,就死於這場瘟疫,此事讓詩人悲痛欲絕,改變了要隨兄長一道棄絕世間欲望而獻身上帝的打算,改為雲遊四方,逐漸弱化對禁欲主義的信守,致力於用義大利方言創作表達男女情感的詩集《歌集》(Il Canzoniere,1336-1374),這部由366 首詩歌組成的詩集,書寫世俗生活的悲歡而不是對上帝的熱愛,大膽曝露男女之間愛情的甜蜜。這部歌集,成為義大利人最先關注自我感情實現的奠基作。尤其是,對於親歷這場瘟疫的薄伽丘(Giovanni Boccàccio, 1313—1375)而言,更是刻骨銘心。

為了記下人類這場災難, 他便撰寫了短篇小說集《十日談》(Decameron,1350~1355):設想那十位男女青年在外界疫情肆虐、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情形下,逃到一個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有長廊、壁畫、清澈泉水和悅目花草等)、物質豐富(地窖裏還藏著香味濃郁的美酒)之地,主要以講故事的方式愉快地度過逃生的日子(並且,每天伴隨有唱歌彈琴和跳舞散步)。論及講故事,這自然是文化生活不豐富和沒有現代科技歲月,人們享受精神生活最經濟和最流行的方式,在歐洲一直持續到18 世紀末被報紙替代、20 世紀被電影電視替代。

《十日談》如是敍述講故事情景:這十位青年男女坐在綠草茵茵的樹蔭下,輪流主持每一天的故事主題,每人每天圍繞主持人(作品稱男主持人為“王”、女主持人為“王后”)所提主題講一個動聽的故事,幸福地消磨十天、消解這十天每個炎熱的午後。於是,便有了這100 個輕鬆、動人並參雜了許多葷段子的故事。

既然寫作的背景和動機如此,那麼對這百個故事的閱讀、理解,相應的就要考慮到這場疫情及其災難性後果,即自然災害喚起人們重新認識人生和人類社會的問題,喚醒人身上許多被制度和教義所壓抑的人性,如渴望享受到現世幸福、正視實現人性的合法性。如此一來,故事意義就不能限於敍述的能指符號層面——停留在葷段子敍述上,而是背後的所指。可以說,經由《十日談》,1438 年疫情不單讓歐洲社會改變了生活態度,也改造了歐洲人對自我的認知,還變革了歐洲人表述自我和解釋世界的方式,即不再依據正統的教義或制度性話語,而是另闢蹊徑地開啟了奇絕使徒行傳的模式,選用民間故事方式輕鬆幽默地敍述人生經驗,並且這種故事套故事的文本結構,意外地和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敍述方式一致(該作1717 年譯成法文是歐洲最早文本);同時,這種另類選擇率先改變了拉丁文書寫的正統性,轉向創造性使用民族語言——義大利的托斯卡納方言(the Tuscan dialect of Italian)書寫被普遍的正統觀念和制度所壓抑的情形、衝破這些壓制的本能力量之強大、沒有人為限制的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多麼美好等,哪怕在第4 天故事序言中作者如是解釋,“這些故事我是用不登大雅之堂的佛羅倫斯方言寫成的,而且還不是韻文”,但讀者能看出生命面對考驗時,作者放棄正統書寫慣例的用意——用故事體和義大利方言更有助於自然而然地書寫人對生命體驗的尊重。這樣的選擇,大大突破了此前但丁用拉丁文書寫對鄰居少女貝阿特麗采癡迷的精神戀的抒情詩《新生》(1292-1293)、用拉丁文書寫在遵從神學體系下探討社會和人的問題之作《神曲》(1307-1321),甚至比起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更為直觀地表達生命之美,並影響到後來喬凡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 ,1430–1516)直接呈現人的肉體肌膚之美的油畫《裸女照鏡》(1515)、提切利用明快色彩凸顯美神的裸體曲線美的油畫《維納斯之出生》(1458)、提
香畫出酒神狄俄尼索斯旁邊的仰臥美女《酒神祭》(1518-1520)等。如此敍述也很快得到多方回應,如佛羅倫斯政治家布魯尼(Leonardo Bruni,1374-1444)寫出《佛羅倫斯城市頌》(1403-1404),直接捍衛財富的價值—認為財富道德的基礎;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 1494~1553)這位率先用法文寫作的鴻儒(通曉醫學、天文、地理、數學、哲學、神學、音樂、植物、建築、法律、教育等多種學科,和希臘文、拉丁文、希伯來文等多種文字),以巴黎市民方言為基礎並兼顧俗語、俚語、行話、民間故事中寓意和象徵,創作極力歌頌人之世俗生活的美好之作《巨人傳》(1532~1564)。正是這些,連同《堂吉訶德》、莎士比亞劇作和達芬奇、拉斐爾(1483~1520)、米開朗基羅(1475-1564)等文學藝術,以及天文學、學、醫學一道,共同促成了人的自然生命最為可貴的世俗化運動。而且,經由自然災害而重新發現人的存在,此後在西方逐漸成為傳統;而且,這種傳統促進知識界關注理性主義及對人類自身理性盲目信任而帶來自我傷害的反思、批判,出現了一系列呼籲捍衛人的生命本體價值的呼聲,如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1819)、《論自然意志》(1836)、《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1841)等強調人之直觀表像、思維表像、感性想像表像等能力的意義;馬克思面對工業化發展的巨大聲浪,提出人的全面發展並以此批判資本主義對人自身的威脅;還有柏格森、尼采、佛洛德、19-20 世紀之交的現代主義文學藝術運動、此後海德格爾和薩特等人的存在主義、1960 年代以後消解理性主義的後現代主義運動等,無不是要強調人之生命自身價值的。

有意味的是,隨著現代性的擴展,考古學發達、現代科技發展,讓文學藝術有可能訴諸於各類自然災害,包括疫情、地震和海嘯、沉船、飛機失事等,或者說,自然災害成為促進文學藝術發展的力量所在。西元79 年8 月末,沉寂幾百年的維蘇威火山突然發生劇烈地震,當時許多人沒有來得及逃離城市,噴射出來的石頭和灰燼頃刻間覆蓋了赫爾庫南奴姆和龐貝這兩座繁榮的羅馬城市。這場慘怖的大災難,幾個世紀過去後居然沒人記得赫爾庫南奴姆和龐貝的正確位置,大約1748 年才開始發掘,看到石頭和灰燼下遭難時的龐貝城狀態,龐貝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災難博物館。在龐貝被發掘近80 年後(1827),俄國畫家勃留洛夫隨考古隊到龐培城去考察,龐培城遺址使畫家驚歎不已, 用了六年的時間創作了這個古城被毀滅時震撼人心的名作《龐貝的末日》:面臨各種建築物正在墜落、雕像正在崩落、火山正噴發恐怖火焰等滅頂之災,被死亡威脅的人們,雖驚慌失措、東奔西竄、倉惶呼救、不知所措,卻仍舊扶老攜幼、互相救助,三十多個人物因為災難而相互提攜地連成一體。而現代電影迅速發達起來,也與人們迫切希望記錄和重新理解各種自然災害不是沒有關係的。典型的案例許多電影敍述1912 年“泰坦尼克號”船難事件:“泰坦尼克號”1912年4 月10 日從英國南安普頓港出發,14 日深夜11 點40 分,以每小時40 公里速度撞上冰山。它共載運2207 人,其中乘客1316 人,船員891 人,遇難達1500多人。這個事件引發了許多藝術家的興趣:德國 1943 年拍攝第一部泰坦尼克電影,敍述德國籍大副不敵英國資本家的無能,無法挽救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命運;美國 1953 年拍攝影片,前部分對白交待人物、後部分是災難場面;英國 1958年拍攝《冰海沉船記》,該作沒有主角,80 分鐘描寫乘客倉皇逃命;美國 1979年拍攝《泰坦尼克號郵船遇險記》;美國 1980 年拍攝《泰坦尼克郵船重見天日》敍述泰坦尼克郵船遇險後70 年,被打撈出水、重組失事過程;美國 1983 年拍攝紀錄片《泰坦尼克號:一個謀殺?》;美國 1986 年拍攝紀錄片《泰坦尼克號:夜與夢》;美國 1995 年拍攝紀錄片《泰坦尼克號》;美國 1997 年拍攝紀錄片《泰坦尼克號沉船記》);英國 2005 年拍攝紀錄片《泰坦尼克號--一個神話的誕生》。

然而,文學藝術促使人們關注自然災害畢竟是有限的,不敵自文藝復興以來漠視自然界的潮流:現代性的擴展,人越來越關注社會變革問題,科學技術的日益創新,自然界及其變化成了各領域的專家關注和要征服的物件,相應的,也就越來越遠離普通民眾的視野,以至於自然界及其變化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人與自然關係等也被忽視。由此成就了18 世紀以來所形成的現代歷史觀:歷史學屬於可以體驗的,可以從內部認識的,它有別於只需要且只能從外部去認識的自然科學。據英國史學家科林伍德《歷史觀念》(1946)判斷,歷史學和自然科學同為科學,“一切科學都基於事實。自然科學是基於由觀察與實驗所肯定的自然事實,心靈科學則是基於由反思所肯定的心靈事實……對科學而言,自然(界)永遠僅僅是現象……但歷史事件卻並非僅僅是現象、僅僅是觀察的物件,而是要求史學必須看透它並且辨析出其中的思想來”,自然現象僅僅是現象,如各種自然災害哪怕造成無可計數的生命罹難,但災害本身並沒有思想,而歷史事件如戰爭則不僅僅是現象,其背後還有思想。換句話說,自然界事件缺乏人事的內心,一個人由於自然原因而故去,醫學只鬚根據外部現象判斷死因即可,勿需要求科學家或專家認識自然事件背後的思想,而史學研究的物件與其說是歷史事實,不如說是歷史事實背後的思想活動,史學家的職責在於探查事件的內心及其活動,“與自然科學家不同,史學家不關心如此這般的事件本身。他只關心作為思想之外在表現的那些事件上,而且只是在它們表現出思想時,他才去關心;他關心的只是思想而已”,即歷史乃思想史,史學的物件就是思想——並非是被思想的事物而是思想本身的行為。由此,歷史學和自然科學的不同並不在於兩者的實證方法不同,而在於彼此所要證實的假說,史學任務在於表明事情何以發生、一件事如何導致另一件事,史學家的職責就在於找出事件之間的思想線索,自然界事件不存在這樣的思想,自然科學家也就沒有這樣的任務。並且,人類控制自然能力的增長,卻未同時伴隨控制人類自身能力的相應增長,兩種對比所形成的反差更暴露出人自身的弱點,而控制物質力量的增長和控制人自身力量的並不長進,導致文明世界中的一切正面價值遭遇危險。實際上,自然界變化(尤其是自然災害)和自然科學的發展,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思想面貌和世界歷史進程,如15 世紀那場瘟疫改變了義大利,按瑞士史學家布克哈特《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1860年初版)所論,“在現代國家中,義大利最早出現了文明生活習慣,他們講禮貌,重視言辭,服裝整潔,居住舒適,注意教育和體育”。 甚至不能否認,自然災害,不單是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更直接改變了人類社會發展格局,如出現了醫院、醫學、公共衛生防疫措施等,1700 年之後歐洲人口死亡率自然趨於下降,就因為一次次疫情發生,也就相應地促使醫學進步、公共衛生防疫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削弱了只靠教會和信仰解決問題的神話,間接促成了後來的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所以,知識界很重視自然災難史及其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問題,出現了許多重要的災難史學著作,如吉蔔列(K.Kiple,1939-)主編大型辭書《劍橋疾歷歷史詞典》(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human disease, 1993)、阿波斯托洛普洛(Y. Apostolopoulos)和索恩梅茲(S.Sönmez)主編《人口變動和傳染病》(Population mobilit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2007)、戈爾德(Richard. Gould)《災害考古學》(Disaster archaeology,2007)等。但史學觀如此巨變,影響了人們的知識結構和視野,更關注社會問題,大大遮蔽了自然災害之于文學藝術發展和人的文明進化的意義,這也正是後來生態文學研究中最為詬病的。

自然災害之於人類文明的意義
林精華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系兼外語學院俄語系教授

毫無危害還是風險尚存?

"阿凡達"--人類創造的新物種

美國導演卡梅隆花費十年功夫打磨出的大片《阿凡達》在2009年的歲末席卷了全球電影市場。影片中,為了掠奪潘多拉星球的珍貴礦藏,貪婪的人類把自己的DNA和潘多拉上的土著人--納威人的DNA結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新的物種:"阿凡達"。

"阿凡達"外表和納威人一樣,頭腦中卻裝著人類的意識,他們的使命是說服納威人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好讓人類開採那一地區地下價值連城的稀有礦藏。卡梅隆導演為什麼要用"阿凡達"這個詞?這是一個梵文,在印度語中就是"天神附體"、"天神轉世"的意思,影片中的人類,把自己當成了上帝。"阿凡達"成為了人類這個"上帝"在潘多拉這個"凡間"的化身。然而,阿凡達卻失控了,本是潛入納威人的間諜,卻背叛了創造自己的人類,領導納威人把侵略者趕出了潘多拉。看來,"阿凡達"是正義還是邪惡,依賴的不是發明它的尖端生物技術,而是它的創造者頭腦中的道德、倫理標準以及價值觀。

未來世界,物競人擇?

愛看電影的朋友應該會記得《千鈞一發》這部科幻電影,電影中,每一個人的命運不再是未知的,而是在他出生時就由他的基因所決定。重要的職位,重要的工作,只能由經過基因優選、具有優秀基因的人擔任,而"自然人",因為不可避免地具有基因缺陷,他們受到基因歧視,甚至追殺。影片就講述了一個"自然人"文森特,為了實現自己的太空夢想,如何不斷努力,躲避基因追查,最終實現夢想的故事。為了躲避基因追查,文森特無數次地清洗自己的身體,避免留下含有"劣質基因"的毛發、皮屑等等。作為觀眾,影片會引起我們難以言狀的復雜思考:一個人的命運就真的應該由基因決定嗎?如果科技允許,我們是否要去選擇改變父母給予我們的,自己和孩子的基因?如果選擇了用別的基因來改變我們自己的基因,"我"還是"我"嗎?"我的"孩子還是"我的"孩子嗎?如果社會的大多數都去優選基因,保持自然基因是否就意味著恥辱?"物競天擇"真的會變成"物競人擇"嗎?

什麼是轉基因?

科技發展一日千裏,早在上述電影問世之前,生物學界已經發出了"掌握上帝之手"的歡呼。1980年,第一個轉基因生物--轉基因小鼠在美國問世。1983年,第一批轉基因植物--轉基因擬南芥和煙草在美國和比利時幾個實驗室幾乎同時獨立培育成功。自此以後,各種稀奇古怪的轉基因生物被科學家們創造出來,不斷挑戰人們的知識和倫理框架:"愛上貓"的老鼠,發著水母熒光的"猴子",甚至,轉基因的人類胚胎。

什麼是轉基因呢?轉基因就是指科學家把一種生物的基因分離出來,植入另一種生物體內,從而創造出一種新的生物。比如,上面提到的發熒光的猴子,就是把水母的基因植入了猴子體內,猴子因此具有了水母的基因而發光,並且這種特性還可以遺傳給後代。

感覺新鮮有趣?不可思議?難以接受?不同的人對于轉基因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態度。有的人認為,幾億年以來,自然界的生物都在進行著基因交流,雜交、基因突變等等不就是在進行"基因轉變"嗎?既然"基因轉變"從古至今都存在,而且每時每刻在發生,"轉基因"又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值得擔憂和害怕的地方呢?

這個過程和傳統的水稻育種類似。我們現在的水稻品種都是千百年來,通過雜交育種把外來的基因導入受體品種裏得到的,只是非轉基因是通過有性生殖,轉基因是通過體外轉移,本質上我不認為有很大區別。(魏剛、陳永傑、李鵬、 鄒曦、王夕:《轉基因水稻安全性四大焦點--是天使還是魔鬼?》,載《北京科技報》,20100223。)

--黃大昉,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而持相反意見的人認為,"基因轉變"不等于"轉基因",在自然界幾億年的進化當中,基因的改變是緩慢而自發的。即使是人類促進下的雜交,也僅僅在近緣生物之間發生;即使是基因突變,也是在環境誘因下由生物體自身完成的。正是物種之間清晰而穩定的界限,才形成了自然界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使得自然界平衡發展。而轉基因技術在人為的操作下可以突破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界限,突破自然形成的種群界限,一旦轉基因生物釋放到大自然中,將產生不可預知而又無法逆轉的後果。

不同于傳統育種技術,轉基因技術對物種的改造過程可以說是"瞬間"即可搞定,無須引入時間緯度。對于工業文明來說,正如牛頓經典力學,時間是一個無須考慮的因素。但對于農業文明來說,時間卻是一種重要的參量,猶如歷史不能回避時間那樣。這是因為,農業的對象,亦即每一個物種,都是漫長時間過程的產物,各個物種彼此之間相生相克的關係都是歷經時間的考驗磨合而成。有時一個外來物種往往會打亂本地生態係統的平衡,原因就在于它"瞬間"空降,來不及與本地物種建立某種聯係。如此來看,轉基因作物將會對生態係統的平衡帶來何種潛在影響,同樣難以估量。(陳蓉霞:《轉基因大躍進令人膽戰心驚》,載《東方早報》,20100210。)

--陳蓉霞,上海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雜交最遠發生在屬間,科間就需要人幫助了,如馬和驢的雜交。而轉基因可以發生在不同的類群(生物類群中的界有三大類,動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界以下分別是門、綱、目、科、屬、種)之間,如將深海裏魚的基因轉移到西紅柿上,將微生物的基因轉移到水稻裏去。雜交在自然界中可以自然發生,而不同界的生物之間的雜交是零概率事件。(蔣高明:《轉基因不是雜交,兩者不能混淆》,見蔣高明的博客。)

--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針對反對者的懷疑,2010年3月初,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十位院士表示,要大力推進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其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所長楊煥明說:

盡管現在有各種各樣的批評,我仍然毫不猶豫地支持轉基因植物和動物。轉基因本身沒有毒,它們同別的基因有什麼相互作用也被研究得一清二楚。(《十位院士談轉基因:大力推進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20100304,見人民網。)

人類對基因、對生命的了解真的已經如此透徹了嗎?的確,我們已經實施了"人類基因組計劃",耗費巨資進行了基因組DNA全序測定,把A\\G\\C\\T四種核苷酸的排列次序挨個弄清楚了。我們已經知道,僅僅這比7音階還簡單的4個字母,就奏響了無限神奇的生命樂章以及精彩絕倫的生命故事。但為什麼科學家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人與鼠不到300個基因的差別使得人之所以為人,鼠之所以為鼠?為什麼無法解釋人與黑猩猩基因結構12%的差異卻使得人類超越了非洲叢林中的"親戚",成為了萬物之靈?為什麼無法解釋人與人之間99.99%的基因相同,而0.01%的差別卻使得有的人勇敢智慧,有的人邪惡貪婪?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新聞背景】

在批準了轉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作物種植後,2009年11月27日,農業部批準了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這也讓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為主糧發放轉基因安全證書的國家。(王佳:《我國成首個批準主糧轉基因種植國家》,載《中國經營報》,20100116。)

農業部為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轉基因玉米發放安全證書,引發了群眾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高度關注,也引發了不同專家、不同學者、不同機構對于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激烈爭論。讚成者信誓旦旦,反對者言之鑿鑿,事實究竟怎樣,關係到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需要每一個讀者擦亮眼睛,進行自己的判斷。

危險不比喝水大?

……2010年2月24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率國家新興產業發展思路研究調研組來漢。在華中農業大學,他聽取了綠色超級水稻的研究情況報告,並代表消費者發問:轉基因大米安全嗎?

中科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沒有直接回答張曉強的問題,而是舉了飲用水的例子來說明他的觀點:國家制定的飲用水標準中,相當于中等毒性農藥的亞硝酸鹽含量為百萬分之一;轉基因大米中的抗蟲轉基因蛋白的含量為百萬分之兩點五,而抗蟲轉基因蛋白已經被驗證是完全無毒性的。一個正常人1天能夠飲水8公斤,但吃不了1公斤大米。

張啟發的結論是:食用轉基因大米帶來的危險,不會比喝水的危險更大。(鄭欣榮:《發改委詢問轉基因大米安全性--危險不會比喝水大》,載《長江日報》,20100223 。)

【鏈接】張啟發,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分子遺傳學和基因工程研究。

反對者認為,張啟發院士並未正面回答轉基因大米是否安全的提問,而是轉移了概念,將轉基因大米與飲用水類比,用亞硝酸鹽與轉基因大米中的抗蟲蛋白做類比,但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在于,水是無機物,並非生物,亞硝酸鹽也不是遺傳物質。水中的亞硝酸鹽之類的有害雜質,不是添加進去的,而是要排除的。而轉基因大米中的抗蟲蛋白已經被作為遺傳物質人為嵌入了細胞核內,它必然會影響農作物的性狀,而且作為遺傳物質,它有可能變異,產生不可預料的結果,因而有巨大的潛在風險。

轉基因大米與傳統大米實質上是相同的?

支持轉基因的人認為,任何食品都不可能實現絕對安全,要保證轉基因食品的絕對安全,既缺乏科學依據,也難以實現。因此,目前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和評價中,應使用相對安全標準。也就是說,只要判定轉基因食品和傳統食品是實質性相同的,那它就是安全的。而只要在"外觀"、"味道"、"營養成分"、"化學結構"方面相同,那就是"實質性相同"。從這個角度來說,轉基因大米和傳統大米是"實質性相同"的。

【鏈接】"實質性相同"原則來源于1992年美國老布什總統的總統行政命令。我國衛生部2002年根據相對安全標準提出的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要求是:轉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營養質量不得低于對應的原有食品。

然而反對者針鋒相對地提出,一方面,"實質性相同"忽略了轉基因生物內部性質的變化--現有的轉基因作物是植入外來基因而得到的,其先天特性被改變,這依靠傳統繁殖方式永遠也無法做到。既然先天特性被改變,怎麼能說是"實質性相同"呢?另一方面,如果真是"實質性相同",為什麼轉基因作物"渾身上下"都是專利?轉基因生物發明人在向專利局申請專利時,必須證明這個轉基因生物是"全新"的、"創造性"的,既然全新,又怎能"實質性相同"呢?

美國人吃轉基因食品十幾年了

--他們都沒事兒,我們肯定也沒事兒?

支持轉基因推廣的人士在各種場合經常提及的,證明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證據是:美國不僅是世界上轉基因食品最大的生產國,也是最大的消費國。目前美國市場上的食品中,大約60%含有轉基因成分。而我們日常的食品中,也早已有了轉基因的身影。

……從全球角度來說,轉基因食品早已經在應用了,包括很多網民,包括我們自己都在食用轉基因食品,比如說大豆油,大家都在吃。現在轉基因食品越來越多,在國際市場上,有人講,在北美市場上有3 000種轉基因食品,它們主要的成分就是轉基因的大豆、玉米。含有這些成分的食品也是轉基因食品,而且幾億人吃了十幾年了,評價也是非常嚴格的。根據這個國際通用的評價原則,這些轉基因食品已經在國際市場上、已經在我們餐桌上出現了,所以轉基因食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讀心術:閱讀習慣反映內心世界

閱讀書籍的習慣對於了解一個人的個性特點以及情緒變化很有幫助。對此,FBI將喜歡閱讀的人作了以下分類:

  1、喜愛閱讀浪漫言情小說的人通常感情豐富,洞察力強,對直覺深信不疑,對生活充滿信心,而且,在陷入困境或者面臨失敗的時候,這種人能頑強抗爭,不會萎靡不振。

  2、喜歡傳記的人深思熟慮,他們既野心勃勃,又腳踏實地,謙虛好問,善于衡量利弊得失能夠統籌全局,條件不成熟絕不會不顧後果勉強行事。

  3、如果喜歡喜劇書籍,那麼這個人必定是樂天派,性格風趣幽默,遇到任何困難和阻力都不會害怕,對自己充滿信心。

  4、常讀報紙和新聞性刊物的人是意志堅強的現實主義者。他們一般很關心國內外大事,關注世界風雲變幻,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這種人一般思維敏捷,對新事物能夠作出較為迅速的反應,且善于接受各種思想。

  5、要是對畫報或是大型畫冊興趣盎然,這個人通常會熱情好客,愛結交朋友,習慣身邊圍繞著很多人。

  6、愛看偵探或破案一類書籍的人通常勇于接受思想上的挑戰。他們邏輯思維能力強,善于解決各種難題,對于別人望而卻步的難題,通常會興趣倍增,以解開難題為樂。

  7、要是對科幻類的圖書視若珍寶,這類人一定思維發達、想象力豐富,而且富有創造力。他們常被科學技術所吸引,喜歡為將來擬定計劃,但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8、喜歡閱讀財政經濟一類書籍的人崇拜那些在事業上卓有建樹的人物,並以他們為榜樣,希望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競爭力,達到自己希望達到的人生高度。

  9、對流行時尚雜志格外青睞的人虛榮心很重,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貌和著裝,十分顧及面子,在日常生活中盡力改變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拔高自己。

  10、如果特別喜歡讀詩歌,則應是熱愛生活的人,對人世間的一切美好事物鐘愛有加。他們也會有意識地在詩的熏陶下進行反思,使心靈得到凈化,努力追求“真善美”。

  11、倘若讀歷史書籍津津有味,說明這個人尊重事實,講究實際,重視效果。他們通常會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用在努力工作或者認真做學問上面。

  遊戲偏好透露出的思維特點

  喜歡玩不同益智遊戲的人,性格和思維方式也有著不同的特徵。所以,FBI的訓練中有一項是根據益智遊戲來觀察一個人的性格特徵。

  喜歡拼圖遊戲的人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不過這種類型的人通常具有一定的忍耐力和信心,在挫折和困難的面前,他們不會輕易放棄,而是能夠保持頑強的鬥志。

  喜歡縱橫字謎的人注重效率,總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花最少的精力完成某件事情,這往往是不現實的,所以他們難免會有些失望。他們大多有堅強的意志和強烈的責任心,不會逃避生活中突然出現的困難和災難。

上野千鶴子:一個人的老後

日本最“惡名昭彰”的女權主義者、東京大學教授上野千鶴子在《一個人的老後》中一筆點出了所有女性最真實的人生結局。本書曾在日本掀起全國范圍的熱烈討論,銷量高達百萬余冊。臺灣版推出後更引發島內女性對於自身未來的再思考,被稱為“30、40、50歲女人不可不讀的警世恒言”。

高齡化社會正在形成,不婚、離婚的趨勢也逐漸走強,再加上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 “一個人”的老後生活已成為當今所有熟齡女性都要面對的人生大事。本書中,作者以明快的筆調分享了自己長久以來累積的智慧與經驗,針對單身女性的理財、居住、人際、照護、遺產和身後事安排等生活課題提供妥帖建議,更幫助所有女性建立成熟、豁然的生命觀——只要做好心理上和物質上的準備,一個人的老後同樣能過得樂觀優雅,充實自在。

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日本的今天,就是我們國家所面臨的未來,並希望每位女性都盡可能地像書中所提倡的那樣,人到老年也活得精彩。

上野千鶴子,1948年生,現任東京大學人文社會學係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學人類學係客座研究員、波恩大學客座教授、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和墨西哥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上野自年輕時起即不斷批判日本父權結構,是最“惡名昭彰”的女權主義學者。

20世紀60年代,她曾是學生運動的積極實踐者,並在那時感受到日本婦女的強烈的積極性。盡管直到現在,日本的政府或企業的權利高層中也很難有女性的一席之地,但是她認為這並不表示日本的女性沒有力量。就好像聲討日本進口美國牛肉的浪潮中,主婦就是政府最不能忽視的力量。

2006年時,上野還與東京都政府陷入僵持,她當時提倡的性別自由(free gender)一說,被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斥為“怪誕”教育。

她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女性學、性別學,1994年以《近代家族的成立與凋零》(岩波書店)榮獲三多利學藝獎。代表著作包括《上野千鶴子的社會學式文學》、《差異的政治學》、《當事者主權》(與中西正司合著)、《為晚年做好準備》等書,近年來對老齡問題十分關注。

第1章 當兩個人變成一個人—那些關於老去的小小心情
人生到頭來,終究是一個人
親愛的,養兒真能防老嗎? 
能守護一生的人只有自己 
女人,歡迎加入單身一族 
在單身生活中找回自我 
珍惜花開二度的緣分 
獨身時光是女人的第二人生 

第2章 誰負擔你的晚年開銷—持續一生的理財規劃
活到老,什麼比錢更重要 
知足,也就擁有了一切
率性暮年,從心所欲不逾矩
金錢是被鑄造出來的自由 
死錢變活錢的神奇魔法 
光靠社保年金就能安享晚年嗎? 
你不得不了解的商業年金保險 

第3章 覓得安度晚年的歸宿之所—必須思考的居住問題
女人“有殼”才安心 
你住在誰的房子裏 
房子是最頂級的耐用品 
老年公寓裏也有自在晚年
安家在市區還是郊區? 
我要我的專屬小窩
千金不換的安定‧安全‧安心

第4章 讓親密關係陪伴我們變老—你將面對的人際關係
一個人,兩個人,一群人 
好友是女人一生的財富 
跟上時代是華麗晚年的終極目標 
當你老去,有人陪你吃飯嗎
真正的“老”,其實是被遺忘
孤獨是人生的重要伴侶 

第5章 健康快樂常相伴—輕松面對晚年的醫療照護
你有接受照護的勇氣嗎? 
別困在“女人”這個角色上 
受照護者的十大素養 

第6章 準備下一場旅行吧—關于身後事的智慧
你的財產要留給誰呢?
向世界證明我曾活過 
讓不為人知的一面成為永遠的秘密 
用自己的方式走完最後的旅途 
有些事,終要獨自面對
生命中最後一場演出 
身後的歸屬 
單身是一場華麗的冒險

世界經濟正面臨新“不平衡”

當前,由於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在經濟復蘇勢頭和貨幣政策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世界經濟正面臨新的“不平衡”陷阱。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妥善處理,世界經濟復蘇將面臨嚴峻挑戰。

歷史上,世界經濟發展也曾經面臨過“不平衡”問題,主要表現為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潛力和前景均明顯優于發展中國家,由此導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總量、人均國民富裕程度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巨大差異,這種“不平衡”狀態有一個專門的說法,那就是“南北差距”,因為大多數發達國家位於北半球,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均位于南半球。

在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當中,世界經濟再次面臨“不平衡”問題,但這一次位於“不平衡”兩端的國家和“不平衡”的含義則發生了巨大變化。

過去二、三十年,廣大發展中國家逐步走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軌道,世界經濟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異軍突起,使得世界經濟力量對比開始朝著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方向傾斜。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在經濟復蘇的道路上,以中國、印度和巴西等為代表的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將以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遠遠拋在了身後。

世界經濟在經歷了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急劇下滑後,從2009年第二季度開始逐步觸底回升,但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步伐明顯慢于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目前,美、歐、日均面臨一係列經濟難題,包括政府刺激政策效果逐漸減退,私人投資和消費未能順利接過推動經濟增長的“接力棒”,金融係統尚未完全回歸正常,失業率居高不下等等。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2009年,發達經濟體經濟整體萎縮3.2%,而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仍增長2.5%。預計2010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將增長2.7%,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則將增長7.1%。2010年,世界經濟預計將增長4.8%,已經接近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前年均5%的增速,但這主要得益于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較快復蘇,而發達經濟體實際上正成為拖累世界經濟增長的“包袱”。

第二,正是由於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在經濟復蘇勢頭上的巨大差異,導致了雙方宏觀經濟政策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雙方貨幣政策的大相徑庭。

在發達經濟體當中,美國和日本因為經濟復蘇乏力,受制於政府債務狀況和國內政治鬥爭,進一步實施財政刺激政策基本不可能,因此美國和日本正越來越把貨幣政策作為擺脫經濟困境的主要手段。兩國貨幣當局除了將基準利率長期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之外,還正在醞釀新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

以美國為例,美聯儲自2008年12月份以來一直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維持在零到0.25%的這一歷史最低水平。而且,在國際金融危機當中,美聯儲還通過購買金融資產的方式,向金融係統投入大量資金。根據美聯儲最新的規劃,最早有可能從今年11月份開始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每月用于購買金融資產的金額在1000億美元左右。

而對於廣大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來說,在經濟較快復蘇的基礎上,則面臨通貨膨脹壓力增大、資產泡沫等問題,不得不開始醞釀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

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在經濟增長勢頭和貨幣政策方面的巨大差異,使世界經濟遭遇新的“不平衡”。在這種“不平衡”狀態下,新的全球性經濟和金融風險正在形成,其中一個突出體現就是“熱錢”投機問題。

包括中國在內,許多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正面臨宏觀經濟政策的兩難處境。出于抑制通脹需要,它們需要考慮甚至提前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但如此一來,將進一步刺激“熱錢”涌入,加大本幣升值壓力,並可能引發新的資產泡沫問題。

要解決世界經濟面臨的“不平衡”陷阱,必然要求國際社會加強政策協調,特別是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代表的國際金融組織,應在研判和預警新的經濟和金融風險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上述這些問題也再次說明,國際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尚未真正遠去,國際社會仍需發揮“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合作精神。

證嚴法師:抱著“盡本份”的心去做好事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凈的蓮花,都有無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啟發出來,則福慧果報無量!

佛陀在人間,無非是要教導眾生自覺有與他同等的這分智慧,也要教導眾生與佛有同樣的自性,都能進修慈悲與智慧。

學佛必須要遵守佛陀教育我們的三個原則: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動的宗旨,用來教誡我們的心不做壞事;行為不發生差錯,心就有定力,精神就會統一;如此就可產生智慧。

心有定力,智慧自然產生。人常為外境所影響,即是定力不夠,學佛即是要定。“定”用現代語講,就是莊敬自強。

有智慧的人,所帶走的是覺悟了之後的有情。

聰明不一定具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聰明只是一種計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貪婪詭詐也是聰明的象徵。

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舍得。

同樣一個“得”字,有“舍得”,也有“得失”兩種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夠舍,能“舍”也就有“得”,能得無限的快樂;不能“舍”就會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寧。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練出來的,若逃避現實,離開人與事,便無從產生智慧。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以消除煩惱就是慧。

智慧與煩惱好像手心與手背。其實兩者都在同一隻手上,但手背無法拿東西,若反過掌來用手心,則雙手萬能。

善是利益,惡是損害。一念之非即種惡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心田要多播善的種子,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枝雜草。土地不耕種,則必雜草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是舉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做好事並不是為求名,也不是為求功德;抱著“盡本份”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誠無私的善事。

善字的意思是適度、剛剛好。不偏不倚、不極端、愛得不會太過份,也不會產生怨恨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平等的分別心;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佔有的感情,對自己不愛的人或不投緣的人,能儘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人。

異於傳統的經濟預測

人類對未來總是充滿好奇,因為愈能猜到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就愈可能在當下做出更明智的抉擇。現代社會中,經濟活動是文明進化的重要引擎,經濟發展、政府決策、企業行動這些互為因果的因素,必然會影響未來財富的分配、生活品質的高下、社會階層的劃分、政治勢力的消長,以及文化價值的長期傾向。因此「未來的經濟會變成怎樣」、「有權者今天的決策將如何形塑我們的未來」,以及「小民現在應採取什麼行動,未來才會過得更好」這些議題,始終是社會大眾所關心的。

成功預測未來經濟情勢發展的幾項關鍵要素。

第一是要能充分掌握多元、廣泛而真實的事實資料。除了世界各國的重要統計數字之外,透析了國內外政府的運作方式、國與國之間的政經關聯、政治人物所在乎的績效指標、企業及重要科技的發展現況、消費行為的走向,甚至民眾生育意願的前因後果等等。這些複雜的因素互相影響激盪,共同創造了未來,因此當預測者對它們了解得愈廣博、愈真實,推論的正確性就可能愈高。
其次,要能靈活運用各種社會科學以及歷史經驗中,所歸納出來的因果關係或所謂「理性」。這些包括了「什麼現象的出現表示了背後存在哪些共同的原因」、「哪些政府政策會引起企業界怎樣的反應」、「政府對央行的角色期望如何衝擊物價水準與資金流向」、「所得分配的變化對不同階層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什麼影響,又如何進而改變企業未來的經營手法」等等。事實上,所謂的「知識結構」本來就是一張範圍廣闊又錯綜複雜的因果關係網,作者認知體系中的這張「網」愈廣愈密,推論就愈可能正確周延。

第三,要有邏輯辯證的能力。基於多元而複雜的事實資料以及既廣且密的潛在因果關係,所獲致的推論或「假說」,肯定是為數眾多而且互相矛盾的。唯有依賴強大的邏輯思辯能力,才可以針對這些矛盾或疑點持續蒐集事實資料,並彈性選擇恰當的因果關係或理論來驗證這些假說的可靠程度。換言之,必須要有活學活用這些資料與理論的心智能力,才能提出人所未見的假說,並針對它們進行不斷的驗證、推翻、選擇、強化、修正,最後才可能整理出完整而且禁得起歷史檢驗的預測。
經過此一複雜思維模式所獲得的預測,應該是合乎常識的,但其推論的過程與結論卻又不是普通人僅憑常識就能得到。
許多人長期質疑,為何世界上經濟學者人才濟濟,學術理論十分高深,學術論著極度豐富,但卻很少有人可以或敢於從事類似的預測。從以上分析,可能得到的一項答案是:經濟學術的知識領域深入而專精,任何學者的論述必須承襲一定的學術傳統,而且理論的提出必須經由大量的統計資料來驗證。因為專精,就難免犧牲了廣博;因為師門傳承嚴謹,使年輕學者在思想上不敢突破前人的思考模式;嚴謹的統計分析造成大部分推論都建立在歷史資料上,因而無法藉著簡單的邏輯來想像未來不同典範的世界。這樣一來,在思考與論述上反而不如非經濟專業出身,但敏於觀察,勤於思考的作者如此活潑而敢言。事實上不僅是經濟學,其他許多歷史悠久而歷代大師輩出的社會科學領域,都有類似的情況。

預見未來

常常有讀者問到:「你如何養成這樣的思考邏輯?」
我曾經試著用簡單的幾句話、淺顯易懂的案例或者條列式的清單來回答這樣的問題。然而最後卻發現,不論是上述的哪一種方法都無法完整的描述我的思考架構。

我認為一個好的思考架構必須要能夠適用在各樣的環境與議題,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我們必須同時注重各種不同面向的影響,當然更不可忽略這些參數之間的交互作用。而在不同的環境與條件之下,更是要了解我們應該如何調整這樣的架構。

聽起來很複雜,對吧?
是的,我從來沒說過思考會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建構思考架構的過程就像在拼拼圖一樣,我們希望盡可能的拼湊出一幅完整的圖案。如果我們拼的愈多,就能夠愈接近完整的樣貌,但若我們等到蒐集完整的拼圖後才作出結論,那麼就很可能因此失去了先機。在這樣的取捨過程中我們免不了需要不斷的試誤,才能夠知道哪些拼圖是我們應該投放最多心思,而哪些又對於最後的結果會有決定性的影響。

專注問題的本質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老祖先的智慧永遠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的。

如果我們只學習,而不去思考其中的道理,我們就會迷惘而忽略了本質;如果我們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產生迷惑而耗盡心力。孔子在2500多年前所說的話,到了現在還依然適用。

從現實的條件來看,我從不懷疑在亞洲的教育體制之下,學生們有可能會在學習上有所怠惰。然而在亞洲,更多的問題其實是發生在我們雖然學習了很多東西,卻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也就是落入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窘境。

在這樣的訓練之下,當我們遇到任何問題時,我們只能針對每一個我們所面對的狀況,來從我們腦中的資料庫找出相對應的答案。這種方式在學校裡面是相當管用的,特別是在考試的時候,因為學校裡所採用的幾乎都是有標準答案的評量方式。然而,出了學校之後,我們往往要面對的都是一個全新的題目,沒有標準答案可以遵循,習慣標準答案的學生往往會因此無所適從,這也是為什麼常常在學校裡成績很好的學生,出了社會以後卻不見得表現很好的原因。
如果我們習慣了學而不思,就會忽略了事物的本質,並且很容易讓我們模糊了焦點,而失去了判斷的依據。舉例來說,當我們在討論核能發電到底安不安全,是不是一種低碳且乾淨的能源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先討論我們現存的電力供給是不是足夠滿足我們的需求?當反對死刑的人權團體以誤判事件過多為訴求,因而呼籲廢止死刑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先把重點放在改善法院誤判的情況,而非直接把結論導向廢止死刑?

回到問題的本質,才能讓我們的思考更有效率。

問對問題,才能發掘本質

我們知道專注於問題的本質是重要的,那麼,要如何才能發掘問題的本質?

蘇格拉底的論證方式提供了我們一個思考架構,那就是不斷的提出問題,直到最後必然會有一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再需要提出問題,就能確認它是正確無誤的,那麼這就是知識理論的基礎。

同樣的架構我們也可用來思考事物的本質與任何問題的解答,也就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的問,直到發掘整個問題的本質。若我們的思考能夠直達問題的本質,那就可以更清楚的知道,我們所應該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什麼。舉前面棒球比賽的例子為例,如果我們的目標是總冠軍,那麼,我們的思考與提問方式應該是:

怎麼樣才能贏得總冠軍?贏得更多比賽。
怎麼樣才可以贏得比賽?得分比對方多。
怎麼樣才可以得更多分?愈多人回到本壘就能得愈多分。
怎麼樣能讓更多人回到本壘?不停的上壘就能夠持續的讓更多人回到本壘。
怎麼樣能夠不停的上壘?選擇高上壘率的球員上場比賽。
其實只要五個問題,就可以顛覆美國職棒大聯盟100多年來的篩選球員機制。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來的更為重要。
因為解決一個問題需要的是技巧或者是技能,而提出一個問題,其實背後所代表的是一種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這需要的是創造力與想像力。

例如在前述的棒球案例中,如果這位總經理一開始所問的問題不是「如何贏得比賽」,而是想要去解決「如何找到替代失去的主力球員」的問題,我相信直到現在他應該還是困在傳統棒球的規則當中,而無法從中尋找到不一樣的機會。事實上,當時與他合作的球探就是一直朝向解決「找到替代失去的主力球員」的方向去思考,但在他們的總薪資受限的狀況之下,是永遠也跳不出這個困境的。

又或者在前述美國牛的案例中,如果我們的問題始終環繞著培林究竟是不是瘦肉精?瘦肉精究竟有沒有毒性?這樣永遠也無法觸及關鍵的問題核心。我們很可能因此貿然開放,最後卻發現根本無法取得其他的經濟利益,又或者可能因為貿然的拒絕,而損失了可能的經濟利益。除非我們問了正確的問題,也就是「開放美國牛究竟讓我們換到了什麼?」,我們才能得到重要的答案。

提出正確的問題,我們才能夠一步步的進入到問題的核心與本質,也才能夠解決真正的問題,而這遠比解決眼前的麻煩更為重要。

我如何看透泡沫的本質

那麼泡沫的本質是什麼?
我在演講中曾經遇到許多聽眾對於房地產泡沫有著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這是民族性的問題,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讓亞洲的房地產泡沫蓬勃發展;也有人認為是稅制的不完善,讓投資客們有了屯屋等待升值的機會;當然更有人認為這是建商與投機客聯手哄抬價格,所造成的掠奪窮人現象。

如同前面所說的,當我們無法看透問題的本質,我們自然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以泡沫而言,如果我們不知道泡沬因什麼而起,我們當然也很難判斷泡沫會因著什麼緣故破滅,而這對於我們判斷一個經濟體未來的發展與趨勢,將會出現很大的偏差。
如果我們認為房地產泡沫是民族性使然,那麼我們如何對於日本或者美國的房地產泡沫作出解釋?如果我們認為是稅制的問題,那麼過去十年來台灣的房屋稅與土地稅完全沒有作出任何調整,又怎麼會形成房價的大幅上漲?而建商與投機客並不是近年來才突然出現的行業,更無法解釋為什麼房地產價格是在最近幾年才開始大幅上升的現象。只要簡單的問幾個問題就可以釐清問題的本質。

房地產價格會否上漲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供給與需求觀念,也就是看看這個市場究竟是錢多?還是房屋多?如果是錢多,那麼房地產價格上漲的機會就大,如果是房屋多,自然價格上漲的機會就會小。其實歸根究柢,房地產泡沫的本質就是氾濫的貨幣而已。

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房地產的價格是由貨幣數量所控制,那麼我們應該不難理解為什麼台灣過去有著相當高的空屋率,然而房屋價格還會持續上漲?很簡單的原因,就是因為市場上充斥著更多的貨幣。同時,我們也可以了解,包括稅制的改革、合宜住宅的興建、土地法規的變動都沒有真正的抓到問題的核心,因此其對於房價所能產生的影響也就相對的微小。

簡單來說,貨幣氾濫就容易產生泡沫,當我們確立泡沫的本質是如此,那麼讓泡沫破滅的方式,就是將市場上的資金回收或者導引到其他的地方。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我們就不會把抑制或戳破泡沫的關鍵放在稅制、法規或是其他的打房措施,而是應該緊盯著央行的貨幣政策及國際資金的流向。2011年第三季,台灣的國際收支出現了近四年來的最大逆差金額,顯示有大量的資金向海外市場流出。台灣股市單季跌幅高達16.49%,而根據房仲業者信義房屋的台灣房屋價格指數顯示,同一個季度,正好是台灣房屋價格在近幾個季度以來首次出現下跌的跡象。

專注問題的本質,我們才能夠抓到思考的方向。


誰是NO.1 1980年代,由於《廣場協議》之後日圓兌美元大幅升值,美國資產對於日本人來說,變得相對便宜,日本企業紛紛捧著鈔票要收購美國企業。當時曾經發生一棟美國大樓出售價格為4億美元,而日本人為了想打破金氏紀錄,卻願出6億美元買下這棟大樓的荒謬行徑。日本企業在美國的收購行動於1989年達到巔峰,在這一年SONY以34億美元買下美國文化產業代表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而三菱集團則以13.73億美元買下美國紐約的知名地標洛克斐勒中心。

美國輿論甚至以「日本二度入侵珍珠港」來形容這樣的情境。

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 1930-)曾在《日本第一》(JapanNumber1)這本書中寫道,當時的美國深陷停滯性通膨,失業率接近二位數字,而日本工業競爭力優於美國,國民平均GNP已經超越美國,因此日本即將取代美國這世界霸主的地位。然而,這樣的預言卻是從來沒有實現。日本在1990年的泡沫破滅事件之後陷入了失落的二十年,與美國的國力差距是愈拉愈遠,當然這也讓前述在美國大肆採購的企業也蒙受了嚴重的虧損。

1989年,日本三菱地產公司收購了洛克菲勒中心,按當時1美元兌160日元的匯率計算,三菱的投資額為2,188億日元。但是,收購完成後,由於曼哈頓地產不景氣,實際租金不到原先設想的一半水準,而此時日元則繼續大幅度升值。經營不善又加上匯兌損失,1996年,三菱地產公司不得不宣布洛克菲勒中心專案失敗,並以3.08億美元的價格將它賣回給洛克菲勒集團,整起併購案損失超過10億美元。

20年後,中國GDP超日趕美,而美國則深陷次貸風暴的泥淖。一時之間,「中國第一」的論點又重新成為全世界熱門的話題,一般預料最快在2025年,遲至2050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就會超越美國。美國皮尤公眾與媒體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 the Press)於2011年初所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將近一半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目前全球的經濟強權,而只有31%的人認為美國經濟仍然走在世界前列。

如果我們只把目光放在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後的這10年,或者次貸風暴後的這幾年,我們很可能真的會認為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強權,畢竟以中國近年來的經濟成長率來看,確實是遠遠的超越美國或者其他國家。然而我們只要將評估的時間拉長,把上一個挑戰美國霸權的日本放進來一起作比較,我們就可以發現,幾乎是一模一樣的1980年代的美國雖然在汽車工業上輸給了日本,然而卻在當時發展了電腦工業,諸如IBM、蘋果、微軟與戴爾都在當時陸續的加入了個人電腦市場的行列,這讓美國的個人生產力再次往上升級,因而彌補了汽車工業衰頹的局面,而重掌全球科技與經濟發展的領先地位。

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2010年之後的美國,IBM早在2004年就把個人電腦事業部門出售給中國聯想集團,而台灣的電腦品牌如宏碁與華碩也在近年來快速提升自己的市占率,美國幾乎已經沒有自行生產電腦相關硬體設備的能力,甚至於連前一個世代的網路業者雅虎,也傳出要被中國阿里巴巴收購的消息。然而現在的美國所發展的則是新一世代的網路服務與軟體,諸如亞馬遜(Amazon)、臉書(Facebook)與蘋果等等,這些產業就有如1990年的電腦產業一樣,將會在未來帶領美國再度走出困境,成為全球經濟的領導者。

許多人認為光是靠著網路產業的發展,真能帶領整個美國的經濟向前邁進嗎?這樣的思考方式基本上是落入了線性的思考陷阱。以我們在第一章所舉的英國工業革命為例,科技發展的核心是蒸汽動力,這是人類首度以機械動力來取代人力、獸力或自然界的動能,這樣的發展模式所受惠的並不僅僅是製造與銷售蒸汽機的相關產業,當有了這樣的動力來源之後,所有過去以人力和獸力為動力的產業,都能因為動力來源的轉換而大幅增加生產的效率,例如紡紗機由人力與獸力改為蒸汽動能之後,就出現了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的狀態,甚至於在英國所生產的棉布價格還遠遠的低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棉布出口國印度。

同樣的現象也會發生在1980年電腦時代與現在的網路時代,當電腦行業興起,傳統的各項行業導入電腦系統之後,每個人的工作效率與產值也會出現大幅度的提升。當網路時代興起,雲端運算成為市場上普遍利用的營運模式,成本的節省與效率的提升都能讓這個經濟體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一個國家擁有科技領導的地位,其所受惠的並非只有科技公司,而是整體國家經濟實力與生產力的大幅提升。
反過來看,現在的中國與當年的日本一樣,同樣累積了嚴重的資產泡沫、同樣的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同樣的接收了美國上個世代的產業、同樣的大肆收購美國的資產,不一樣的是,現在的中國比當時的日本還窮、還老。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其實沒有任何的理由相信,中國會在20年,甚至於10年之後就成為世界的霸主。

有的時候,不需要放大鏡,更不需要望遠鏡,其實只要看看照後鏡,我們就能夠知道未來會發生些什麼事。 場景又要再度上演。

預見未來:王伯達的思考力與全球五大浪潮

王伯達--歡迎來到思考力時代



我認為這本書是個人到目前為止的作品當中,最重要的一本。會興起寫這本書的念頭,是來自於我在出版個人第二本著作《美元圈套》時所舉辦的新書巡迴講座。在每場講座的提問時間,現場的聽眾幾乎都會提出一個類似的問題:「你如何養成這樣的思考邏輯?」我並不訝異會有讀者對於這樣的事情感到好奇,因為在我過去兩本著作的內容當中,確實有許多的觀點與看法是與市場主流意見大異其趣的。

  我在2010年9月出版《民國100年大泡沫》一書時,曾經指出台灣長期以來靠著壓抑匯率以刺激出口的經濟成長模式現已不合時宜,這樣的做法不但無法提升現有產業的競爭力,也無法讓台灣在眾多經濟體中脫穎而出,而其所帶來的副作用,也就是房地產與股市泡沫,將會重創台灣的經濟與國家財政。

  民國100年,也就是2011年過去了。在國家金融安定基金進場護盤的背景之下,台灣股市在當年度的跌幅仍高達21.18%,這是近11年來台股第三大單年跌幅,僅次於2000年的網路泡沫以及2008年的次貸風暴;而市值減少了4.6兆新台幣,更是台股歷史上單年減幅第二高的紀錄。同時根據信義房屋的房價指數指出,2011年第三季,台灣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出現下跌的趨勢。

  而我在2011年6月出版的《美元圈套》則提到,反恐戰爭的結束、網路科技的興起、亞洲的資產泡沫等因素將改善美國的競爭力,讓美元由貶轉升,並帶動美股的上漲。但當時的美國除了要面對高失業率的問題之外,包括美國國債上限的問題,信評機構調降美國信用評等的問題等,都讓美國的經濟雪上加霜,市場上幾乎沒有人看好美國,當時的美元指數是74.303,而一美元兌新台幣的匯率是28.802元。

  我也在該書中提到,當美國主導的網路與軟體成為新科技的典範,停留在舊有經濟模式中的台灣電子產業,將會首當其衝的面臨嚴重的挑戰。2011年過去了,美國的道瓊指數在該年上漲了5.53%,為全世界表現最好的股市;2011年的年底,美元指數上升到80.178,一美元兌新台幣的匯率是30.292元。而台灣過去投入了大量資源的3D1S(面板、LED、Dram與太陽能)產業紛紛申請銀行紓困,這些過去享有土地、稅率與匯率補貼的企業一個個倒下,台灣引以為傲的電子產業頓時之間失去了原來的光環與地位。

  這些問題其實早已是冰凍三尺,而非一日之寒,如果我們的政府、媒體或學界能更早去面對這樣的問題,現在的台灣其實並不需要經歷這樣的困境。如果我們的投資人能更早看出這些趨勢的變化,就不會蒙受巨額的損失。

  大多數人之所以無法預先得出這樣的結論並加以防範,反而要等到問題已經爆發才設法亡羊補牢,正是因為他們都只專注於眼前所見,而無法進一步思考事物的全貌。這樣的現象就宛如「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一樣,我們往往只看到我們所熟知的那一部分,卻無法拼出完整的樣貌。而這中間最大的差異,我認為就在於思考的架構與能力。

  所幸,思考的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我整理出我在思考問題時的九個步驟,而在每個步驟的最後,則會描繪我是如何透過這個步驟,去建構我過去在兩本書中所提出的論述。如果你曾讀過我的著作,我相信這個部分應該能幫助你更理解我的思維邏輯;如果你沒有讀過我的書,那麼在這個部分你將可以試著去了解一個不一樣的思考架構體系。這樣的思考方法與你的有什麼不同?彼此之間有沒有互補之處?所得出的結論又會有什麼差異?

  在第二部分,我將會根據前述的架構,提出我認為未來全世界將出現的五大浪潮。從國家發展、社會問題、消費趨勢、企業經營到個人發展都在其中,而這幾個趨勢之間又彼此相關,互相影響著。未來的幾年,全世界將會出現許多重要的變革,而這些都將是台灣必須認真面對且刻不容緩的挑戰,包括貿易戰爭以及區域經濟的崛起、階級的對立與平價的趨勢、網路經濟的成熟與舊有產業的淘汰、人口老化與全世界的搶人大作戰等等。

  我之所以會在一開始便陳明這本書具有高度的重要性,是因為它所探討的核心為思考力的養成。過去我的兩本著作更多的部分是在預測未來的發展,但如果我們能夠充分運用我們的思考能力,我們不僅僅能預見未來,我們更能夠改變我們個人,甚至於國家的未來。

  一直以來,我們的社會所重視的都是結果,而非過程,這樣的取向會讓整個社會失去了思考與學習的能力。在我的前兩本著作當中,除了前述對於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測之外,更是在討論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以及政策,是如何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以及國家的興衰。

  我曾提過壓抑匯率可能導致資產泡沫的問題、追求長期經常帳順差是一種被經濟殖民的思維、弱勢的雙率政策更是一種剝削人民的行為,既然如此,為什麼這樣的政策行之有年,始終停不下來呢?我曾在演講的會場告訴聽眾,我們沒有辦法期待我們的政府能夠主動停止這樣的行為,唯有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自主的思考,去判斷這一切的是與非,我們才有辦法知道我們該追求的是什麼,也才有辦法要求我們的政府改變這樣的政策。

  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曾自比為牛虻,他認為他的職責就是不斷的提出問題讓更多的人思考,藉以刺激雅典這匹馬不斷的前進。一個國家與社會的發展,確實有賴於人民的思考與自省的能力,而我也期待,透過這本書能夠刺激每一位讀者,刺激我們的國家不斷的前進。

  寫給每一個希望改變自己、改變社會、讓這個國家與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

  歡迎來到思考力時代!

美麗島詩歌

「上天保佑,美麗台灣FORMOSA,阮作伙徛佇這,全心守護伊。綠色的山、藍色的海,這是你我的國家。美麗的FORMOSA,美麗的FORMOSA。上天保佑,阮攏愛伊。」

初夏週末,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半露天的玫瑰展演空間,微風徐徐飄送,詩人李敏勇與歌劇家曾道雄等人,引領現場同樣愛好台語文學的人們,緩緩吟唱著這首由李敏勇的詩〈天佑台灣〉改編的歌曲,詞曲簡單,容易朗朗上口,卻也寄意深遠。

除了改編歌曲之外,舞蹈家詹天甄也在開場時演出以李敏勇的詩〈一個春天的童話—1947〉改編的舞作,透過肢體語言帶領觀眾回到228的時空背景。舞者用身體表現出流血、掙扎的過程,「1947年發生什麼事?有一群女人到處找孩子、找先生與家人……。」舞蹈家蕭渥廷說,對於這些珍貴的台語文學,現在不僅自己要一遍一遍的唸,也要教小孩一遍一遍地唸,把下一代對台灣的心找回來。

多年來,李敏勇寫了很多動人的詩歌,也陸續出版過多本詩集,「我是台灣詩人。」李敏勇說,「語言的問題意識存在佇我的腦海,提醒我面對。」李敏勇也注意到台灣詩人們努力實踐著的「母語」寫作,觀照著其中的光與影。他說,詩的語言狀況反映歷史際遇和文化情境,台灣詩也同樣面對著這種考驗與挑戰。

從出版《一個台灣詩人的心聲告白》至今16年,李敏勇陸陸續續用漢字台文發表詩與歌,關心台語文發展的心情,促使他再次完成這本《美麗島詩歌》,並從原來打算輯結21首擴大到46首、收錄18首歌詞,全書分為「島嶼心境」、「大地之歌」、「現實風景」與「傾聽溫情」4輯,另增加「歌謠集」。

「不僅是通行中文詩歌,也有通行台文詩歌。」李敏勇說,「我詩歌書寫的兩翼:通行中文和通行台文,經由這款的交叉呈現,或將為我的詩之志業譜出我真正的詩之志和文學心。」

哈金的第12種孤獨

1961年是個奇妙的年分。至少對當年的美國國家書卷獎來說是如此:這年的決選書單包含了日後美國百大小說經典的其中三本:理查.葉慈(Richard Yates)《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華克.波西(Walker Percy)《影迷》(The Moviegoer)、約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第22條軍規》(Catch-22)。理查.葉慈雖然沒有獲獎,卻憑此書奠定了日後文名。之後他出版好些長短篇小說集,包括《十一種孤獨》(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好學校》(A Good School)等,卻總是銷量不佳,也始終與大多文學獎項絕緣。葉慈曾在好幾個大學教授寫作課程,生涯最後一年就是在波士頓大學度過。

葉慈曾說,若問他寫的小說有什麼共同主題,那麼就只有孤獨這件事了──他長期酗酒,據說晚年在波士頓的住處裡只有簡陋的桌子和打字 機,地板滿布蟑螂乾屍,洗水槽塞滿髒污碗盤,而冰箱裡只有酒。

才下過一場大雪。紐約往波士頓的巴士旅途上,沿路只見被雪覆蓋渲染了的白頂,不管是車輛、房屋或樹木,細細的雪花輕輕地飄揚,巴士 搖晃著乘客彷彿要慢慢駛入什麼電影或小說的場景,好像有那麼一個故事要展開了。

因為錯估時間和路線,朋友帶著我趕赴與哈金的約訪有點遲到了,我們焦躁地轉換公車和地鐵,時而穿插小跑步,在冰冷陌生的街道呼出一 口口白騰騰的熱氣,抵達約好的研究樓口還是遲到了約莫十分鐘。我的臉半因為著急半因為天冷紅通通地,同時腦裡轉著該怎麼向哈金道歉並 解釋遲到的原因。

結果一跨進在古老樓房的二樓邊間門廊,一位戴著大鏡片眼鏡的灰白髮中年男子以英語說請我們稍在隔壁研究室等他一會,他還得把課上完 。說完帶著些微抱歉的笑容,又走進教室裡上課。我瞥了一眼,教室裡大約十個左右的學生,各色人種都有,不知為何都洋溢著某種滿足而發 亮的眼神看著那個中年男子。

我們幾個在研究室等待,聽著隔壁不時傳來男子響亮而帶著跌宕起伏的音韻,講解著某篇作品的內容,間或有些愉快的笑聲,聽上去非常像 在合唱一首歡樂的歌曲。

我觀察四周:這是一個大學教授的研究室,該有的書櫃、資料夾、期刊、教學用書、堆疊的文件、桌上型電腦等一應俱全,無甚特殊之處。 大概又過了半個多小時,隔壁教室結束熱烈的討論聲,男子帶著歉意的笑走進研究室用中文說:不如我們到附近餐館吃飯吧。

一陣寒暄之後,我們邊走邊談,來到波士頓大學附近的老四川餐館,正好在場所有人都能吃辣,哈金不亦樂乎地點了一桌紅辣辣的菜色,開 始跟我們東拉西扯地聊起來。笑談間,我偶有錯覺自己是到波士頓探訪某個親切溫厚的遠房親戚,而他正好很懂文學和寫作,還帶著強壯渾厚 的笑聲,非常高興地閒話家常。

但我知道,眼前這個像是長住美國的遠房親戚的中年男子,可是寫出那句經典級小說開頭「每年夏天,孔林都回到鵝莊同妻子淑玉離婚。」 (《等待》)的小說家哈金哪!

記得在梁文道的訪談裡,哈金提到「第一句話就要接近故事的中心」。這句小說起始句,埋藏著異常深厚而豐富的延展性,而《等待》說的 卻是個極其簡單的故事:一個與小腳妻子結婚的軍醫愛上了護士,他必須要解除前段婚姻關係,才能與護士再婚,過程拖拖拉拉了十八年。小 說張力的來由正如王爾德說的:「生活有兩大悲哀:一個是得不到想要的,另一個是得到不想要的。」軍醫再婚後卻赫然發覺自己其實並不愛 護士。

我的思緒從遙遠的中國農村故事拉回來,再度注視且聆聽哈金的聲音。那場晚餐席間的談話,我的嘴巴相當忙碌:一面忙著品嚐正宗麻辣四 川菜,一面對眼前貌似美國遠親的大叔提出一些當代英美文學乃至他的寫作歷程、教學工作、閱讀和非母語寫作種種問題。哈金總是笑咪咪地 有問必答,非常細心地盡可能回答我所有瑣碎提問。而他其實才剛從一場大病恢復過來──最新長篇小說《南京安魂曲》接連出版中國大陸簡 體版、台灣時報版和英文版,緊跟著出書而來的各家媒體採訪邀約、宣傳行程加上他原本就極其繁重的教學事務,把他給累倒了。

他說,寫長篇小說是極其需要體力的勞動。光是修改《南京安魂曲》就足足有32次之多,更別說提筆前的準備工作以及寫完初稿後的反覆推 敲,何況這又是相當敏感的南京大屠殺題材,其難度可想而知。這時我也才能夠明白,為什麼兩年前聯合文學邀請他在雜誌開設專欄,他會如 此猶豫不決而最終還是婉拒了這個請求。我還記得當時電郵往返過程中,有封信提到他終於寫出《南京安魂曲》初稿,對照日後正式出書的序 文及訪談,才知道他其實又澈底改過整部小說的敘事聲音和架構──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密集勞動。哈金這樣辛勤的勞作,不知為何總讓我聯 想到什麼戴著安全帽,穿著無袖背心,嘿唷嘿唷拿著錘子拆掉一面面房屋的牆壁,又推著一車車磚塊慢慢砌起一面面更堅固的牆的那種揮汗工 人形象。好像不拚命使盡力氣工作,就不能好好稍微享受一下吃便當和喝飲料的休息時間。

我咀嚼著嗆白菜,聽著哈金溫厚的聲音,偏著頭岔出去想到:眼前這個人其實已經寫出了在美國叫好也叫座的十本長短篇小說集、三本詩 集和討論非母語寫作的文論集,而且拿了不少重要美國文學獎項,甚至連美國中學的朗讀比賽也指定了他的詩作,照說可以非常有資格地說類 似「作家有不寫的自由」云云的話。

可是他沒有。即使大病初癒不久,即使《南京安魂曲》以冷靜節制的新聞報導筆調,澈底重現了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悲劇樣貌,導致此書無法 在日本出版(甚且影響他日後在日本出版其他著作的可能性),他已經開始下一部長篇小說的準備工作。在各種訪談場合哈金都提到過,因為教學工作緣故,他幾乎只有寒暑假得以寫作,平日時間就是分配給指導學生和閱讀,他又是以「借來的語 言」書寫,其消耗精力之鉅可想而知。

在他之前,能直接以英語寫作小說而獲得聲名的華裔男作家,幾乎是零(數十年前的林語堂或許勉強可算一個,不過當時他的散文比起小說 對美國讀者顯然要受歡迎得多)。相比之下,哈金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好兵》的1996年,已經年滿四十,此前也從未以中文出版過任何作品。 能以如此熟男作家之姿,隻手打開美國文學書市,一路寫到現在十二年出版了十本品質精良的強悍小說,真的是可怕到令人異常佩服的續航力 和意志力。

但除了高強的續航力和意志力,他還得面對無邊無際的孤獨。

哈金幾乎是在沒有任何文學同伴的狀態下開始寫作,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寫出一番名堂,甚至當年他到波士頓大學修習寫作課程大約也不曾 想到自己能以英文寫作揚名立萬。他出版於1990年的第一本詩集《沉默之間》(Between Silences)有這樣的句子:「一旦我有了說話的自由 ,/我的舌頭就失去力量。/我的詩為了打破╱隔絕人們聲音的高牆,╱而變成鑽子和錘子。」(〈因為我將沉默〉)這或許透露了他最初始 的寫作嘗試和理念。然而日後他認為自己的英文詩在英詩傳統中無法走得太遠,對他而言,寫詩是為了成為英語的一部分,而寫作英詩又必須 倚靠圈子、群體還得有好運氣,所以他最終仍決定將主要精力放在創作小說,為的是能讓書寫更自立,不倚賴任何藝文圈子。寫作本來就是孤 獨的,在借來的語言中默默獨自寫著,似乎又增添了一層孤寂。

那總使我聯想到理查.葉慈的句子:人若想做絕對誠實、絕對忠於自己的事,就要自己一個人去做。」(《真愛旅程》)於是那廣闊又紛 亂的工地想像場景裡,只存在一個努力的工人孤單面對操作電鑽和錘子的漫天噪音,如此喧囂又無比孤零,放眼望去又有那麼多的房子要拆要 蓋。長此下來,哈金似乎已經習慣面對孤獨和英語寫作,他在小說集《落地》的序言說:「英文寫作的確使我變得獨立和堅強,還給了我一個 意外的機會,就是在別的語言中找到讀者。」

走出餐館,我馬上被迎面撲上的寒風吹得渾身發抖,哈金穿著件看上去並不保暖的黑色風衣,面不改色地領著我們走去搭電車。冬夜冷冽風 中,他隨口說到波士頓大學的寫作班始終都在我們見到的那個「小窩」,當年理查.葉慈就在那個教室教學生寫作。二十年前他當寫作班學生 時在那,現在當寫作班老師也在那。

哈金總在寫著,彷彿讓自己成了第十二種孤獨。而那種孤獨是必要也無可取代的。我想,的確該是如此。總有些被錯過的時光,但也總有些 試圖留下來的記憶。

不遠處的電車燈芒一節節鑽過冰冷的空氣,慢慢地減速準備停靠了。

哈金

本名金雪飛,1956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省。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服役五年。黑龍江大學英語系畢業、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1985年赴美留 學,並於1992年獲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學位。著有文論集、詩集、長短篇小說集等十數部,最新作品為《南京安魂曲》。曾獲美國國家書 卷獎、美國筆會海明威獎及福克納獎等重要獎項。現任教於美國波士頓大學。

黃崇凱

1981年生。著有小說《靴子腿》和《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始終在路上。

林文義:至今我仍是個反對者

Q.新作《遺事八帖》從台灣的大歷史寫進你個人、像是母親與父親的故事,可以說說你與家裡的關係?另外,一直覺得做生意的小孩很能代表台灣的一些氣味:殷實、營生、敬天、人情,大稻埕的市井生活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否具有莫名的吸引力?

A.我是大稻埕人,父親年輕時從台中清水北上,與〈望春風〉作詞者李臨秋同為大茶行「錦記茶行」的小學徒,經常出入第一劇場、蓬萊閣餐廳等茶行老闆陳天來的生意場合,小時候的我也因此看了很多日本電影,宮本武藏、金剛鬥恐龍啦;小說家王湘琦前年出版《俎豆同榮》裡的漳泉互鬥,就以這一帶為背景。我也是老台北人,小學就讀太平國小,日治時代日本人讀的學校,別校的學生穿的是難看的卡其制服,我們則是藏青色西裝外套,配上綴有徽飾的軟呢圓帽,日本式的。當時大稻埕有個特色,絕大多數的人家經商,很多紡織業、電子業的富商,都出身大稻埕。大稻埕的孩子,家裡有錢的就很有錢,很窮的就很窮;但經過二戰的我父親那輩,就如《遺事八帖》裡〈紅與白〉所寫的,他們的人生都幻滅掉了。

跟許多作家不同,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家裡十分反對我畫畫與寫作;年輕的時候拜師漫畫家牛哥,陸續出了六本漫畫。我「四年級生」的寫作同儕都很優秀,自己只有努力追趕的份,但最早的心願其實是當名畫家。當年王鼎鈞先生常給我們這些年輕作家鼓勵,永遠記得他說的,「一個人一輩子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到今天我還是不斷地寫散文。現在的我,很感謝父親,即使沒有他的阻止,我也不會成為好的畫家。另一個跟其他作家不同的,退伍時,我最大的心願是進聯合副刊、當個文學編輯,做一輩子。很感謝詩人向陽,多年前推薦我主編《自立早報》、《自立晚報》副刊,算是夢想成真,那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候。

Q.從政治場域挫敗或說脫逃出來,文學創作程度上能視為一種停損點嗎?你們同代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大多具有清楚又純粹的「浪漫」,可以說一下你們這代人的浪漫嗎?

A.我一直誠實面對寫作這件事,葉珊是我的啟蒙。的確有評論家把我與陳芳明放在一塊,他在海外的時候,我們時常通信。在那個嚴峻的時代,我就像別人說的「不怕死」,到現在,我還是個「政治不正確的人」。這幾年專心在創作上,但心裡那個文學編輯的夢沒有消失,雖然最愛的年代已經過去。文學編輯的喜悅是永遠可以當那個第一位的讀者,看似無關,但這跟早先跑新聞、後來投入媒體政治評論十年,道理都一樣。我想以文學家的溫暖之心去了解政治,以及我們的社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文學家絕不能與人民、土地分開,這也就是我說的政治不正確。

這些年裡,很幸運結識兩位任何執政者都不歡迎的兩位傑出作家,一位是前頭提及的陳芳明,另一位是小說家郭松棻,他們所代表的是文學之於我個人的典範,都是異議者、反抗者,文學本來的作用即是用來反抗的。常有人「當面」同我說,「你的文章怎麼這麼美」,一部分要歸功視我如子胡品清教授的指導,以及給我同輩創作者莫大震撼、沈臨彬的作品。回看年輕時候,不客氣地說那是濫情,每隔十年,我都給自己階段性的功課,但求新的心情從來不變。今年,來到寫作四十年,我仍保有新人般的好奇;不留戀過去的作品,我以筆名針砭自己作品的缺失。好友李瑞騰曾贈數語,「如果沒有青澀蒼白的過去,怎麼有秋日成熟的美麗」,從編輯的夢,到四年級作家年輕時大軍壓陣但相知相惜的情誼,我的心底一直有等待大師的心情。身為創作者,必須以高標準看待自己。

Q.展讀新作,尤其是前面三則,在同一地層層「複寫」,這是源自繪畫的訓練?另,可否談談書上所點提的「大散文」?

A.如果說我跟別人有什麼不同,我想是繪畫的訓練,當年沒考上藝術學院,但我寫作的元素,都跟繪畫有關,我把顏色、塗料當成文字。平日的言談只能作為現實生活的反映,但文學是在現實如同在廢墟裡面,種植出最美的花朵。以往評者較著重小說、現代詩,有系統的散文評論如張瑞芬教授約莫是最近十年的事,而單就一名創作者的單純思考,散文難道不能稱其大嗎?不能像大江大海般壯闊嗎?我們看見齊邦媛的《巨流河》、王鼎鈞的《王鼎鈞回憶錄》,看見小說可以虛構,散文不能說謊。我的每一個階段都為了下一次的書寫而準備,大概用了五年的時間以小說練筆,從《迷走尋路》、《邊境之書》、《歡愛》到《遺事八帖》系列散文,去思考「如何大而壯闊,小而如同一朵花之美」,所以我所指的大散文,並不是篇幅長短,而是涵蓋的題材與時間的跨度。在接觸許多史料後,我深知,散文的重心絕不可以與報導文學相同。把自己放在最邊緣的位置去看,這系列在《遺事八帖》差不多完成了,短期間不會再碰散文,我也自承小說這塊比起散文的書寫,是有所不及的。接下來期許自己兩年內,能交出一本詩集。

Q.這應該是被問過很多回的問題。現在的你,怎麼看投入政治評論的那些年?

A.2005年,摯友郭松棻去世,我的生命起了巨大的風暴。從1995年的冬天開始,保持一週一回越洋電話的習慣。郭先生從不跟我談文學,他跟我談:作家是永遠的反對者,是無政府主義者。最後一次見郭先生是在病榻上,我帶著簡單的行李在一天內飛越一萬多公里的大洋,四天後,再搭上同一型號的班機回到熟悉的島嶼;沒有十年前與郭先生在聯合國大樓相會的心情,再看世界之都一眼的熱情不再。為什麼這麼好的小說家必須流離海外?如同他說的,「至今我仍是個反對者」,面對事情的是與非,早已養成先反思的習慣。知道我的朋友,都曉得我是夜貓子,四十多年來都在清晨四點就寢。我太喜歡夜晚,夜是我思考的時候。如果有來世之說,我希望下輩子是喜歡夜晚的蝙蝠,或杳無人跡、高山上的大樹,自立於天地。葉石濤先生說過:台灣作家像野草一樣,自生自滅。人生如此艱難,所以這麼多年來,我不停地從文學裡,去找尋自我的救贖。身為一位作家,最高興的不是寫出了什麼,而是何其有幸能結識這些人。

很多人不懂我為何投入政治場域,對做過記者的我來說,這個決定非常自然,我無法去斷定我不在場的事物,於是選擇投入。有一句話可以講,政治人物對文學作家永遠是輕視的,國民黨利用文學,民進黨不懂文學。也許是獨生子的關係,我非常喜歡朋友,大家也更無法理解,那個平時溫和甚至到了濫好人地步的我,何以在電視的評論台上,如此頑強?當用以改善社會的良知遭到扭曲,別說身為作家,只要是知識分子都該挺身而起,即使對立面站的是朋友。

Q.最後的問題,你覺得人生有所遺憾嗎?

A.如果說我的人生有什麼遺憾,我不太算計得出現實人情的糾葛與謀略,這也可以說是我的盲點。但在散文寫作裡,我手寫我心,無非講求的也是這一點真。我從未對人性失去信心,頂多苦的是自己罷了。《遺事八帖》末了寫到旅行家二號飛向無垠未知,代表人類朝宇宙發聲,人類世界雖已傷痕累累,但其所負載跟原始的心情,仍來自對生命的想像。我是個單純不過的人,朋友要懂我這個人,大多寫在書裡了。寫作對我來說,至今仍是神聖之事,這也許可說明仍不用鍵盤打字的理由;如同僧侶抄經,恭恭敬敬,繼續在紙上謄寫。前輩作家蕭白曾說,「等你們生活過了,你們就會知道」,年輕的我曾深受感動,我的人生盡量在文學這件事上做好,文學豐富了我的人生。現在我也以這句話送給有志於文學的年輕朋友們,我從你們身上,依然學到很多。

每談必問

Q.求學過程中影響最深的師友?

A.高中的時候我就不太用功了。在就讀成淵國中的時候,受到王拓老師、洪英進老師,以及孫世苓老師很大的鼓勵,特別謝謝這三位老師。

Q.求學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一篇課文?

A.我那個年代的課本幾乎都是古文,無從比起。徐志摩跟朱自清的文章不確定是不是在課本上讀到的。

Q.成為課本作家之後的感覺?

A.這倒想問課本的編撰者怎麼都愛挑作家年少時的作品?年輕的事情我幾乎遺忘,淡水也不再是我筆下的淡水,並不是排斥一個地方的必然變化,我十分感激淡水,曾經容納我青春時的青澀與浪漫。

課文〈向晚的淡水〉簡介

〈向晚的淡水〉選自《千手觀音》,收錄於全華版高職國文第三冊附錄。末了一句「再見了,向晚的淡水」,點出行經此地行旅者的閒適自得,以簡筆勾勒淡水小鎮的人文風土魅力,又旅人又似老友的距離感拿捏得宜;作為一名觀察者,為作者散文書寫的獨到之處。


林文義

1953年生於台灣台北市。少時追隨小說、漫畫名家李費蒙(牛哥)先生習繪,早年曾出版漫畫集6冊,後專注於文學。18歲寫散文、48歲撰小說、53歲習新詩。曾任出版社、雜誌社總編輯、報社記者、研究員、《自立副刊》主編、國會辦公室主任、廣播與電視節目主持人、時政評論員,現專事寫作。著有散文集:《歡愛》、《幸福在他方》、《迷走尋路》、《邊境之書》等37冊。短篇小說集:《鮭魚的故鄉》、《革命家的夜間生活》、《妳的威尼斯》3冊。長篇小說集:《北風之南》、《藍眼睛》、《流旅》3冊。詩集:《旅人與戀人》。主編:《九十六年散文選》等書。最新作品為大散文《遺事八帖》。


居樂斯

文字工作者。曾任雜誌、出版社編輯。

寫封情書吧

有位學生記者前來採訪,說是系裏發行的雜誌要刊登我的報導,並且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他問:「教授上大學時有沒有收到過情書?你自己寫過情書嗎?」

這個始料未及的問題,讓我有些慌張。我只好含糊其辭:雖然大學期間沒有寫過,可是現在經常寫啊。學生們給我寫信的時候經常寫「親愛的老師」,我給那些服役或留學的學生寫信的時候,也經常會以「親愛的某某」開頭,難道這不就是情書嗎?

雖然他的問題令人慌張,而且我的回答也很窘迫,不過這個記者的想法卻很有意思。看看近來的年輕人,別提寫情書了,甚至很少再聽到哪個學生提起這個字眼。

如今是通信手段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們之間打個電話就能聯繫,坐趟地鐵就能走到想見之人的眼前,誰還會勞心費神地去寫信,然後呆呆地苦守著郵筒等候回信呢?

當然,如果把學生們寫的「親愛的老師」視為情書,這難免顯得可笑。然而,對於我這個自從降生到這個世界以來,就從沒收過情書,也沒親自寫過情書的人來說,也算是一種自我安慰吧。

真正的情書,應該是那些沈浸於愛情和浪漫之中的男女相互渴望,並且傾注全部心思寫下的真誠的文字。

恰好我給二年級學生上英文寫作課,主題是文學作品的氣氛和「聲音」,教科書裏介紹了非常簡短的愛情告白文章,做為「愛情的氣氛」的範例。

趁此機會,我就讓學生給實際存在或想像中的男友、女友寫封情書。寫什麼情書啊?從來沒寫過呢……學生們彷彿撒嬌似地嘀咕。為了讓他們儘快進入浪漫的氣氛,我就用答錄機放起了寧靜的音樂。我知道,他們柔軟的心靈,很快就會飛向自己珍愛的人。

休息時間,我大致流覽了學生們的書信。雖然我已經提醒大家,不願意的話可以不用署名,但所有的信還是都寫下了寫信人和收信人的名字。這些信都是用英文寫的,我挑選幾封翻譯過來,介紹給各位讀者

我日日夜夜都在想你。走在街上,人海中映出你的身影。讀書的時候,每頁紙上都有你的臉孔。今天早晨,我在路上被石頭絆倒了,卻在行道樹凋落的黃色銀杏葉上看見了你的臉。

親愛的,昨天晚上我又打電話了,你不在家。我已經三天沒能看到你的笑容,兩天沒有聽到你的甜美聲音。現在,我擔心你是否愛我。我的心裏滿是痛苦。

我還記得和你一起看星星的那個夏夜。雖然承諾絕不離去,可是你違背了諾言。今天我抬頭仰望夜空,感覺寒冷的星星就像你冰冷的心。

有趣的是,這些書信當中,幾乎沒有學生在分析文學作品時常犯的錯誤,例如冗長、故弄玄虛或語法不通的句子。信中純粹而乾淨的情感、美麗的愛情氣氛,完全可以媲美下列大家可能聽過的人的情書:

我沒有一天不愛你,沒有一夜不是擁你入眠。我在指揮軍隊作戰的時候,我在檢閱連隊的時候,親愛的你也獨自站在我的心裏,控制著我的思維,填滿我的內心。(拿破崙致約瑟芬,一七八八年)

我在十一點三十分回來。然後,我像個傻瓜似的坐在安樂椅上發呆,什麼也做不下去。除了你的聲音,我什麼也聽不見。我像個傻瓜,總是聽見你在說「親愛的」。今天我跟那兩個人什麼也沒說,很冷淡,弄得他們很不愉快。因為我只想聽到你的聲音,而不是他們的聲音。(詹姆斯‧喬伊絲致諾拉‧巴納克爾,一九○四年)

親愛的,真希望能擁有創造韻律的才華。自從愛上你之後,我的腦海和心裏總是湧動著詩句。不,你就是詩。你就像自然吟唱的甜蜜、樸素而歡樂的歌。(納旦尼爾‧霍桑致蘇菲亞‧畢柏蒂,約一八三九年)

親愛的,難道是我做錯了什麼,你讓我如此痛苦?今天竟然沒有收到你的信。第一個郵箱裏沒有,第二個郵箱裏也沒有。你讓我如此心痛。哪怕只是看到你送來的隻言片語,我的心裏也會充滿幸福。你厭倦我了。此外,我想不出另外的理由。(弗朗茨‧卡夫卡致菲莉絲‧鮑威爾,一九一二年)

一朵花在霜雪裏閃耀,就像我的愛在生活的冰凍和惡劣天氣之中發光。也許今天會去。我很好,心裏很安靜。我愛你,今天超過昨天,明天超過今天。(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致馮‧斯泰因,約一七八○年)

這些書信的內容怎麼看都很普通、很單純,甚至有點兒幼稚,讓人很難相信是出自那些以作品複雜難懂著稱的作家之手。詹姆斯‧喬伊絲、弗朗茨‧卡夫卡、歌德……如果去掉引文後面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那麼這些書信也很難區別於學生們的情書。也許作家們聽到之後會從墳墓裏勃然而起,不過,我真的感覺,他們的文筆和學生們的書信沒有什麼不同。

這也許是因為,愛情本身就是非常純粹非常簡單的感情。無論是留下不朽名作的西方大文豪,還是通宵達旦苦讀這些作家作品的韓國大學生,老人也好,年輕人也好,富豪也好,窮人也好,愛是每個人都有的本能,也許只有毫無修飾的真實文筆,才能原汁原味地傳達這種本能。

這些作家向來以艱深的哲學思考和晦澀難懂的語言聞名世界,之所以能以更親切更人性的形象走近我們,也正是得益於這樣的書信。歌德等作家都是情書讚美者,歌德認為書信是「最美麗、最接近生命的呼吸」,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多恩也說「書信連接靈魂勝於接吻」。

今天的學生,對任何事都忍受不了緩慢的節奏,雖然他們也通過密碼般的簡訊,在手機小螢幕上表達愛情,但是對於那麼逼仄的空間,如何容納寬廣的心靈,卻不甚了然。如果是表達像愛情那樣純粹、乾淨而溫柔的感情,複雜而又冷漠的機器似乎不太合適,「生命的呼吸」也會窒息。

正如有人說的那樣,「手是心靈的執行者」。哪怕字寫得不好,也要親自拿起筆來,想著那個收信人的臉孔,在潔白的紙頁上傾注真誠,一個字、一個字地書寫,感覺不滿意就重寫,寫完之後還要再讀幾遍。然後,裝進最美麗的信封,輕輕地蘸著唾沫封好,最後塞進紅通通的郵筒……這個寫情書的過程,實在是甜蜜而又激動人心。

事實上這個過程也很複雜,很麻煩。在這個以光速運轉的通信時代,這個辦法會讓人感覺有點兒像傻瓜。

可是,愛情本身,不就是傻裏傻氣嗎?招之即來,揮之即去,這當然不是愛情。愛情應該是慢騰騰地來,不知不覺間已經端坐在你的心底,不會察言觀色,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突然躍起,即使你說自己又累又煩,快點兒走吧,它也還是像個傻瓜似的聽不懂,紋絲不動。

像今天這樣小雨淅淅瀝瀝的夜晚,似乎非常適合寫封以「親愛的」開頭的信,傳達傻瓜似的內心。

健康配對法/九種聰明搭配,讓你生活更健康

1.保護心臟:綠茶加檸檬
一項研究調查了四萬多名日本男女,發現每天喝五杯以上綠茶,即能降低中風、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人員認為是綠茶中的強效抗氧化劑─兒茶素發揮了功效。但兒茶素是一種不穩定的物質,一杯綠茶中,大約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兒茶素能被人體吸收。可在綠茶中添加一點檸檬汁,根據普渡大學的研究,檸檬所含的維他命C,能幫助身體多吸收十三倍的兒茶素。

切記不要在綠茶中加入牛奶,以免干擾兒茶素的吸收;此外,不論冷熱,只喝現泡的綠茶,瓶裝飲料中的兒茶素並無效果。

2.增強腦力:運動加音樂
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發現,只要運動二十一分鐘,就可以改善心血管復健病人的心情,尤其當病人用耳機聆聽維瓦爾第的〈四季〉時,更顯現出較流利的口語表現。

研究人員相信,運動能刺激中央神經系統,進而加強認知表現,加入音樂則有助整理思緒。運動時可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任何曲風應該都和古典音樂一樣有效。

3.增加免疫力:燉牛肉加紅蘿蔔
紅蘿蔔富含維他命A,能避免感染,而牛肉所含的鋅,可幫助身體使用維他命A。維他命A只有和蛋白質結合時,才能經由血管吸收,美國營養協會《完全食物和營養手冊》作者羅伯表示:「如果缺乏足夠的鋅,維他命將無法從肝臟運送到身體組織,進而發揮作用。」

除了紅蘿蔔之外,黃色、紅色和綠色的水果、蔬菜,也都富含維他命A。可以嘗試其他鋅與蛋白質的組合:新鮮芒果加低脂優格、魚肉加地瓜、雞肉加菠菜。

4.消脂:漢堡加冷凍優格
吃完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後,記得攝取低脂、鈣含量豐富的甜點。鈣可在消化道中與脂肪酸結合,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

研究人員建議,吃完高脂餐點後,不妨喝一杯脫脂牛奶、豆漿或濃縮果汁,也許能幫助減重。

5.拯救視力:沙拉加酪梨
菠菜對眼睛有好處,但加上酪梨更有效。俄亥俄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讓受試者吃美生菜、菠菜與紅蘿蔔的沙拉,發現加入三湯匙酪梨醬的人,能多吸收八點三倍的alpha胡蘿蔔素、十三點六倍的beta胡蘿蔔素,以及四點三倍的葉黃素。研究人員相信,酪梨中所含的健康脂肪,可增加脂溶性類胡蘿蔔素的吸收,進而減少黃斑部病變、白內障風險。除了酪梨之外,也可用其他健康脂肪取代,例如葵花油、堅果或橄欖。

6.避免新陳代謝症候群:地中海型飲食加堅果
地中海型飲食富含水果、蔬菜、豆類、魚類、橄欖和穀類,能幫助控制體重,降低罹患帕金森氏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新研究指出,新陳代謝症候群患者,尤其是有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及腹部脂肪過多的人,只要遵行地中海型飲食,並在飲食中添加適度堅果,就可以減低相關症狀。研究人員相信,堅果所含的纖維、鈉、鎂、鈣及omega-3脂肪酸,有助調節胰島素、血壓,抑制發炎。

建議每天吃大約五顆胡桃、五顆榛果、五顆杏仁,可把綜合堅果灑在地中海飲食式的優格、熱燕麥或沙拉上。

7.對抗疲勞:蛋加柳橙汁

肉類攝取不足,可能讓你缺鐵而感到精神不佳。原因是身體可以立刻由肉類中吸收鐵(血基鐵質),而蔬菜、豆類和蛋類中的非血基鐵質,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二十能進入血管中。不過,維他命C是極佳的促進劑,可使鐵質的溶解度增加六倍,幫助身體吸收非血基鐵質。

早上可吃富含維他命C的柳橙汁搭配烘蛋,或把富含鐵質的豆腐加入綠色花椰菜中,製成沙拉。儘量低溫煮食,並把菜肴切成粗塊。維他命C很容易因為光、熱和空氣而受到破壞。

8.加強記憶力:薑黃素加黑胡椒
薑黃以抗癌成分聞名,最近研究還發現,每天只要吃一克薑黃(不論是以藥丸補充,或放入食物裏),即可降低腦部腦斑的形成,有助對抗阿茲海默症。薑黃不容易被人體吸收,不過與黑胡椒混合,吸收力將能大幅增加到百分之兩千。

薑黃是幾個世紀以來印度咖哩的主要原料,同時薑黃粉和黑胡椒也適合用於醃漬魚肉或雞肉。

9.避免皮膚癌:咖啡因加心肺運動
研究顯示,咖啡因和運動都有抗癌效果,兩者結合起來則能有效對抗皮膚癌。羅格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主任亞倫康尼博士推測,應是咖啡因能抑制基因路徑ATR-1,防止受損細胞自行毀滅,進而降低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營養師推薦運動前喝一杯濃咖啡(血壓偏高者例外)。咖啡因也可以增加耐力、延遲疲勞,幫助你走得更久、更有力。別忘了也要做好防曬措施。

提高組織生產力的 6大溝通需求


所有的組織管理者,都希望能夠有效地提升組織整體生產力,而這中間最大的關鍵,在於如何有效提升溝通的品質。
溝通,是組織每一天、每個時刻都在進行的活動,從一早走進辦公室和同事打招呼開始,到一天結束送出工作報告,所有的行為都是在「溝通」。在分秒必爭的商業世界裡,如何讓溝通更有效,一直是管理者相當有興趣的話題。

以撰寫高效率工作法則聞名的軟體公司37signals創辦人傑森.福萊德(Jason Fried)以及大衛.漢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就認為,商業世界裡面為了溝通,而產生了許多過時的文件,一堆沒有人讀的報告、圖表,派不上用場的產品說明書,花了非常多時間製作,但是不見得能夠達到溝通的效果。
為了提升組織生產力,管理者需要更有效地提升溝通的品質,揚棄過去傳統的溝通方式,帶進新的觀點,讓組織成員能夠因為有效的溝通,能夠達到更好的工作效率,增進職場友誼和成就感。

在領導訓練領域知名的教育訓練顧問公司費爾斯(Fierce. Inc.)創辦人蘇珊.史考特(Susan Scott)就說:「組織內說了甚麼、如何說的,以及誰被邀請進來說,決定了很多事情」。
為了了解如何揮別不合時宜的溝通方式,費爾斯公司做了一項全球性網路研究調查,了解現今工作者覺得組織最需要改善的溝通議題,歸納出六大需要,他們同時也建議公司管理者可以從這六個層面去加強內部員工訓練,讓他們能夠更有效地溝通,提升生產力。
需求一:決策過程,納入多元觀點
在一般商業環境當中,因為要講求速度,管理者多半無法在決策過程當中,納入正、反兩面的意見。於是,決策變得很單薄,只有決策者單方面的想法及做法,推行的商業方案往往缺乏深厚的討論基礎,容易造成失敗。

費爾斯公司的調查發現,98%的受訪者認為,管理者在決策過程當中應該將那些會受到決策影響的人,包括進來,因為他們才能提供反面、但是有效的見解,而能夠深化決策的基礎。

現實狀況和一般人的理想狀況不同,原因很簡單,沒有人喜歡反對的意見。根據調查,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當中,異議者的聲音,往往會被忽略,有40%的員工認為,管理者通常不會邀請反對的聲音進入決策討論過程。


雖然現實狀況有時候無法容許反對的意見,但是假如能夠在決策提案一面倒的情況下,繼續去探討其他可能性,對於組織會有正面幫助。有97%的受訪者就認為,即使是在決策一面倒、受到大家贊同的情況下,假如能夠繼續深入去探討是否有其他可能性,就能夠做出更好的決策。
而有將近一半(49%)的受訪者,覺得所屬的公司即使對於自己的決策已經有了定見,也還能夠鼓勵員工繼續提出自己的觀點,由此可見許多公司對於決策容納多元的聲音,抱持正面的態度,只是在做法上,也許是受限於時間、經費或心態想法,還沒有辦法做到將所有受到影響的人都納入討論過程。
帶進更多創新想法,也有助於對於決策議題的深入了解。他們建議公司能夠多多邀請那些有不同想法的人,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觀點,累積內部的想法形成智庫。
在分享的同時,員工也能藉此更為熟悉決策相關議題,並且更明確地了解決策所產生的後果。而且,討論過後,也能產生較多的解決方案或策略,供組織選擇。最後員工對於決策會更有信心、更能信服。
需求二:誇部門合作,公司生存關鍵
哈佛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克立斯‧阿奇斯(Chris Argyris)表示,很多經理人為了迴避衝突而不能有話直說,沒把重要的事情拿出來談,結果不能做出有效決策。

組織為了讓部門間能夠合作,必須有效地去溝通、解決部門間存在的利益衝突。

部門合作,以及運用組織內部同團體的力量,是現代職場必備的能力。

一家公司如果誇部門合作沒有做好,那麼縱使有好業績,都是枉然。因為誇部門合作可以帶來有價值的經驗、團對力量和新觀點,不僅僅是對一時的業績有幫助,對於企業長久經營更為重要。
誇部門團隊合作所產生的綜效,不但可以降低重覆的努力,增加組織生產力;同時也增加工作夥伴間的信任感及工作熱情,增添團隊的凝聚力。

需求三:同儕關係好,生產力加分

管理大師約翰‧科特(John P. Kotter)曾針對十五位成功領導者進行研究發現,這些人平均每天有75%的時間與他人接觸、建立關係。而且,多數的時候,都僅是隨意的聊天,並沒有特定的目的或是話題。
當人們開始重視和同事的關係,願意去經營這類關係,職場環境會開始變得更以親和力、也會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因為員工會因為在工作環境中,和其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而有較高的參與感,這些「關係」的建立,有助於提升員工生產力和組織收益。而且職場同儕間關係良好,也能降低離職率,並且吸引頂尖人才前來就業。


關係」是商業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而關係是靠著每天和同事講話,所建立的情感而來。而這樣的情感來建立在能夠對於批評抱持開放的態度,並且誠實面對壓力和責任,具有個人擔當的能力上。

組織領導者除了學習更多的同儕溝通技巧之外,對於自己的脆弱面,也需要有更多的瞭解,才能和他人建立真實有效的關係。

需求四:直言不諱,組織生產力之鑰


直言不諱通常會發生在一個真誠、開放的對話當中,一個健康的職場環境,通常工作者會有默契,將客套話和假道學的說法摒除在外,創造出可以公開辯論、自由表達意見的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當中,人們可以為失敗負責,在錯誤中學習,成功也能得到應有的獎賞,徇私自立的情況降到最低,或者和組織整體利益有更好的結合。

一個組織若能獎勵員工的直接和誠實,就能夠創造出直言不諱的組織文化,當員工和管理者都願意勇敢地去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就能夠減低迂迴的溝通過程、提高組織生產力!
需求五:面對面質問,直達成功
和直言不諱不太一樣的面對面質問(confrontation),意思是指在和對方溝通時,能夠針對不同意的地方,加以討論。

面質經常被誤解,想到面質,會想到充滿緊張與爭吵。但是會有爭吵,其實是因缺乏良好的溝通技巧。假如有好的溝通技巧輔助,面質會是一個澄清事情的好機會,並且能夠增進員工參與度。

具有生產力的面質,

●首先要為會面做好準備,想好要說什麼。

●在溝通時,要掌握好時間,不要花太多時間在談話上,多練習精準地表達自己想說的話。

●盡量不要有負面判斷或責備,而專注於議題核心,真心傾聽對方在說什麼。

若能以尊重且直接的方法解決問題,將可以帶來信任並成功解決問題。

需求六:員工訓練外,延伸討論,幫助學習
組織中總會安排許多領導訓練課程,但是,訓練課程的學習,往往都是從課程後才開始。因此,訓練不應該只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應該是一個觸媒,促進員工在課程後,繼續學習,並持續將所學的東西,整合到工作裡。

課程後的應用技巧之討論及補強,才是員工訓練的重點,實際操作,不但可以幫助學習,也能夠為員工生產力帶來很大的助益。

直達對話核心,是領導者必備能力

曾經有一家公司,因為收入欠佳,面臨預算刪減的困境。過程當中,他們試圖邀請公司裡所有同仁都加入,希望從他們身上得到更完整的建議和想法,好做為預算刪減以及接下來組織改變的意見參考。他們邀請了全公司的人出席會議—還包含了公司的清潔人員在內。

這位清潔人員一開始對於自己的參與有些懷疑,他說,我只是一個清潔工,我提出的意見真的對你們有幫助嗎?

結果在大家的鼓勵之下,這位清潔人員說,每周一我固定都要幫忙清理整個公司的文件廢棄簍,我常常發現,公司裡面有很多人,雖然印了很多東西,但是常常根本讀也沒有讀,就把文件丟掉了。這樣的觀點,讓此公司的管理者,開始意識到,原來公司裡面,常常有許多浪費掉的資源,也就是說,許多照本宣科的提案,根本就是浪費大家的時間,但是因為組織需要這些行政流程,所以如同幽靈般,仍然存在著。

現在因為這位清潔工的觀點,讓管理者知道原來公司可以從行政流程的哪些部份,去做改善,而能夠刪減多餘的預算。而要讓員工願意如同這位清潔工一樣,對於組織問題直言不諱,需要一些對話技巧。

有話直說,是人際通用貨幣
說出真相的勇氣和決心,並非人人都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管理學教授山姆.考伯特(Samuel A. Culbert)說,大部份的人還是渴望找到一種有話直說的工作場合,但是並不容易,因為這需要建立在人與人互信的基礎上。

有話直說的能力,建立在能夠關懷對方,敏銳察覺他人感受,必要時能夠坦誠相對,讓彼此關係更緊密、更具忠誠度。這樣的關係,能夠強化個人和組織的生產力。但是考伯特也指出,職場世界是藉由自身利益而運轉的,我們的世界終究是一個以保護自身利益為主的世界,因此有話直說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有技巧、敏感度和判斷力。

這樣的能力,就好比一種人際上的通用貨幣,必須有來有往。因為有話直說會讓一個人透露自己的利益所在,所以另外一方必須要能夠理解和尊重,無論最後誰占了上風。通常在一段新的人際關係當中,當猜疑和衝突都還沒有浮現之前,比較容易有話直說,但是在充滿不信任的關係當中,直話直說是很難達成的。


對話的黑帶高手,不畏直言
世界著名的領導發展管理訓練顧問蘇珊.史考特(Susan Scott),在她的暢銷書Fierce Conversation(中文暫譯:勁道)當中提到七個困難對話的基本原則。整本書的中心思想在於,一個企業的成敗,往往在於關鍵時刻,是否進行有效的對話,對話就是關係(The conversation is the relationship)。

作者鼓勵企業員工都能成為對話的「黑帶高手」,假如想要在每天的工作當中,都能夠建立良好的關係,那麼學會坦誠對話的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難以啟齒的事情上,假如能夠知道如何去展開對話,將可以改變自己、改變他人,而對企業產生正面的影響,而這樣的改變,常常是一次一個對話,在逐漸發生的。

點醒4迷思,朝氣十足

早起就是剝奪睡眠時間?早餐只要有吃就好?打破小迷思,清晨會變得更有吸引力!
1.睡覺都不夠,還要我早起?
早起的前提,一定是睡好。會做事的人通常都善於掌控睡眠時間。長年研究睡眠、著有《一定睡得好!黃金4.5小時深層熟睡法》、《積極人生晨起術》等書的日本醫學博士遠藤拓郎,相當推薦「進攻型睡眠」,也就是自我控制睡眠時間;研究發現,每天睡4.5小時的效果最好。

睡眠是由淺眠(快速動眼期)與深眠(非快速動眼期)交替循環出現,約每90分鐘一次,所以睡眠時間最好以此為倍數,理想時間是6小時。忙碌的上班族恐怕很難達成,因此遠藤拓郎根據成長荷爾蒙、可體松及黑色素的分泌,得到最佳數字:上班期間睡4.5小時,週末則可睡7.5小時。

也就是說,睡眠的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是「高品質睡眠」。同時,適時小睡15分鐘也不可或缺,不妨利用通勤或午休時間打個小盹。良好的睡眠能有效修護並再生腦細胞,彷彿讓大腦「重開機」。也因為睡眠中會進行記憶重組及強化,若有疑難雜症待解決,可以晚上稍微思考後再睡,隔天早上通常能獲得答案。

2.陽光真的能讓心情變好?
早晨5點半起床,並曬到足夠的陽光,就能消除壓力,遠離憂鬱。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1984年針對「冬季憂鬱症」患者的醫學實驗,證明「光線」有助於治療憂鬱症;晚期的研究更證明,光療法對一般憂鬱症同樣具有效果。


因此,若利用早晨時光走出戶外,多曬點太陽,尤其是長期背負業績壓力的業務人員,不僅能舒緩心理壓力,更能排解憂鬱!

3.吃早餐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遠藤拓郎指出,腎上腺皮質素是儲存於身體的營養素,具有幫助脂肪及葡萄糖固態物質肝醣代謝,並轉換成熱量的功能。受生物時鐘支配,腎上腺皮質素在深夜3點左右開始大量分泌,在你睡著時,將儲存於體內的脂肪及肝醣轉換成熱量,提供夜晚睡覺時所需能量。

所以當你週末熬夜,睡到隔天中午才起床時,是否常感覺:「明明睡得很夠,身體卻還有氣無力?」那是因為中午起床,腎上腺皮質素的分泌已經降低,血糖值也降低了。

因為腎上腺皮質素所製造的葡萄糖通常到上午10點左右便會耗盡,如果想在上午完成一天的重要工作,就必須趁腎上腺皮質素還在分泌、熱量仍大量運作時,補充熱量,攝取早餐,才能持續充滿活力。

早餐吃什麼最好?可以分為3大類:第1是能立刻提供熱量的食物,包括柳橙汁、水果、優格等;第2是能讓肚子撐到中午的食物,如熱狗、培根、蛋、烤魚、納豆等;最後則是功能介於前2類的食物,包括麵包、白飯等澱粉類。早餐盡量均衡攝取這3類食物,必能活力滿分,在早上就跑贏其他人!

4.早上運動最恰當?
一天中什麼時候運動最理想?其實,專家的建議是在晚上,而非早晨。

以汽車為比喻,一早運動,就像突然讓冷卻的引擎馬力全開;與其如此,不如在身體很溫暖,也就是體溫上升的傍晚或晚上運動,這樣對身體的負擔會比較小。體溫上升時,體內的酵素變得活躍,身體的活動力相對愈佳。

當然,這是從生理角度出發的說法,很多人都喜歡一大早起來運動,大汗淋漓後,再精神奕奕展開一天。就像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早上還是晚上運動好?能自在享受最重要!

林書豪與巨星的政治經濟學

最近這幾個星期,美國劍橋市最大的新聞就是,畢業於哈佛經濟系的林書豪震撼了美國職籃NBA,一夜之間就從「無名小卒」竄紅為十足的明星,並讓積弱不振的紐約尼克隊拉出了一波不太真實的連勝。

林書豪的成功讓人津津樂道,有部分是因為它打破了許許多多對於亞裔美國運動員的文化偏見。小看林書豪而跌破眼鏡的專家,說詞不外乎是「他看來根本不起眼」。

而林書豪表露無遺的真誠與親切,使他在運動場外也成了萬人迷。連兩期登上《運動畫刊》的封面,使林書豪受到全世界矚目,而想在中國炒熱品牌知名度與話題的NBA更是樂不可支。

我承認我超迷林書豪的。打從林書豪成為哈佛校隊的主將以來,我那個十幾歲的兒子就對林書豪的球技與工作倫理崇拜有加。但身為經濟學家,在觀察民眾對於「一%的人」或所得極高的人怒不可遏時,我也看到了這件事被人小覷的不同面向。

球星可以 企業人才不行?
我很驚訝的是,民眾對於運動明星的薪水見怪不怪;相較之下,企業與金融界的巨星則不太受到敬重。NBA有半數球員的年薪超過了兩百萬美元,是美國前一%家戶所得門檻的五倍多。由於像柯比.布萊恩這種歷久不衰的巨星,一年可以賺到二千五百萬美元以上,所以NBA的平均年薪是五百多萬美元。事實上,林書豪八十萬美元的薪水算是NBA二年級生的「底薪」。林書豪的身價想必很快就會暴漲,而球迷也會鼓掌叫好。

但這批球迷中有很多人幾乎肯定會認為,《財富》(Fortune)雜誌五百大企業的執行長所拿的薪水高得離譜,他們的薪資中位數差不多是一千萬美元。假如明星級籃球員的反應比對手快零點幾秒,沒有人會不平地說,他打一場比賽比五位工人在工廠裡做一年所賺的錢還多。但假如金融交易員或企業主管,因為動作比對手快一點點而拿到高薪,民眾就會質疑他不夠格,或者更糟地把他看作賊。

經濟學家很久以前就研究過各領域的巨星經濟學,也就是少數個人的決定可以對公司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他們才可貴。但對於各國所能容忍的所得差異度,這方面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始終空白。

當然,民眾對於職業運動和娛樂圈以外的巨星薪酬感到不滿,有一定的道理。在某些金融領域,這種情形格外明顯,因為它基本上是零和遊戲,有人賺就有人賠。有的領域像科技業的賈伯斯,則可說是在追求真正的創新與品質,而不是只會請律師和說客去捍衛壟斷的地位。

身為籃球迷,我不會把運動看作是零和遊戲,雖然有一隊贏就會有一隊輸。頂尖的球員擁有過人的創意天分,但某些灌籃本領超強的「街頭籃球」好手也有。他們或許是不夠高而上不了場,所以幾乎一毛錢都賺不到。

稅制改革才是求平等正途
球迷容忍天文數字的運動收入是因為把球員當榜樣嗎?有很多人肯定是,但拿高薪的運動名人並非全都是模範公民,球員遭到逮捕的事屢見不鮮,罪名從非法持有毒品與槍械到家暴不等。

回到球場上,嚴重的暴行也時有所聞。想想在二○○六年的世界杯足球賽中,席丹著名的頭捶事件。以NBA本身來說,明星球員世界和平(Metta World Peace,原名朗.阿泰斯特)由於在比賽中跳進觀眾席,並跟挑釁的球迷起衝突,使他在○四年的剩餘球季遭到了禁賽(或許因此才改名)。

此外,運動隊伍對於政府的遊說肯定不輸任何一家大企業。在大部分的國家,職業運動都是立法保障的壟斷事業,頂尖隊伍可以在主場城市取得免費的場館和其他優待。大家應該要記住,林書豪的故事是源起於一場重大的勞資爭議。NBA的億萬富豪老闆和百萬富豪球員,在聯盟將近四十億美元的年收入上談不攏,而這比許多國家的國民所得還要高。

一如已故的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羅森(Sherwin Rosen)所稱,全球化和傳播科技的改變使得巨星經濟在各個領域中日益重要。運動和娛樂圈肯定是如此,但企業和金融界也不遑多讓。

雖然林書豪已經帶來了巨大的文化衝擊,但我希望他的巨星生涯長久而成功,就算他的成功到頭來是曇花一現也一樣。我們可以期望的是,儘管擔任企業執行長的仍是鳳毛麟角,但隨著亞裔美國人持續在其他方面打破藩籬,這些崛起的巨星將同樣受到喝采。

假如民眾不滿巨星的高所得,眼前補救之道就是改善稅制。包括有錢有勢的運動隊伍老闆在內,其中有許多人都得利於本業龐大的免稅額。誰知道呢?當賽場更平坦(level playing field,指公平競爭)後,運動和娛樂圈以外的巨星可能會發現,自己所受到的欣賞更多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