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2013

人生意義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變遷,而在乎內心的經驗。

人生意義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變遷,而在乎內心的經驗。
- 英國作家 哈代

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於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起多大作用。

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於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起多大作用。
- 愛因斯坦

詩人的想像力支配現實的程度,說到底,是衡量他的價值和尊嚴的精確尺度。

詩人的想像力支配現實的程度,說到底,是衡量他的價值和尊嚴的精確尺度。
- 桑塔亞那

日本職場女性,一場爭奪日托中心名額的競爭




東京—奧村彩加(Ayaka Okumura)剛懷上身孕就開始擔心能不能保住那份管理工作了。而僅僅一代人之前,這樣的工作還是女性無法企及的。因為那時的日本女性通常只能擔任沒有前途的“辦公室女職員”的職位:沏茶、接待訪客。

比起眾多對“一切兼顧”不抱希望的美國女性,奧村從一開始就有一個重要的優勢。日本政府資助全國各地數千家日托中心,為各收入階層的家庭提供服務,它還要求護理人員必須通過嚴格的幼兒護理和教育的考試,這通常需要經過兩年的專業學習。
但是,公共日托體系的質量問題,以及隨着更多女性步入職場,日托中心名額愈加不足,造成了許多似乎難以解決的問題。女性們越來越急切,被迫每年加入一場日托中心名額的競爭。競爭極其激烈,日語里被稱為“保活”(hokatsu),很多人說,這甚至超過了大學畢業後的求職競爭,而後者向來以充滿壓力著稱。

如今,筋疲力竭的奧村在“保活”大戰中已經算是身經百戰了。幾個月里,當時30歲的這位準媽媽拖着越來越重的身子,奔波於一個又一個日托中心之間,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她利用有限的、從工作中抽出的時間,在一份份等候名單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其中一些名單上的人數早就超過了200人。

等到她去年晚些時候生下女兒綾音(Ayane)時,她已經去過東京44處日托中心了,她計劃中最後一次去看日托中心是她的預產期當天,但是當她開始出現宮縮後,取消了計劃。

一天,當她從一座置於兩座高樓間的日托中心走出時說道,“我要瘋了。為什麼找日托中心會這麼難?”

在迅速老齡化的日本,不僅是家長們承受着這樣的巨大壓力,一些政府官員也開始將日托中心名額的短缺稱為一場危機。他們說,這場危機會迫使一大批年輕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離開職場,而她們的收入本可以幫助提振國內消費。他們認為這將損害日本重振低迷經濟的種種努力。

專家們說,更令人不安的是,日托中心名額的短缺,特別是價格較低的公立幼兒園名額的短缺,可能會使得更多女性確信,她們應該放棄養育超過一個孩子的念頭,或者根本不要孩子了,這將進一步打擊這個國家的出生率。日本已經是全世界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了。

然而,日本的公共債務已經是它經濟規模的兩倍多,公共開支也集中用於日漸龐大的老齡人口。在這種情況下,日托的問題很難得到迅速解決。

婦女權益倡導人士稱,這一問題的根本是,上班族母親如今面臨兩重困難:對她們不利的新的人口趨勢,以及認為女性應該在家帶孩子的傳統偏見。

齊藤真里子(Mariko Saito)在一家東京的醫藥公司工作,積極呼籲增加日托設施。她說,“人們會問我:你的工作有那麼重要嗎,非得把你的孩子放到幼托中心?你為什麼如此自我中心?但是,我不是為了自己而工作。和我的丈夫一樣,我是為了負擔這個家庭而工作。”

當日本在二戰後建立起它的現代日托中心體系時,政府認為,這一體系將服務於沒有其他地方送孩子的人們,如單親母親。

然後,隨着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的破滅,年輕男性發現,要找到一份穩定、高收入的工作更難了。挺身而出的妻子們,或者那些厭倦了低端工作的女性,開始突破職場限制,找到了一些她們懷孕後也不情願捨棄的工作。

但與很多美國女性不同的是,日本的年輕媽媽幾乎沒有多少選擇,除非她們的父母能夠伸出援手。由於移民的難度非常大,在日本也很難找到外籍保姆。

因此,她們只能求助於政府資助的幼托中心。由於總體需求大,全國的等候人數已超過2.5萬。政府估計,各種日托中心的等待人數加起來會再多幾萬,但很多家庭已經放棄等待。

越來越多的家庭嘗試進入不受政府資助的私立日托中心,但它們的費用可能是公立日托中心的兩倍,而有時看護服務的水平卻更低。但在日本的城市,甚至連私立日托中心都已經爆滿,令人絕望。

一些家庭急於進入公立日托中心,他們不惜完全改變生活,搬到一些眾所周知的排隊人數較少的城區。奧村尋求“保活”之路和很多人相似。

首先,她向當地政府提出申請,像很多政府一樣,他們也實行一種計分評級系統,盡量確保每個孩子在進入政府資助的日托中心時,都享有公平的機會。

由於她和丈夫都從事全職工作,他們得到了非常高的起評分——40分。單親家庭及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家庭會得到額外的六分,但奧村家至少沒有丟分。能夠照料綾音的祖父母住在附近,本來會是一個不利因素。

奧村家所在的品川區位於東京海濱,該區的官員告訴他們,他們的機會渺茫。

於是奧村就開始穿梭於市里的私立日托中心,走過一排排放置小鞋(在門口脫鞋)的隔間、一堆堆午睡的拉絨蒲團及成群的兒童。(奧村幾乎都是獨自一人前往這些地方,因為她丈夫的工作非常忙。)如果公立日托中心拒絕她的申請,她計劃回到這些私立託兒所。贏得公立託兒所入學資格的幸運者會退出私立託兒所的申請,而剩下來的焦急的母親們則會積極爭取這些空出來的名額,奧村也準備着加入這場年度競爭。

新任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承諾會開設新的日托中心,但考慮到日本的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及他們的參政積極性,目前尚不清楚安倍晉三能兌現多少承諾。據一個政府下屬的研究組織透露,在日本,將近70%的社會福利開支投向65歲及以上的老人,用於兒童及家庭方面的不到4%。

“這已經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幾家託兒所的創辦人駒崎弘樹(Hiroki Komazaki)說。“如果我們不為後代投資,我們必然會迎來一個老齡社會。”

在東京世田谷區近期舉行的市議會會議上,就可以看出這種政策偏向,該區是這個國家日托中心排隊人數最多的行政區之一。在花了很長時間討論成人紙尿褲的發放問題後,會議轉到日托中心這個話題上,但之後並沒有決定採取任何行動,這讓觀眾席里關心該問題的母親們非常失望。

最終,精疲力盡的奧村終於走運了,她最近贏得了進入眾人羨慕的一所公立日托中心的名額。但她還沒有做好接受這個結果的心理準備。

“我希望能有更多時間與女兒在一起,”她說。“我有太多擔心,也已經疲憊不堪。”

經濟學家:“鬼城”拯救中國

華爾街日報

在看空中國的人看來,各地空空如也的“鬼城”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証據,表明經濟末日即將到來。

在大規模建設浪潮帶動中國走出“大衰退”之後,西方對沖基金經理開始前往內蒙古鄂爾多斯等地去查看上述怪異景象。他們嚇壞了,覺得房地產供給嚴重過剩,中國經濟崩潰不可避免。

這是怎麼回事?房價和銷量已經在穩步反彈,以至於政府都在考慮要不要出台新的降溫措施。看空者預計將導致經濟增長歸零的嚴重過剩不過如此。

“鬼城萬歲!”經濟學家、資深中國觀察家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在最近的一篇報告中這麼寫道。

曾在瑞銀(UBS)做分析師、現供職於Emerging Advisors Group的安德森並不是在公開支持盲目的房地產項目。他要說的是,通過投資“鬼城”來支撐經濟增長,中國得以避免在制造業等其他領域進行更不明智的過度投資;假如是這些領域投資過剩,恐怕早已對經濟造成了持久的損害。

安德森認為,雖然過去五年中國的投資規模接近GDP的一半,但並沒有多少証據表明這種投資規模導致工業大范圍產能過剩。他指出,工業利潤一直在伴隨銷售額的上升而上升,說明制造企業仍有很大的定價權。另外,和10年前上次信貸泡沫破裂時的情形不同,中國目前沒有積壓大量過剩的工業大宗商品要向其他國家傾銷。鋼鐵出口現在就只是小幅增長。

安德森將“鬼城”定義為投資總額當中相對較小的一塊,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動,體現為城鎮基礎設施和某些特定類型的建設項目,特別是政府補貼的“保障房”而非商品房。他說,這些投資當然是一個黑洞,但主要是流向了中國國有銀行同樣黑的金庫,壞賬可以在裡面長時間埋藏。

安德森寫道,這給人的啟發是,如果你要浪費資本,最好是全部浪費,這樣對其他所有人的損害最小。

換句話說就是,“真正垃圾的投資項目為什麼有助於‘拯救’中國”。

Andrew Browne

亞洲50家最佳餐廳16家在中國

在首屆聖培露(S.Pellegrino)“亞洲50最佳餐廳”(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的評選中,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餐廳大有斬獲。榜單上包括九家香港餐廳,五家上海餐廳和一家杭州餐廳。奇怪的是,沒有一家北京餐廳上榜。

這份榜單於周一晚間在新加坡發布。位居榜首的是將法式烹飪技術應用於日本當地食材的東京餐廳Narisawa。

同樣坐落在東京的日式餐廳“龍吟”(Nihonryori Ryugin)位列第二,曼谷的泰式餐廳Nahm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是兩家法式餐廳:香港的Amber和新加坡的Restaurant Andre。

出生於法國的上海餐廳主廚派雷特(Paul Pairet)贏得了這份榜單的亞洲終身成就獎,他的兩家餐廳均排名前10位,分別是排名第八的Mr. & Mrs. Bund和排名第九的Ultraviolet。

派雷特說,新評選的這一獎項表明,亞洲餐廳正在達到全球標準。他說,全世界都在彼此競爭,我們當然認為我們不比西方的任何一家餐廳差。

亞洲最佳餐廳評選是由聖培露“全球50最佳餐廳”(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派生出來,評選方法與之類似,由指定的主廚、食評家和行業內部人士組成評審團,為他們認為的該地區的最佳餐廳投票。“全球50最佳餐廳”的評選始於2002年。

成澤由浩(Yoshihiro Narisawa)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餐廳並擔任主廚,他說他的廚藝是“創新的裡山”,這個詞一般用來形容日本的山景,他認為得獎的原因是餐廳的獨特性。

過去,入圍“全球50最佳餐廳”意味著餐廳生意將會得到極大提振。但是成澤由浩說,因為他的擁有25個座位的餐廳已經被訂滿了,他不會比以前更忙碌。

對於那些想要到他餐廳吃飯的人們,他的建議是:每月的頭一天打電話預定,因為他會在這一天接受這個月的所有預定。

他說,不存在優先權,先訂先得。

以下是亞洲50家最佳餐廳的名單。你覺得這個排名怎麼樣?

1. Narisawa,東京

2. Nihonryori Ryugin,東京

3. Nahm,曼谷

4. Amber,香港

5. Restaurant Andre,新加坡

6. 8 ½ Otto E Mezzo Bombana,香港

7. Mr. & Mrs. Bund,上海

8. Ultraviolet,上海

9. Iggy's,新加坡

10. Gaggan,曼谷

11. Waku Ghin,新加坡

12. Caprice,香港

13. 龍景軒,香港

14. Les Amis,新加坡

15. Bo Innovation,香港

16. Quintessence,東京

17. Dum Pukht,新德裡

18. 大班樓,香港

19. Eat Me,曼谷

20. Wasabi By Morimoto,孟買

21. Hajime Restaurant,大阪

22. Jaan,新加坡

23. 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Hong Kong,香港

24. 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Singapore,新加坡

25. 湖濱28餐廳,杭州

26. Bukhara,新德裡

27. Sushi Mizutan,東京

28. Indigo,孟買

29. Sra Bua By Kiin Kiin,曼谷

30. Varq,新德裡

31. Aronia De Takazawa,東京

32. Shinji By Kanesaka,新加坡

33. Kahala,大阪

34. Franck Bistro,上海

35. Osteria Mozza,新加坡

36. Bo Lan,曼谷

37. Robuchon Au Dome,澳門

38. Nihonbashi,科倫坡

39. Sushi Saito,東京

40. 上海福1015,上海

41. Indian Accent,新德裡

42. Ishikawa,東京

43. Gunther's,新加坡

44. Karavalli,班加羅爾

45. 翡翠36,上海

46. Yardbird,香港

47. Don's,河內

48. 福臨門,香港

49. Imperial Treasure,新加坡

50. Mozaic,巴厘島

Jason Chow

國民黨玩公投

江春男

核電第四廠蓋了20年,花了3千多億,歷經3任總統,蓋蓋停停,到現在未完工,朝野還在為續建或停建而爭吵,現在國民黨決定以公投止戰,化被動挨打為主動出擊,在策略上的確是高招,但是,台灣的核能不是政治算計所能解決的。
近年來,非核家園逐漸超越藍綠,成為全民共識。民進黨看到時機有利,主張核四公投綁大選,重演當年故伎。想不到,國民黨這次學聰明了,乾脆主張提前公投核四,將了民進黨一軍。

國民黨長期反對公投,因為公投不符合國民黨的核心價值,這一點與民進黨大不相同。核四公投是國民黨以夷制夷,先下手為強,拆解政治未爆彈。江宜樺對民進黨頗有研究,擅長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民進黨必須與時俱進,否則今後還有苦頭吃。

目前《公投法》的門檻太高,必須全體公民過半投票,加上有效票過半才算通過,通過的機會和登天一樣難,故意讓對手的主張不通過,易如反掌。誰決定公投題目,誰就可掌握公投結果。國民黨的如意算盤是,核四是興建中的工程,政府只能提出是否停建的公投。公投絕對過不了關,等於為續建掛保證。但是,國民黨以前以公投提案者違反自我態度為由,駁回台聯公投提案,現在如何交代?

國民黨以前嚴厲抨擊扁政府玩公投,現在自己玩更大玩得毫無原則,沒有價值取向,只有操作技巧,以為穩賺不賠,但政治上變數很多,這種美事很難發生

「我喜歡用有團隊精神的人。爭取團隊的榮譽,而不是自己的榮譽。也就是不搶功,不當明星。」

「我喜歡用有團隊精神的人。爭取團隊的榮譽,而不是自己的榮譽。也就是不搶功,不當明星。」
-台積電董事長 張忠謀

345比633容易多了

黃天麟

新揆走馬上任,民進黨主席呼籲新內閣在今年做到「三四五」,即平均薪資成長三%、失業率低於四%、經濟成長率高於五%。對此國民黨發動文宣攻勢說,如果經濟成長率未能達到五%,要民進黨主席負責!

暫且不說究竟是誰在執政,關鍵是五%的經濟成長率是誰曰過高?我國之平均國民所得尚且不及美、日之一半,亦遠低於新加坡、香港及韓國,對此經濟成長層次仍低於先進國家之經濟體,要求維持中高成長絕非奢求,五%應是最起碼的底線,何況跌後反彈又是市場的通則。

值得一提的是,馬政府雖然經建無能,但對此種「跌後反彈」的「數字遊戲」卻非常靈敏。設:紅蘋果去年由十元跌二十%(即跌到八元),今年漲五十%(賣十二元),另青蘋果去年由十元大跌八十%(跌到剩兩元),今年回漲一○○%(賣四元),請問是紅蘋果好,還是青蘋果好? 青蘋果表面上反彈一○○%,但價錢還遠不如反彈僅五十%的紅蘋果。馬政府一向善於以此種數字遊戲來愚弄人民,它不提過去之負成長,卻以二○一○年經濟成長率達十.七六%(即跌後反彈)來顯耀、瞞天過海,贏得二○一二年大選。是以,去年九次下修經濟成長率,馬政府並不在意,他知道大跌後必有反彈,且跌越深反彈數字才會好看,恰好在二○一四年的選舉可如法炮製,再次欺騙選民。

顯然,二○一三年經濟成長率因為基期已低,五%之成長率應非難事。失業率壓低至四%之要求,也是易如反掌的,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國人已在中國就業,只要中國伸出援手,要求台商多僱用台灣的失業人口,失業率立刻可降,反正現在統計上即使在中國就業,也都算是就業。此種不分國內、國外就業的就業人口統計方式,是長久以來令人詬病的地方,但卻也是符合「終統」目的之設計。

或許「平均薪資成長三%」的要求,是江內閣需要努力的地方,因為這樣做,關係到台商及企業主的荷包,但我們也可以這麼期待:「十四年了,實質薪資不漲反縮,難道一年來個三%的調升,有這麼困難嗎?」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

治污何不拿出維穩鐵腕?

BBC
鬱蘭

污染,這些年來深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有毒食品有毒服裝有毒奶粉有毒玩具有毒酒有毒油有毒藥品......, 如今很多地方更是連水、空氣和土壤也已污染嚴重。

籠罩全中國30多個大中城市的「灰霾」剛剛讓大家松了口氣, 山東濰坊被疑有企業往深層地下排污,引起了人們對中國地下水污染情況的擔憂。《新京報》刊登「失守的中國地下水」, 再次強調曾多次出現的地下水被污染,導致癌症高發甚至牛羊絕育的報道。

癌症村,這個被人們懷疑了多年,媒體也報道了多年的事實,終於得到中國國家環保部的證實。

2月7日,環保部印發的《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中明確表示,因受有毒化學品污染,個別地區出現「癌症村」等嚴重的健康和社會問題。

中國環保部所謂的「個別地區」並非少數。公益人士收集的資料顯示,中國「癌症村」數量接近250個,遍布全國20多個省份。而媒體早在2001年就已經開始了對「癌症村」現象的報道。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各類食品、用品、藥品等安全問題接連發生。當局也一再保證嚴打嚴查,然而一個引起世界範圍關注的現象卻在證明著中國在一系列治毒問題上的失敗。

自2008年三聚氰胺兒童有毒奶粉事件發生近五年之後,中國人在海外大規模搶購奶粉的行為如今卻越來越普遍,牽動了多個國家的超市奶粉供應。而毗鄰大陸的香港本月剛剛通過「限奶令」,規定從3月1日起年滿16歲的離境人士僅能攜帶奶粉兩罐。五年了,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奶粉還是沒有信心。

不僅如此,中國消費者們在海外大量採購各類用品的現象也越來越常見。當外界關注為購買奢侈品「一擲千金」的中國遊客時,他們忽視了更多的中國來客也在採購那些普通的生活用品,從棉質用品到兒童服裝甚至牙膏果醬維生素等等。

過去三十年,中國用勞工、環境、自然資源為代價成為世界上第一製造大國,第二經濟大國後,這個大國區區一個奶粉卻五年也沒能洗刷惡名。

對中國特權者來說,即便所有的用品能從國外買,即便食品全部來自特供,水和空氣該如何進口與特供呢?

奶粉問題只是中國種種污染問題的一個縮影。奶粉去毒問題解決的緩慢實際上與其他所有涉及污染的問題一樣,反應了整個體制對污染問題無所作為和無能為力。

就食品安全問題,中國負責監管的部門多達八個,分管生產、流通等各大領域。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能的是衛生部門。當食品安全威脅健康時,衛生部門要與質監、工商、農業、監督、工業、商務等多少部門「協調「才能找到問題的症結。

至於地下排污造成土壤有毒、水有毒的問題,中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這是由各級政府的環境部門負責。可是環境部門又有多少權力多少資源來保護環境動真格呢?

2008年中國將環保總局升格為環保部,這個從前處於中國行政權力邊緣的部門過去五年來仍然沒有進入決策中心,而中國環境污染日趨惡化也佐證了這一部門的無能為力。

2012年底,中共新一屆領導人上台後,外電都報道了李克強是環保部公布PM2.5數值的推手,稱在他要求抓緊做好增加PM2.5監測指標的準備「一天之後」,中國環保部負責人就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公布了PM2.5和臭氧監測時間表。

就在本周,北京律師董正偉收到了環保部的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對於他請求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法和數據信息」的申請,環保部以「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 這一消息的曝光再次讓據報歷時六年斥資10億人民幣進行土壤污染調查的環保部成為眾矢之的。

在中國公眾已經對空氣、土壤、飲水和食品這些最基本生活環境中可能的毒素充滿擔憂的時候,環保部的確左右為難。如果最高領導沒有發話,就將此等」國家機密「洩露出來,引發更多民怨,造成社會不穩,環保部弄不好還得承擔涉嫌」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

不過沿著著個思路想下去,既然中國的維穩頗俱工作效率,如果環保也祭出「穩定壓倒一切」的大旗,以江山等同社稷的高度統一管理所有涉及治污治毒的環保、安全問題,是否也將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呢?!

2/27/2013

1942:中國文明的難民

英國金融時報
張立偉

《一九四二》在中國製作和公映是一個開天闢地式的事件,但中國觀眾似乎並不領情。有人指責馮小剛繼續“消費苦難”,有些則認定是“借古諷今”的初級水平,而主宰著影評市場的文藝青年們,從藝術性方面否定了馮小剛導演的努力。這是一個“一九四二式”的悲劇。

這些反應或許會讓馮小剛徹底絕望,事實上,筆者也有類似的心情。除了娛樂消費和藝術享受之外,中國人或許更要關註國家的命運,尤其是在每個人都惴惴不安的年代。這部受到審查限制的電影,再現的不只是一場歷史災難,也是有關國家未來的預言。

電影裡面有兩個中國,一個是政府(軍隊)和城市,吃喝玩樂;一個是災民與農村,飢寒交迫。將這兩個平行世界聯系起來的是美國記者白修德。在白的價值體系當中,政府與國民是契約關系,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他不明白為何民國政府既不賑災,甚至封鎖他發布飢荒的消息。

“兩個世界”在中國幾乎是一種真理性的存在,他不知道在傳統的中國,官吏與百姓之間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官僚體系除了提供必要的治安與司法服務以維持社會秩序之外,幾乎沒有其他責任。“民間”則是一個扁平化的社會,人的生老病死以及天災人禍只能依靠家庭以及由姻親、同學等組建的私人關系網。這或許是由小農經濟決定的形態,社會因為缺乏組織聯系而被馬克思比喻為“一袋馬鈴薯”。這種形態成為中國進入現代文明的障礙,因為人們往往對於公共事務持有自私冷漠的旁觀態度。

馮小剛以過多且互不交叉的人物豐富了中國社會的一個斷層,他試圖組織各種細節來表達隱藏在背後的邏輯,這破壞了電影的故事性,也是讓影迷詬病的地方。但是,馮小剛的目的絕不是講一個故事,而是含蓄的解剖。

在這部電影中,統治階級遭到了客觀的抨擊。領袖要面子而忽視人的生命價值,即使遭受轟炸也要市民排練歡迎美國貴賓的儀式,要求打一場勝仗才有面子去開羅參會,關停披露災情的《大公報》,政府統計飢荒死亡人數只有1062人,而實際有300萬有餘。在官員邏輯里,國家利益和民族目標遠高於人民的生命和利益,人不過是蟲蟻般的存在:蔣介石要求國軍撤出河南,將難民的包袱甩給日本人,這樣“才能顧全大局”;司令蔣鼎文在河南飢荒爆發時還要徵糧,因為“人餓死土地還是中國的,仗打輸了,我們就都是亡國奴”。從上到下的官吏,在影片中追逐著私利,無情而又貪婪。即使法院的夥夫也因“這一趟災下來,咱們都成了官”而沾沾自喜,更別說撤退的國軍,即使在日軍轟炸時也不停止搶奪災民的財物以及女人。

災民只有家庭相依為命,沒有人和組織去救助這些可憐的人。他們又都是如此懦弱,任由官員和軍人搶掠。在這一群體內部,無處不在地充斥著“交易”。少東家借給花枝糧食要對方以性回報;栓柱在老東家被迫給了三個大洋後才去找救兵;老鄉拿了小米才幫老東家驅趕流民(一人三升小米,“跟龜孫乾了”);老東家暗示將女兒星星許給栓柱換取其在逃荒途中的保護;栓柱想用餅乾換取星星的身體,花枝也想用身體換餅乾(你給我餅乾,我跟你睡),最終她搶走餅乾,因為栓柱把他老公弄丟了(一條命,值兩塊餅乾),等等。

影片的高潮發生在家庭的瓦解:星星主動去做妓女(你讓我討個活命,把我賣了吧);花枝要求栓柱與之成婚並發生性關系,這樣栓柱就能以丈夫的名義將她賣掉換點糧食,但必須承擔照顧自己兩個孩子的責任。在這兩場交易當中,“明”的是兩個女人各屬父親與丈夫的私產,被他們賣給妓院和農民;暗的則是兩個女人為了活命而用幾升小米與父親、兩個孩子“交易”了血緣責任。真實的歷史則比這更為殘酷——有些父母甚至吃掉了自己的孩子。

影片以飢荒所設置的困境,表現中國人的“生存哲學”,讓人覺得,這些人似乎唯一的目的就是生存本身,以及其他原始的欲望。電影中的國人唯利是圖,無情,貪婪,毫無禁忌,等等。這樣的民族性最終將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統一起來,白修德則試圖以文明將兩個部分融為命運共同體。在電影中,不管是政府、官員還是人民,都在各逐其利,同類相殘。這不禁讓人聯想起諾貝爾獎委員會寫給莫言的授獎詞:“這是一個沒有真理、常識或者憐憫的世界,這個世界中的人魯莽、無助且荒謬”。

對於“民族劣根性”的批判,是近代中國知識分子沉重的使命之一,從魯迅到柏楊,以及新近受到爭議的莫言。或許因為人口、氣候等原因,歷史上中國人長期物質匱乏(貧窮飢餓),而且通常沒有宗教的約束,讓自私自利的實用哲學與叢林法則大行其道;只有家庭而無社會的結構,導致公共精神缺乏,對陌生人所遭受的苦難視而不見。在一個重視物質利益而又自我泛濫的社會,相互攀比成為精神支柱,愛面子、仇富等成為某種“中國人格”,就像電影里瞎鹿的母親說的,“鬧災好啊,地主和咱一樣了”。

過於頻繁的飢荒和戰爭共同構成的不安全感,已經融入到中國人的民族基因里。為了獲得安全感,只有成為特權階級的一員。特權意味著可以統治和剝削別人,有資源分配優先權,並得到暴力機器的政治保護,正如電影當中那些錦衣玉食的官員一樣。中國人因此信仰和崇拜權力,其另一面則是奴性,專制和腐敗有了文化土壤,權力私有化,政府人治化,社會關系化。

即使在現代中國,這些流淌於民族血液的“生存理性”仍然大行其道,政府通過發展經濟(滿足物欲)與維穩(提供秩序)提供安全感,並以此獲得政權的合法性。但仍然有數量驚人的年輕人報考公務員,試圖進入體制內尋求權力帶來的安全感與利益。與此同時,大量富人因恐懼“仇富”而移民他國。事實上,中國各個階層都有越來越強烈的不安全感,甚至政權本身也感受到了威脅。

中國人雖然變得越來越富有,但相互攀比讓貪婪更加膨脹,這不僅影響到本國,危害還擴展到國外,國家面臨環境污染、政府腐敗、公德盡失、社會不公等挑戰,但少有人關心社會,人們只關心自己的錢包。大部分抗爭者也不是想要公民應有的權力和尊嚴,而是在既有體制下爭取自身利益,滿足了利益要求,制度不公不再是自己考慮的事情。現代中國依然是一個無組織的原子化社會,“國家不能依靠,他人就是地獄”,所以,人們無須考慮國家的未來和社會的責任。

必須承認,從文明水平的角度觀察,1942年與2012年的中國沒有什麽區別,我們都是“中國文明”的難民。《一九四二》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邏輯:有什麽樣的人民就會有什麽樣的政府,一個斥罵腐敗的中國人,往往其實也都渴望獲得特權。這也是中國文明轉型面臨的悖論:一盤散沙而又自私自利的普通民眾,適合威權統治,因為“人民素質低”;但缺乏民眾制約的專制權力必然成為滿足官員私利的工具,製造革命的力量,陷入“革命產生暴君,暴君產生革命”的輪回,就像電影最後的旁白:蔣介石被趕到了台灣。

因此,馮小剛在談論《一九四二》時流露出悲觀的情緒,他認為“中國再搞文化大革命的可能性特別大”,而且人們在相互鬥爭中能夠獲得快感,重新回到“人吃人”社會也是現代中國人所集體憂慮的。中國進入一個人人沒有安全感的時代,生活隨時找你的麻煩,社會也可能隨時坍塌。

中國還有機會跳出“歷史周期律”。事實上,所謂中國的民族性是環境和組織形態的產物,但自私是人類的天性,就像理查德•道金斯所揭示的,人本身就是基因求生的機器。我們不能過度指責陰暗的人性並讓它為國家的失敗承擔責任,也不應試圖引入宗教力量或者意識形態改造靈魂,中國只需要一個好的制度改造生存環境,就可以讓整個民族和國家獲得新生。

讓我們再回到災荒。阿馬蒂亞•森在研究飢荒歷史時發現,從來沒有任何重大飢荒在一個民主國家中發生,即使這個國家貧窮。他認為飢荒是因為許多人的基本權利被剝奪,是權力失敗的產物。1942年的飢荒顯然亦是“人禍”,事實上,中國過去百年遭受的種種政治苦難以及目前的轉型困境,皆因國民被剝奪權利,國家繼續著統治與被統治的粗暴政治。

中國跳出歷史周期律的唯一選擇,就是給人以基本的權利。這不需要艱難而又復雜的改革,僅僅需要執政黨遵守自己制定的憲法,尤其是第35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在一個根深蒂固的專制文明向民主制度過渡的社會,最重要的不是一人一票,而是允許公民自由組織結社,參與公共事務,實現自我治理,培養公民意識,尊重法律與規則。

在國家與國民之間建立一個強大的公民社會,可以改變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劃定國家權力的邊界,阻止政府以國家利益為藉口侵犯個人權利和公共利益,這樣既可以制約公權力,建立一個平等、民主的社會,又可以促進公共精神的產生,有利於強化社會凝聚力與公共秩序。

《一九四二》脫胎於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應有“溫故知新”之意。中國人喜歡在歷史中尋找生存和鬥爭的智慧,但是災難總是被政權遮蔽和國民遺忘,“溫故而不知新”是民族悲劇的根源之一。網絡上曾有一個頗為經典的說法,“一個民族的落後首先是其精英的落後,而其精英落後最顯著的標志就是他們經常指責人民的落後。”這樣的民族,將是一個在“素質論”中坐以待斃的民族,用以掩蓋權貴的貪婪以及精英的投機,沒有人想為這個國家負責,即使大廈將傾也會有擠滿搶掠的人群。

如果白修德再世,他將驚訝於一個民族的停滯,他依然會看到兩個平行的世界,似乎從國民到公民的距離永遠都走不到盡頭。感謝馮小剛導演,他冒著商業虧損的風險盡到自己的國民責任,他試圖提醒每一個中國人,我們依然是“中國文明”的難民,可惜,沒有人聽。

為什麽有的國家會衰落?


有時候,我們從一本書的成功中不僅能夠獲得對該書的瞭解,而且也能瞭解當今的時代《國家衰落之謎》(Why Nations Fail)這本書可能就是如此。這本書去年剛出版就贏得了評論家和各評獎委員會的強烈好評,其所受贊譽甚至直追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

當然,這本出自達倫•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和詹姆斯•魯賓遜(James Robinson)兩位教授之手的著作既博大精深又趣味盎然。不過該書之所以受到如此熱烈的追捧,部分原因也在於它傳遞的信息讓許多西方人吃了定心丸。我在上周末看完了這本書,當時各大報紙都在預言美國將於本周大幅削減預算——這將令上百萬個工作崗位面臨裁撤的風險。與此同時,意大利大選也可能重新引發歐元區危機。

不過不要絕望。把這些報紙扔到一邊,將眼光放長遠一點。該書作者在搜羅了數百年的歷史資料後認為,盡管西方式民主遭遇了諸多困難,但它仍是西方長期繁榮的關鍵。兩位教授聲稱,“英美等國之所以變得富有,是因為它們的公民推翻了掌權的精英,創建了一個政治權利得到廣泛分配的社會”。該書的一位評論者伊恩•莫裡斯(Ian Morris)對此總結道,他們其實就是在說:“自由讓世界變得富有”。

報紙與該書的觀點之所以有所不同,在某種程度上只不過是時間範圍的問題。該書主要講的是數百年的社會演化問題。相比之下,本周的意大利大選和美國強制減支問題就像是歷史長河裡的幾滴小水珠。
不過,這還不足以讓人感到安心。意大利和美國的政治形勢具有類似的、令人不安的長期影響。它們表明,在現代民主制度下,由於政客們往往傾向於向選民許下無法承擔的支出承諾,從而導致債務不斷攀升,這時他們卻無法調整回原來的狀態。

在馬里奧•蒙蒂(Mario Monti)領導的政府的管理下,意大利投資者的信心在過去一年有所恢復,但蒙蒂本人卻是一個未經選舉產生的技術官僚。在此次大選中,蒙蒂很可能以毫不起眼的第四名墊底。他的改革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卻未能獲得選民的認可。美國的情況也與此類似,比起一刀切的強制減支方案,辛普森-鮑爾斯兩黨委員會提出的控制政府開支的方案更為合理。然而,這個同樣由技術官僚提出的解決方案在華盛頓卻未能經受住政治上的考驗。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樹立了一個反例,強化了那種認為西方式民主並不是很有效的擔憂。冷戰後形成的一個傳統政治常識是,自由經濟體制具有優越性,然而中國的成功卻對這種認識帶來了挑戰。另外,中國的崛起還對阿西莫格魯和魯濱遜所堅持的觀點形成了挑戰——後者認為只要擁有源於政治多元化的“包容性”經濟機制,就可以確保經濟繁榮。

在《國家衰落之謎》一書中,兩位教授花了不少篇幅探討中國的成功問題,並得出結論稱:“中國的增長……只不過是另一種壓榨性政治機制下的增長,它不太可能轉化成經濟的持續發展”。

上述言論似乎完全無視如下事實:即中國在近兩代人的時間里保持了兩位數的經濟增速,讓數億人擺脫貧窮,並且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過,它反映出美國學術界的一個明顯傾向,即他們往往喜歡貶低中國的增長,強調美國體制的長期優勢。

如果僅在學術會議上說說這些話,那可能沒多大關系。但實際上,各種版本的此類言論主導著西方的政治辯論。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如果候選人沒有大肆贊揚那種“自由”不但具有道德優勢,而且還讓美國強盛起來的觀點,那麽這次選舉將是不完整的。

這種不假思索地認為美國體制具有優越性的觀點,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美國的問題。我認為,雖然《國家衰落之謎》有力地證明瞭,長遠來看,政治自由與經濟成功具有明顯的相關性。但是在美國,凡事都扯上自由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種對憲法的絕對崇拜,這差不多已經變成一種準宗教情結了。

結果,美國人無法真正解決他們的政治體制運轉失靈的問題。另外,歐洲也遇到了類似問題,許多政客過於重視歐洲一體化的理想,從而無法對歐洲大陸的單一貨幣——歐元——發起強硬而必要的質疑。

中國體制當然也有自身的嚴重缺陷,這其中包括高壓統治以及具有腐蝕性的腐敗問題。但是中國體制也有優點,那就是徹底的實用主義,這種思想在鄧小平的格言中體現無餘:“無論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相比之下,美國政治辯論往往過於執著於程序和原則,從而阻礙了實用主義解決方案的達成——無論是在“攜帶武器的權利”方面,還是在堅持國會有權否決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上都是如此。

國家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但自鳴得意地盲目崇拜功能失調的政治體制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李安獲獎致辭,一聲感謝未能跨過海峽


DIDI KIRSTEN TATLOW 

北京—周日晚,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生於台灣的電影導演李安(Ang Lee)獲大獎,包括因《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而獲得最佳導演獎,之後在致詞中,他熱情洋溢地感謝了他的出生地。但他的感謝未能傳遞到中國,至少沒有經官方媒體傳遞。

為什麼?幾乎就在李安發表致辭的同時,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正在會見台灣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Lien Chan)。這是一場政治較量的新轉折,較量已歷時64年,一直回朔至1949年結束的中國內戰,當時國民黨逃到台灣,繼續領導中華民國。而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堅持對台灣擁有主權,而且沒有放棄在必要的時候用武力收復台灣的威脅。就連新華社援引李安感謝台灣也會被認為是承認事實上的現實,即台灣是一個單獨的國家,這是不可接受的。

這都是深刻的政治,李安獲獎必然會引發關於他「是不是中國人」的討論。李安從未否認自己在文化上是中國人,他好像也熱衷於在中國大陸工作,或者同大陸合作,但人們知道他以自己的台灣背景為榮,視自己為國際主義者。

在報道李安獲獎這件事時,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只是說他「來自中國台灣」,這符合中國目前的主張。

以下是李安說到台灣講的話:「如果沒有台灣的幫助,我就無法拍成這部電影。我們在那裡拍攝。我想感謝那裡幫助過我們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台中市。」他接着感謝了「在台灣的家人」。

在另外一篇報道中,新華社也刪掉了李安感謝台灣的話,只援引了他說的這些話:「謝謝你,電影之神。我真的必須與那3000名和我一起工作的人分享這個獎,每一個和我一起拍攝《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人,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相信這個故事,謝謝你們和我一起走完這段令人難以置信的旅程。謝謝你,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謝謝,那馬斯特(namaste)。」(最後的「謝謝」是用中文說的,namaste是印度的合十禮——譯註)

而且,《台北時報》(Taipei Times)的讀者也了解到在台下,「李安感謝了他的祖國,他說電影90%的拍攝工作都是在那裡完成的。『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物質幫助和經濟幫助,』他說。『我很高興,台灣為這部電影付出了這麼多。我覺得這部電影屬於全世界,』」《台北時報》的一篇報道中引用他的話說。

正如《台北時報》引用連戰在同習近平會面時所說的,「核心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據該報報道,連戰表示,台灣和中國可以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這聽起來很實際。

習近平的看法則不同。用《中國日報》的話說,他提到中國和台灣共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形勢表現出更多的激情,使用了自從他出任中共總書記以來經常用的語言。

然而,李安的致詞用了完全不同的語言:一種多文化、多語種的致意,反映了他的電影深刻全球化的本質,這部電影探索的是人類生存、動物和宗教。

「謝謝你,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謝謝,那馬斯特。」他分別用英語、普通話和印地語說。

地中海飲食能延壽

紐約時報

一項新的大型、嚴謹的研究發現,如果高危人群能夠改變飲食習慣,接受富含食用橄欖油、堅果、豆類、魚類、水果和蔬菜的飲食結構,甚至在就餐時喝葡萄酒,那麼,約30%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及心臟病導致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這些發現基於一項旨在衡量飲食對心臟病發病風險影響的試驗,是在此課題上開展的首次大型臨床試驗。周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網站上刊發了結果。地中海飲食結構的益處之大令專家們感到震驚。這項試驗在進行了近五年後提前結束,因為結果是如此明顯,繼續進行下去則有違背行業原則的嫌疑。
這種飲食對人大有益處,即便他們並未因此減輕體重,而且其中多數人已經在服用他汀類降脂葯,或者高血壓、糖尿病藥物來降低他們的心臟病發病風險。

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營養學教授、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女發言人瑞秋·約翰遜(Rachel Johnson)說,“真的令人讚歎,而且真正重要的、也是最棒的是,他們採用了非常有意義的終點指標。他們沒有關注高血壓病人的膽固醇含量或體重等風險因素,而是考察了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死亡的發生。說到底,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此之前,地中海飲食能夠降低心臟病發病風險的證據很薄弱。大部分研究顯示出,地中海國家的人民似乎患心臟病的幾率比較低,但這種模式也可以歸因於飲食以外的因素。

一些專家曾一直質疑,即便這種飲食確實有益,是否能測定它的效果,也是問題,因為許多人已經在服用強效葯來降低心臟病發病風險。同時,其他專家也不願向那些已經有體重問題的人推薦這種飲食,因為食用油和堅果含有很高熱量。

心臟病專家稱,這項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因為它顯示出一種飲食在降低心臟病風險方面的重要效果,而且其研究方法也是最為嚴謹的。科學家們在西班牙隨機選取了7447人,讓他們採用地中海飲食或低脂飲食,這些人要麼超重、吸煙,要麼患有糖尿病或有其他增加心臟病風險的因素。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的心血管病學部主任史蒂文·E·尼森博士(Steven E. Nissen)說,還沒有任何嚴謹的研究顯示出低脂飲食的益處,而且病人也難以堅持這種飲食習慣——最新研究也證實了這一情況。

“現在,出現了這群人,他們在西班牙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們可以採用由水果、蔬菜、橄欖油組成的均衡飲食,將心臟病風險降低30%,”他說。“人們可以真正地享受生活。”

這項研究由巴塞羅那大學(University of Barcelona)的醫學教授拉蒙·埃斯特魯奇(Ramon Estruch)及其同事完成,經過了多年的策劃。單靠飲食能否極大地改變心臟病的發病風險,為了找到回答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法,調查人員去世界各地尋求建議。他們數次拜訪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諮詢心血管疾病預防領域的教授弗蘭克·M·薩克斯博士(Frank M. Sacks)的意見。

最後,他們決定將受試的心臟病高危人群隨機分成三組。一組進行低脂飲食,並接受如何遵循這種食譜的指導。另外兩組則按指導遵循地中海飲食。起先,後兩組受試者獲得了更多的支持。他們經常與膳食專家會面,而第一組受試者僅在開始的時候與膳食專家會面,接受如何堅持低脂飲食的培訓,之後每年拿到一本飲食手冊。後來,研究人員決定也給他們增加更密集的諮詢指導,但他們還是難以堅持低脂飲食。

地中海飲食受試者中的第一組每周獲得特級初榨橄欖油,要求每天攝入至少四餐匙。另一組受試者獲得由胡桃、杏仁和榛子組成的混合堅果,要求每天攝入約一盎司(約合28克)。以胡桃為例,一盎司差不多是四分之一杯,用手抓則是一大把。這種飲食的主要構成還包括每天吃至少三次水果和至少兩次蔬菜。受試者還每周吃至少三次魚和至少三次豆類(包括蠶豆、豌豆和小扁豆)。他們用白肉代替飲食里的紅肉,而習慣飲酒的人每周在就餐時至少會喝七杯葡萄酒。

研究人員鼓勵他們避免吃商店出售的餅乾、蛋糕和油酥點心,並限制奶製品和加工肉類的攝入量。

為了評估受試者是否遵循了地中海飲食,研究人員測量了兩項指標,一種是表明橄欖油食用量的一項尿液指標——羥基酪醇,另一種則是表明堅果食用量的血液指標——α-亞麻酸。

研究人員稱,這些受試者都堅持了地中海飲食。但是,分到低脂飲食組的受試者並沒有把他們的脂肪攝入量減少多少。因此,研究人員最後比較的是經常攝入紅肉、碳酸飲料和烘培商品的普通現代飲食與避免以上所有攝入的地中海飲食。

埃斯特魯奇博士稱,他認為地中海飲食的效果是由整套食譜帶來的,而不光是因為橄欖油或堅果。不過,他之前並未預料到這麼快就能取得這麼好的效果。他說,“這其實真的讓我們大吃一驚。”

中國經濟提早進入過熱狀態

華爾街日報
Craig Stephen

今年伊始﹐中國信貸發行量便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激增。上週﹐有關紀錄再次被打破﹐不過這次是從銀行系統回籠資金的規模。

這種時而收緊時而開閘的政策無疑嚇壞了投資者。上證綜合指數上週下跌4.9%﹐創下21個月來的最大單週跌幅。

北京這種匆忙踩剎車的做法再次引發外界有關中國經濟已經過熱的擔心。

今年1月﹐包括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在內﹐中國新增信貸人民幣2.5萬億元(約合4,000億美元)。這個創紀錄的貸款增量總給人一種不計後果的感覺。

而讓外界吃驚的也許是﹐這個180度的大轉彎來得太快了。據法國農業信貸集團(Credit Agricole)統計﹐中國央行上週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籠資金9,100億元﹐創下公開市場操作的單周最高紀錄。

與中國央行上述舉動一同出現的是﹐北京方面因擔心樓市再現泡沫而警告地方政府﹐應繼續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

看上去至少香港是“聽話”的。上週五﹐港府進一步擴大了樓房買賣所繳納的稅款﹐試圖以此為樓市降溫。新政策針對的是非住宅房產和二套房買家。

對北京方面來說﹐要想得到有關中國經濟增長過快並遇到麻煩的證據﹐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受霧霾影響﹐首都北京最近幾週基本陷於停頓狀態﹐因為汽車尾氣和工廠排放加重了空氣污染。中國國內1月份汽車銷量同比大增46.4%﹐達到210萬輛﹐增幅之高令人難以置信。

分析人士現在警告說﹐空氣污染威脅的不僅是人身健康﹐還有經濟增長。

野村(Nomura)發佈新報告說﹐中國空氣污染狀況如此糟糕﹐可能會迫使政府在政策方面出現變化﹐而此舉必定會在短期內降低經濟增長。野村還罕見地給報告附上了一份附錄﹐裡面是顯示中國各地細微顆粒物指數的全國地圖。

在中國其他經濟領域中﹐閃現警告信號的還有通脹和房價可能再度抬頭。

今年1月﹐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僅溫和上漲2%﹐不過同時有關中國經濟通脹真實水平的爭論也愈加激烈。

那些來到中國的人感覺﹐物價比過去幾年高了很多。

從那些重新選址或選擇在其他地方生產產品的公司數量可以看出﹐物價上漲明顯是一個因素。去年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下降﹐今年1月沿襲下降趨勢﹐降幅為7.3%。

既要擺正中國作為低成本製造中心的位置﹐同時它的房價又位居世界前列﹐這一直都是一件難以平衡的事情。

一些經濟學家給出解釋:數字根本不對。

根據這種理論﹐不僅實際通脹水平高於官方報告﹐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也低於官方報告。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懷疑﹐中國2012年增長率可能僅為5.5%。中國官方數字是增長7.8%。

王志浩之所以認為中國GDP遠低於官方數據﹐是因為服務行業的通脹水平在中國GDP平減指數和消費者價格指數中被系統性低估。(GDP平減指數用於計算經濟實際增長﹐而不是物價引發的GDP名義增長。)

王志浩說﹐系統性低估的原因在於官方數據沒有統計租金上漲和服務業價格的上漲。

官方數據不包括房租部分﹐主要以水電費等為依據﹐而這些費用常常得到政府補貼。據渣打銀行估計﹐租金年漲幅不低於10%。

同樣﹐官方數據也沒有統計服務業的價格上漲﹐如醫院床位價格等。過去五年醫院床位價格年漲幅達10%。

王志浩承認﹐他給出的新數據只是粗略估測﹐但這些數據肯定會讓人駐足思考:在中國高得驚人的增長數字中﹐有多少是計算了樓市泡沫﹐而不是經濟的增長?

回到去年﹐有人反復提醒說﹐步履蹣跚的中國經濟不只是需要通過增加放貸強化刺激﹐還需要進行結構性的改革﹐不然就只有物價上漲而沒有經濟增長。如果說這正是目前的情況﹐那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了。

中國1月份信貸猛增引起的另一種擔心是﹐一半以上新增信貸都來自基本未受監管的影子融資系統。在最近幾個星期﹐可能是受股市反彈帶動﹐將影子融資合法化的言論多了起來。不明白?這事實上就是中國的金融自由化。

但隨著經濟過熱擔憂重現﹐這種新的信貸發行方式將難免再受質疑。

而如果中國真實通脹水平一直高於我們的想象﹐那麼通貨膨脹的控制到頭來可能也會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艱難。不知道多久之後﹐投資者就需要再度擔心中國的過熱經濟將如何著陸?

(本文譯自MarketWatch

網絡時代間諜活動有新意

華爾街日報

跟如今的許多事物一樣﹐間諜活動也已經不同於以往﹐電腦代替了過去間諜用的鬥篷和小刀。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曾在具有異國風情的場景中完成他的工作﹐身邊美女圍繞﹐還開著配備了各種高科技設備的漂亮跑車﹐而如今的間諜都是電腦黑客﹐藏身在上海毫不起眼的寫字樓里。

上週發佈的報告曝光了上述情況。報告顯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個與中國軍方有關的組織在從事電腦間諜活動﹐其依據是美國電腦安全公司Mandiant搜集的有力的間接證據。這些間諜活動的新動態是﹐其目標包括美國公司﹐以及長期以來一直是間諜重點目標的美國政府機構。尤其令人不安的是﹐網絡間諜似乎侵入了美國基礎設施的一些重要領域﹐比如油氣管線和電網。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上週報道了上述消息。據報道﹐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就是間諜活動的目標之一。2009年﹐可口可樂就斥資24億美元收購中國匯源果汁集團(China Huiyuan Juice)的交易進行談判﹐這樁交易原本有望成為外國公司收購中國公司的最大規模交易。但中國網絡間諜顯然設法下載了可口可樂的機密文件﹐試圖瞭解這家飲料巨頭針對該交易的談判策略﹐交易最終未能達成。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有老練的中國網絡間諜參與﹐但公司機密泄露的頻率明顯加大。就在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於今年的情人節宣佈與巴西投資公司3G聯合收購亨氏(Heinz)的交易之前﹐亨氏期權出現可疑交易﹐導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起訴了一些身份未指明的交易員。惠普(Hewlett-Packard)上週四收盤後公佈了好於預期的收益﹐在那之前似乎也有一些有先見之明的可疑買入交易。

如果說網絡黑客從公司竊取內幕消息遭遇太多審查﹐或許他們可以將注意力轉向另外的方面﹐比如直接掌握公司內部人士本身的想法。在主要股指接近歷史紀錄高點時﹐內部人士出售股票的數量似乎處於兩年最高水平。彭博新聞社(Bloomberg)報道說﹐過去三個月內部人士賣出與買入交易之比為12比1﹐比過去10年5.4的比值高出一倍以上。或許這只是由於內部人士不想失去高位賣出的機會。正如我們曾多次指出的﹐出售一支股票的理由很多﹐但價格上漲的預期顯然不是其中之一。

或許網絡間諜應該堅守他們滲透政府數據和機密的一貫目標。比如﹐假如黑客能夠發現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在計算1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時如何認定上個月汽油價格下跌3%﹐那倒是求之不得。我到哪裡才能夠找到那種按季節性因素調整(恐怕也是往好看的方向調整)的汽油﹐而不是我加的那種一加侖四塊多錢的東西?

這些痴心妄想就不談了。前述網絡間諜活動區別於其他間諜活動而讓人害怕的地方﹐不在於某個利益可能與美國相背的國家正在竊取我們的秘密。間諜活動在所難免﹐美國要是沒有收集情報的話它就會被淘汰。據說這些黑客是以美國經濟利益為目標﹐這一點或許也並不新鮮﹐真是這樣的話﹐它也不過是中國盜竊知識產權的延伸。

不同而又讓人不安的地方在於﹐針對美國利益搞敵對活動的那個大國﹐同時也是美國的最大債主。雖比幾年前的峰值略少一些﹐但中國人仍持有1.2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常規思路是﹐中國絕對不會拋售所持美國國債﹐因為這樣做會造成債市崩盤、所持債券大幅貶值。或許是吧。

與此最為相似的﹐可能是美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前總統尼克松宣佈美國將成為能源獨立國家已經接近40年。在這期間﹐石油一直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個重大影響因素。而現在﹐實現能源自給的希望使美國不再那麼容易受到酋長和暴君的影響。

美國為支持其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而對國際資本產生的持續需求﹐會不會也出現類似的情況呢?貿易逆差將隨著國內能源產量的不斷提高而減小﹐而能源產量的提高也在從一個方面點燃美國製造業的復興。但財政赤字將繼續存在。

多年前﹐對國債問題的擔憂被人嗤之以鼻﹐畢竟這些債務是“欠給我們自己”的。現在則不然。當赫魯曉夫(Nikita Khrushchev)在冷戰最劇烈時期宣佈“我們要埋了你們”時﹐蘇聯並不是美國最大的外國債權人。中國或許更像是一個競爭對手﹐而不是蘇聯那樣的“邪惡帝國”。但今天數萬億美元的赤字除了構成經濟威脅以外﹐也構成了地緣政治威脅。

Randall W. Forsyth

巴倫週刊

核四議題 執政者只有政治算計

劉黎兒

行政院長江宜樺上任沒幾天,開始露招了,他表示「願意正面接受核四停建公投檢驗」,原來江院長無絲毫保護國民,誠意停建核四及停轉3個核電廠,只有政治算計,打算用絕對不公平的公投來折磨、消耗國民,再用一按鈕就可能爆掉的核四來威脅、殺害國民,江院長此時一定得意自己使出高招,但勝過、刺殺國民,是行政院長做的事嗎?台灣真正需要公投的是政府擁核政策,而不是停建核四。

核四是國際聞名的超級危險爐,長年被各界當提款機而讓台電包商胡亂蓋,連連出包,連聽命台電的原能會都再三指出核四有5百個跟反應器直接相關的致命傷,天下沒人相信核四是可以運轉的核電,政府形同花3千億買砒霜,強迫大家吃,說不吃很浪費,然後用不公的公投為自己強轉核四行為背書,還消耗民間力量對抗不斷拿假數字來詐欺、恐嚇擁護核電的台電、官員及遭收買的學者、媒體,民眾遍體鱗傷地吞下核四砒霜,被強迫集體自殺,但院長會說:「已經給你們機會了,你們自找的!」

公投的設計是「只要你沒投票,就等於自動投反對票」,讓執政者名正言順地放手大幹不該幹的壞事,尤其台灣的政治習性跟用公投廢核的國家如義大利不同,義大利調查顯示,即使反對廢核、即使擁核政府呼籲杯葛投票,但也認為應該去投票才對,投票率才能達57%,讓擁核總理貝魯斯柯尼票沒開完就認輸,而且義大利公投是投凍結核電政策,非單一核電廠停建,核四不會因公投而變安全。

台灣公投投票率須達50%(901萬人),還要過半同意(450.5萬人)才成立,苛刻條件,根本只有有錢有勢的執政者或亂花民脂民膏的台電才玩得起,原本就超級不公平,除非議題改成「贊成續建核四」,國民才多少能看到院長釋出善意,否則看到的就是笑裡藏刀的院長。

政府從未說過真話

關於核四公投,最大的不公平還不是議題設定或執政者、台電財大氣粗,而是至今政府或台電從來沒有拿出真實數據,只是不斷欺騙人民,甚至連昏庸的領導者或利益薰心的政客都不知道真相,如果政府不據實公開真相且周知大眾,只是作反宣傳,那樣單投票率就是天大難關。

政府或台電從未說真話,1,核四不續建是賺到不損失,政府不能繼續掩飾核電成本欺民,美日等都承認核電成本最昂貴,但政府說的好像核電不要錢;2,核四只要運轉,即使只有幾天,發現隨時會爆掉而停轉,也是要花上兆乃至數兆元來廢爐,核電後端的拆爐、廢廠代價是造爐數倍,還在飆漲中;3,遺毒十萬年的高階核廢料沒去處,處理是未知天文數字。

停建核四電費不會上漲,若真用了,電費會漲好幾倍;台灣發電設備長年過剩,馬上廢核也不會缺電、斷電,核電根本不需要,無須自尋死路,3個核電發電能力只佔10%、核四只佔5%,沒核四完全不缺電;此外如福島災後最受信賴的京都大學核工學者小出裕章曾訪台警告「核四若釀災將造成3萬人猝死,後續致癌死亡高達7百萬人」。

這些真相,政府或台電不告訴國民,短期內怎麼公投?執政者若真還有點體溫,讓只想活命的國民能求活,不要繼續污染這塊土地,或尊重點民意,就應馬上宣布停建核四及停轉隨時會過勞爆的老朽核電,不要繼續拿核四當政治籌碼或提款機了。

作者為旅日作家

李安,一個沒有國家的導演

華爾街日報

出生於台灣的導演李安說﹐我就像一個讓中國感到驕傲的兒子。

毫無疑問﹐中國看起來喜歡李安。他執導的影片──包括《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冰風暴》(The Ice Storm)和《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為他贏得了全球讚譽﹐他執導的影片曾贏得八項奧斯卡獎。李安執導的影片《色•戒》(Lust, Caution)曾一度成為中國票房冠軍。當他憑借執導的同性戀牛仔片《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贏得2005年奧斯卡獎時﹐中國內地的一份官方報紙稱他是“華人的驕傲”。

華人的驕傲以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方式表現出來。《斷背山》在中國被禁映﹐國有媒體還審查了李安獲獎感言的部分內容。李安解釋說﹐他們對我獲得奧斯卡獎感到非常驕傲。他們只是因影片的同性戀題材而不許影片上映。

他說﹐人生充滿矛盾﹐人們要接受這一點。幾乎沒有人會說我們不為你感到驕傲﹐因為我們不能放映你的影片﹐或是說如果我們為你感到驕傲﹐我們就必須推翻現有的一切。誰都不會這樣想﹐這樣做。他們看著你﹐友好地微笑。

李安談到在中國遭到審查的外國企業所面臨的一個更大困境──谷歌(Google)就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是堅持原則、抵制這個共產主義政府﹐還是按照北京的規則行事、辯稱這種做法最終將使更多的信息進入中國?

李安略帶挑戰地問道﹐我會因為他們不能公開放映《斷背山》而對他們心生怨恨嗎?他笑著說﹐人生就是這樣!他接著說道﹐我不會因為這個不去那裡拍電影。李安這樣做無異於加入了一場更加廣泛的論戰。

我曾與李安有一面之緣﹐那是在紐約亞洲協會(New York Asia Society)放映他執導的影片《色•戒》的那個晚上。李安曾說自己是個害羞的人、不善交際﹐那個晚上﹐面對眾多吵吵囔囔想與他交談的人﹐李安看起來確實有些對這樣的關注感到不適。

私下裡兩個人時﹐情況則完全不同。當我們在曼哈頓中心地區的一座寫字樓會面時﹐衣著閑適的李安熱情地向我打招呼﹐砰地一聲坐在沙發上﹐接連發表大膽的見解。他常常大笑﹐說的是英文﹐偶爾會摻雜點普通話。

李安對中國禁映《斷背山》一事可能看起來漠不關心﹐但或許他只是在等待時機。有人可能說他把執導的影片《色•戒》帶入中國冒的風險更大。首先﹐這部影片描寫的是一段 “不光彩”的國家歷史:二戰期間被日軍佔領﹐特別需要一提的是﹐還有那些與日軍合作的漢奸。李安解釋說﹐汪精衛政府──汪偽政府──從不允許被拍成電影。

李安生動地再現了這段禁忌時期﹐他這樣做本身就將備受爭議。但這個取材於張愛玲小說的故事可能更加大膽。影片的背景大部分設定在上世紀40年代日本佔領下的上海﹐講述的是一個誘惑漢奸的中國愛國學生的故事。他們的計劃是要引誘這個漢奸﹐然後把他殺掉。但經過一系列充滿激情的接觸後﹐(影片在美國的分級為NC-17﹐但中國內地版將露骨的性愛場面剪掉了)﹐這名年輕女學生發現自己更加難以執行任務。李安解釋說﹐在《色•戒》中﹐我把女性的性欲與愛國主義對立起來。這實際上非常可怕。

中國的愛國主義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李安說﹐對我們來說它就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情﹔你必須犧牲自己﹐怎麼能辜負了中國?中國熱捧《色•戒》或許說明﹐人們也在越來越多地承認對祖國的愛可以是微妙的。李安解釋說﹐現在他們至少能夠在人性和愛國主義的大道理之間加以權衡。他說﹐我並不是說愛國主義是錯的﹐但人應該擺在第一位。

《色•戒》在中國已經獲得了逾1,500萬美元的票房。該片在美國顯然沒有引起這樣的轟動﹐獲得的評價褒貶不一﹐自去年9月上映以來累計票房約為430萬美元。

儘管如此﹐李安說﹐《色•戒》在中國獲得如此熱烈反響的事實──甚至是目前仍在上映這一事實──都令人鼓舞。他說﹐這部影片一直沒有下線……有人表示反對﹐但不足以讓影片下線﹐這對我是個非常大的肯定。李安似乎覺的這樣一部備受爭議的影片在中國獲得成功可以作為一種催化劑──讓政府放寬限制﹐讓人們擴大視野﹐讓更多的電影人將真相搬上銀幕。

李安更大的目標是把中國的過去﹐甚至是一些政治上不正確的方面搬上銀幕。他還說﹐我試圖再現過去的真相﹐沒人能憑一己之力完成這項工作。如果我現在不做﹐五年後可能就做不成了。因為記得當時情況的人到時候可能已經不在世了。

李安說﹐我確實認為人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你不能斬斷歷史﹐重新開始。中國的共產主義者顯然曾試圖斬斷歷史﹐特別是在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文革期間很多歷史文物被毀。李安在談到文革時說﹐我從未看到過哪種文化如此痛恨自己。

他說﹐你必須得有自己的根﹐那就是你的文化﹐你的脊梁﹐你是誰。你不能放棄這些。無論是精英文化還是流行文化﹐你都需要有自己的根。向年輕人灌輸這種觀念的最好辦法就是製作與過去有關的熱賣影片。

奧斯卡獲獎影片《臥虎藏龍》就是這樣一部片子﹐這是一部背景設定在19世紀中國清朝的獨出心裁的武打冒險片。這部影片在內地沒有引發太大的轟動﹐但至少在美國是大獲成功。或許西方觀眾更容易被畫面唯美的鬥劍、飛來飛去的武士和雅致的竹林所吸引。李安在《臥虎藏龍》中不止將傳統畫面搬上了世界屏幕﹐他還運用最新的特效使中國傳統功夫看起來酷斃了。

李安強調中國傳統的觀念源於他的成長經歷。他的父母是中國人﹐1949年逃到台灣﹐1954年李安在台灣出生。與內地不同﹐台灣沒有經歷過試圖將歷史摧毀的時期。

李安說﹐在台灣﹐我們高舉中國傳統文化﹐或者說是封建社會文化的火炬。我們沒有經歷文革和共產主義。在香港和台灣﹐我們是以傳統方式長大的﹐而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我的成長過程相對來說與我父親的仍很相似。

李安對我說﹐在台灣長大也從其他方面影響了他的導演生涯。他說﹐在他的影片中﹐他總是會站在“失敗者”的一邊。(他解釋說﹐死的人﹐失敗的人﹐同性戀牛仔──這些不會成為贏家的人。)

你可能在想這與台灣有什麼關係。李安說﹐我在台灣長大﹐我們總是輸家。他和善地笑了起來。他說﹐從來沒有人贏過什麼﹐這就是我的成長經歷。我們總是輸的一方。我的父母被共產黨毆打﹐他們逃到了台灣。台灣是一個小島﹐幾乎沒有人會注意到台灣。直到80年代末﹐我仍然碰到這樣的情況:人們問我“你來自哪裡?”﹐我說﹕“台灣。”人們會說﹕“啊﹐我喜歡泰國菜。”

當然﹐台灣有一些更嚴肅的困境。你擔心共產黨會攻佔台灣﹐中國大陸那麼大﹐台灣只是個小島……我們把美國看成是老大哥﹐庇護者﹐好人。因此﹐在越戰之後﹐形勢非常令人恐懼﹐美國陷入了麻煩﹐人們非常沒有安全感。所以我認為台灣需要美國人來當好人。

李安說﹐台灣現在的狀態非常令人沮喪。他說﹐台灣現在是四分五裂的﹐有人更支持獨立﹐還有人不願相信我們不是中國人。李安屬於哪種人?他說﹐從本質上來說﹐我仍然是中國人。我接受的是中國式的教育。我的父母來自中國﹐我們是局外人。他說﹐然而在中國﹐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我既是一個本地人﹐同時又是一個客人。

李安的工作未能免受台灣和大陸之間政治的影響。幾個月前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上﹐台灣對《色戒》被列為“中國台灣”的影片表示不滿﹐認為電影的產地應該僅是“台灣”。

李安笑著說﹐我希望世界就像(列儂(John Lennon))歌里唱的﹐想象這世界沒有國家。我希望呆在那個灰色地帶﹐在那裡人們認為我符合所有選項。

李安對被歸類的反感解釋了為他什麼在製作了一系列成功的華語電影之後開始投身美國電影。他廣受歡迎的華語電影包括《推手》(Pushing Hands)、《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飲食男女》等。在投身美國電影後﹐李安於1995年拍攝了《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兩年後推出了寒冷郊區的故事片《冰風暴》。後來﹐李安還拍攝了美國內戰題材的故事片《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此後於2003年嘗試了漫畫題材的電影《綠巨人》(Hulk)。他說﹐我認為我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跳來跳去﹐我喜歡處在一個不固定的狀態﹐一個灰色地帶﹐我認為那才是生活。

李安也許並不希望自己被看做是一個發言人﹐或者其電影被看做一種特定文化的代表﹐但是這似乎難以避免。他提到《飲食男女》(1994)﹐這部電影用大量鏡頭記錄了一個家庭週日的豐盛大餐。他說﹐也許對全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區而言﹐他們對台灣的唯一印象就是這部電影。他們問我﹐你每個週日都這樣用餐嗎?但這其實是一種隱喻手法。

李安說﹐我接受了一個又一個挑戰﹐因為我堅持留在灰色地帶﹐還有﹐誠實地面對生活。他停頓了一下﹐然後微笑著補充說﹐也許是這樣。

李安對灰色地帶的熱衷讓他的電影如此有震撼力。在世界各地的影院﹐他的作品挑戰了社會眼中牛仔片、愛國片、甚至是功夫片里非黑即白的形象。他說﹐作為一個藝術家﹐我認為﹐重要的是要勇敢﹐要誠實。那麼為什麼在灰色地帶需要更多勇氣?他回答說﹐因為你在挑戰現有的、約定俗成的東西。

他說﹐任何約定俗成的東西都會在一段時間內顯得很方便。然後﹐當它變得如此根深蒂固時﹐它會開始僵化。作為生命的規律﹐當某種東西變得僵化的時候﹐它就會消亡。

EMILY PARKER

(本文最早刊登於2007年12月1日華爾街日報英文版)

鄉下人的智慧 vs 城裡人的聰明

很多沒有上過學的老農民培養出了優秀的孩子;不少有知識、高學歷的城裡人卻把孩子管出諸多毛病,甚至培養出問題孩子,為什 麼?

老農民沒知識但有智慧;城裡人有知識但沒智慧。(知識不等於智慧。)

智慧的老農民三句話就培養出了好孩子:

第一句話:「孩子,爸媽沒本事,你要靠自己了。」不包辦,把責任還給孩子,讓孩子擁有了責任心。

第二句話:「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傷害別人的事情。」講德行,告訴孩子做人的標準。

第三句話:「孩子,撒開手闖吧,實在不行,回家來還有口飯吃。」無私的愛,無盡的愛!

看看一些城裡人怎麼把孩子教育出問題的:

第一句話:「寶貝,你 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爸媽媽來辦!」剝奪了孩子負責任的權利,培養出了沒有責任心的孩子。

第二句話:「寶貝,出去不能吃虧,別人打你一定要還手!」基本的做人準則都沒有教對,可能培養出「缺德」的孩子。

第三句話:「我告訴你,你要是再不好好學習,長大沒飯吃別來找我!」

有條件的愛,根本不是真愛。

只要擁有智慧,每一位家長都能把孩子培養成才,而智慧與知識和學歷並不相關。

我的閱讀清單

王丹

寒假期間讀了幾本好書,拿來跟讀者朋友分享,也算是新春禮物吧。畢竟,能夠讀到有興趣的書,也是一種幸福。

一、《尋路中國》(何偉著,賴芳譯,八旗文化,2011),這本書我推薦給清大陸生的相關學程,做為閱讀材料。作者自己駕車走遍大半個中國,這是他沿途所見所感。因為是親身經歷,非常貼近中國現實,展示了很多中國社會最底部的令人吃驚的現實。例如某地民工,一天的薪水,就是五包泡麵,等等。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從一個外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社會發展,帶有很多比較眼光,例如對於租車行業和交通規則的對比,就很有趣。

本書被視為中國版的《在路上》,與作者的其他兩本著作《甲骨文》和《消失中的江城》一起,形成三部曲,可以看做近些年來最好的外國人的中國深層觀察。

二、《集體暴力的政治》(查爾斯.蒂利著,謝岳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1),被認為是有關「集體暴力」的最好介紹。餐聚的時候,張廣達先生也大力推薦,說他也會參考本書。暴力其實是我們這個社會很重要的成分,影響至深至遠,只是因為司空見慣而被我們忽略它的意義。明白它的影響,我們才能知道從何防範。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什麼是集體暴力,尤其是很多暴力,並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形式,我們無往而不在暴力中,只是不察覺而已。或者,我們也許看到的都是直觀的暴力,但是,那些掩蓋在文明外衣下的,不易被察覺的暴力,其實才是更應當被警惕的。本書,就是關於集體暴力的經典論著。

三、《大秦帝國》(孫皓輝著,河南文藝出版社),這是一位原中共部級高幹強烈推薦我看的。全套書有點長,共十二冊,我現在剛看了三冊,已經完全被吸引住了。這部書從商鞅變法寫起,對春秋戰國的歷史進行了恢弘全面的文學敘事,無論是知識的豐富還是結構的龐大,都是罕見的文學巨篇。

對於春秋戰國歷史有興趣的網友,絕對不能錯過這部巨著。中國的很多文學,具備隱晦的政治寓意。這本歷史小說也不例外。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在閱讀的時候進行一番索引,看看在春秋戰國各國的變法圖強中,有哪些是當代中國的縮影。

四、《子彈鴉片──天安門大屠殺的生死故事》(廖亦武,允晨文化,2012),因為備課會用到。老廖的這本書我大力推薦,是因為這是真實的歷史的紀錄。我們通常會知道的是大事件和大人物,但是歷史更珍貴的是小事件和普通人。這本書記述的就是他們的歷史。

口述,本身就是歷史記憶的重要工具,而歷史記憶,就是抵抗國家暴力的重要工具。我本學期在清大開設一門新課,專門講述國家暴力與集體記憶的關係,也會引用廖亦武的這本書。我想,也許我們都該思考一下:我們記住了什麼?我們忘記了什麼?我們是如何記住的?我們是如何忘記的?

算給你看:蓋了核四才會漲電價

吳政峰

公投審議委員會駁回台聯提出ECFA公投的理由,認為問題設計應該「正面表列」,意思就是反對ECFA的台聯,不能提出「請問你『同意』簽訂ECFA嗎?」的問題。因此,支持核四續建的國民黨,必須提出「續建核四」的公投,而不能提出「停建核四」的公投,這是國民黨在公投上唯一的選項。

江揆一邊拋出核四公投,另一邊卻配合台電,說出電價將漲四成等,讓我們來看些數據。

核四於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七日正式動工,至今已耗資二八三八億元,亦即每年的支出超過二一八億元,這些沒入成本(sunk cost),均編列在每年台電的帳面支出上。再看看台電截至去年五月的負債,總金額為一七九九億元。假設沒有建核四,台電現在的營收扣除支出,即是二八三八億元減去一七九九億元,為一○三九億元。換句話說,若沒有核四,去年六月時,電價不但不用漲,甚至有調降的必要,人民與企業不用面對捉襟見肘的困境。

更令人民啞口的是,執政當局一邊宣布核四公投,一邊要求追加預算四百至六百億元續建核四,這種兩面手法,在責任政治與民主國家中,漠視誠信道德的原則,是非常嚴重的不應該。

算算看追加的四百億元至六百億元,加上之前的二八三八億元,總成本最高高達三四三八億元。一座核電廠的壽命為四十年,分攤至每年的沒入成本約為八十六億元,加上每年的燃料發電成本為三百億,平均一年的成本高達三百八十六億元(不包含保養維修等額外支出),是國內目前最昂貴的發電方式,平均每戶一年要為台電背負約五千元的負債,這些錢從何而來?就是藉由調高納稅人的電費,來幫台電清償債務。

所以蓋核四會降電價嗎?錯!蓋了核四才會漲電價!

網路時代,馬總統不知民眾睿智的程度,已非吳下阿蒙,現在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人民現在只給政府兩個選項,一是立即「停建核四」,二是辦理「續建核四」公投。若政府拒絕這兩個選項,執政變成在野,恐將指日可待。

(作者為媒體識讀研究者)

Heart surgeon reluctant to leave Sudan for Oscars 心臟外科醫師不願為奧斯卡獎離開蘇丹

Italian heart surgeon Gino Strada would really rather not be in Los Angeles for Sunday’s Academy Awards, where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life-saving work he does in Sudan is up for an Oscar.

義大利心臟外科醫師史特拉達真的寧願不要為了週日的奧斯卡獎而在洛杉磯;在該頒獎典禮中,一部關於他在蘇丹從事救命工作的紀錄片,有望拿下一座奧斯卡。

"I would prefer to be here and doing surgery," said the head surgeon at the Salam Centre in Khartoum, which bills itself as Africa’s only high-standard specialist facility offering free open-heart operations.

「我寧願在這裡開刀,」這位喀土木薩拉姆中心的首席外科醫師說。該中心自稱是非洲唯一提供免費開心手術的高標準專科醫院。

The hospital is featured in Kief Davidson and Cori Shepherd Stern’s "Open Heart," one of five films nominated in the Documentary Short category.

這家醫院是戴維森與史坦的「開心」影片的主題,該片是入圍紀錄短片獎項的5部影片之一。

The film tells of eight Rwandan children and teens who travel for life-saving surgery at Salam Centre, which is run by the Italian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Emergency.

該片訴說為了在薩拉姆中心的救命手術,而展開旅行的8名盧安達兒童與少年的故事,該機構是由義國非政府組織「緊急」所經營。

Strada said most patients are young, malnourished and suffering from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The condition of chronic damage to heart valves can occur after an acute episode of rheumatic fever, an inflammatory disease that may develop from strep throat.

史特拉達說,大部分的病人年輕、營養不良,並飽受風濕性心臟病之苦。這種長期損害心臟血管的情形,可能在一陣急性風濕熱發作後產生,而該發炎性疾病或許來自鏈球菌引起的喉嚨痛。

It virtually disappeared from Europe after the early 1960s because children had access to antibiotics, he explained. But in Africa, where many people have "never seen a nurse or a doctor in their life", Strada said, rheumatic fever is endemic and leads to the continent’s most common form of heart disease, causing an estimated 300,000 deaths a year.(AFP)

該疾病實際上在1960年代初期後,已從歐洲消失,因為兒童可獲取抗生素,他解釋。但在許多人「未曾看過護士或醫生」的非洲,史特拉達說,風濕熱盛行,從而成為這塊大陸上最普遍的心臟病,每年估計造成30萬人死亡。(法新社)

新聞辭典

reluctant︰形容詞,不情願的、勉強的。例句︰She gave me reluctant assistance.(她老大不情願地給我幫助。)

bill︰動詞,(以廣告、報紙等)宣傳、宣佈。例句︰He bills himself as an anti-nuclear power campaigner.(他自稱是反核能運動人士。)

endemic︰形容詞,地方性的、某地(或某些人中)流行的。例句︰This is a problem endemic to the Western world.(這是西方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

核四公投題目「是否續建」

林恕暉、曾韋禎、李宇欣

馬政府推動停建核四公投案,並將公投題目訂為「你是否支持停建核四?」引發反核環團及在野黨的強烈抨擊,質疑馬政府是藉公投的高門檻機制,技術封殺停建核四案。核四公投促進會執行長葉博文及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前主席蔡英文、前副總統呂秀蓮昨均主張將公投題目訂為「你是否贊成續建核四?

在野領袖 轟馬藉公投護航核四

立法院新會期昨開議,國會殿堂成了核四議題的主戰場;行政院長江宜樺首次施政方針報告即面臨在野黨的強力杯葛;蘇貞昌等在野領袖也重砲轟擊馬政府推動停建核四公投的目的是為了護航核四續建環團及藝文、學界等反核聲浪更是此起彼落,各方攻防熱度正加速升溫

依現行公投法規定,若採「是否支持停建核四」的題目,至少須動員九一五萬公民出來投票,投出超過四五七.五萬的同意票,才能達到停建核四的目標;相對地,擁有龐大資源的政府,只要不鼓勵投票就等於支持核四續建反核與擁核雙方處於極不對等的條件,因此反核派主張以「你是否贊成續建核四?」做為公投題目,就是要藉此突破馬政府設下的層層障礙

用公投題目 突破政府層層障礙

核四公投促進會執行長葉博文表示,如果國民黨要在立法院強行通過停建核四公投提案,公投題目應訂為「你是否贊成續建核四?」他說,行政院政策是續建核四、追加預算,基於權責相符,行政院應清楚交代續建核四的政策主張,交給人民決定

民進黨方面一致要求以是否贊成核四續建做為核四公投的題目;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表示,蘇貞昌認為馬政府這麼多年來首次針對核四要問人民意見,就應該問:「是否要續建核四?」而非問:「是否停建核四?」

王閔生說,馬總統一再反對公投法、也不推動公投,現在為了核四,突然要讓核四公投,充滿政治算計,想要用公投掩護核四續建

蔡英文表示,馬政府願意把核四問題提交公投,也承認核四的確是台灣社會的重大爭議,依照責任政治原則,執政黨提重大公共政策的公投,題目就應該是「是否支持或同意核四續建」,將自己的政策立場交給人民同意或反對。

政府主張續建 應以此題目公投

蔡英文說,既然由政府主張要核四公投,就應該由人民來決定是否接受執政黨的續建主張,如果人民不同意或公投未達成立門檻,核四不得續建,這樣的公投有「信任投票」的性質,一旦公投結果與執政黨立場不同,或公投未達門檻、不成案,代表人民不支持執政黨的政策立場,這樣形同「倒閣」,行政院長應負起政治責任。

推動新北市非核公投連署的前副總統呂秀蓮表示,有關核四公投的題目,應該問:「你贊成繼續興建核四?」而不是問國人「是否贊成停建核四」,否則就是偽善。

至於國民黨團的核四公投提案,將由選區內有核電廠的立委吳育昇、李慶華、蘇清泉及王進士等四人提出。吳育昇表示,國民黨智庫和行政院正在研究核四公投提案的文字內容,最快在週五的國民黨團大會上進行初步版本討論。至於公投提案的說明,將包含核四停建的利弊得失,但公投主文還是以「你是否支持停建核四?」等類似文字為主,不會出現條件陳述。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

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
-毛澤東

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

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
-毛澤東

人們總是首先認識許多不同的事物的特殊的本質,然後才有可能進一步地進行概括工作,認識諸種事物的共同本質。

人們總是首先認識許多不同的事物的特殊的本質,然後才有可能進一步地進行概括工作,認識諸種事物的共同本質。
-毛澤東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毛澤東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
- 毛澤東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毛澤東

一家有一家風骨

一家有一家風骨
- 毛澤東

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

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
— 毛澤東

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決。

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決。
— 毛澤東

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毛澤東

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係著我們自己全部的幸福,然而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包括活著的和死去的)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地嚮往著儉樸的生活,並且常為發覺自己佔有了同胞過多的勞動而難以忍受。

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係著我們自己全部的幸福,然而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包括活著的和死去的)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地嚮往著儉樸的生活,並且常為發覺自己佔有了同胞過多的勞動而難以忍受。
-愛因斯坦

個人遇到拂逆和不順,並且知道人力不能改變的時候,與其煩惱,不如隨遇而安。有首歌就是這樣唱的: 只有那能安詳忍受命運之否泰者,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樂。

個人遇到拂逆和不順,並且知道人力不能改變的時候,與其煩惱,不如隨遇而安。有首歌就是這樣唱的: 只有那能安詳忍受命運之否泰者,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樂。

2/26/2013

一日禪:點亮自己也點亮別人 光明幸福永不消失

每個人手中都有一根火柴,這根火柴可以點亮你內在的光明和幸福。但每個人也只有一根火柴,因此你必須想辦法讓這點光明不熄滅。當你點亮了自己火柴時,要在火焰沒熄滅之前,用同樣的光和熱,去點亮別人的火柴,讓這微弱的光明變成一把火炬、萬把火炬……那麼你的光明和幸福就會融入其中,永不消失。學會分享,你就會擁有光明的生命。

如何做到不生氣?

現代人往往火氣很大,因此整個社會總是瀰漫著一股暴戾之氣,而這種嗔心,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無明火”。

人之所以起嗔心,是由於個人的慾望、貪愛不能得到滿足;或是雖然得到了,但又失去了。因為非常在乎自我,所以只要能夠順自己的意就不會起嗔心,偏偏世間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於是心中常常有火氣,火氣就是嗔。像是怨恨、憤怒和仇視,這些都是嗔。

嗔心實在很傷人,只要一生氣,身體的細胞就不知道要死掉多少,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穩定,以及身體上的疾病。所以,嗔心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

而且,生氣也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因為用鬥爭、強權、憤怒等方式處理事情,除了會讓人一時之間有點怕你之外,根本無濟於事。只有用慈悲心或是智慧來處理,才能真的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做事成功的幾率通常比較高;而時時動嗔火的人,因為大家都怕他,當然不可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我們要多下工夫修養自己的脾氣,才能利人又利己。

那要如何化解嗔心呢?最好的方法是釜底抽薪,也就是確實體認到起嗔心是無用的,只有不嗔,對自己才有好處。因為當不如意的事發生了,再怎麼生氣都沒有用,生氣只會變成互相謾罵或是肢體衝突,是損人又不利己。因此,我們應該聽聽他人的意見,並且體諒對方的苦衷和用心,這樣嗔心就會減少了。

有的人動不動就愛生氣,明明知道生氣不好,他也不想發火,可是習氣實在很難改。遇到這種連觀念都用不上的時候,我最常教人的方法,就是當我們生氣的時候,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子呼吸上,心裏想著:“我還能夠呼吸,實在是太幸運了!”那麼,情緒就會慢慢地穩定下來。

面對別人發火生氣的時候,忍辱能防止很多不好的事發生。因此,釋迦牟尼佛曾說過忍辱的功德比持戒、苦行還大。忍辱不僅是對逆境現前要忍,對順境也要忍,因為順境出現時,我們往往會得意忘形,如果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嗔恨心馬上就會生起。所以,能時時刻刻保持平靜的心態,不要得意忘形,這是忍的智慧。

很多人誤以為忍就是逆來順受,因此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會說:“好吧!我就好好忍著吧!”其實,忍並不是忍氣吞聲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衝動,不要馬上做出反應。因為只有先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後,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恰到好處的反應,這樣才能圓滿地解決問題,這才是忍辱。

嗔心重的人,自我中心也重,總是太在乎自己的意見、得失和面子。其實很多事都沒什麼大不了的,為了一點面子問題,就和別人一爭長短,甚至拼得你死我活,實在很不值得,也很可惜。

因此,千萬不要認為壓制別人,是一件值得洋洋得意的事。而要想到:我起嗔心時,對方是不是也同樣會起嗔心?如果兩人都生氣的話,就一定會產生問題。如果是自己起嗔心而對方不起嗔心的話,那受害的只有自己,因為發脾氣的人是自己,對方並沒有發脾氣。即使對方也受害,但相較起來還是佔了便宜,所以是自己損失大,而對方的損失小。想通了這一點,下次嗔心又起時,就會先留一個退路給自己,同時也給別人一條路走,這樣彼此就能夠暢通無阻了。

一日禪:豐富自己人生 豐富別人人生

最好的給予是給予希望,最好的幫助是幫助別人實現理想!21世紀的成功不是你贏了多少人而是你幫助了多少人!一個人最大的價值是被人需要,受人尊敬,受人愛戴。我們擁有了公平機會,良師益友。因此知恩感恩,知福惜福,而對生命最好的回饋是不斷分享夢想和希望,成為一個助人助己,豐富自己人生豐富別人人生的人!

創新精神可以培養

華爾街日報

格雷格森(Hal Gregersen)是作家、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創新與領導力教授。以下是他在“釋放創新”(Unleashing Innovation)大會上的發言節選:

關於培養創業精神:數據顯示﹐大約三分之一的創新能力決定於DNA。另外三分之二則是我們成長和工作的環境。因此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
年幼的孩子會提出無數問題──因為他們不相信我們是在傾聽。一旦他們得出結論認為我們已經理解﹐他們就會停止發問。仔細傾聽他們的問題。當孩子們回家時﹐不要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而是問他們“你今天問了什麼問題?”或者“你今天還有什麼問題要問?”

創新力可以通過觀察、社交和體驗來培養。跟外表、思想或行為與自己不一樣的人一同吃飯、活動。我們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之一就是在不同國家生活的機會。那會讓他們有機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從而擁有無人能比的創新能力。

我們採訪過的每一位創新者幾乎無一例外地在成長期間都有成年人關注他們的這些技能﹐而這一點正是關鍵所在。

關於在公司里激發創意:創新型的公司都有創新型的領袖。他們總是提出發人深省的問題﹐像人類學家那樣觀察世界﹐與思維、行事或言談不同於自己的人交往。他們願意體驗和嘗試新事物。

你必須身體力行。在創新這個問題上﹐言行一致極其重要。

如果我讓別人在我的公司里創新﹐而我自己卻不這樣做﹐這種巨大的脫節很能說明問題。人們會覺得﹐我才不會那樣做呢﹐你叫我提出引人深思的問題﹐你自己卻做不到?你讓我花費本來可以用來做出成果的時間和精力﹐而你自己卻沒有這樣做?如果你都不做﹐我也不會去做。

歸根到底是要由首席執行長通過他所做的事情來為創新創造條件。然後其他人才能夠做同樣的事情。

關於創造力和文化:如果身處一種沒人願意出風頭的集體文化中﹐就很難提出引人深思的問題。

我並不是建議中國人變得像美國人一樣、美國人像阿根廷人一樣。那不是這個問題的關鍵。關鍵在於﹐作為企業領袖﹐我如何在自己身邊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確保無論我身處何種人文環境﹐引人深思的問題都會浮現?因為如果沒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就不會獲得具有顛覆意義的創新理念。這二者是相互關聯的。

關於創造力的未來:任何國家都有成為下一個創新之國的潛力。如果中國能夠想出辦法﹐在中國公司內部鼓勵人們提出引人深思的問題﹐進行觀察、體驗和交流﹐然後再加以利用﹐那麼在應對創新挑戰方面﹐中國的機遇並不遜於任何人。

身處何種文化並不重要。走進一家創新型的公司﹐你就會看到我所說的那類員工。創新者的眼中有一種深藏的光芒﹐昭示著他們對世界的濃厚興趣。

大家談中國:銀髮浪潮襲來,紓解之策安在?

BBC

據媒體統計,中國50歲以上的「老年」農民工數量已經達到3600萬。此前,因欠薪、工作環境差等問題突出,養老困局未得到普遍重視,而隨著農民工年齡的遞增,第一代農民工「退休」後的養老問題將會日益凸顯,而30年來農民工福利拖欠累積的問題,將在5年內集中爆發。(2月26日人民網)

「全國50歲以上民工破3600萬,養老問題將集中爆發」。養老問題,困擾我們久矣,也一直佔據著新聞版面、糾結在我們心頭。於此之前,一些數據同樣叫人憂心。截至201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85億,預計到「十二五」期末,全國老年人將達到2.21億;估計到2050年,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但是任何時候,似乎都比不了現今,養老問題令我們更加沉重而緊迫。

誠然,養老問題牽扯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解決養老問題也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系統工程,但目前而言,起碼有兩個問題火燒眉毛。

一方面,養老金的虧空問題。據悉,2011年個人賬戶空賬額繼2007年突破萬億大關後,再次突破2萬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也曾透露,截至2004年底,中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規模累計已達7400億元,且每年將以1000多億元的速度增加。養老資金缺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與之對應的則是另一幅逼仄畫面。參加養老保險的農民比例明顯偏低。據國家老齡委2006年初公布的數據,全國只有5500萬農民參加了養老保險,不到應參保農民總數的10%。即便2011年,新農保的參保者達到3.26億人,以實際領取養老金的8525萬人為基數,全年養老基金支出588億元,也相當於平均每人每年是690元、每月57.50元,給予老人們一些「零花錢」而已。

另一方,則是養老制度的漏洞問題。養老體系機構匱乏,服務能力十分有限。而養老金雙軌制更是將養老金的公共屬性剝離,涉嫌製造不公。日前,中國社科院發佈《2012社會保障綠皮書》和《中國社會保障收入再分配狀況調查》,調查顯示,不同養老保險制度的養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最高相差近50倍。也許背後有個人工作時繳費有差別等原因,但當養老金不能「雪中送炭」,甚至有「錦上添花」的衝動,「50倍的差距」背後難免存有貓膩。

銀髮浪潮滾滾襲來,紓解之策安在?如此追問或有失偏頗,畢竟政府、社會也一直在努力。譬如全覆蓋城鄉的「老有所養」保障體系。然而,以加速度的形式來臨的老齡化社會,以沉重的姿態表明紓解養老問題仍需加速努力。

張芳

研究:長期睡眠不足可打亂人體基因

英國科學家說,長期睡眠不足不但會讓人睡眼惺忪、精神不振、身體疲乏,還會導致人的基因發生變化。

這項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或許能幫助人們解釋長期睡眠不足或不好為什麼以及如何損害健康。

發表在國家科學院學術雜誌 按鍵 PNAS上的研究報告稱,連續一周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會導致數百個基因發生變化。

現在已經知道睡眠不好或不足跟心臟病、糖尿病和大腦功能減退有關,但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具體如何卻並不清楚。

基因轉變

薩裏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的科研人員針對這一空缺,分析了26人的兩組血液樣本;一組是在連續7天每晚睡眠至多10小時情況下採的血樣,另一組是連續7天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情況下採的血樣。

分析結果顯示,連續一周睡眠不足之後,血液中有700多個基因起了變化,而每一個基因都攜帶著製造蛋白質的指令。

這些基因較活躍時,則生成更多蛋白質,從而改變人體的化學平衡。

同時,睡眠不足會打亂部分基因在白天自然盛衰的規律,從而擾亂人體的自然生物鐘,並影響到對健康至關重要的人體免疫功能。

薩裏大學的科林·史密斯教授(Colin Smith)說,研究顯示許多不同的基因由於睡眠連續不足而發生了非常戲劇化的轉變。

破解病理

如果人體無法及時產生足夠的新細胞來補充或替代老舊細胞,長此以往,便會導致疾病。

劍橋大學學者阿吉萊什·雷迪(Akhilesh Reddy)說,薩裏大學科研小組這項研究的最主要成就是發現了睡眠不足對炎症和免疫系統的影響,這就提供了進一步解析這種影響與不同的疾病之間的聯繫,比如糖尿病。

對這項研究的另一個目標,尋找能夠化解睡眠不足對基因的不良影響的藥物,雷迪博士說,目前還不知道導致基因轉變的機制是什麼,但理論上講,如果基因轉變可以被啟動或停止,那就可能通過藥物方法制止這種轉變的發生,抵消睡眠不足的影響。

但是,他認為睡眠對人體所有的細胞更新、再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保護身體健康來說,保證自然、良好、充足的睡眠是最理想的。

黑田東彥將擔任日本央行行長

日本政府內部基本決定將起用亞洲開發銀行(ADB)總裁黑田東彥(68歲)接替即將於3月19日卸任的日本銀行(央行)現任行長白川方明。日本政府認為黑田東彥支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出的「大膽的貨幣寬鬆政策」,同時在國際金融界也擁有廣泛人脈,因此適合擔任央行行長。

副行長將由日本學習院大學的岩田規久男教授(70歲)擔任。另一位副行長將主要討論從日本銀行內部提拔中㭱宏理事(59歲)。上述方案將在本週內提交日本國會眾參兩院。

安倍將於24日結束訪美行程返回日本,目前已經啟動人事方案的最終協調。日本政府目前已在私下裏與黑田進行了接觸。在與朝野各黨進行協調後,有望在本週內向國會提交3名正副行長的人事任命方案。

作為積極的貨幣寬鬆政策倡導者,黑田很早以前就提出日本銀行應實現一定的物價漲幅、引入運營貨幣政策的物價目標。黑田曾在日本財務省工作,主要任職于國際金融和主稅局等部門,自擔任財務官的1999年到2003年,以通過大規模拋售日元來干預匯率的「日元升值戰士」而聞名。

黑田自2005年起擔任總部位於菲律賓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ADB)總裁等職務,在國際金融界擁有廣泛人脈,因此向海外傳遞日本意圖的能力也值得期待。作為就任日本央行行長的條件,安倍曾提出候選人要支持積極的貨幣寬鬆政策,同時要具有成為國際金融有力人物的能力。日本起用財務省資深人士擔任日本央行長,在15年來尚屬首次。

此外,將就任副行長的岩田規久男主張利用貨幣寬鬆政策形成緩慢的通貨膨脹,進而刺激經濟,是日本「通貨復脹(reflation)派」的代表性經濟學家之一。長年來一直在批評日本銀行的貨幣政策。

另一名副行長將從日本銀行內部提拔。而最可能的方案是起用主管國際金融的理事、熟悉金融系統的中㭱宏。

日本銀行正副行長的任期為5年。現任行長白川不會等到任期結束(在4月8日結束),而將與山口廣秀和西村清彥兩位副行長一起于3月19日辭職。在政府將人事方案提交國會後,眾參兩院將在3月上旬要求行長和副行長候選人闡述自己的主張,然後對人事任命進行表決。

日本央行的正副行長的任命需要分別在眾院和參院獲得通過,在執政黨席位未過半數的參院,在野黨的合作不可或缺。眾人之黨已經表示了反對起用財務省資深人士的態度,而民主黨內則出現了贊同黑田就任央行行長的論調。

黑田擔任ADB行長的任期將到2016年為止。ADB行長職位一直由日本人壟斷,但如果黑田在任期中間辭職,這一職位有可能首次落入日本以外的國家手中。

黑田東彥,1967年畢業于東京大學法學系,隨後進入原日本大藏省。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學碩士。歷任財務官、內閣官房顧問以及一橋大學教授,自2005年2月起擔任亞洲開發銀行行長。

「安倍經濟學」撬動富裕階層消費

日本經濟新聞

「安倍經濟學」——日本首相安倍就任後提出的一連串的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正在撬動日本的家庭收支。百貨店的高檔品牌等奢侈品銷售增長顯著,高檔車銷售也表現強勁,企業已經開始採取改裝店舖和增產等應對舉措。隨著股市的上漲,日本的富裕階層消費首先走向活躍。另一方面,由於受電費上升等影響,在超市等進行日常購物時,很多消費者仍然存在勤儉持家意識。「安倍經濟學」能否帶來全面的消費復甦?將接受考驗。

股價走高帶來財富效應

日本百貨店高島屋東京店將於3月重新裝修高檔品牌商品櫃臺,並將引入「朗雯 (Lanvin) 」和「吉爾•桑達 (JIL SANDER)」等品牌。經銷的品牌數量將比現在增加1成,達到70個。此外,松屋銀座總店也決定於9月將以「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為代表的高檔品牌的櫃臺擴大約2成。

由於受股價走高帶動消費的「財富效應」等因素的推動,奢侈品銷售開始走熱,日本的百貨商場在此背景下加強了營銷。百貨店的美術、珠寶飾品與貴金屬銷售額連續5個月高於去年,1月增長6.8%,顯示了較高增速。而高檔品牌等的日常用品也增長3.6%。2月依然未改強勁勢頭,截至2月20日,大丸松坂屋百貨商場的美術、珠寶飾品與和服衣料銷售額(10家主要店舖)增長14%,而高檔品牌增長24.7%。

在旅遊領域,海外遊船旅遊正日趨受到歡迎。以日本阪急交通社為例,4月以後出發的遊船預訂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成。熱門旅遊團10日行程的費用最低約為30萬日元。據說以赴歐洲旅遊為中心,老年階層的諮詢很多。

而在汽車專賣店,高檔車銷售強勁。豐田在去年底完成全面改良的高級轎車「皇冠」的銷售保持強勁。而備受歡迎的豐田BLADE儘管每輛售價高達500萬日元左右,但自上市1個月以來,銷量達到了約2萬5000輛。今後增速有望高於每月4000輛的銷售目標。

為此,豐田已經決定將4月份的日本國內每日生產量在此前計劃的基礎上提高約1成,達到1萬3000輛以上。由於環保車補貼到期等原因,豐田曾預計截至1月末的銷量在1萬2000輛以內。但由於消費者信心的回升和日元轉為貶值帶來的出口盈利改善等原因,環境正在好轉。

為了購買住宅而前去參觀獨棟住宅和公寓式住宅樣板房的人也在增加。據由住宅開發商組成的日本住宅生產振興財團統計顯示,1月日本全國住宅樣板房接待的參觀人數為30萬670組,較去年同月增長3%,連續2個月出現增加。在東京中心地段銷售價格高達8千萬~1億3千萬日元的高檔樓盤的公寓式住宅開發商的一名高管說:「由於日元貶值和股價走高,金融相關人士的購房意向強烈」。

老年階層起支撐作用

自日本確定眾議院解散的去年11月中旬起到最近,日經平均股指上漲了約3成。不但家庭資金持有的股票價值出現了膨脹,而且由於日元貶值,投資信託以外匯投資信託為中心也在上漲,以富裕階層為中心,投資者的腰包正在鼓起來。三菱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後藤康雄認為,「如果現在的股價水平持續下去,全年個人消費將被增長約1%(約3萬億日元)」。

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預測,戶主在60歲以上的家庭的消費支出將佔個人消費整體(2011年度約為280萬億日元)的約4成。有分析認為,與適齡勞動者相比,財富效應在大量持有個人金融資產的老年階層身上得到了更加明顯的體現,老齡者的增加將對奢侈品消費構成支撐。


坐飛機是你對環境犯下的最重罪行

紐約時報
ELISABETH ROSENTHAL

去年秋季,就在民主黨與共和黨似乎無法在任何事情上達成一致的時候,一個廣受兩黨支持的法案輕鬆地獲得了國會批准,奧巴馬也迅速簽字同意,這個法案就是“2011年禁止歐盟排放交易機製法案”(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Prohibition Act of 2011)。

這項奇怪的法律實際上就是禁止美國航空公司參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而該體系則是歐洲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而進行的孤獨嘗試。這個項目始於八年前,根據它的要求,如果歐洲發電廠和製造廠的碳排放量過大,他們就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按計劃,航空業今年也要開始支付費用,進出歐盟國家機場的飛機都需要為自己的碳排放付費。
然而,由於美國、印度和中國的航空公司及政府通過法律訴訟、威脅採取貿易行動,以及進行相關立法等行動對該規定表示強烈反對,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宣稱,將把該規定的全面實施推遲一年。

如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美國身上,因為奧巴馬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承諾,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他第二任期的部分工作內容。今年9月,聯合國國際民用航空組織(U.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將針對這個航空問題組織各國召開會議。目前,該問題是氣候變化方面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對於很多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人來說,坐飛機是他們對環境犯下的最嚴重的罪行。乘飛機從紐約到歐洲或舊金山往返一趟,平均每人就能製造兩到三噸的二氧化碳。每個美國人平均每年製造約19噸二氧化碳,而歐洲人的平均值為10噸。

所以,如果你每年長距離飛行五次,它們就將佔到你的碳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三。在蘇黎世工作的環境顧問安雅·科爾姆斯(Anja Kollmuss)說,“對於紐約市的很多既不開車,又住在公寓里的人來說,他們在這方面的碳足跡或許遠遠大於其他部分。”

對於我來說的確如此。對於像阿爾·戈爾(Al Gore)和理乍得·布蘭森(Richard Branson)這種經常乘坐私人飛機來往於世界各地,卻聲稱自己獻身於環境的人來說,也是這樣。

雖然航空碳排放目前只佔全球變暖的5%,但是據預測,這個比例即將顯著提高,因為航空出行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飛機燃油效率提高的速度。(同時,大多數其他行業的碳排放量都在降低。)

這就是歐盟在2008年決定把航空業列入減排計劃的原因。“我們認為,我們當中那些能夠買得起機票的人,必然也會有錢支付他們航程的污染費,”歐盟委員會負責氣候行動的委員康妮·赫澤高(Connie Hedegaard)說,“很多歐洲人都不明白這為什麼會在政治上引起爭議。”

雖然很多航空公司都試圖通過技術創新來減少碳足跡,比如採用更高效的飛機設計和在油料中混入生物燃料,他們卻成功抵制了所有關於碳排放的法規和稅收。

去年,美國航空公司向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提起了訴訟,但未獲成功,它們辯稱,歐盟無權對越洋航班徵收碳排放稅,因為飛機是在國際空域飛行。

美國航空運輸協會(Airlines for America,原稱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of America)是美國航空業的行業協會,它提出為航班設定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結束的碳排放目標,僅在那之後再引入經濟制裁措施。該組織負責環境事務的副總裁南希·揚(Nancy Young)說,歐洲的計劃“負擔過重”,在2012年到2020年間將會耗費美國航空公司31億美元(約合195億元人民幣),她還說,“該規定是在從美國航空公司的口袋裡掏錢,然後放進歐洲的金庫。”

然而也有些業內人士不同意這個觀點。“我認為航空公司總是在誇大難度,”曾擔任行業協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line Transport Association)法律事務負責人的戴維·霍奇金森(David Hodgkinson)說。他目前在自己的出生地澳大利亞珀斯是一名航空和氣候法律師。“我不明白,既然這個方案比較直截了當,花費又相對低廉而且還將轉嫁到乘客身上,為什麼反對會如此強烈。”

他說,澳大利亞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將按照歐洲的計劃行事,按規定,如果航空公司超出了年度碳排放配額,就必須購買所謂的碳排放許可。該配額正在逐年降低。

一些分析人士預計,歐洲的計劃將會使每張普通的跨大西洋航班票價增加約5美元。雖然這聽起來似乎很少,但是航空協會的南希·揚堅稱,美國航空公司是在利潤極其微薄的情況下運營。她說,“區別或許就在盈虧之間。”

其他人指出,機票價格可能會因為該計劃而出現大幅度上漲。碳信用額的價格就像股票一樣上下浮動,如今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點。環境顧問科爾姆斯說,“倘若價格上漲,就不會有這麼多人如此頻繁地飛往歐洲或加州了。”

今年,歐盟已經開始根據原定計劃,向歐洲境內的航班收取碳排放費了。歐盟委員會委員赫澤高說,如果國際民航組織無法在今年9月拿出一個合理的、基於市場的計劃,歐盟就將開始向所有進出歐洲機場的航班收取排放費。

無論怎樣,機票價格似乎註定會有所上漲,也許這樣很公平。我們之所以花更多的錢來購買LED照明燈和混合動力汽車,部分原因就是我們關心環境。

從世界層面而言,赫澤高說,美國在今年航空談判中的表現“將會很好地驗證”奧巴馬總統是否遵循了他就職時的承諾,以及“美國目前在世界舞台上是否會更積極地應對氣候變化”。

Elisabeth Rosenthal是紐約時報環境和健康記者。

陳立恆:給自己一分鐘的安靜

年前,約莫是一年將屆,許多政府部會、民間機構或是企業法人不約而同舉辦起各類議題的集會,至少我在很短的時間裡,應邀參與了好幾場不同的會議,每一回我都抱著乘興而去的心情,期待與各界碩彥一起暢舒胸中對於該項議題的願景擘劃,可惜的是,我時常大失所望。

這些集會形式不一,但狀況大致相同,主辦人員多半身居顯耀,各個行色匆忙不說,總是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想法,他們的急切通常直接演進成一連串文不對題的論述,毫無懸念的,起頭一旦離題,接下來要回到主軸就難如登天。於是我發現,一場會議下來,經常流於主講人的天馬行空,既缺乏專業人士的觀點意見,更不見整體發展的宏觀視野,有時還會出現與會來賓面面相覷、難以接話的尷尬場面。

這些人士的渾然忘我著實令我訝異,卻又無比的似曾相識。多少年來,我們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大環境,主事者們活在自迷迷人的渾沌之中,都只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以為對的事情,沒有做到正心誠意的功夫,卻妄想行治國平天下的大業。

我不禁想起不久前和統一總裁林蒼生的幾句閒談。認識林總裁的人都知道,在企業界打滾數十載的他,骨子裡其實是個滿懷風雅與禪機的文藝老青年,他喜歡打坐,十多年來早已深得箇中三昧,於是推薦我有時不妨也嘗試一下,特別是在開會、演講、決策或是接待客戶之前,先靜下心來一段時間,沉澱清理自己的思緒心靈,就算花個一分鐘的時間也好,他相信,只消一分鐘的安住觀想,便可以為接下來的處事種種,帶來意想不到的助益。

林總裁說的打坐,事實上,我也已經身體力行了二十幾年,只是他的打坐,到了作為基督徒的我身上則變為禱告。但無論打坐還是禱告,其目的和儒家的正心誠意相同,都是為了凝聚對事物的專注力,連接來自天地宇宙的靈感能量,既非求福求報,也爭不來身外之物,沒有牽涉任何怪力亂神的玄奧成分在內,純粹潛心於一片寂靜清澄裡,用最誠實負責的面目,看待自我與人間的一種態度,從而還給我們的頭腦與心靈,一塊可以種桃種李種春風的清淨福田。

作為商人,我們早已習慣每天面對接踵而至的事件時,給自己一分鐘的安靜,回到這片清淨福田之上,去尋求不同問題的解答,讓一間以千百、或者以數萬人計的企業得以運行不輟。然而無論士農工商,其實都可以得利於這一分鐘的安靜。試想,如果這些主事者在赴會之前,也曾經給自己一分鐘的安靜,他們怎麼還會以那樣偏離主軸的模糊倉促,來虛擲在場眾人的時間與期待。

同樣的,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能夠在每一次執策任事之前,都給自己一分鐘的安靜,才踏出俯仰無愧於天地人心的下一步,也許,我們可以改變今天台灣的迷惘亂象。

正值蛇序呈祥的新年殷始,我衷心期盼人人都能給自己一分鐘的安靜,從這一分鐘的安靜裡,真實面對本心與萬物,看清前方的艱辛,堅定正確的道路,一步一步走向一個雲開見日的高遠未來。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

未來工作 服務老人

為人父母者望子成龍,往往對子女提出念書和未來就業方面的建議,但時代不斷改變,現在的高薪行業在未來不見得吃香。未來學家指出,10到20年內,就業市場將改頭換面,不少主流行業可能現在聽起來可能不可思議,像是在垂直農場耕作的農夫、幫助老人保存和加強記憶的外科醫生。

英國「電訊報」報導,人力公司Freshminds主管柯蘭德表示,20年前,很多人進入職場後就待在同一家公司做到退休,現在的年輕人在第一份工作可能待不到三年,未來的年輕人換工作頻率將會更高。甚至於「工作」的觀念也會改變。特許人事暨發展協會 (CIPD)首席經濟學家彼特森表示,未來的人可能不是固定在某家公司上班,而是類似現在的派遣工那樣,遊走於不同專案之間。

彼特森認為,雖然工作型態可能改變,教育程度高的人還是比較吃香。不過,未來唸書講究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學習的能力。也就是說,即使原有飯碗打破,如果擁有較好的教育又習慣持續學習,就可以迅速學習新技能轉換工作。

有深度的笑話

法國著名化學家巴斯德,有一次去巴黎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時,住在一家旅店,旅店服務人員見他衣著樸素,行李簡單,以為他只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客人,就把他安排在一間偏僻陰暗的小房間裡,後來服務員無意中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巴斯德教授時,趕緊跑來要求幫他更換房間,並且向他道歉說:"我以為旅客的闊綽和地位,和他所攜帶的行李是成正比的,所以將您認錯了,實在是很抱歉!"

巴斯德笑著回答說:"不!我認為一個人的擺闊和他的無知才是成正比的!"

箴13:18棄絕管教的、必致貧受辱.領受責備的、必得尊榮。

今日經文:
箴13:18棄絕管教的、必致貧受辱.領受責備的、必得尊榮。



菲律賓的廢核電歷程

吳尚書

昨天(2月25日)是菲律賓以和平的「人民權力」,推翻馬可仕政權27周年,也是該國放棄原子發電的關鍵年。菲國的原子發電計劃可以追溯至1958年,不過直到1973年才因為能源危機,讓馬可仕總統宣布在馬尼拉西方100公里的巴達安半島興建核電廠。

該廠於1976年動工。在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電廠事故後,巴達安的工程因此暫停並且進行安全檢視,竟然發現達四千處的缺失!此牽涉到周遭的斷層帶,尤其是附近尚有低度活動的皮那度波火山。然而,因為投資規模龐大,而菲國又處在戒嚴時期,使得並無足夠的力量停止施工。至1984年,該電廠趨近完工,惟總成本達到23億美金,啟用已經指日可待。

停建成本換取安全

1986年初,因為年輕軍官政變失敗引發的「人民權力」運動,這場百萬人民組成,包括教會、中小企業與反對黨的運動,最後在空軍、警察與其他軍事單位的倒戈後,強人馬可仕流亡夏威夷。新上任的總統柯拉蓉鑑於同年四月車諾比核災、巴達安居民的抗議與國內的反核聲浪,斷然拒絕啟用,同時在美國法庭控告承包商西屋公司賄賂與高估費用。然而,敗訴的結果使得該工程成為菲國最大的外債負擔,此債務直到2007年才清償完畢。之後歷任的政府曾想要將該電廠轉為火力,但是成本評估卻高於興建全新的火力電廠。該電廠儘管沒有運轉,每年仍須耗費資源加以管理維護。

從菲律賓的經驗可以看出停建核電的確有可觀的代價。一旦核四停建,的確會讓過去的投資付諸流水。惟這些已經是沉沒成本,目前的重點在於興建後的效應與風險是否值得。在菲國的案例中,原本被視為休眠的皮那度波火山,在停建後的1990年先發生7.7震度的地震,隔年六月更大規模爆發,迫使方圓30公里內的六萬居民撤離。當然,此爆發並沒有摧毀巴達安電廠,但也無法證明該電廠能否度過火山與地震的挑戰。

如今核四面臨同樣的難題,一方面有相當數目的缺失,外加附近斷層與地震等風險,還有追加預算的龐大負擔。另一方面,則有可觀的停建成本,還有政府可能大幅調漲電價的預告。今日政府已考慮公投案,企望主政者能言出必行,讓人民決定是要富貴險中求,還是以可觀但尚能負擔的停建成本來換取安全。

作者為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國際關係博士

核四公投的幾點提醒

詹順貴

林義雄先生完成三次核四公投千里苦行十年後,府院高層終於點頭決定舉辦核四停建公投。但此舉究竟是長期堅持興建核四的國民黨政府釋出善意或包藏糖衣毒藥,仍待觀察,切勿盲目隨之起舞

首先,有關核四公投議題,如何設定?例如可能是有特定立場的核四停建公投或核四續建公投;也可能是沒有特定立場的「您支持核四停建或續建?」問題,再開放由人民圈選支持停建或續建的公投。會需要討論公投議題如何設定,原因來自我國的《公民投票法》第30條規定公投通過的法定要件是投票人數達投票權人總數1/2以上,且有效票數超過1/2同意者,才算通過

慎辦選務建立公信

也就是說如果投票人數未超過投票權人總數1/2以上,也算未通過。因此,假設核四公投議題被設定為核四停建公投,卻因舉辦時間倉卒,宣導不足,民眾(尤其中南部)不明就裡,無法判斷,以致投票意願不高,即可能因投票人數不足而未通過。於是政府便可以「名正言順」繼續興建,不可不慎。

其次,核四究竟要停建或續建,如政府誠心正意要以公投解決此難題,則有關核四的所有利弊得失、核安風險與經濟風險等等所有資訊,都必須充分揭露公開,更應該透過類似聽證程序充分地辯論檢視並予以轉播與刊載),而且必須讓民眾有充分時間了解、吸收之後,再舉行公投,方不致被操弄

最後,基於核四議題之高敏感性以及人民對政府在此議題的信賴不足,建議馬總統、江院長,在公投前的相關準備工作(包括所有資訊的彙整與公開;聽證程序的準備、舉行;公民投票的相關資訊宣導與最後核四公投議題的如何設定等),應另外遴選(開放接受各界推薦)一批社會公正與專業人士組成委員會負責執行,直到正式進行公民投票的相關選務工作,方由中央選委會接手。如此才能真正建立公信力,經濟部與台電或反核的一方要捍衛各自立場,各自去遊說民眾,也較無球員兼裁判的質疑。

筆者贊同公投,但應如何公投?如何準備?經濟部與台電同意揭露核四相關資訊的程度?攸關此公投之真假與成敗,政府既已初步決定舉行,以上問題,應再給個說法。而且,「暫緩」再追加預算投入興建工程,應是基本態度吧

作者為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

「領導者要善於處理複雜的事務,把它變得簡單。」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 張亞勤

不負責任的下一代

陳津穗

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我週遭的很多已婚同事都選擇不生小孩,不外乎兩個條件:

1. 經濟 (因為錢都拿去買房子)

2. 教育 (教得好怕被欺,教不好氣死自己)

你問我是哪種人?我會告訴你,以上我全符合。

屬於草莓族的兒子即將退伍,最後一次放假,一進家門就說:「買輛車給我吧!下禮拜,我要開車回部隊領退伍令。」

役期近兩年,能安然而退,身為父親,按說該高興才對,沒想到我卻心情低沉,思前想後,久久無法回應他的請求。記得送他入伍時,耳提面命他注意言行,軍令如山,不得輕忽,他卻不改輕佻地 說:「國家靠我去救,一定毀了!」

我殷切期待,他經歷軍隊磨練,可能會較成熟穩健,事實上依然故我,不禁長嘆,難道這就是所謂一輩子的牽掛?

上班領薪?三萬幹啥,年年考試?父母撫養!

他回家後,丟下行李就想溜,我輕聲問他:「退伍後有什麼規畫呀?」

他成竹在胸答:「K 書準備參加十月的考試啊!」

他可算得精,以考試之名,申請延後入營,足足玩了 三個月;現在,他要故技重施,算算,又有幾個月好混了。看我陷入沉思,他倒過來勸慰我:「爸,您不用操心,家裡多我一人,也不過加雙筷子而已。」話說得可美啦,事實不是這麼回事。猶記得,我常常張羅好飯菜請他入座,他探身一瞧,轉身走人:「我吃泡麵。」

我算了算,桌上大大小小有十道菜,辛苦的老媽還在廚房揮汗如雨,聽兒子要泡麵,氣得差點提菜刀追出來。

當兵期間,他返家一定帶回大包髒衣物,老媽邊洗邊搖頭,我還得不時說「以色列戰士的母親驕傲晾征衣」的故事來安慰她,而兒子那種永遠長不大的心態,教人擔心。在家,日上三竿,老媽去催駕,兒子說:「人家晚睡,幹嘛要早起?」

母親問:那你能這樣過一輩子嗎?怎麼一點都不急?」只聽他灑脫的笑:「急?急什麼?妳去探聽一下,我們這屆法律系兩班,有幾個人在上班?就算去上班,每月不到三萬元的薪水能幹什麼?」

母親焦慮再問:「那你總要努力準備吧?」他顯得不耐的答:「考試那有這麼簡單,有學長考了十年,還在考呢!」

如此不是擺明要父母再養他十年,先預告,請不必沒見識,不要如此大驚小怪嗎?他翻身睡到自然醒,那管母親的長嘆。

手機不新?被偷最好;機車壞了?扔天橋下!

聽他口吻,讓我想起他大學四年用手機、換機車的行為。他讀書學費父母全包,吃住在家,每月另支一萬元零用錢,卻入不敷出,非要去打工,收入全用在無謂的消費上,像手機通話費,至少兩三千元,動輒五六千元。而且每當新款手機上市開始廣告,他就恨不得趕快丟掉手邊用的;有次在網咖打工,手機被偷,他不但不怪竊賊,還心存感激的說:「真謝謝他偷得好,正想換支新的。」

另一件事是,有天晚上,他搭計程車回家:「爸,幫我付車錢,機車壞了,丟在路邊。」接著,上演除非包計程車接送,否則沒新車、上學免談的戲碼。我與老妻,尋尋覓覓,好不容易找到丟在天橋下的機車,推好遠去送修再騎回家。老妻一路開罵:「這就是你教的好兒子?」

買鞋虛榮?一定名牌,找他優點?事態嚴重!

他的交通違規罰單,更讓郵差送到手軟,違規事由五花八門,例如未戴安全帽、違規停車、闖紅燈... 有一次,罰單出現「棄車逃逸,逕行舉發」,如果不是繳納罰款才領回被交警拆走的車牌,我還相信他所說車牌被偷,而且天天催他報警呢!至於打工,薪資還沒進帳,要怎麼花已計畫好,只要今天領錢,明天鐵定不見人影,散盡錢財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他不是月光族,應該叫日光族才貼切!

他追求時尚名牌更是不在話下,尤以運動鞋非名牌絕不穿,他的理論:「我不是虛榮,你總不願見到你寶貝兒子的腳受傷吧?」所以,父母親買三百九十九元的地攤貨,兒子買價近十倍的旗艦級精品,是理所當然,好像中外古今皆如此,否則怎配當孝順的好父母?有次與老妻私下檢討,是否該多鼓勵少責難,妻遞給我筆和紙說:「要鼓勵總該找出優點吧?來,給你十分鐘,把你寶貝兒子的好德性列出來看看!」不瞞你說,我用超過妻給的時限好幾倍的時間,竟然寫不出一個字!我猛然驚醒:「事態嚴重!」

兒啊!老爸急於告訴你的一句話是:「你不會永遠只有十七歲!」快點醒過來吧!

12 個寵壞孩子的方法

1. 有求必應:打從孩子出生開始,你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後長大成人,他還是會倔強的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 他出口成 "髒",你一笑置之: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你卻只是笑了笑,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 愛他說的話很討喜,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的話來講。

3. 從不訓練他精神獨立:從小一切幫他打點好一切事情由你來負責,等到他20 歲時再突然告訴他"自己決定吧!"我們不難想像孩子們對這種突如其來且遲來的恩准,反應會是:"#~%&^...."。

4. 從不告訴他你錯了:如此將造成他日後嚴重的罪惡感,若我們一直避免把錯字冠諸孩子的不良行為,一直不告訴他孰是孰非,待某日他牴觸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無法替他掩飾的罪行,他 還以為整個社會都與他作對,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5. 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像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一樣地跟在他後面,撿起他丟再地上的書鞋子髒衣服,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養成他日後推卸責任,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

6. 毫不限制他的讀物:小心啊!雖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乾淨,腦子吃的卻是垃圾。

7. 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日後父母離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為孩子麻木不仁無關痛癢的反應感到震驚與不解。

8. 當他的搖錢樹:若金錢對他們而言太容易到手,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錢就掉下來了,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如此要他們如何能瞭解"錢歹賺",如何使他們能有正確的金錢概念。

9. 滿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慾:當你自始至終永遠滿足他的需求時,你會發現一次的拒絕就足以對他造成傷害極大的挫折感。

10.永遠站在他這邊:站在孩子這邊固然是好的,但要永遠嗎?當孩子真的犯錯時呢?你能想像這種心態都是別人不好他們都對我的孩子有偏見,會造成他日後一生多少問題嗎?永遠站在孩子這邊,永遠教他與鄰居師長警察對立,不過是提早讓他走上不歸路罷了。

11.我就是拿他沒辦法:當孩子們闖了大禍犯了大錯,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這句話來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藉口找台階下,孩子們以後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難道不會想:"既然沒辦法那就乾脆讓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好了"。

12.準備過悲慘的一生吧:想寵壞你的孩子嗎?想培育出不負責任的下一代嗎?很簡單,照著這12 條法則去做,保證你一生會是悲慘的!

如果您是那位孩子、或是那位父母,如何面對未來的困阨?__

人需要出走

蔣勳

其實我不太講旅行或旅遊,我常常用的一個字是「出走」。人在一個環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銳度,也失去了創作力的激發,所以需要出走。

我七O年代在歐洲讀書,那時候我寫關於文藝復興的藝術史,老師問我,「你有沒有去過義大利?」我說還沒有。他說,「你沒有在米開朗基羅的雕像前,熱淚盈眶,你怎麼敢寫他?」後來我在義大利跑了一個月。身上就是一個背包,兩件襯衫。我也曾經睡火車站,那時候坎城的火車站是一片年輕人睡在裡面。他們問我,「你怎麼沒帶報紙?要鋪報紙的。」他們就分給我。早上五點,警察帶了一大桶的咖啡,噹、噹、噹,敲著桶子,叫醒大家,請大家喝完咖啡離開,火車站要營運了。

不要問該準備什麼?先問你愛什麼?

歐洲有種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翡冷翠(編按:義大利佛羅倫斯)認識十四歲的蘇格蘭小孩,帶個氈呢帽,打掃廁所一個學期存的錢,就到歐洲來旅行。花完了,一點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蘇格蘭風笛,再繼續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時候感觸很深,不同的文化,年輕人可以這麼不一樣。他們將來長大以後,擔當的事情也絕對不一樣。我們宋朝詩人柳永說,「今宵酒醒何處?」中國文化裡面本來有這個東西。可是這個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年輕人的生命力沒有了,生命力消失了。

我希望壯遊,帶動的是年輕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將來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很多人要去歐洲,都會覺得我在歐洲很久,就會來問我:「我要去歐洲,要準備什麼?」我就會反問他,「你覺得你要去做什麼?」當你自己很清楚要做什麼、意志力很強的時候,所有困難可以一層層克服。我們今天小孩的準備,他們的信用卡、語文,絕對比當年拿著商品樣本在歐洲闖的台灣商人好,但是他們就是走不出去,因為他們的安全感。甚至有人好幾年都在問,但最後就是走不出去。

其實壯遊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說。

我常常跟朋友說,《西遊記》孫悟空那麼厲害,他一翻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那他去取經不是很容易嗎?為什麼是唐三藏取經?因為孫悟空沒有動機,而唐三藏有動機,雖然沒有取經的能力。但是動機是比能力重要的。沒有動機,根本就沒有出發點,連起跑點都沒有。只要有動機,都很棒。最怕的是無所愛。如果年輕人想要走出去,我會問他,「你愛什麼?」如果喜歡搖滾,要去玩重金屬,想要跟樂團,我都覺得很好。此外,「壯遊」的「壯」字,不只是炫耀。壯這個字,包含了一個深刻的,跟當地文化沒有偏見的對話關係。

旅遊是很大的反省,是用異文化,去檢查自身文化很多應該反省的東西。比較裡面,才瞭解文化的不同,沒有優劣。就像寫《裨海紀遊》(編按:清朝康熙年間記錄台灣山川風物之著作)的郁永河,他看到原住民被抓來拖牛車,下雨他們就在淋雨。他就問:「為什麼不讓他們在屋簷下躲雨?」翻譯官就告訴他,「他們其實跟動物差不多,他們是不怕淋雨的。」郁永河就嘆了一口氣說,「亦人也。」所有好的旅遊書,都會有這個觀點。著有《真臘風土記》、出使吳哥城的周達觀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時候,受不了天氣。他不瞭解當地人怎麼每天洗好多次澡。一年之後,他變了。當初他帶著大國心態,當時元朝那麼偉大,但他後來說,真臘(編按:今日的柬埔寨吳哥窟),一個小小的東南亞國家,可是禮儀這麼嚴整,「不可輕視也。」我覺得,人不可能沒有主觀,可是慢慢在旅遊裡面,修正自己的偏見跟主觀,才是好的旅遊。

不只向外觀察,而是向內反省

即使只是參加旅行團,也可以有不一樣的體驗跟視野。現在資訊真的很發達,在出發以前,做一些準備的工作。第二個,到現場之後,盡量檢討自己的主觀。我帶朋友去吳哥窟,我會說,「我現在帶你們去柬埔寨人的家。」他們下車都會嚇一跳,真的什麼都沒有。我們叫做「家徒四壁」,他們連壁都沒有。我在台灣,老覺得我還缺什麼。到那裡,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麼。」我以為我比他們富有。可是後來我看到他們男男女女從田裡回來,脫光光的在河裡、蓮花當中,彼此潑水、唱歌,我覺得他們比我富裕太多了。我一生當中都沒有這樣的經驗。我覺得這就是個很大的收穫。所以我覺得任何一個旅遊都值得,因為只要一對比,你都會回來檢討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旅遊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內在,最美的東西。外在的風景,其實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壯遊絕對不只是向外的觀察,而是向內的反省。

在一個環境久了,不但爆腦漿、爆肝,還會變得「僵化」與「麻木不仁」

出走當然是一個很棒的選擇,若短期無法成行...

閱讀、手作、聊天、學習、陪伴、分享、運動、散心、唱歌、畫畫...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只要能讓你的生活比重產生變化的自然也會改變你的生活品質,避免腦子僵化、心靈麻木了。

有多久沒抬頭看看天、看看路邊的小花小草、聽聽在行道樹上吱喳的小鳥??就從這個簡單的改變開始吧!

拿香跟著拜


王景弘

殺朱拔毛」,這是馬英九爸爸那批舊權貴喊的口號,跟著流亡的小兵遵命在臂上、胸前刺青,無辜又不知所云的台灣人也拿香跟著拜

現在朱毛死,兩蔣亡,而新權貴抱著舊權貴的遺囑,喊「終極統一」,也有一批與國民黨吃香喝辣的台灣人,不知所云地拿香跟著拜。

台灣人的被殖民性格,缺乏自信,順從威權,不知道可以不拿香,也可以不拜,結果,一個腦袋跟大家不一樣的權貴上台,民調只有十三趴,國民黨台灣人「利委」,還是上香叩頭如儀。

馬英九對別的無感,卻對人民幣的毛澤東頭在台北滿街跑,「感覺」兩岸「和平」而得意。但如果是對等的和平,蔣介石的老臉怎麼不能在北京公車趴趴走?

有人說民進黨「不了解中國」,那真是鬼話。民進黨和台灣人不是不了解中國,只是不能接受中國的條件。在海外享有言論、旅行自由的台灣人,四十年前便不斷有人訪問北京,向中國當局直言台灣民意反對「解放台灣」,也反對「統一」。請問「半山」之子到北京說些什麼?

台灣人並沒有「殺朱拔毛」的冷血,也沒有「反攻復國」的野心,這兩個口號消失,大快人心;但台灣人民不需要中國人來「解放」,也沒有胃口被中國「統一」。

馬英九的老子那一代流亡者,藉口「殺朱拔毛」、「反攻復國」以進行戒嚴獨裁統治;現在他自己靠中國的文攻武嚇,接受北京的條件,來取得與維持政權。

要殺朱拔毛是老權貴帶頭,要老毛趴趴走,接受「和平解放」是新權貴帶頭,剿匪降匪都聽他們呼喚。台灣人什麼時候才能自信自主,而不是盲目拿香跟著拜?

(作者資深新聞工作者)

「一年1068個會議」的思考

BBC

2月20日,新華網載沿海一省份某廳局一年的會議高達1068個。消息一出,立刻招致各方評論,行政部門 「文山會海」 的官場舊習積弊,再次衝擊人們眼球。

「1068」其數字之巨大、會議場次之繁冗,著實讓人震驚,引人深思。

「一年1068個會議」,平均每天的會議次數就多達3次,姑且不論會議的質量高低,單就會議的場次就夠領導幹部受了。領導幹部這樣每天疲於「串場」,其真正用在謀劃工作、深入基層的時間就微乎其微了。

誠然,會議的主旨是為了安排部署和研究工作,但長期以來,「就會開會」、「人云亦云」的會議病症仍然存在,其行政效率和辦事質量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與之相隨的是腐敗浪費現象。打著會議的幌子進行公款旅遊、公款消費的現象屢見不鮮,借開會公款吃喝的有之,借會議公款旅遊的有之,到風景區開會的亦有之……,全社會因公款浪費是數量大得令人咂舌。

倡導開短會、講短話,走基層、辦實事已是改革會風、轉變作風的當務之急。

其實,在信息傳播手段日益發達的今天,情報互通、任務落實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比如我們可以借鑒外企高管利用電郵,依靠現代信息技術召開網絡直播會議等形式傳達和落實工作;可以大力倡導 「一線工作法」,讓基層情況在一線掌握了解、問題在一線發現、經驗在一線總結,這樣即可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又能提高行政效率。

2/25/2013

青春並不是生命中一段時光,它是心靈上的一種狀況。它跟豐潤的面頰,殷紅的嘴唇,柔滑的膝蓋無關。它是一種沉靜的意志,想像的能力,感情的活力,它更是生命之泉的新血液。

青春並不是生命中一段時光,它是心靈上的一種狀況。它跟豐潤的面頰,殷紅的嘴唇,柔滑的膝蓋無關。它是一種沉靜的意志,想像的能力,感情的活力,它更是生命之泉的新血液。
- 古羅馬哲學家 塞內卡 Lucius Annaeus Seneca

生命之燈因熱情而點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生命之燈因熱情而點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人行千里路,勝讀十年書。

人行千里路,勝讀十年書。

我們在變化中成長。如果你拒絕了變化,你就拒絕了新的美麗和新的機遇。

我們在變化中成長。如果你拒絕了變化,你就拒絕了新的美麗和新的機遇。

「反腐」該如何治本

日本經濟新聞

在日本人喜歡的諺語中,有一句話叫做「水至清則無魚」。這句話的意思是水過於清澈(由於沒有魚食用的餌料)魚就無法生存,人的人格過於清廉,也會被人疏遠,陷入孤立。換個角度也許可以說,如果嚴厲取締貪腐行為,生意人就難以生存,經濟就可能陷入低迷。在聽說中國春節商戰的情況後,筆者想到了這句諺語。

今年中國春節商戰的銷售額較去年增長14.7%,增幅相比去年下降了1.5個百分點。這是雷曼危機之後的2009年以來的最低增幅。中國新領導層反腐,官員和企業高管一下子減少了春節期間的宴會和高額饋贈。中國經濟復甦原本就非常緩慢,再加上此次的反腐運動的影響,消費增長進一步低迷,因此,陷入困境的飯店和百貨店經營者應該不在少數。

估計今後也許會出現雖然希望懲治腐敗官員,卻不希望看到經濟如此趨冷的呼聲。或者也會有人猜測:「考慮到經濟,反腐敗活動早晚會結束。忍到夏天吧」。筆者在日經中文網上的《北京的飯菜為何這麼好吃?》一文中建議,將公務員的飲食標準限制在一定金額以下,隨後被不少中國媒體轉載。我甚至會有這樣自高自大的想法:春節商戰的下跌會不會跟我的建議有關?。

但是,我並不打算收回以前說過的話。而是希望此次的反腐不會像政治運動一樣很快結束,能將享有不透明利益的官員繩之於法。同時,從此次春節商戰遇冷現象中可以看到中國扭曲的經濟結構。僅僅官員和企業高管減少宴會和奢侈品消費,為什麼就會讓消費增長乏力呢?這難道不是因為有錢的人、花錢的人僅限于官員和企業高管嗎?

在中國,花錢的主體是政府和企業,這從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構成比中可以看出。中國民間消費(個人消費)佔GDP的比例僅為3~4成,而政府和企業支出(投資與消費)則達到近6成。這一比率在美國卻完全相反。在美國,個人消費佔GDP的7成以上,而政府和企業支出則不到3成。中國實現增長依靠的是政府和國有企業高管花費組織中的金錢,而美國實現增長依靠的卻是民眾花費自己的錢。

美國即使實施敦促公務員和企業減少奢侈消費的運動,消費也不會像中國這樣趨冷。因為美國普通民眾在家裏舉辦小型聚會或者向朋友贈送簡單的聖誕禮物,就可以對消費構成支撐。為什麼中國的民間消費如此弱呢?答案非常簡單。隨著經濟成長而增加的財富大多進入了政府和企業的腰包,普通民眾獲得的財富相對少。換言之,這是因為中國人的工資仍然很低。

真正希望消除官員和國有企業高管的腐敗,僅僅依靠懲治貪腐是不夠的。即使以法律加以處罰也不夠。必須減少進入政府和企業部門的財富,同時將財富更多分配給普通民眾。就像螞蟻聚集在甘甜的蜂蜜上一樣,政府和企業裏有取之不盡的金錢,因此大量腐敗份子聚集於此,以攫取金錢和利益。如果政府資金出現剩餘,減輕稅負即可,如果企業資金出現剩餘,提高員工工資即可。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中國民間消費羸弱的現象,則體現了中間階層尚未完全成長起來的現狀。在中國僅極少一部分階層生活富裕,這樣的社會對民主主義的實現極為不利。原因在於一部分人能夠輕易支配力量弱小的大多數人。而如果存在富裕的中間階層,他們會發出多種意見,因此一部分人就不能繼續隨心所欲了。

反過來說,中間階層力量薄弱的社會即使實施所謂的民主程序選舉也很難培育出健全的民主主義。這是因為經濟實力雄厚的統治階層擁有強大影響力,導致大多數民眾的聲音被忽視。另一方面,迎合底層民眾的部分政治家很容易走向極端,使社會出現動盪。
筆者之前就說過中國要實現民主主義僅僅要求實施選舉和保障自由是不行的。必須讓全社會養成按民主程序辦事的習慣,同時民間必須設立監督政府的機構。除上述以外還必須轉變經濟結構,沒有經濟民主化就沒有真正的民主化,原因是民間力量不壯大民主主義就只是個擺設。

再回到當前消費低迷的話題上。受「反腐」影響而銷售額增長放緩的高檔飯店和奢侈品店是不是一直以來過於依賴部分財大氣粗的「官需」?消費行業的相關企業今後是不是該多關注一下不斷成長的中間階層呢?經濟民主化當然需要改革財富分配結構,但位於腐敗鏈條上的企業自身的改革同樣必不可少。

日本的河流60年代由於工業污染魚類消失無蹤。河川中的浮游生物發生了變異。而在腐敗的鏈條上的也都是奇怪的「生物」。日本在經過治理後,魚類逐漸回歸。魚兒在清澈的河流中游來游去的樣子著實令人心情愉悅,希望中國社會也能如此。

中國黑客僅新式戰爭冰山一角

BBC

英國《觀察家報》2月24日在「聚焦」版發表了記者保祿·哈里斯(Paul Harris)以《中國軍方黑客僅21世紀新型戰爭的冰山一角》為題的報道,為讀者揭示更多新世紀一種全新戰爭方式——網絡戰爭的內幕。

哈里斯通過對一系列網絡安全專家的訪問後撰寫了這篇文章。

文章主要指出,儘管似乎目前只有中國和美國就上海浦東的61398部隊是否就是大量攻擊美國企業和機構的黑客部隊而爭論不休,但是俄國、印度、以色列等數不勝數的國家都已經擁有了網絡戰爭的能力。

冰山一角

哈里斯的報道首先提及,總部設在弗吉尼亞的美國私營安全企業Mandiant最近發佈新聞稱,研究發現近150起針對美國公司和部門的高度精端複雜的黑客攻擊源自位於上海浦東的一座白色12層大樓。

Mandiant認定這座大樓就是中國軍方61398部隊的駐地。當美國CNN記者試圖前往大樓報道時遭遇軍人追擊攔截;一組BBC記者也曾被短暫拘留。

哈里斯指出,儘管Mandiant的新聞發佈使得網絡戰一下子成為新聞焦點,但鮮為人知的是全球性的網絡戰爭造已經靜悄悄地打響。

而美國方面所公布的中國軍方黑客行為僅僅是這場新型全球性戰爭的冰山一角。

他報道稱,由軍方掌控,集諜報、愛國活動和犯罪於一體的新型戰爭方式正在改變戰爭的定義。

改變規則


美國私營安全公司Mandiant總裁凱文·曼迪亞稱,探測到來自61398部隊141次針對美國公司部門的高端複雜的網絡攻擊。

總部設在莫斯科的殺毒軟件公司Kaspersky實驗室的專家告訴哈里斯說,其實各國政府雇用黑客相互攻擊早已在無聲地進行中,而這次美國公開對手信息等於是尋求改變遊戲規則。

報道稱,已經退休多年的原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邁克爾·海登就稱新的網絡戰紀元彷彿帶有「1945年廣島核爆」開啟核戰爭時代的氣味。

報道還引述了美國Mandiant公司的總裁凱文·曼迪亞的話,描述了一些據他們所掌握的中方黑客的「網上形像"。

網名為「UglyGorilla」(醜陋大猩猩)的黑客據信是一名中國退役海軍少將;一位黑客很可能喜歡哈里波特小說,不過英文名錯拼成「Harry Poter」(應為 Harry Potter);還有一位黑客網名起作「SuperHard」(超硬)。

報復攻擊

報道指出,自從《紐約時報》報道了中國高層領導人擁有巨額資產的消息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均先後遭到中國黑客的攻擊;上周五,微軟公司繼臉書、推特和蘋果公司之後也成為被黑的美國公司。

哈里斯寫到,在中國黑客對美國目標實施不間斷攻擊同時,美國的間諜機構和公司也不是坐以待斃。

有證據顯示僅2011年一年,藏在「防火長城」之後的中國政府和民間機構也遭受了50多萬次黑客襲擊,而其中15%來自美國。

重訂規矩

報道文章指出,除中美兩國之外,俄羅斯也被認定是大量黑客攻擊的來源地之一。

與此同時,在網絡戰場上,還有很多包括恐怖主義組織在內的非政府組織和個人,也參加進來。

各類組織和個人,各種利益集團,混加在國家機構和執法機構中間,使得網絡戰場敵我難分,險像環生。

文章引專家意見認為,美國和中國等網絡戰主要角色,最終有必要聯手制定類似《日內瓦公約》的戰爭新規則: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不過更多悲觀的業界人士認為,很難看到各國決策者在災難性事件發生前主動聯手制定新規則。

安倍晉三訪美成果與失望並存

華爾街日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以中等分數通過了他的首次外交測試﹐在上週短暫的訪美之行中在經濟政策問題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國家安全問題上較實現他預設的目標還差一點。

安倍晉三結束他在華盛頓旋風式的訪問後於週日返回東京。他在華盛頓會晤了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與眾多美國官員見面握手﹐並以清晰的英語發表了20分鐘的演講﹐進而宣傳了自己的政策日程。這是他領導的保守黨去年12月重新執政以來他首次與奧巴馬會晤。

安倍晉三此行未能在日益棘手的中日領土爭端問題上從華盛頓獲得更強有力支持的承諾﹐而爭取美國的支持是他此行的最主要目的。不過﹐此行使日本參與一項即將達成的太平洋貿易協議的可能增大﹐他可以說是取得了一項切實甚至更進一步的勝利。參與太平洋貿易協議是安倍晉三頗受歡迎但也備受爭議的一攬子經濟政策中缺少的一個重要成分﹐安倍晉三的政策推高了日本的股市﹐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支持率。

具體而言﹐安倍晉三成功地使奧巴馬發表了一份帶有和解意味的聲明﹐表示在日本對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所擔憂的問題上有迴旋餘地﹐這可以說是為東京參與該協議準備階段的談判掃清了道路。日本參與這個由美國牽頭的協定被擁護者視為是通過貿易促進長期經濟增長的一種途徑﹐同時可以在中國的迅速崛起導致東亞地區安全局勢不穩定之際﹐增強日本與地區盟友的關係。儘管如此﹐日本國內的強烈反對──特別是來自農民和依靠農民選票的政治家的反對──使TPP對安倍晉三和他的幾位前任來說成為一個尤其敏感的問題。

在上週五華盛頓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安倍晉三表示有意儘快就加入協定一事做出決定。日本媒體週日報道說﹐安倍晉三可能在未來一兩週內公佈自己的決定﹐這樣日本可以最早於今年6月正式參與協定的談判。美國官員說﹐日本加入協定談判的時間還取決於奧巴馬政府是否能夠從美國國會獲得足夠的支持。美國國會中很多與汽車業有關係的議員都仍反對允許東京加入協定。與日本汽車企業在美國獲得的重大成功不同的是﹐美國汽車生產商在日本國內市場僅佔有很小的份額﹐它們指責日本存在各種各樣的非正式貿易壁壘。日本汽車行業一直否認這樣的指控。

安倍晉三推進日本加入TPP的努力因美日的一份簡短聯合聲明而變得容易一點。這份安倍晉三訪美期間發表的唯一一份聯合聲明說﹐兩位領導人承認﹐兩國存在雙邊貿易敏感問題﹐包括日本的某些農產品和美國的某些製造產品﹐指的分別是大米和汽車。他們還說﹐預先承諾單邊取消一切關稅並不是加入TPP談判的一項必要條件。這樣的措辭對安倍晉三非常重要。安倍晉三在競選時曾承諾將反對任何不允許涉及敏感問題的貿易協議。

雖然在訪問之前安倍晉三的幕僚表示加強雙邊安全關係是他的首要目標﹐但會談凸顯出日本平衡日美及日中關係時面臨的挑戰。據日本和美國官員說﹐安倍晉三未能從奧巴馬那裡獲得日本官員希望能夠獲得的強硬公開承諾:如果中日之間圍繞一群無人島產生的、仍在繼續的爭端演變成暴力(比如說因為巡邏該地區的兩國艦船和飛機出現誤判)﹐那麼美國將保衛日本。

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奧巴馬坐在安倍晉三旁邊說﹐美日同盟是我們地區安全的核心基礎﹐以及我們在太平洋地區所做的很多事情的核心基礎。但他沒有在公開言論中提及“中國”一詞。新任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在會見日本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時也是如此。日本官員覺得美國對中國保持克制立場﹐並對此表示失望(如今對美國而言﹐中國是更大的貿易伙伴﹐規模遠超日本)。他們表示本來是想聽到克里做出前國務卿克林頓(Hillary Clinton)那樣的表態。克林頓對中國的語調更為強硬。

事實上﹐奧巴馬和其他官員在與日本代表團打交道時保持著克制﹐這可能是因為日本政局以動盪聞名於世﹐他們不想去取悅又一個可能堅持不到一年以上的日本首相。奧巴馬從當上總統以來﹐已經跟安倍晉三之前的四任日本首相打過交道。

在福島核災難限制了日本的核能使用之後﹐安倍晉三急不可耐地尋找新的能源﹐並要求美國允許對日本出口頁巖氣。據日本官員說﹐奧巴馬對此不置可否。而對於安倍晉三請奧巴馬回訪日本的邀請﹐他也沒有明確答復。就連安倍晉三本人﹐在表示會談氣氛熱烈的同時也說奧巴馬的態度非常實際。事實上在這次會晤之前﹐安倍晉三曾請求於1月份訪美﹐結果遭到拒絕﹐理由是奧巴馬太忙。

日本第一夫人安倍昭惠(Akie Abe)週四在Facebook發文說﹐由於奧巴馬夫人的日程安排問題﹐她陪同丈夫訪問的願望沒有實現。可見華盛頓方面的歡迎並不是那麼熱烈。奧巴馬政府一位官員解釋﹐東京方面是在安倍晉三的訪問已經確定很久之後才請求讓安倍夫人訪美的﹐而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無法改變她確定已久的外出參加活動的承諾。

YUKA HAYASHI

安倍的下一步


上任60天以來(依日本首相的標準看這挺不錯了),安倍晉三(Shinzo Abe)還沒做過什麽蠢事。以安倍首個首相任期後上任的五位日本首相的表現來評判,安倍這次的表現可圈可點,而他在2006-2007年首個首相任期內的表現就很拙劣。

安倍此次以頗為自信的姿態上臺執政。他以通貨再膨脹來刺激經濟的計劃已產生效果,只是迄今還不知道市場對這些預期要實行的措施會有何反應。安倍在日中領土爭端中態度強硬,但他仍然保持了剋制,未作出一些不必要的民族主義姿態使緊張局勢升級。他對美國的出訪進展不錯,甚至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承諾加入高級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談判,同時又未失去國內農場主集團的支持。該集團是日本自民黨的執政基礎之一。

不過,從現在開始,他的執政難度會增大。安倍的第一項任務,是確保能任命一位願全力以赴實現2%通脹目標的人士擔任日本央行(BoJ)的新行長。安倍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少。在國際上,有關方面已警告日本不要購買外國債券,因為這被視為一種赤裸裸的匯率乾預行為。在日本國內,財政大臣麻生太郎(Taro Aso)則反對任命一名奉行激進政策的新央行行長。安倍應保持冷靜,提名一位願大膽推行溫和通脹的行長人選。

安倍第二步應該做的是,落實其經濟振興計劃中除貨幣刺激與財政刺激之外的第三項內容,即實施結構改革。當務之急是加入TPP。這確實會使日本面臨更激烈的競爭,但反過來也能讓日本獲得更有利的出口市場。如果取消在農業、醫療和能源等行業的限制性規定,日本可提高本國生產率。
第三,安倍應該抑制一種沖動。如果自民黨在7月份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勝,安倍會認為自己有可能成為小泉純一郎(Junichiro Koizumi,2001-06年任日本首相)之後最強有力的首相。危險在於,這可能會讓安倍轉而極力實現自己的真正抱負——重振日本的民族自豪感。那樣的話,他會毀掉自己取得的成績。

安倍希望淡化日本為其在二戰期間的所作所為(包括大量徵用慰安婦)進行的道歉。他希望參拜被鄰國視為軍國主義象徵的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戰後的日本首相歷來秉持實用主義高於意識形態的原則。安倍若想把目前這個良好開端保持下去,就應延續這一傳統。

馬核電箴言什麼意思

核四的恐怖性,已由福島輻射污染外洩讓我們預先見到。如果加上車諾比、三哩島和最近發生的美國華盛頓州核廢料外洩等事件的殷鑑,廢核電已無須評估,就像給孩童打預防針已不必研究哪些孩童該打、哪些不該打一樣,統統要打。

馬總統原先拍板定案核四要建完,前天改變態度,要求執政團隊在做核電決策前須充分做到「謙卑傾聽、詳加研究、廣泛溝通、審慎決定、有效執行」。聽起來執政團隊像是小學童和大頭兵,需要一面唸口號一面做動作,以免遺漏或忘記。

台電是政府機關裡最官僚主義的前一、二名,令人不敢恭維。所以「謙卑傾聽」是講給誰聽的呢?其實,包括馬自己都應該要謙卑傾聽。如果核一、二、四廠(運轉後)隨便哪個輻射外洩,馬總統全家都無法倖免,連狗子馬小九都難逃核網。那時再謙卑傾聽都來不及了。台電不解散重組,是不可能謙卑的。

「詳加研究」當然必要,但這麼多年了,又攸關萬民生死,難道都沒詳加研究過?現在才提醒要詳加研究,不是開玩笑嗎?「廣泛溝通」是什麼意思?若決定廢核電是不需要廣泛溝通的,只需和核電一小撮既得利益者溝通即可。馬要溝通莫非意味著暗中已決定要讓核四商轉?否則溝通什麼?還要「廣泛」溝通,更意味要向全民溝通,聽起來像是箭在弦上,勢在必行,吃了秤砣鐵了心。是耶?非耶?

「審慎決定」理所當然。這句話意味著在謙卑傾聽、然後詳加研究、然後廣泛溝通後,決定還要審慎,意思是核電專家和既得利益者硬要上馬之後,決策者還是可以否決,否則什麼叫審慎?至於「有效執行」就是無論廢不廢核電,決定後都要強力執行。廢核其實不需要強力執行,因為沒人反對(除了少數專家、官僚和既得利益者);運轉核電才須強力執行,因為反對者眾,逆天行事非強力執行不可。

安全供電費用必貴

民眾已有心理準備,像德國那樣接受乾淨但較昂貴的電價。把核電風險算進去,較昂貴是應付的代價。福島核災時國際陰謀論說日本核電廠運轉是在掩護製造核彈;台灣土地更窄小,危險無比,政府還堅持搞4座核電廠,是不是也為了掩護製造核子彈呢?

「這個世界的麻煩之處在於傻子自信過度、聰明人充滿懷疑。」

「這個世界的麻煩之處在於傻子自信過度、聰明人充滿懷疑。」
-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羅素

豈可用兩千三百萬人的生命財產與核電對賭?


日本福島核災兩周年之際,民間團體號召十萬名民眾走上街頭,要求停建核四,獲得熱烈回響,反核四已是主流民意。然而,馬英九總統似乎不為所動,雖聲稱「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實際上仍堅持先建好再驗,展現「正面迎戰、主動出擊」決心,要讓核四預算案過關,顯然一場執政者與全民的碰撞已難避免。

我們必須提醒執政者,核四存廢的爭議,早期固然只有少數反核先行者走在孤寂的路上,但今天反核四風潮如同蝴蝶效應,已經遍及社會各階層,無分黨派、藍綠,社運團體、一般社團,甚至一向不管政治的家庭主婦、藝文界、電影人也都站到第一線。他們反核四並非呼應特定政黨的立場,而是為了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子民與子孫的將來,因此執政者若想以政治溝通方式消弭反對力量,恐怕徒勞無功,更不可能用抹黑貼標籤的方式讓反對者退卻。如今只有停建核四,另尋其它發電方式,才是解決爭議的良策。

坦白說,「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的承諾是一句沒有意義的空話。試問重度使用核電的日本,沒有核能專家嗎?它的核安檢查不夠嚴格嗎?日本在核能方面絕對強過台灣,但三一一強震仍舊帶來毀滅性的浩劫。而福島核災發生後,主要國家均重新檢討核電政策,瑞士、德國、比利時走上廢核之路,嚴重依賴核電的法國也快速降低核能發電的比例。即使專制的中國,意圖興建核電廠,仍遭到民間極大的反對聲音,顯然放棄或降低核電,已是世界潮流。其實,很多國家大力補貼替代性能源,如太陽能、風力、地熱、生質能源等,希冀逐漸擺脫對核電的依賴。

核電不但安全充滿疑慮,一旦除役至少必須花費數千億元善後,核廢料也逐漸找不到地方儲存,可謂遺禍萬年,若加上社會成本,一點都不便宜。那些強調核能是乾淨與廉價能源的人,顯然刻意掩蓋後端的費用,而這些成本與衝擊,不是我們,就是後代子孫必須承擔。不管如何,最後都要算總帳。

除此之外,核四不論預算、建造、安全等,在在引起強烈質疑。就預算而言,核四從最初核定的一六九七億元,多次追加預算,台電宣稱建造完成將達三千三百億元。而這只是目前的估算,以過去經驗看來,再追加預算的可能性相當大,因此核四已成無底的錢坑,對我瀕臨舉債上限的財政形成沉重負擔。再者,核四設在新北市貢寮,近海且在地震帶上,很容易受到地震與海嘯的衝擊。而其距離台北車站三十七公里,宜蘭頭城車站二十公里,一旦發生災變,大台北地區六百多萬人口將首當其衝,更會因為輻射問題,恐成為無人敢住的空城,乃是致命的災難。

在安全性上,綜合外界的質疑,核四有幾大缺失︰一、台電逕自變更設計多達兩千項,包括有輻射外洩危機的反應爐急冷卻水道支架焊接工程等;二、分包工期紊亂、施工順序錯誤;三、電纜線鋪設錯誤,因而全面重鋪;四、焊接的焊條錯誤,因而全部打掉重焊;五、埋鈑螺栓全面遭不當截切,還在改善中;六、三級品保失守(掛卡疏失淹水、採購非核能級商品等等);七、台電只有營運和維護電廠經驗,沒有自行設計核電廠與主持運轉測試經驗。

核四自從動工以來弊端頻傳,因偷工減料、施工品質不佳、輕忽核安、經費暴增乃至官員收賄等問題,共被監院糾正五次、彈劾二次,顯示核四工程安全、品質問題不斷,加上它未採統包的慣例有如一台拼裝車,安全性堪慮。「華爾街日報」曾報導,全球有十四座核電廠位處高活動斷層地震帶,台灣四個核電廠都名列其中;它同時指出全球十五個反應爐面臨地震和海嘯的雙重風險,台灣核一及核二廠四個反應爐又全都上榜。核四的外海有七十多座海底火山,建造過程又紕漏百出,無論如何安檢都無法讓人民產生信心,因此核四再建造下去,不僅虛擲金錢,更是與民為敵,馬總統還要一意孤行,以二千三百萬人的生命財產作為賭注嗎?

媽媽給兒子的18條iPhone使用規定 Mom’s 18-Point iPhone Rules for Son

On Christmas Day, 13-year-old Gregory Hofmann got something he craved - an iPhone 5. The next day, he got the contract. Not the one that got him his phone’s data plan - mom and dad are footing that bill - but a pact that tells him how he can and can’t use the phone.

耶誕節那天,13歲的克雷葛里.霍夫曼獲得他渴望的東西:一支iPhone 5手機。次日,他拿到合約,不是讓他手機上網的資費方案合約—這部份費用由他爸媽買單,而是一份告訴他用這支手機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的約定。

Janell Burley Hofmann honored her son’s "maturity and growth" with his first iPhone, but it came with strings attached. Eighteen strings, to be exact, in a written code of conduct.

珍妮.柏里.霍夫曼送給兒子他人生第一支iPhone,以獎勵他的「成熟與成長」,但是這份禮物有附帶條件。精確的說,是18個條件,寫在一份使用守則中。

The contract strictly lists 18 rules on how her son must properly utilize the iPhone. Also, the mother stated that she will confiscate the iPhone if he fails to comply with her rules.

這份合約明白列出她兒子須如何適當使用這支手機的種種規定,而且,這位媽媽還說,若他違反這些規定,她就會沒收這支iPhone。

Among the rules:"Do not text, email, or say anything through this device you would not say in person" and "Do not ever ignore a phone call if the screen reads ’Mom’ or ’Dad’. Not ever."

這些規定包括:「不要透過這支手機傳送簡訊、電子郵件或者任何你當著人面不會說的話」,以及「若來電顯示爸或媽,不要不接,絕對不要。」

Hofmann posted the code of conduct on her blog, and it soon went viral.

霍夫曼把這份使用守則貼到她的部落格上,立刻在網路上瘋傳。

"Oh my God. My first reaction was, why? Why did she really have to do this?" Greg Hofmann told Good Morning America.

「我的天啊。我的第一個反應是,為什麼?她一定要這樣嗎?」克雷格向「早安美國」節目說。

"What I wanted to do and show him how you could be a responsible user of technology without abusing it, without becoming addicted," Janell Hofmann said.

珍妮.霍夫曼說,「我是要告訴他,怎樣當個負責任的科技使用者而不濫用、上癮」。


新聞辭典:

crave:動詞,渴望。例句:I’m craving to buy a house.(我很想買一間房子。)

with (no) strings attached:片語,有(沒有)附帶條件的。例句:We’ve reached the agreement with strings attached.(我們在有附帶條件下達成共識。)

foot the bill:動詞片語,付賬,負擔費用。例句:It’s on me this time. I will foot the bill.(這次我請客,我來買單。)

詩62:8 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他、在他面前傾心吐意,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今日經文:

詩62:8 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他、在他面前傾心吐意,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誰摺了我們的降落傘?

黑幼龍
上星期在嘉義演講。好多年沒來這裡了,一切還是那麼熟悉。

能認出近二十年前畢業的卡內基同學,真的很得意。因為,不是他們很會健身養顏,就是我的記憶力還很不錯。當我告訴其中一位女同學,還記不記得我們一起坐車到北港去演講,沿途在車裡吃便當?她驚喜得叫了起來。

我想跟你談的是發生在當晚演講會的一件事。

當晚我講了二個多小時。面對七、八百人,我好像一點都不累。但我還是設法在預定時間講完。結束後,就在很多人排隊來跟我照相時,有好幾個人問我,你不是說要講一個降落傘的故事嗎?怎麼到結束都沒聽到你講呢?

他們真的聽得好仔細,一點都不放過。也讓我覺得有點啞口無言。但我想,當他們發現我現在就要在這篇專欄裡與他們分享這故事,一定會覺得不無小補。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位名叫 Plumb 少校的美國海軍軍官,是”小鷹號”航空母艦上的戰鬥機飛行員。他在越戰期間曾經出過 75 次戰鬥任務。就在第 75 次攻擊任務中被地面的飛彈擊中。他立即跳傘。落地後立即被越共抓住,關在監牢中。

Plumb 少校在牢裡受盡了虐待,吃盡了苦頭。被釋放出來時,已經是皮包骨,就像集中營梩的人一樣。

回到美國後,有一次他帶著太太,開車穿越中西部,傍晚在一個小鎮的旅館登記後,就到旁邊的一家小餐廳吃飯。

剛坐下不久,就有一位陌生人走過來跟他說,你一定是 Plumb 少校吧!

Plumb少校覺得不可思議,在這麼一個泠清的小鎮上,怎麼會有人認識他?

對呀!你怎麼知道?

那個人說,因為我也在小鷹號航空母艦工作。不過,我只是個在艙底下摺降落傘的小兵。那人在臨走前說,怎麼樣,那天你的降落傘有用啊!

Plumb 少校心想當然有用。否則傘張不開,他就死掉了。

Plumb 少校回到旅館後,怎麼也睡不著,整晚失眠。

他 回想自己當年在航空母艦上多神氣。穿著飛行衣,戴著太陽眼鏡,少校軍官的標章閃閃發光。而這個人在燠熱的大艙底下,每天做著這麼單調、無聊的工作。在工作檯上把降落傘打開檢查,再摺回去。而這個人卻救了他一命!只要他馬虎一點點,那根拉繩擺錯了方向,那個按鈕沒按緊,傘就打不開了。

想當年他經過甲板,這個小兵穿著白汗衫,頭戴白帽子,向他敬禮。他真的可能沒多看一眼。因為他是高高在上的戰鬥機飛行員。那人只是個小兵。可是那人卻救了他一命!

Plumb 少校在演講結束時問了大家一個問題:誰摺了你的降落傘?

我們也該問自己,誰是摺我的降落傘的人?



誰摺了我的降落傘? -2

二禮拜前我曾問你誰是摺你降落傘的人。

記得嗎?那位Plumb少校飛行員遇到當年在航空母艦上摺他的降落傘的小兵,竟激動得整晚失眠。沒有這位小兵,或這小兵馬馬虎虎,工作不敬業,當天傘就可能打不開。他就摔死掉了。

我們周圍也有很多人在摺我們的降落傘。只是我們與這位少校當年一樣,沒在意,或認為那是他們理所當然的工作。

不知你怎麼想。我聽完這篇演講後,思言行為都起了相當大的變化。

從那時起,每次下飛機,我都一定會跟站立機門口的空中小姐點個頭,說聲謝謝、或再見。這位空中小姐不只是馬不停蹄的工作了好多小時,現在還滿面笑容的在那裡鞠躬,說謝謝、慢走。大部份旅客頭也不回的火速走出機門。但我想即使只有一、二人跟她回應一下,她都會覺得很溫馨。

空中小姐就是摺我們降落傘的人。想想看要是她不盡責、不細心,可能會有那些嚴重後果。EQ這本書的作者高曼博士稱,客機上的工作人員都合作無間,重大災難會減少四分之三。

我現在經過家門口,一定要把車窗搖下,跟管理員打個招呼。他就是摺我們降落傘的人。他一粗心大意,整棟大樓的安全就有問題了。他的嚴謹,一定讓火災、小偷事件大為降低。

我現在要比以前更關心我的同事,更諒解他們的工作壓力。同事們也因為受到尊重而更投入,更主動。心情較愉快。生產力也因而大為提高。好多不該他或他們部門做的事,他會主動去做。

同事最是摺我們降落傘的人。想想任何一部門的人才馬虎了,不盡責,推諉,長期下來會如何?為什麼老闆、總經理到今天還是會以為只要提高薪資福利,同事就會全心投入?想想我們自己的感受好了。多少次我們通霄加班,多少次我們周末來工作,不但沒有抱怨,還覺得很爽。為什麼?

因為主管樂意聽我說話;因為老闆真誠的關心我的家人;因為總經理在信裡說他是多麼賞識我、感謝我。衷心讓我覺得很重要。

最後是家人。當我們遭受挫折,打擊的時候,一直支持我們,相信我們的是家人。是誰常把我們從低潮中拉起來的?每次要看病的時候,陪同我們去醫院的是誰?住院的時候每天給我們送飯,甚至睡在旁邊小沙發上的是誰?家人!

今天見到他們,再也不要因太累、心情不好而懶得與他們互動。因為他們是摺我們的降落傘的人。

我有一個好父親

台灣的「模仿天王」邰智源演出任何知名人物都唯妙唯肖,加上說、學、逗、唱、主持無一不精的本事。

問他表演是一種天分,還是後天努力的結果?

他笑說:「都不是,是我的父親給我的教育太好了,讓我很早就懂得『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道理。」

小時候,我算是一個很有家教的小孩,碰上長輩一定會說:「李伯伯好」、「謝叔叔好」…這些都要歸功於我父親的教育方式。

他教孩子從來都是私底下好好說、殷殷勸,從來不在外面打給人家看。比方說,小時候我很頑皮,老是在院子裏拿竹掃帚追人打,父親就說:「智源,我們出去散步一下。」

走到外面,確定四下無人,父親才說:「智源,跟你商量一件事,剛才那件事…」他和顏悅色,沒有半點責備的意思。

我愛問東問西,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父親也都讓我自由表達。比方說,我覺得父親人長得帥,簡直像劉德華;我的母親人長得胖胖的,實在只能用「可愛」來形容,心理就嘀咕:奇怪,我怎麼沒遺傳到父親的優點呢?

有一天,我指了指母親抱怨說:「爸,你長得這麼帥,我怎麼跟媽一模一樣『難看』呢?」父親聽了直笑,母親有點氣,說:「你這孩子,像我有哪裏不好?」我想,也對!我的母親人雖然不美,但她念北一女時家裏窮,輟學養家多年,後來靠自己念完高中、空中大學,又念了日本近畿大學法政學系函授班,她是個法學士耶!

童年的幸福,真的一輩子都忘不了,家裏除了父母,還有可愛的老奶奶、叔公、叔叔、奶奶逃難時撿到的孩子,每個人都很疼我。父親要養一家人,還讓我念私立薇閣小學。那兒校風好,學生上課都背四書五經,老師會設計很多玩樂、尋寶遊戲,寓教於「樂」,所以我每天一早6點就起床背書、看書,拿了好幾次第一名。

到了叛逆期,父親最常提醒我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把我當爸爸,把我當成你的朋友,什麼都可以跟我商量。」

上了國中,果然問題多了,那兒有不少「歪瓜劣棗」,一開始我經常被欺負,功課越來越壞,開始學會抽菸、打架、賭博。我還記得,我偷了父親一根雪茄,躲在房間內吸,聽見母親上樓敲門,馬上把雪茄藏到床底下,母親聞到了菸味,追問我,我硬是說:「沒有。」她生氣了,撂了句:「等一下跟你爸講。」小孩抽菸在家可是大忌。到了晚上,我聽見父親的腳步聲,母親向他告狀。他打開我的房門,看我躲在床上矇頭,把我搖起來,擠擠眼,示意不要出聲,轉頭大喊:「我、在、教、訓、他、哪!」然後就小聲說:「好好睡覺了。」他坐在床邊,看我睡了,才靜靜地走開。事後,他才找一個私下相處的機會,嚴肅地說:「以後不可以這樣子哦!」

當時我沒戒,一直抽到27歲,後來看了我師父蓮生活佛的書,才知道吸菸的廢氣會堵住七重脈輪,妨害修行,二話不說就扔了菸。父子同心,父親那年67歲,也戒了菸。更有趣的是,可愛的老奶奶抽到快90歲,同年也把菸戒了。

上國中的時候,我的確變壞了。當時的我愛玩、不念書,看到親戚念海軍學校,一個月可以領2萬2千元(新台幣,下同),心想:當「學生」也可以領錢?太棒了,就報考了軍校。

沒想到,有一年我碰上學長整學弟的歪風。他們知道我吸菸,放話要教訓我,一個相識的學長想解決這件事,我們在談判時,他出手打了我,我就抽出刀子抵抗,刺中了他的大腿,事情於是鬧開了。

出了事,校方打算以「暴行犯上」把我送交軍法審判,我被關禁閉長達1個月。父親來探監,隔門上的小洞抓我的手,說:「你放心,我一定救你出來,男孩子不可以哭。」我「嗯」了一聲,其實,我後悔、害怕極了。

幸好校長饒了我,讓我開除走人,總算逃過坐牢的惡果,但父親卻必須幫我賠上17萬5千元學費。犯了這麼大的過錯,父親還是沒責備我,只說:「我們好好考慮一下,以後你想做什麼?要不要乾脆介紹你去中央印製廠當電腦排版工人,一個月4萬元也不錯喔。」我想了一下,小聲告訴父親,我想念書,父親便拿出錢來,讓我去補習班補了1年。那次的轉變,讓我終於又回到童年時代作個「讀書人」的快樂。

隔年,我考上國立藝專,之後當完兵,參加了製作人王偉忠的《青春大對抗》錄影,緊接演了《連環泡》、電視劇《包青天》(獲金鐘獎最佳男配角獎)、《施公奇案》、《啞巴與新娘》等,接接演八大電視台的《主席有約》、中天電視台的《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獲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獎)和《全民最大黨》,如此一路走紅到現在。

我感謝我的父親,他老人家一輩子以為我榮,不管我好也罷、壞也罷。我結了婚,生了兒子,現在同樣也為人父,卻少了他的耐心。有一次,我的兒子見了我父親不肯問候,我氣得打了他一下,父親和小時候一樣,把我拉到一旁,問我:「智源,我們商量一下,你為什麼打兒子?」

我說:「他沒禮貌!」父親嘿、嘿笑了兩聲,說了一句:「是你兒子對我沒禮貌多,還是你對我沒有禮貌比較多?」我一時尷尬得不知如何回答。

父親很嚴肅地告訴我:「小孩子不乖,你要好好教他,教不聽,再教一次;教不聽,再教一次;有一天,他一定會知道的。現在你打了他,是你不耐煩,不是他不懂。他遲早都會懂的。」唉!我的父親真是讓我汗顏。我不就是他口裏說的,教了一百遍、一千遍,永遠的「好孩子」嗎?

父親前2年過世。我永遠不會忘記他臨終前拉我的手說:「很感謝你為我做的一切。」

當時,我怔住了,整顆心揪在一起,我想不起來我為我的父親做了什麼,只記得當年在考慮要念書還是要當工人時,他認真告訴我的一番話,他說:「你只要不作奸犯科就好,做什麼都無所謂。」我不敢說自己工作做得多好、讓父親多有面子,但我肯定自己有一個好父親;未來的日子,也會努力做一個好父親。

充滿、滿滿愛的孩子,無論如何都能懂得回饋與感恩,特別是父愛。

打造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

打造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

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第十屆阿茲海默症國際會議,來自 50個國家的五千多位學者、專家、醫療工作者,共研新知。

最打動我心的是一位演講者的一句話「打造一個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可能嗎?
只有小於5%的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是自體顯性遺傳所造成。

對於絕大多數的非遺傳性阿茲海默症雖然目前還不能根治,但可以由其危險因子著手,以延後其發病年齡或使之不發病。

阿茲海默症的最大危險因子是年齡,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
60歲以上老人約1%有阿茲海默症,之後每增5歲,罹病率就增加一倍,到了80歲,就有將近2成的人有阿茲海默症。

如果能將發病年齡延後5年,則罹病者人數將減半,這就是「打造一個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的真諦。

如何打造呢? 可由幾方面著手:

大腦多動動 頭好壯壯

多年來許多流行病學、腦部灌流及動物實驗的研究均顯示,高教育或多動腦者較不易罹患阿茲海默症。

其實教育或多動腦不能改變大腦結構,但可增強腦力,就是增加大腦的知能存款,禁得起大腦退化時的提領。

因此,多動腦可以讓失智的症狀延後發生,甚至即使大腦已有阿茲海默症的病變,也不會出現失智的症狀。

動腦方法以閱讀雜誌、書報最有效。

打牌、打麻將、拼字遊戲、填數獨、造訪親友、看電視、聽收音機等休閒活動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是退休人士動腦的最好方法,不管是讓自己的專長繼續成長、上網學習,培養新興趣,參加社區大學或各種團體等,都是動腦的好方法。

交友聊八卦 找回青春

從事休閒活動需要朋友,所以一定要維持社交網路,較不會覺得寂寞或得憂鬱症。

更要結交年輕朋友,才不會在老友逐漸凋零後找不到遊伴。
運動健健美 走路最好運動是真正的青春之源。

動物實驗顯示有氧運動可增加大腦微血管、神經細胞間的突觸、新生的神經細胞與神經生長因子,並降低腦中類澱粉含量。


運動還可以降血壓、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也可減少罹患大腸癌、骨質疏鬆、糖尿病、肥胖、憂鬱症的機會,增強老年人注意力、執行及規劃能力。

最近不少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多運動(尤其是走路)可減少知能的減退或失智症。
例如美國的護士健康研究(The Nurses' Health Study),追蹤18766位70到81歲的護士8到15年,發現每星期至少走1.5小時者比每星期走路少於38分鍾者的知能減退明顯為少。

另一個夏威夷 —亞洲研究(Honolulu-Asia Study)針對2257名71到93歲的男性居民追蹤7年,發現每天走路少於0.4公里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比每天走 3.2公里者多了77%。

地中海飲食 長壽之道

科學家早就注意到老鼠食量如果減少 30%,壽命也相對延長30%,且對空間記憶與學習能力也較強。

過去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飲食中含較多的魚或不飽和脂肪酸的低脂肪攝取民眾,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較低。

200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針對平均年齡 77歲的2258位社區居民追蹤4年,發現常吃地中海式飲食(多蔬果、豆類、穀類、橄欖油、適量魚、酒、少量肉、家禽)者比不吃地中海式飲食者得阿茲海默症的機會少了 40%,可見清淡飲食的重要性。

以上方法是傳統養生之道,只是如今用科學方法加以驗證罷了。

所以不論老少,從今天開始就多動腦,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與朋友保持聯繫,多參與休閒活動,每天走路至少 40分鐘,只要是10分鐘內的路程就走路、不坐車,飲食清淡、多蔬果,如此不僅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而且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也大為減少。

降低膽固醇十二法榜首-- 茄子

茄子,又名落蘇,有青茄、白茄及紫茄三種,性能相同。
茄子內含維生素A、B1、 B2、C 及 脂肪蛋白質等,但經科學試驗,茄子含有豐富的 維生素P ;每公斤茄子含維生素P達七千二百毫克,在大眾化健康食物的蔬菜中,可謂出類拔萃。

維生素P,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粘著力,降低膽固醇,可保持微血管的堅韌性,多吃茄子,對老年人的血管硬化有抑製作用,同時在食療上有降低高血壓、防止微管破裂的特殊功能。

美國醫學界在「降低膽固醇十二法」中,茄子榮居榜首。
其實茄子不僅能降低膽固醇、高血壓、軟化血管、而且還含有抗癌的成份。

現代科學已知茄子含有「龍葵素」,「龍葵素」能抑制消化系統腫瘤的增殖,因之,防治癌症專家建議,茄子可作為癌症病人的常用的食物。

茄子在食療上的價值不止上述,還能防治咯血,老人斑、壞血症、對痛風患者,也有一定的效用。

茄子的吃法,最好不用油炒,可將茄子洗淨切開裂縫放於飯鍋中蒸熟,取出,拌入薑末、蔥花、蒜泥、麻油,稍加醋和醬油拌食、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也是中老年人養生保健的健康菜。

老了怎麼辦?

做一個新新老人的標準

八十歲的年齡,七十歲的模樣,六十歲的時尚,五十歲的包裝,四十歲的追求,三十歲的理想。

老年謠

六十老人比較小,七十老人滿街跑,八十老人不算老,九十老人隨便找,百歲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 百歲笑眯眯,九十多來兮,八十不稀奇,七十小弟弟,六十困勒搖籃裡。

老了怎麼辦?

1、 老伴:少年夫妻老來伴,相伴一生的夫妻,到老才是最為重要的。家常飯,粗布衣,知冷知熱結髮妻。

2、 老窩:人到老年要有個避寒擋雨的屬於自己的家。要記住: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永遠不是父母的家。

3、 老底:老年人手中要有點積蓄。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不到斷氣時,積蓄不能隨便交出去,身體也是一樣的,不能隨便淫慾任意揮霍出去。

4、 老本:身體是人生的本錢,對於老年人尤為重要。硬朗的體質是財富也是自立的本錢,更是對兒女們的最大付出和支持。

5、 老友:人是社會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閱萬個人。這是開拓眼界、增長知識、愉悅心情的必由之路。這個「閱」就是要和人交往。人到老年更要多交朋友,多與人來往。網路開拓了與遠隔千里之外的人交往的平臺,能更多地交友、會客。

6、老來樂:人到晚年就要永遠保持快樂的心態,這是強身健體的要素之一。

7、老好人:人到晚年要有個好脾氣,看什麼都順眼,聽什麼都順耳。

老來俏

人到老年適度「老來俏」,不僅是個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現代文明的需要。白髮一經染黑,也就顯得年輕許多;鬍子勤刮,可使顏面保持整潔,容光煥發。不僅美化了自己,增添精神,而且也美化了社會,成為一道「夕陽風景」,還利於社交活動,益於身心健康。正如諺語所說「老要時髦少要乖」。

老來三不管

保持身心健康,愉快地安度晚年,是所有老年人的共同願望。所以老年人若想身心健康,應做到三個「不管」。

一、不管晚輩不節儉:現在的消費觀念變了,「月光族」、「負翁」成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

二、不管晚輩不孝順:在現代社會中,家庭向小型化發展,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每天廝守在老人身旁。

三、不管社會不平等:要學會全面、客觀地看問題,生活中就會多一些陽光,少一些陰影,內心也就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擾。

做個豁達開朗的老人

要想做個豁達開朗的老人,首先要摒棄掉處處總想著自己,事事都為著自己,因為這樣的老人不僅活的很累,而且是十分傷腦筋和煩心的。這樣的人心胸狹窄,憂心忡忡,鬱悶惆悵,氣量如絲,曖昧含混,給自己的身心帶來損失而混然不知。

「豁達開朗不勞傷」,這是實踐證明的真正正確的道理。要想做一個豁達開朗的老人,就要純正真實一點,寬容隨和一點,明智開通一點,瀟灑從容一點,名利淡泊一點,為人處事豁達開朗一點,就會永遠保持平靜安逸的心態,充分地享受生命,享受時光,享受歡樂。

當然道理好講,真正做起來可能很難,只要堅持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經常「吾日三省吾身」,是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的。

四個差不多

到了五十歲,長的醜俊差不多;

到了六十歲,官大官小差不多;

到了七十歲,錢多錢少差不多?

到了八十歲,老頭老婆差不多。

老年人養身經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母雞燉大棗,常食抗衰老。

飯前先喝湯,老了不受傷。

飲食八分飽,百歲不顯老。

動為綱,素為長,切忌怒,酒適量。

該吃吃,該喝喝,啥事別往心裡擱。

樹老怕空,人老怕鬆,從嚴以終。

基本吃素,飯後百步。

遇事不怒,勞逸適度。

身怕不動,腦怕不用。

氣大上身,量小短壽。

春捂秋凍,少生雜病。

不求虛胖,但求實壯。

不氣不愁,活到白頭。

練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

少吃有滋味,多吃傷脾胃。

飯前喝口湯,強似開藥方。

吃飯不要鬧,吃飽不要跳。

想長壽,多吃豆腐少吃肉。

勤吃藥不如勤洗腳。

不說最後一句話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貴的餐廳裡,一直抱怨這樣不對,那樣不好。

侍者耐著性子直賠不是。

但這位富婆的氣燄反而越發囂張,隨而指著一道菜對侍者說:

「你說,這叫做食物?我看連豬都不會吃!」

侍者終於按捺不住,對這位富婆說:「太太,真的是這樣嗎?那麼,我去替妳弄點豬吃的來。」


一個是「心中無半點善意」,一個是「胸中無半點寬容」,

真是道盡現代人典型的交往模式,再看看下面二則夫妻的對白。


丈夫:「聽妳講話就像是一個白癡。」

太太:「你難道不曉得只有這樣,你才會懂?」

「拿去洗衣店的襯衫拿回來了嗎?」丈夫問。

「我是你甚麼人,女傭嗎?」妻子回答。

「當然不是,」他頂了回去,「你如果是女傭的話,至少應該懂得怎樣洗衣服。」

我們經常掉進一個陷阱,就是爭論必有輸贏,

在所有的爭吵事件中,大家都堅持自己的觀念,將之視為金科玉律,不肯退讓。

我常開玩笑說,這就是所謂的「禮讓」,不管自己有沒有「禮」(理),別人都要「讓」。


更重要的是雙方都不願意放棄說「最後一句話」。

似乎誰說了最後一句話,不管有理無理,誰就是勝利者,以致爭吵不休。

想解開纏繞在一起的絲線時,是不能用力去拉的,

因為你愈用力去拉,纏繞在一起的絲線必定會纏繞得更緊。

人與人的交往不也一樣,很多人只知道「得理不饒人」、「火上加油」,

卻不曉得「逢人只說三分話」、「順風扯蓬、見好就收」的道理,

結果關係纏繞糾結,常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是非對錯並沒有快樂來得重要。

快樂的秘訣就是「退一步」,先向別人伸出友善的手。

讓對方做「對」的人,並不代表你就「錯」了。

因為,當一切都好轉後,你會發現你將獲得放下的平安,也會感到讓別人「對」的喜悅。

由此,你也做「對」了。

邱吉爾在退出政壇後,有一次騎著一輛腳踏車在路上閒逛。

這時,也有一位女士騎著腳踏車,從另一個方向急駛而來,由於煞車不住,最後竟撞到了邱吉爾。

「你這個遭老頭到底會不會騎車?」這位女士惡人先告狀地破口大罵:「騎車不長眼睛嗎?……」

「對不起!對不起!我還不太會騎車。」邱吉爾對那位女士的惡行惡狀並不介意,

只是不斷地向對方道歉,「看來妳已經學會很久了,對不對?」


這位女士的氣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細一看,他竟然是偉大的首相,

只好羞愧地說道:「不……不……你知嗎?我是半分鐘之前才學會的……教我騎的就是閣下。」

有位智者即說:「幾分容忍,幾分度量,終必能化干戈為玉帛。」

曾有一對父子坐火車外出旅遊,

途中有位查票員來檢查乘客的車票,父親因為找不到車票而受查票員怒言以對。

事後,兒子就問父親,為什麼剛才不反目以對呢?

父親說:「兒子,倘若這個人能忍受他自己的脾氣一輩子,為何我不能忍受他幾分鐘呢?」

「不說最後一句話,則可以避免紛爭」

2/24/2013

研究:中年人每天喝咖啡能降低早亡風險

BBC

最新研究發現,多喝含咖啡因多的飲料,將減少死於像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

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太多的咖啡因不利健康,但是對近50萬名老人做的一項研究發現,喝咖啡次數多的人,如一天喝咖啡達到或超過六杯的人,死亡機率會減少10%到15%。

英國全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弗里德曼醫生說,「我們發現喝咖啡與死亡風險之間存在著一種反向結合或逆關聯(an inverse association)。」

他說,「對於男人和女人來說,這種逆關聯是相似的,喝得越多,風險就越少。不過,對於一天喝三杯咖啡的人來說,他們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科學家想要展開更多的研究,以確認咖啡中所含的看似保護生命的化學元素。

這項以美國為基地的研究持續了12年,參與研究的老人年齡從50到71歲不等。研究顯示,多喝咖啡可以帶來更加長壽,更加健康的生活。

但是,科學家也提醒人們注意,多喝咖啡的人更容易染上諸如吸煙、貪酒和吃紅肉等不良健康習慣。

弗里德曼醫生補充說,「咖啡可以影響血壓。咖啡內不同的成分可能非常重要。」

這項研究發表在《咖啡因研究期刊》(Journal of Caffeine Research)上。

典壁尼嘛仁波切 靜觀13

夫妻篇


夫妻本是同林鳥 大限來時各自飄

各造業罪各自了 不為情纏得消遙

醒來單人在床頂 夢境分明是妄心

仇債清還姻緣了 妻夫各自東西飄

再深情份無上比 彈指之間即過時

本來命運一個人 後來慢慢選結婚

家庭幾年熱滾滾 再過幾年東西分

家家戶戶各有經 好壞各個說不清



子女篇


父母子女宿業就 皆是宿世結冤仇

今生痛苦皆要守 債務清還身清幽


親戚篇

親族本是宿恩怨 冤親債主盡團圓

業債還盡各回轉 了盡冤債自清閒

因果篇

世人圓滿是暫時 生離死別各奔馳

人生在世是瞬然 富貴名利是因緣

奉勸世人勿哀怨 生離死別重關過

古今人人皆回轉 來世為人剎那間

人間本來叫苦境 快醒快悟免傷心

人無新思想,即無新事業。

人無新思想,即無新事業。

朝鮮為何堅持發展核武?

英國金融時報
艾丹•福斯特-卡特

盡管國際社會就朝鮮新近舉行的核試驗發出譴責是再正確不過的,我們仍應思考一下躲在“掩體”裡面的人究竟是何想法。這里說的並不是韓國強硬派總統李明博(Lee Myung-bak,將於下周離任)倉促召開安全會議、討論如何應對北方對手最新威脅時待的那個掩體。相反,這里說的是比喻意義上的“掩體”。朝鮮長期待在這個“掩體”里,它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也因此受到限制。

金氏家族眼中的世界是一個“核世界”。某種意義上講,朝鮮就誕生於歷史上僅有的一次核武使用。1945年,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當時,國際社會需要找到一條權宜之計,來處置被日本野蠻統治40年之久的朝鮮半島。美國建議,“暫時”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斯大林(Stalin)對此表示同意。自那以來,這個古老的國家一直處在分裂狀態。

美蘇分割朝鮮半島的五年後,莫斯科方面扶持的朝鮮領導人、年紀尚輕的游擊隊員金日成(Kim Il-sung)孤註一擲入侵韓國,結果被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MacArthur)率領的聯合國軍擊退。在被解除聯合國軍司令職務之前,麥克阿瑟曾想對朝鮮及其長期盟友中國使用核武器。1975年,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施萊辛格(James Schlesinger)再次對朝鮮發出威脅,稱如果朝鮮利用南越垮臺之際圖謀不軌,就將對其進行核打擊。當時,韓國獨裁統治者樸正熙(Park Chung-hee)也在推行秘密的核計劃,後來遭美國制止。樸正熙的女兒樸槿惠(Park Geun-hye)將於今年2月25日就任韓國總統。

金日成當時很明白他究竟擁有什麽才會感到安全。他利用“主體思想”從蘇中雙方榨取援助,同時秘密發展核威懾力量以牽制國際社會。華盛頓伍德羅•威爾遜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整理的、來自朝鮮昔日共產主義盟友(這些盟友都不喜歡或不信任金日成)的文件顯示,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朝鮮就對核技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剩下的事情就眾所周知了:金氏家族耍弄了種種手腕和詭計,國際社會遏制他們發展核武器的努力不幸以失敗告終。朝鮮目前擁有兩種核能力,分別基於鈈和鈾。它在2006年和2009年進行的頭兩次核試驗使用的是鈈裝置;目前尚不清楚,最新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這次核爆炸是否涉及濃縮鈾。

他們為何要發展核武器?十年前,小布什(George W. Bush)將朝鮮列為“邪惡軸心”的一員。我們現在知道,“邪惡軸心”是一位年輕的演講撰稿人鼓搗出來的誇張詞匯,而且當時他需要往“邪惡軸心”里添加一個非穆斯林國家。但從平壤的角度來看,“邪惡軸心”名單上的一號國家伊拉克很快便遭到美國的入侵,其政權被推翻、領導人被處死。而且,目前仍有人公開主張,美國應在名單上的二號國家伊朗掌握核武器之前就對其發起攻擊。

金氏家族還看到,其他偷食禁果的擁核國——以色列、巴基斯坦和印度——並沒有遭到攻擊。這三個國家均未簽署《核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朝鮮則先是簽署後來又退出了該條約;但這三個國家在讓自己變得不可徵服之後,全都獲得了美國的援助。此類雙重標準讓金氏家族滋生了一種幻想,即如果他們能迅速擁有核武器,也會免受懲罰。

某種意義上講,他們確實不會遭受懲罰。老一套的聯合國譴責和製裁盡管正當合理,但迄今卻沒有取得多大成果。坦率而言,如今可用的製裁措施已所剩無幾。與此同時,中國不僅在製裁執行方面鬆鬆垮垮,而且還反其道而行之,大幅增加中朝雙邊貿易與投資。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年輕的金正恩(Kim Jong-eun)及其黨內盟友也在遏制朝鮮人民軍,甚至在他們試射火箭和導彈的時候也是如此。北京方面在打一場持久戰,但它的耐心正逐漸耗盡。中國更大的擔憂仍在於朝鮮政權崩潰和隨之而來的混亂:大量難民涌入中國東北部邊境,再加上失去看管的核武器——美國及其盟友韓國已為此制定了應急計劃(韓國仍宣稱對整個朝鮮半島擁有主權,朝鮮也是如此)。在中國看來,這種局面甚至比當前令人不安的形勢更加糟糕。

中國官方對朝鮮半島的建議讓人聯想到戰爭時期常能聽到的套話:保持冷靜,繼續談判。與之相反,中國網民的情緒則是憤怒、恐懼或兼而有之。金正恩被網民稱為“瘋狗金胖子”,他們普遍認為,金正恩忘恩負義,是中國既不想要也不需要的那種盟友。

下月,習近平將正式就任中國國家主席。2010年時,習近平曾將1950-53年的朝鮮戰爭譽為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團結戰鬥、打擊美帝國主義的偉大勝利。他現在可能會持不同的論調,但行動勝於雄辯。中國很可能會實施一些象徵性的懲罰,之後習近平就會咬緊牙關繼續扶持金氏家族。

然而,北京方面的評判平衡不是一成不變的。熟悉金正恩的人認為他性格魯莽。金正恩需要保持冷靜,避免把中國逼到忍無可忍的境地。他或許要吃盡苦頭才會明白,揮舞核武器不會給朝鮮帶來真正的安全。

本文作者是英國利茲大學(Leeds University)社會學與現代朝鮮學名譽高級研究員

小林幸子感謝台灣

中國癌症村地圖

中國地下水汙染日形嚴重,不少媒體披露「中國癌症村地圖」,並引述研究指出,全中國癌症村約247個,以河南、江蘇兩省最嚴重。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山東濰坊地下水排汙事件持續發酵中,且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200萬人,因癌症死亡人數達140萬,惡性腫瘤在許多城市已成為第一死亡原因。「癌症村」近來受到媒體關注探討。

不少中國媒體今天在網站上公布由公益人士所製作的「中國癌症村地圖」,全中國癌症村數量約247個,以河南、江蘇兩省最多。

報導說,「鳳凰周刊」2009年4月曾以「中國百處致癌危地」作為封面故事,講述中國百處致癌危地。同年,華中師範大學地理系學生孫月飛也在「中國癌症村的地理分布研究」論文指出,有197個癌症村已確認,但據估計,中國癌症村數量應逾247個,涵蓋27個省份。

中國環保部20日發布「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指出,個別地方因環境汙染出現癌症村。這是中國官方首度證實大陸有癌症村。

新京報報導,中國不少地區的地下水汙染,導致癌症高發性,甚至牛羊絕育。在部分地區,汙染已危及公共用水安全。

報導也引述中國國土資源部網站資料指出,遼寧沿海城市汙水排放造成地下水大面積汙染,附近一個村160人因水而亡。

報導說,在北京,淺層地下水中也普遍檢測出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物質。這些「三致」有機物在中國東部其他城市和地區很可能同樣存在。

相關圖片

信任別人的善良是自己善良的明證。

信任別人的善良是自己善良的明證。

行善是一種無意識的播種。

行善是一種無意識的播種。

真正的勇氣是來自內心的真愛。

真正的勇氣是來自內心的真愛。

要的是我難看的時候你能愛我,我漂亮的時候誰都會愛。

要的是我難看的時候你能愛我,我漂亮的時候誰都會愛。

挫折其實就是邁向成功所應繳的學費。

挫折其實就是邁向成功所應繳的學費。

細想出智慧,細嚼出滋味。

細想出智慧,細嚼出滋味。

頭腦缺智慧,好比燈籠沒點燈。

頭腦缺智慧,好比燈籠沒點燈。

工作著的傻子,比躺在床上的聰明人強得多。

工作著的傻子,比躺在床上的聰明人強得多。

智慧不是天公的恩賜,而是經驗的結晶。

智慧不是天公的恩賜,而是經驗的結晶。

在天才和勤奮兩者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是幾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

在天才和勤奮兩者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是幾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
— 愛因斯坦

有果必有因,有利必有害。

有果必有因,有利必有害。

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 周恩來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周恩來

任何新生事物在開始時都不過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貴,就因為在這新生的幼苗中,有無限的活力在成長,成長為巨人成長為力量。

任何新生事物在開始時都不過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貴,就因為在這新生的幼苗中,有無限的活力在成長,成長為巨人成長為力量。
-周恩來

偉大的事業不是靠力氣、速度和身體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識的力量完成的。

偉大的事業不是靠力氣、速度和身體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識的力量完成的。

人類的食糧大半是謊言,真理只有極少的一點。人的精神非常軟弱,擔當不起純粹的真理;必須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詩人、藝術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層謊言。

人類的食糧大半是謊言,真理只有極少的一點。人的精神非常軟弱,擔當不起純粹的真理;必須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詩人、藝術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層謊言。

相信就是強大,懷疑只會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相信就是強大,懷疑只會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人生的閱歷像海洋—豐富,浩瀚,深廣;人生的追求像太陽—鮮亮,熾熱,閃光

人生的閱歷像海洋—豐富,浩瀚,深廣;人生的追求像太陽—鮮亮,熾熱,閃光

如何勸導父母照顧好自己

紐約時報


問題:

我的父母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們吃得不健康,缺乏鍛煉。他們完全不了解良好營養和適度鍛煉的好處,甚至不知道什麼是適度鍛煉。有沒有一本書能夠提供正確的常識,也沒有居高臨下的語氣?因為我總是免不了用這種口氣說話。我想盡量耐心點,但是年邁的父母總是很難應付,他們根本不會照顧自己。
讀者問題

回答:

親愛的讀者:

你想讓父母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吃得更健康,進行體育鍛煉,這種為難的處境讓我想到一個老掉牙的笑話:換隻燈泡需要幾個心理學家?答案是:一個,如果這個燈泡願意被換的話。

聽起來,你的父母現在也許像這隻燈泡那樣缺乏積極性。但是,你還是有辦法來鼓勵他們選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過你要做的第一步,並不是送給他們一本書。除非你事先進行了一些鋪墊,不然這種做法也許看起來盛氣凌人,就像不耐煩的語氣那樣——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相反,你要用充滿關心、毫無偏見的方式和他們交談。詢問對方,不要說教。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執業的心理學家凱文·萊曼(Kevin Leman)寫了42本關於改變家庭成員行為和人際關係的書,他建議你這樣說,“你瞧,我也許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但是我真的很關心你。”簡單地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

以身作則也比說教更有效。密歇根州上半島糖尿病拓展網絡(Upper Peninsula Diabetes Outreach Network)的董事安·康斯坦斯(Ann Constance)建議,“兒子可以作為健康生活的榜樣,邀請父母共進晚餐,推薦確信父母會接受的健康項目,或者問他們有沒有興趣與他和妻子一起出去跳舞。”

比起痛苦或威脅,快樂能夠更好地激勵人們做出改變。你可以利用孫子孫女來誘導他們。問他們要不要帶孫子孫女去動物園或公園,這樣大家都能散會兒步。或者讓孩子們邀請他們參加兩千米步行籌款活動,許多學校都會舉行這種活動。畢竟,與孫輩們共度一天總是件開心的事。(好吧,通常來說很開心。)

你想送給他們健身俱樂部的會員卡作為禮物嗎?萊曼博士說,“省下你的錢吧”。你可以嘗試更間接(而且更便宜)的方法。選取他們那個時代的快節奏音樂,錄製成混音專輯。(萊曼博士說,“這些歌是他們在12歲到17歲時聽到的,這就是我們在後半生一直聽的歌曲”。)他們會隨時欣賞這些歌曲——也許一邊散步一邊聽。

如果你想讓你愛的人做出改變,最關鍵的是請他們先做些容易的小事,因為這會增加他們以後做更大事情的幾率。費城坦普爾大學(Temple University)公共衛生副教授亞當·戴維(Adam Davey)表示,心理學家把這稱為“登門檻技巧”,他提到了1996年的經典實驗“無壓力依從”。在這項後來以多種形式重現過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人們簽署一份請願書,要麼把一張小卡片放在他們家的窗戶或汽車上,呼籲保持加州的優美環境或支持安全駕駛。大約兩周後,研究人員要求這些參與者樹立標語相同的告示牌,這個巨大的告示牌實際會完全遮擋住他們的前草坪。

戴維博士解釋說,“在那些答應放置小卡片的參與者中,同意樹立廣告牌的人數多得驚人” ,因為他們答應了第一個小要求,在請求者和被請求者之間建立了聯繫,“增加了以後同意更重大要求的可能性”。

康斯坦斯表示,任何改變行為的計劃都有可能成功,只要這項計劃非常具體、可衡量、同時可實現。

新的行為應該融入日常生活——不斷重複直到這種行為變成習慣。比如說,康斯坦斯建議,如果你想多步行,你可以在每周一、三、五的晚飯後先開始步行10分鐘。下一周,你可以把步行時間增加到12分鐘。

即使最初遇到阻力,你也不要放棄——對於父母、你本人或我們所有人來說,改變永遠不會太晚。戴維博士堅稱,“即使在八九十歲的時候開始鍛煉,增加力量和靈活性,也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帶來非常具體和持久的好處。”

說到有益的讀物,萊曼博士特別推崇他自己的一本書《周五打造全新的你》(Have a New You by Friday),戴維博士推薦威廉·埃文斯(William Evans)的著作《生物標誌:延長生命力的十大關鍵》(Biomarkers: The 10 Keys to Prolonging Vitality),康斯坦斯推薦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官方網站上提供的老年人體力活動和運動訣竅,以及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網站制定的DASH飲食計劃(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即降血壓飲食)。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2月20日。

為什麼經濟學家更歡迎移民

紐約時報
·格里高利·曼昆 (N. Gregory Mankiw)

華盛頓近期關於移民政策改革的言談讓人想起了喜劇演員帕特·保爾森(Pat Paulsen),他每隔四年就會表演一出山寨版總統競選。

保爾森會說,“我們今天在美國面對的所有問題,都可以追溯到當初美洲印第安人愚昧的移民政策上。”
這句諷刺飽含着絕妙的真理。今天,幾乎所有美國人都因當年的移民政策而受益,這些政策使得我們的祖先到達邊境時受到了歡迎。

作為一名經濟學家,我常常對部分美國民眾向移民表現出的敵意而感到吃驚。我們這一行的許多人對移民的態度要好得多,這是出於三個主要原因。

首先,許多經濟學家,特別是那些保守派的,都有一種自由主義傾向。自從亞當·斯密(Adam Smith)向我們教授了自由市場的妙處和無形之手的魔力,我們不願意去禁止成年人之間的互利交易。譬如一名美國的農場主希望僱傭一名工人去採摘水果和蔬菜,即便這名工人恰巧生在墨西哥,這似乎也並非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來阻止這場交易。

其次,許多經濟學家,特別是那些自由派的,都有一種平等主義傾向。他們信奉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理論,相信應當特別考慮到政策對最貧困者的影響。當考慮移民問題時,有一點是沒有太大疑問,那些情況最不好的人和那些與政策結果息息相關的人,都是窮苦的工人,他們渴望來到美國為自己和家人掙得一個更好的生活。

第三,各派經濟學家都承認,我們自己的職業因為國外人才的湧入而受益匪淺。就在過去幾周里,我擔任主任的哈佛大學經濟係為兩名助理教授的職位招來了六名候選人。在這六個人中,三個是美國人,一個是德國人,一個是阿根廷人,還有一個新西蘭人。而這兩份工作將提供給兩個被認為最具教師和學者實力的人,不論國籍。

外國出生的經濟學家帶來的競爭,增加了美國經濟學家取得最佳職位的難度。但如果美國經濟學家為此進行爭辯,這將是虛偽的表現,因為我們一直在鼓吹,對所有的國家而言,只要他們是在追求一種自由開放的貿易政策,就一定能夠完全獲利。這一原則不僅適用於紡織品和飛機之類的製成品,還同樣適用於勞動服務,包括經濟學講座。

美國的高等教育體系是全世界最好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期以來這個體系採用了全球化的招聘途徑。國外最優秀的學生往往會來美國讀博士,而他們中最優秀的人又往往會留在美國,成為美國一些院系的教師。在哈佛大學我所在的系,就有生於加拿大、英格蘭、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波蘭、印度和南非的教授。

來自外國的這種競爭,可能會降低像我這樣出生在美國的經濟學家的薪水,但它讓大學更好了,這讓學生受益匪淺。而且,這樣的競爭降低了大學的勞動力成本。現在,很多家長都對高昂的大學學費感到震驚,但其實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大學願意利用外國的人才也意味着,我們的學生能師從全世界頭腦最優秀的人。美國令人讚歎的高等教育體系是整個經濟的增長引擎,而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國外學者的到來。

我明白,並非美國的所有員工都能像哈佛大學的教授那樣平靜地接納生於外國的競爭對手。對於那些技術和機遇都更少的人而言,尤其如此。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在很大程度上,沒有接受任何高等教育的員工的工資停滯不前,而那些擁有高等教育學位的員工的工資則在增長。推動這些趨勢出現的主要動力是技術變革,相比於沒有技能的員工,技術變革傾向於增加對有技能的員工的需求,和對國際貿易的需求,不過對國際貿易需求的增加程度較小一些。但沒有技能的海外移民可能是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一個原因,當這些移民和生於美國的沒有技能的員工競爭同樣的工作時,這一點實在太明顯了。

解決工資停滯的最好辦法是提高美國人的教育水平。這說來容易做來難,儘管如此,此項任務勢在必行。我們不會通過剝奪其他人的美國夢(他們希望實現美國夢)來從本質上幫助那些已經身在美國的沒有技能的員工。

最後,即便作為一名致力於進行理性的政策分析的經濟學家,我也得承認,有關移民的爭論也存在發自肺腑的情感因素。就我而言,這是由家族歷史造成的。

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來自烏克蘭的移民,他們是在大約一個世紀以前來到美國的。他們當中沒人接受過四年級以上的教育,而且當他們踏上新祖國的土地時,沒有一個人會說英語。然而,他們找到了工作,維持了生計,還養活了家人。他們過着樸素的生活,但他們子女的生活比他們的好,而孫輩的生活又要更好一些。

對我來說幸運的是,美洲印第安人並沒有採取保爾森所說的那種“明智”的移民政策。

N·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是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曾擔任前總統喬治·W·布殊的顧問。

桃園 古寺賞櫻 享詩意幽境

日本最有賞櫻情調的地方,多屬著名的古寺大廟,巍峨的木造建築襯著盛開櫻花,散發一股特有詩境!但想要一賞如此美景,也未必要出國,台灣桃園縣內,其實也有不少中式廟宇種有櫻花,結合佛陀雕像或顏色鮮麗的飛簷建築,造就屬於中國古典的賞花意境,讓人印象深刻。

在超過百年的建築旁,細細品味台灣少有的賞櫻氛圍,與徜徉大自然裡欣賞的感覺截然不同。說起桃園楊梅的百年寺廟,那麼一定不會錯過「回善寺」,在這處佛道合一的廟宇中,小巧而石雕精緻的建築裡,主要奉祀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和關聖帝君。由3座建築圍攏的庭園裡,種植著幾株樹齡超過10年的八重櫻花樹,此時正是盛放時。


豔桃色的櫻花環繞佛陀雕像,是寺方以花獻佛的表徵;而庭園內也保有從前留下的石燈,櫻花映照搭襯著石燈,也讓人有如置身日式廟宇的空間錯覺感。此外,當地還有一座始設於西元1929年的富岡車站,也是可順訪的賞花處。車站旁種植約莫20株的櫻花,目前僅見4株已盛開,其餘仍含苞中,只是這座超過80歲的老車站,經過重新建造,少了應有的古意,而站旁保存的木造建築,卻已頹圮不見修復,相當可惜。

因耳聞中壢分局前的木造宿舍前,有株已有百歲的櫻花,我也特地前往尋覓。沒想到造訪時,仍不見櫻花,還好當地人推薦附近有座莒光公園,有成片櫻花圍繞著小橋流水和涼亭,很符合中式庭園賞花的意境。


接著續往位在龜山的壽山巖觀音寺,寺廟後方有著成片的櫻花林,目前已是進入盛開晚期,再加上造訪時風雨飄搖,也別具美感。目前還有一排樹齡較輕的花種,看似未曾開過之態,民眾或許可碰碰運氣。

若無法恭逢花期盛開之景,在這座已有270年歷史的古寺中,細緻的雕樑藝術和清朝嘉慶、道光皇帝所贈與的匾額,也是相當有看頭的古蹟,而廟內供奉的觀音菩薩,也留有不少祈禱靈驗傳說,不妨趁此為自己和家人祈福。

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全面廢除18%

銓敘部昨邀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年金改革小組召開閉門會議,溝通公務員年金制度改革。小組召集人李來希說,協會認為,1995年7月後當公務員者已經沒有18趴優存利率,但現在18趴已被污名化,應全面廢除,「尤其是總統、政務官與退休法官等高官」;銓敘部回應,僅有退撫舊制年資、全領一次金者仍須靠18趴生活,此建議須再研究。

銓敘部昨與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從早到晚進行了一整天的會議。日前考試院宣布公務員年金制度改革法案要在4月送立法院審議,李來希說協會反對4月就提出法案,因為年金改革影響範圍廣,退休制度也不是今年、明年就要破產,應多花一點時間徵詢各方意見。

計算標準應一致

另外在年金給付計算的平均薪資上,公務人員協會要求軍公教勞4者共通的部分必須一致標準。李來希舉例,例如平均薪資計算,若勞工是5年,公務員也要用5年採計;而給付計算基數內涵,也應該由本俸兩倍,直接改為完全按實際薪水(本俸、專業加給、主管加給等合計)。
銓敘部日前規劃未來公務員退撫提撥自行負擔比例,將由目前的35%提高到50%,這點公務人員協會也反對。李來希說,年金改革要解決的是退撫基金財務問題,但調高公務員提撥率,並不是調高費率,與退撫基金財務無關。

「盼能參與修法」

對於公務人員協會建議,李來希轉述,銓敘部對於給付計算內涵是否改為實際薪水計算,提撥比率個人負擔部分是否提高等承諾願意再研究。

銓敘部退撫司司長呂明泰則說,座談會意見還要整理,要不要對外發表還要評估,其餘不願多談。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陳川青則說,銓敘部長張哲琛誠意夠,也有感受到他的善意,希望接下來進行相關法律條文審查時,讓協會能深度參與。

研議洋師納年金

另外,昨行政院內閣首長座談時,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建議,希望能趁此次年金修法時讓外籍教師納入年金。

朱敬一說,不能說現在各大學外籍教師人數只佔1%,「那是因為我們制度不好才只有1%」;如果不把外籍教師納入年金,我國請不到好的外籍教師,「至少中央研究院可以試試」。

行政院長江宜樺則說,可能和我國目前國籍限制有關,請經建會研究,如果這次修法能處理就盡量努力。

「與其擔心別人怎麼批評你,何不把時間用於努力做些讓人欽佩你的事情。」

美國人際關係專家 戴爾卡內基

彭明輝:臥軌事件與政府失能

許多旅客和讀者可能認為工人臥軌抗議是孤立事件,他們並不想去了解過去的歷史,也不想了解這事件未來的發展。但是這事件凸顯了一個一直被忽略的重大社會制度缺失,也彰顯了政府的失能,以及總統的失格,不該被當作單純的個案或個人際遇來小看

十六年前許多工廠紛紛惡性倒閉,積欠工人工資與資遣費後,捲款逃往國外發展。許多工人薪資微薄而鮮少積蓄,失業後家計頓生困難,勞委會主委許介圭在工人一再絕食抗議後訂出「關廠歇業失業勞工促進就業貸款實施要點」,意圖給予工人救急之貸款。然而該法讓工人從債權人變成債務人,對工人權益之保障嚴重不足,所以後來被取消而改由失業給付跟勞退新制取代之。

然而,勞委會卻沒有去積極補救業已貸款的勞工,僅以私下承諾「絕不追討欠款」方式私了,終於埋下後來工人無力償還借貸本息的爭議。此外舊制退休金規範上的漏洞也迄今未解決:許多企業退休準備金仍未足額提撥,一旦倒閉,工人仍將步上今日臥軌工人雷同的困境,領不到舊制資遣費與退休金。

今天關廠工人與勞委會的爭議焦點在於:當年臥軌工人從銀行取得的究竟是「貸款」,或者是政府「代位求償」之資遣費?從法的立場而言,所有官方文件都是用「貸款」一辭,以致勞委會近任主委皆主張該款項係屬貸款;但是臥軌工人所出示文件則顯示:勞委會主委詹火生確曾派代表與聯福協商代位求償,且聯福董事長亦已同意,因此「代位求償」之說並非空穴來風

從理而言,當年企業主捲款出逃是政府監督不周,後來聯福董事長被押解回國後,法院竟裁定他以廿萬元交保而未追索積欠工人的款項,最後聯福廠房土地拍賣得四億多元更悉歸債權銀行,而未用以解決積欠工人之債務。政府處事一再疏失,以致關廠工人從債主變成債務人,且積欠高額利息;若比照國家賠償法之精神,過失在政府而不在勞工,由政府承擔損失遠比要求工人繳付本息更合理。論情,關廠工人無力追討工廠欠債,亦無能繳交高額貸款本息,應由政府代位求償或另立其他法源以保障勞工權益,才合情理

因此,工人之抗議於法上有瑕疵而非全然無據,勞委會卻於情理上一再有過失,才會對抗爭工人一再讓步,連前總統李登輝都忍不住表示:「關廠失業勞工的問題,馬政府要處理。」

政府有沒有能力解決問題?其實,只需勞委會就業安定基金會訂定內規,並送立法院備查,即可免除工人貸款債務;此外,只要載明適用期限即可免除後患。然而,馬英九與勞委會近兩任主委皆主張:該案純屬法律問題,愛莫能助。這是總統與主委的嚴重失格!基層公務員必須依法行政,但政務官於主管事務中若見法有未周,理應向立院提議修法或立法以求完備,並附條款追溯既往,這才是政務官應有之權責與擔當,否則即是有虧職守

最令人扼腕的是:身為總統,統帥五院,理應站在既有法令之上,兼顧情理,以更高的視野和格局思索國家興革之計,該破即破,該立即立;如今卻謹守既有法令,其胸襟視野猶如小吏,這真的是嚴重地失格,也是國之不幸!有如此之總統,如何期待內閣之興革

(作者為清大榮譽退休教授)

羅智成:周休六日

周休六日?這會是一個預言,還是一個宣言?

我第一次聽到「周休六日」時,它是被當一個笑話來講的:「周休六日?你們怎麼可能周休六日?我們才休二日!」

「對呀!我們每個禮拜固定休星期六、星期日,你們怎麼會休星期二、星期日?」

這個笑話的共鳴基礎在於,聽跟講的人都認定「周休六日」是聳人聽聞地不可能的。不過我的想像卻無法停止於笑話的結束,反而跟我一向的狂言狂語連結起來:「生命如此短暫。所以我工作的第一準則就是:工作時間不應多過休閒玩樂時間。」當然,這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實現,於是我再通常變通地加上說明:「做不到,就把工作當成休閒吧!如果我們不願生命只被拿來切成一片一片換薪水,就得在工作中找到樂趣—最好是選擇一個工作,它是你喜歡而因此總是樂此不疲的。」

但我在此不是要討論工時、就業或道德的問題,而是生活形態與內容最終演化的想像:工作和不工作的日數比例會從一比六、二比五演化到那裡?

周休一日或二日被約定俗成,基本模式來自基督教文明的傳統,之後再加上生產力、人力成本與人道考量,最近更包括國際往來的方便與效率。但是我認為,未來會主導其演化的,一是生產力的因素,一是人類「心靈新陳代謝率」的加速。

古代的人類長期輪迴於辛苦終年才勉強得一溫飽的生存模式,也從中積累出勤勞、刻苦、儉樸等幾乎「自明」的傳統美德。現代人由於生產力提升,情況大有改變。但是個別國家間差異還是很大,早年我們常會看到如此的數據比較:在美國,一個人要工作X小時才能賺得一個漢堡,Y小時賺得一個冰箱,Z小時一部汽車;在非洲(或其他地方)你可能要十X或廿Y小時才能賺得相同的生活物資。由於生產力的提升,我相信現在大家買電視機或電話的門檻都比四十年前低得多。

「心靈新陳代謝」則是我解釋休閒重要性的獨門理論。眾所周知,人類或生物時刻在以周圍環境的新物質替換體內的舊物質;我們的心靈也需要這樣的代謝。透過新的刺激、活動或官能經驗產生「新」的元素,來替換我們疲憊、呆燥與無聊的精神狀態。休息、旅行或生活的改變都可以促進「心靈新陳代謝」。現代人這方面需求越來越大,因為它不僅來自本能,更會透過生活、學習、鼓勵而增強。

當政府好不容易施行周休二日時,我曾聽說有出版業者在實驗周休三日。「讓同仁多充電,工作效率或生產品質會更好」,他們說。周休三日?那不是到臨界點了嗎?萬一有人再向前走一步—周休四日!人類文明的重心、生活比重甚至價值觀不就顛倒過來了?在生產力較低的時代,不努力工作就餓死,所以工作價值被高度強調,休閒逸樂被儆戒貶抑,其正當性只為了讓工作更持久、更有效率。在生產力高的時代,我相信休閒將和工作同等崇高,同樣需要鉅量的知識和學習和社會資源。

即使在周休二日的此刻,各式休閒時刻其實仍不停被膨脹,實質工時不停被縮水。以法國為例,除每周工時修為卅五小時之外,一年休假總日數已接近一五○天(七比五了)。不過,周休六日應該永不會實現吧!

一方面休息與工作的意義、內容和對不同人們的效應一直在變—日本員工可能就覺得在家無聊還不如上班有趣。萬一周休六日了,大家一定又開始期盼唯一工作的那一天—畢竟,人性中真正不變的,是渴望改變,躲開各種生活的陳規與常軌,去透一口氣

(作者為作家、詩人)

留意台灣房地產空頭的逃命波

王志鈞 

我很少寫房地產相關評論,因為我覺得這問題很複雜,怎麼寫都不對。但今天破例發表意見,因為根據拙見,2013年應是台灣房價最後一波反彈行情,之後,房價恐會因一根不知道是什麼的稻草般利空因素,反轉修正,而且修正期恐怕會拉長到20年!

我這個說法,其實兩三年前在網路就已經有人說過了,立論的根據就是台灣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與少子化,使得人口紅利消失,年輕購屋族的需求跟不上房屋供給量時,根據供需法則,房價只會下修,不會上揚

此外,台灣知名的空頭房地產學者,近年來也不斷告訴民眾,買屋要延後,不要高點追高,立論點也是如此:過多的供給、過少的需求,都只會讓市場價格自然修正

但問題是,台灣房價近四年來一直漲,讓這位空頭總司令很委屈,也不斷失去公信力。網路上甚囂塵上的房市空頭論,歷經近兩年奢侈稅與實價登錄等打房政策的洗禮後後,台灣房市,特別是北台灣房價卻只有溫和下修與量縮,未見崩跌。為何如此呢

如果從供、需結構面來看,台灣房市應該走空,但卻不下跌而撐住,且部分北市菁華地段還驚驚漲。最要命的是,這波漲風還蔓延到新北、桃園地區,讓整個北台灣陷入房價發燒的溫水效應中。

為何如此呢?
我覺得答案可以從兩年前一本暢銷書<百年大泡沫>中找到線索。雖然個人觀點長期認為,這本書的作者之立論有問題,因為台灣熱錢效應不是中央銀行阻升匯率而讓貨幣供給量增加,這對9A總裁彭淮南十五年三任期之穩定匯率與物價的重大貢獻,是一種嚴重侮辱,也說明該書作者完全不懂貨幣政策。但該書有另一個重要立論是對的,台灣房地產遲早要泡沫化,原因是---熱錢效應。

台灣確實有熱錢,但這是外銷產業國家遲早會面對的游資過剩問題,且游資集中金字塔的企業界頂端,讓貧富差距急遽擴大化。這種問題很難單純透過央行的貨幣政策手段來解決而必須有賴政府有效政策來疏導游資與弭平財富分配的公平性問題

換句話說,引爆北台灣房價增溫的熱錢效應,其實主要來源是台灣長期貿易出超所導致的資金,超過一個地區的內需經濟所需之問題。這問題不但台灣有,韓國也有,只要匯率不隨出超而升值,就會造成當地的資金供給過多而帶來物價上揚問題。過去幾年,韓元的匯率貶值程度超過新台幣,也就是說,韓元超貶,導致韓國高房價與高物價問題遙遙領先台灣。

新台幣過去十多年在彭淮南手上,採取中庸策略,有點貶,卻沒貶太多,導致科技業大老各個都不滿意台幣貶值程度。但台幣與韓元相較略顯升值,卻也讓台灣的通膨問題遠比韓國來得輕上許多。兩相權衡,只要台灣仍處於外銷代工產業型態,熱錢效應問題就不能怪央行的匯率政策,而只能怪台商太會賺錢了。

台商賺了錢,如果能有效分配給員工,那就沒話說。但問題是,人們只見科技大老成立藝術基金會,拼命購買骨董、藝術品避稅,卻未見有富商送一張張大千的名畫或國寶給過員工,這說明財富分配是有問題的。

最要命的是,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調降遺贈稅稅率,由40%驟降到10%,讓台商長期囤積於海外的避稅資金,一下子鮭魚返鄉,湧回台灣,並鎖定華人最愛的傳世之寶---不動產來傳宗接代,立刻造成台北房價暴漲。

此外,2007-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衍生房地產、股市崩盤與金融危機,讓台灣高科技業、白領精英之渡邊太太們的海外投資資金,如共同基金與海外房地產等,均認賠贖回台灣,再次推波助瀾了熱錢回流,並集中湧向保值性較高的不動產上頭。

前述因素,才是我認為導致北台灣房價過去四年見回不回、頻頻攀高的主因,也是讓<百年大泡沫>與房地產空頭總司令等空頭看法,頻頻槓龜的主因。

兩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呼籲媒體不要一直炒作房市新聞,而且,空頭學者最好也不要一直喊空房市,因為這只會讓空頭看法被軋空,導致聽話而沒買房的人最後失去了信心,最終卻於2013 年台灣房價的最高峰進場套牢。

這就是我這篇文章要關切的重點---小老百姓們,千萬不要因為實價課稅出爐後,房價只見溫和回跌,就誤認為這是台灣房價的觸底效應,並出手在高檔反彈點買房。

很多建商今春以後,拼命於媒體釋出,房價即將觸底反彈,以及未來房價只會漲、不會跌,再等不知等到何時等多頭言論,我認為,這正是在誘殺這些無知百姓與不再相信空頭學者的無辜普羅大眾。

為平衡市場氛圍,我個人認為,2013年應是北台灣房價修正後,反彈上漲的逃命波,是建商、財團與政客們集中點火,要於馬英九總統任期屆滿前,拉高出貨的最後一波逃命線。手上有多餘、非自住且租不出去的房屋的人,應該趁機倒貨,以拿回現金;至於想買房自住、卻還沒等到買點的人,再忍耐個三到五年,保證能以比目前更低廉的房價買到理想的二手屋。

但要補充說明一點的是,北台灣房價崩跌,不代表台北市房價崩盤。只要台灣的國土開發政策有問題,台北市的房價長期而言,只會上揚,不會下跌,這是因為供給量仍小於需求量的基本面問題。也就是說,即使北台灣房市走空,北市房價只會高點盤整,卻不會大幅修正。

由於很多人搞不太懂淡水河以南、以北,台灣是一邊一國,所以常常誤把台北市房價與全台房價綁在一起,這也讓建商可以魚目混珠,大大方方地以北市高房價為指標,鼓動新北、桃園房價也跟進看齊,這實在害慘了居住非台北市的廣大中產階級,是一個很沒有良心的行為。

所以,如果要用人們熟知的蛋黃理論來說明北台灣房市狀況的話,我認為,2013年將是:蛋殼滾燙(桃園、基隆)、蛋白持續增溫(新北市)、蛋黃再次發燒(北市)的一年。原因是:景氣復甦、股市好轉、建商拼命炒作、媒體應聲蟲般地附和等因素綜合發酵使然。

但這種現象是短期的,持續期間不會超過一到兩年。誠如本文開宗明義所言,台灣人口少子化是必然趨勢,特別是一般預估,2014年後,台灣死亡率將超過出生率;2022年後,台灣總體人口將逐年下降。綜合這些結構面因素,未來10-20年,台灣房市步入空頭將是必然,多頭則為偶然。

若果如此,人們何須跳進去當最後一隻高房價的青蛙呢?

我認為,如果北台灣的房地產像一顆雞蛋,則房地產泡沫化的破裂點,不會是蛋黃,而將是蛋殼與蛋白區。如果要我預言房產泡沫化劇本,我會如此試為推演:

首先,政客們不斷炒作的桃園航空城,將在機場捷運線完工後,利多出盡而成一場泡沫幻影。

緊接著,馬英九最後兩年的任期中,雙北市首長與副總統競相爭取執政大位,將衍生政治紛亂,在政客亂開支票下,北市房價會因富商的資金逃離效應而出走,轉為擁抱定存利率較高的人民幣,並帶來指標性建案的價格修正。

第三,新北市房價會受蛋黃、蛋殼擠迫而出現一波恐慌性修正波,劇烈修正區將為養蚊子許久的林口、三峽與淡水地區,恐慌修正區為新北特區、板橋等房價過高區段,溫和修正區為偏鄉、較無交通、捷運便利性地段。

以上崩盤戲碼,純屬個人看法,若將來有所雷同,純屬巧合。

最重要的結論是:北台灣的普羅大眾與小老百姓們,千萬不要誤信媒體炒作、廣告而興沖沖地跳進去買自住房,如果你一輩子的財力只能買一間房的話,先租而不買,耐心等待更適合人居之新北市都會區房價崩跌後,再進場撿便宜貨,而不要選擇搬去上班通車要長達一小時以上的未來養蚊區,將會是比較明智的買屋抉擇喔!

台灣財經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