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2012

佛法與經濟學

熊秉元

佛光山南屏別院5月落成,舉辦一系列演講。我忝列受邀者之一,講題為「經濟學的世界觀」。答應後才想到,其實有一個更好的題目:「經濟學始於佛法式微處」。對於人的特性,經濟分析有兩大假設:人是「理性的」,能思索、也會思索;人是「自利的」,會追求自己的福祉。對於這兩種特質,很多人不能接受;反證之一是,捐錢給慈善事業,宗教家普渡眾生,德瑞莎修女的行誼,難道是為自己嗎?

對於這些質疑,由淺入深,可以有一些平實的回應:首先,當我掏出100塊,放到乞丐的碗罐裡時,我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骯髒齷齪的人,而是覺得自己頭頂上有個小光環──捐錢固然有利他的成分,當然也是自利的!

其次,台灣主要的宗教團體,慈濟、法鼓山、佛光山等,希望他們自己募得最多的捐款、有最多的信徒,還是其他的同修團體?當這些團體的領導者退位或過世時,會不會有繼承的問題;左右手希望自己承繼大統,還是另一位較適合?梵諦岡的歷史上,新教宗繼位之後,不只一位在短期內就過世;被下毒致死的傳聞,從來沒有停止過!

再其次,以佛法而言,最高的境界是《金剛經》裡的「離相無往」;用白話文簡單的說,就是心如止水。可是,要宣傳教義、撫慰眾生,不是要用盡心思、要有分別心;因此,宗教活動不需要理性思維嗎?

「人是理性而自利的」

事實上,宗教活動的性質,正精緻而平實的透露了「人是理性而自利的」。具體而言,一般人辛勤終日,為的是自己、自己的家小;因此,這是明顯的自利。可是,有宗教情懷的人,面對的是比較艱難的抉擇:到底要追求自己的福祉,或照顧其他人的福祉?如 果經過自己的琢磨,決定以其他人的福祉為依歸;那麼,透過自己的行為,增添其他人福祉時,同時也增添了自己的福祉,因為自己心理上得到了滿足── 這不就是自利嗎?當然,正因為貶抑了自身的利害,而以其他人的福祉為上,所以超脫了一般人汲汲營營的心境。依世俗的道德標準來看,這是境界較高的舉止;而這種心境上的差別,自然而然的反映在神態上。因此,誠心奉獻的信徒,有祥和自在的面容,真是有以致之。一般人享受照顧自己╱家小的樂趣,而信徒大德們則是享受照顧他人╱眾生的樂趣!

由此可見,經濟學的理性自利,可以解釋慈善事業和宗教團體的作為。而且,經濟分析和佛法的關係,還可更進一步的推敲。
《金剛經》的離相無往,隱含心智上一種非常特別、高超絕妙的境界:相較於外在世界的諸相,心理上能夠抽離、不受羈絆,這是「離相」;相形之下,內在的世界,心理上能不定於一,不定於彼、也不定於此,這是「無往」!在這種心如止水的狀態裡,沒有分別心;而且,抽象來看,連「沒有分別心」的意識概念都沒有!

在 那種不可說的境界裡,一切如一,沒有分別心,所以沒有好壞是非善惡對錯可言,也就沒有選擇和取捨的空間。在這種境界裡,強調選擇取捨的經濟分析,自然無用 武之處。一旦離開了這種境界,有了分別心,就有選擇和取捨的必要,也就有了經濟分析置喙的餘地──經濟學始於佛法式微處!多年前我曾撰成一論文, 名為「經濟學對金剛經的闡釋」(An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amond Sutra)。文章沒有引起經濟學界或佛學界的回響,可能和兩者的理性╱自利都有些關係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