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2013

一探北臺灣人類文化起源「十三行遺址」









位於八里區淡水河出海口交界處左岸的「十三行遺址」,雖然目前歸入為八里污水處理廠廠區,但超過千年的人類文化發展能量,卻仍不斷在此累積及擴張。

當初十三行遺址發現的經過相當傳奇,1955 年時任空軍飛行員的潘克勇少校,駕駛飛機越過觀音山上空時,發現羅盤出現不正常干擾現象,懷疑附近藏有鐵礦,便聯絡臺灣大學地質系林朝棨教授與鑽探工程師到八里進行調查。在1957 年完成階段調查後,發現了為數不少的煉鐵殘渣、貝殼以及陶片,並確認此地文化是史前遺址,因此林朝棨教授便以當地地名「十三行庄」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1959 年中研院史語所石璋如先生則首先帶領了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學生進行考古發掘,爾後也陸續有學者在此進行地表採集或是考古發掘,並發表研究報告,包括1963 年在中研院劉斌雄先生的主持下,也進行一次試掘工作。在這二次發掘中,除有出土陶片、石器、鐵器、玻璃器、瑪瑙珠、貝殼及獸骨等文物外,也發現二座墓葬,在1988 年2 月至4 月,考古學者臧振華先生、劉益昌先生、高有德先生也對十三行遺址進行了發掘,出土的遺物及墓葬現象與石璋如教授帶領發掘的遺物相類似,也發現了其他先前所未見的遺物,其中「煤塊」和「銀片」是臺灣考古學上的首次發現,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本次發掘也選出兩個樣本來測定「碳十四年代(古物考測年代技術)」,檢測結果一件是距今約1800 年,另一件是距今約1200 年,這說明了十三行遺址的十三行文化年代上限,已可追溯至1800 年前的文史價值。

在發掘中肯定了十三行遺址有三個文化層:下層的圓山文化,中層十三行文化及上層近代漢人文化層。其中十三行文化所蘊涵的文化價值,與史前鐵器或煉鐵技術相關,對臺灣史前文化發展和變遷的涵義,非常具有探討的價值。

依據史料記載,臺灣在1800 年前發生重大改變,進入了使用金、銀、銅、鐵等各種金屬製工具及器具、飾品的金屬器時代,北部地區的代表便是區域廣大的十三行文化,也是史前時代晚期臺灣金屬器時代文化中,第一處發現大量鐵渣遺物與煉鐵作坊的文化,從遺址裡發現自行煉鐵的過程及大量鐵渣遺留,證實這群十三行文化人不只使用還能自行製作鐵器,而且其煉鐵技術有重要的發現,可說是北臺灣史前文化末期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

即使1989 年,遺址區被劃入八里污水處理廠預定地,憑藉此地之價值性卻引發一連串的搶救風潮。除了在1990 年至1992 年間考古學上五次搶救發掘之外,還有社會團體發動保留遺址的抗爭行動,最後,在廠區裡留下一塊約三千平方公尺的區塊作為遺址保留區,由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並於1991 年決議在廠區旁建立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展出介紹遺址的出土物,更在2006年被重新指定為國定遺址。

十三行遺址文化價值

(一)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共包括圓山文化、十三行文化及清代以來漢文化層,其中以十三行文化遺留為最大宗。
(二)可作為臺灣北部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遺址。
(三)遺址文化特徵與凱達格蘭族的文化有所類似。
(四)出土的拍印幾何形裝飾的陶器,與大陸東南沿海的史前幾何印紋陶文化的陶器相似。
(五)可看出此地居民和大陸東南沿海漢文化居民之間往來的關聯。
(六)十三行遺址出土鐵器,標誌著臺灣史前文化在這個時候已經由石器進入鐵器時代。

小提醒:
目前十三行遺址保留區仍屬管制狀態,平時不對外公開開放。但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會不定期舉辦遺址推廣活動,開放民眾報名參加遺址踏查活動,詳細活動內容可至博物館官網查詢。

館所資訊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地址:八里區博物館路200 號
電話:02-2619-1313
網站:www.sshm.ntpc.gov.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