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關注的兩件大事︰一是日本的安倍經濟學正面臨嚴苛考驗;再者,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QE)何時退場引發激辯。兩者嚴重衝擊世界經濟的走向,而原本牛氣沖天、迭創新高的主要金融市場因此震盪激烈,台股自不例外,也出現下修走勢。不過,金融市場的動態並非政府首應關切的重點,而是審慎評估其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及早研擬對策,俾能化危機為轉機,重新啟動經濟發展的引擎。
台灣經濟發展模式主要師法日本,而日本失落二十年,台灣經濟也同樣「倒退嚕」,兩者相似性非常高。因此安倍經濟學若能走出一條新路,對台灣當然會有啟示作用。然則,在日本進行調整、摸索的階段,勢必破壞原有的互動模式,台灣如何避免衝擊,化阻力為助力,則有賴於精確分析與掌握情勢變化。吾人認為安倍經濟學對台灣最大的衝擊,顯然在於日圓的重貶。此因東亞的經濟版圖已出現劇變,中國的崛起固然令人驚奇,而南韓更已躋身已開發工業國家之林,其重要產業如汽車、半導體、3C產品、家電、面板等,均對日本形成重大威脅,導致日本企業節節敗退。故而,近幾年來日本透過對台投資與轉單以降低衝擊,卻無意中打造出一個隱形的台日抗韓聯盟。而日本的轉單與投資對台灣出口與產業體質提升助益頗大。其次,由於歷史與民族情結的糾葛,日本進軍中國市場頗多障礙,因此與台灣企業合作,乃成為日本借道進入中國的捷徑。台日產業因此形成良性互動。
然而日圓重貶,卻使雙方合作的客觀條件出現變數。首先,日圓短期內貶值約三成,將讓多數日本對台投資與轉單失去經濟效益,造成台日抗韓聯盟自動破局。非僅如此,日本原先可能轉單的部分,如PCB軟硬板、被動元件、面板中游材料、中低階工具機等,反而回頭變成台灣的強勁對手。以工具機為例,原本我方因日圓強勢而有三成的成本優勢,造成我工具機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並且在中部形成龐大的產業聚落,看來希望無窮。但此次日圓重貶,我工具機優勢盡失,產業面臨存亡關鍵,難怪企業界重砲轟擊央行的匯率政策,多屬工具機業者。再者,台日觀光業亦形勢逆轉。日客本是台灣的第二大觀光族群,數量雖不如中國,但消費力卻比中國客強,是我觀光業的重大支撐。然而,日圓重貶卻使日客來台減少,而台客到日本反而增加,對台灣觀光業有傷,對日本則有利。
至於QE退場問題,部分人質疑資金的退潮,可能導致股市、大宗商品重挫,因而憂心形成下一波金融危機。其實,QE若能退場,顯然是一種正面訊息,意味自次貸風暴、主權債務危機以來,始終微弱的實體經濟,終於獲得真正的成長。而美國是全球經濟的火車頭,一旦其景氣復甦,將可以彌補中國成長減速與歐盟低迷不振,帶領全球經濟步出衰退的陰霾。對台灣而言,美國是重大出口市場,一旦美國經濟復甦,台灣的出口必可增溫,另外台商出口到中國多屬中上游零組件,組裝後再銷至美國等地,同樣也可受惠於美國景氣回溫。另一方面,QE的退場,資金熱錢勢必撤退,對能源、原物料價格可能有所衝擊,巴西、澳洲等賣方國家將成為受害者,但對買家的台灣,反而會因其價格的下跌而受益。由此觀之,不管金融市場、商品市場的反應如何,QE退場,對台灣應是短空長多。
全球化造成世界經濟的緊密連動,幾大經濟區塊的變動,將互相影響,再延伸到全球範疇。台灣以出口為主,乃是全球化經濟的積極參與者,因此對於世界經濟的變化應該隨時掌握,能夠分析其利弊得失。安倍經濟學的實驗,以及QE可能走到盡頭,乃是全球金融海嘯以來,世界經濟是否達成經濟復甦的總體檢,這是一個盛衰的重要關卡,台灣到底是乘風破浪,或隨波逐流,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正確解讀其中的訊息,並做出正確的回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