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北京的一名男子在今年3月的一個霧霾天里戴着口罩。
中國領導人最近幾個月發表的一系列聲明,給北京及其他被煙霧籠罩的城市的居民帶來了希望,他們可能會在幾年之內,實現經常呼吸新鮮空氣的夢想。例如,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今年3月「向環境污染宣戰」。
但周三,官方英文報紙《中國日報》的一篇題為《北京空氣質量有望在2030年達標》的報道,將人們拉回到現實中來。
該報道稱,北京地區的危險細顆粒物濃度降到「國際公認的安全水平」需要16年的時間。這種細顆粒物的直徑不足2.5微米,因此被稱為PM2.5。它能夠深入肺部,並進入血液。
16年的時間意味着,如今在北京出生、長大的兒童,在整個童年時期都將呼吸有害空氣。最近幾年,居住在北京的家長們日益擔心空氣質量及其他污染。北京人口已經超過了2100萬。很多有條件的中國人都已搬到國外,或逃到國內空氣比較清潔的地區。如今,跨國公司要招聘外國人到北京工作比以前難了很多。北京居民採購昂貴的空氣凈化器,一些國際學校甚至還在室外運動場上搭起由混合纖維製成的頂篷(一些家長稱之為「污染篷」)。
最近的科學研究發現,中國北部地區的空氣污染類型能使平均壽命縮減五年,使兒童遭受永久性的肺損傷,母親在懷孕期間呼吸有毒空氣還會導致孩子大腦發育緩慢,存在性格問題。
北京地區的空氣污染主要源自周邊省份的燃煤發電廠和工廠。汽車——特別是使用柴油、汽油的汽車排放的尾氣也是主要因素。
據《中國日報》報道,「改善北京空氣質量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院長潘濤在參加會議時說。「改變現狀需要時間和精力。」
《中國日報》報道稱,PM2.5濃度的「健康」標準為35微克/立方米,北京有望在2030年達標。文章稱,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已經說明,PM2.5濃度不應該超過這個標準。
實際上,WHO說的是PM2.5平均濃度要在24小時內不超過25微克/立方米。按照這個標準,北京的空氣質量可能在2030年前無法達標。《中國日報》錯誤地引用了WHO設定的35微克/立方米的標準,實際上那是WHO為污染嚴重的國家設定的過渡目標。WHO建議所有國家達到25微克/立方米的標準。
《中國日報》援引潘濤的話稱,北京的PM2.5年均濃度有望在2030年達標。
北京市環保局曾表示,去年PM2.5年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是WHO建議的接觸限度的三倍多。在2013年1月空氣格外糟糕的一天——說英語的人通常稱之為「airpocalypse」(空氣末日),北京部分地區的PM2.5濃度是WHO建議的接觸限度的40倍。
美國大使館屋頂上的空氣污染監測器顯示,周二,北京的PM2.5濃度達到了168微克/立方米,幾乎是WHO接觸限度的七倍,這一天正好是中國共產黨的93歲生日。天空一整天都非常陰沉,大使館在晚上將空氣質量評定為「非常不健康」。
據《中國日報》報道,「當前北京的污染物排放量仍遠超環境容量,任何惡劣的氣候條件都容易產生霧霾天,」潘濤說。「目前,改善空氣質量關鍵在於減排。」
中國國務院(相當於中國的內閣)去年9月公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計劃,稱北方的京津冀地區必須在2017年前將PM2.5濃度降低25%。但潘濤表示,即便北京及周邊地區達到了該目標,顆粒物的濃度仍對健康有害。
今年3月,中國環境保護部宣布,去年中央政府監測的74個城市中,只有3個城市達到了最低空氣質量標準。中國國務院在今年2月宣布,今年將為那些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取得「重大進步」的城市和地區提供總計100億元人民幣的獎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