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來日遊客在3月份達到49萬8,100人,比去年同期增長 47.3%,估計4月份還會爆增。這幾年,一到櫻花盛開的季節,中國人都會大量來日,和日本人一樣觀賞櫻花。 2015年賞櫻的遊客同比暴增1.5倍,使日本首都圈酒店人滿為患,價格比淡季上漲3倍多,甚至使日本出差商貿人員因客房太貴難以住宿。上野觀光聯盟表示:每年來上野公園賞櫻的人約200萬人,去年外國賞花客佔40%左右,2015年達到了50%以上,到處都是講中文的人。最近繼中國人「爆買」之後,又出現了一個有關中國人赴日旅遊的新詞「爆花見」(爆賞櫻)。
中國旅遊網「知乎」上有人貼了一個貼子説:「在中國不能看櫻花嗎?為什麼非要去日本?」 「前段時間爆出去日本搶馬桶蓋事件,今日又爆出中國人赴日本看櫻花,將房源爆倉,請問,我們是否可以建一個大型的櫻花世界!讓國外人到中國欣賞。」
而網友們的回答很有趣:「你是來搞笑的嗎?旅遊為的是體驗,中國和日本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去日本不是真為了看櫻花本身,而是看‘日本人怎麼看櫻花’這個文化標籤。 」「旅遊圖什麼?不就是圖個氛圍嗎?」「題主你覺得結婚只是為了性嗎? 」(1)
網友們的回答涉及了他們來日賞櫻的的心理,也就是説:中國人來日賞櫻,不只是因為櫻花本身,而是因為櫻花是一種文化,一種氛圍,一種中國所不具有的異國體驗。
中國也有許多地方有櫻花,北京玉淵潭公園有2000多珠櫻花,有20多個品種,分早櫻和晚櫻兩個系列;上海植物園也有日本晚櫻、東京櫻花、豆櫻、八重紅大島櫻等20多個品種,櫻花到了春季鋪天蓋地地開放,顧村公園、青海路、同濟大學、黎安公園、魯迅公園、中山公園都有櫻花;廣州百萬癸園有十幾種櫻花;武漢大學校園也有早櫻、晚櫻、紅垂櫻等十幾個品種的櫻花。
但是到日本去賞櫻,與在中國賞櫻是完全不同的。在日本,賞櫻是一種全國性的審美與文化體驗運動,在世界上絕少有哪個國家像日本這樣,因為一類植物的開花引起如此的全民性的興奮,全民性的觀賞,全民性的移動。千樹萬樹,花海如雲,落花時節,花雨紛紛,花季裏,城市的主色調是粉紅色的,落紅隨著碧波在河流中奔涌:
鳥掠櫻浪飛
車迎花雨行
城市的
倒影中
魚的夢
微紅(張石詩)
日本的櫻花,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的現象,而是日本人締造的人與自然最廣泛地融合、共生的審美活動和文化節日。有人認為:櫻花的美在於它如雲如潮的聚會與連綿不斷,眾花雲集,時而如百川歸海,時而如飛瀑倒掛,就是零落凋殘,一片一片的花瓣也相依相連,鋪就 綿綿不斷的花的甬路。櫻花之所以成為日本人心目的國花,是因為它「以群為美」,這一特徵也和日本「群體文化」的特徵吻合。的確,櫻花除了特別適應日本的風土,幾乎在日本全國都可以栽種外,也是日本人在有意無意中塑造的一種文化,而之所以説櫻花是「文化之花」,是因為櫻花並不是自古以來一直就是日本國花般的首屈一指的花。
在奈良時代編撰的《萬葉集》中,約收錄了4500首和歌,其中有1500首吟咏植物,所吟咏的植物種類達160種,如果按照所吟咏的多少來排列,舉出10種植物,則為萩、梅、松、桔、葦、菅茅、芒、櫻花、柳樹、白茅。梅花也和櫻花一樣,是日本人自古以來喜歡的花朵,人們對‘《萬葉集》裏究竟是吟咏梅花的和歌多,還是吟咏櫻花的和歌多’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而在《萬葉集》中,吟咏梅花的和歌為118首(一説為119首);而吟咏櫻花的和歌為40首,梅花比櫻花多。
……
到了平安時代編撰的《古今和歌集》,事情發生了逆轉,《古今和歌集》中吟咏櫻花的詩大大超過了梅花詩,梅花詩為28首,而櫻花詩為61首。
從奈良時代過度到平安時代的時候,梅花和櫻花的地位發生了逆轉,所以人們説:‘談到「花」時,在奈良時代是指「梅花」,而在平安時代是指「櫻花」。’」(2)
而據日文《維基百科》中的「櫻」的詞條,「豐臣秀吉曾令醍醐寺(京都)種700株櫻花,慶長3年3月15日(1598年4月20日)率領近親和諸大名舉行了盛大的觀賞櫻花大會(醍醐賞花)。
江戶時代,隨著河川的整備,為了護岸和美觀,在河岸種植柳樹和櫻花,使櫻花的園藝品種開發也大大進步,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櫻花。到了江戶末期,已有櫻花300多個的品種,明治維新以後,更加速了在更多的地方植種以染井吉野這一品種為主的櫻花。」
而現在日本的櫻花「園藝品種多,古來對花瓣的數目和顏色、開花的形態等進行改良,培育出許多園藝品種,在日本,包括原有品種和雜交品種在內,有600種以上。」
由此可見,櫻花景觀的産生,是一種日本人按照自己的文化性格塑造的文化景觀,櫻花觀賞首先體現了最廣泛地存在於日本人心靈中的熱愛自然的精神,這種人文與自然融合的文化活動--賞櫻花圍繞一種植物在同一個季節舉國展開的情景,恐怕在其他任何國家都看不到;二是賞櫻體現了日本人對象徵著日本「群體文化」的櫻花的文化回味,這裡有審美,更有民族性的昇華,對天地萬物的感謝和節日般的愉悅。中國有櫻花,但是沒有「櫻花文化」,而旅遊,主要的目的就是體驗一種沒有體驗過的異國文化,賞櫻旅遊,更是感受一種無處不在的美感的圍,學習在這種參加人數最多,遍及範圍最廣的最大規模的審美活動中日本人的禮儀美、秩序美和精神特徵,這也許是中國人喜歡櫻花的更主要的原因。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772463
(2)田中俢《植物了不起 七個不可思議篇》,中央公論社出版,2015年8月,44-45頁。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張石 簡歷:
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