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2013

別提油桶救火

郭振鶴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完成簽署,我方開放金融、醫療、電信等64項服務業,大陸則開放經營電子商務、運輸、金融、醫療、電信及觀光旅遊等80項服務業。各方對政府在協議談判與部會間溝通間存有爭議,以及憂心對台灣造成的衝擊。

過去國內的製造業,受到大陸的低價競爭,不是關廠,就是移往海外發展(包括大陸)。現今政府要開放服務業,服務業與製造業最大的不同是,服務業是有關於我們基本民生、日常生活的產業,開放服務貿易的協議,等於是直接接觸到台灣基本生活經濟的心臟地帶與敏感地帶。經濟部國貿局局長也表示,我國服務業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達68.5%,從事服務業人口達58.76%,對中小個體的服務產業來說,他們原本可在台灣安身立命,卻將面對大陸公司來台的低價傾銷,「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勢必會掀起不小的衝擊。

難保不會壓低工資

勞委會主委說,簽訂協議後讓投資進到國內來,會增加市場競爭動能,勞動市場動能也會增加,且簽協定沒有開放中國大陸勞工到台灣。但陸資進入台灣,如果大陸企業運用在中國那一套經營模式,難保台灣勞工的基本工資不會被壓低。如果要符合國際行銷貿易的競爭策略,應該是審慎評估哪些產業相對利益高才輸出, 例如服務業是台灣強項,這部分應輸出到中國,而非輸入陸資以所有權方式影響台灣人民就業與薪資水準。有消息指出,如美容美髮服務業項目,還找不到是那些主管部門在管理,政府的評估、意見徵詢在哪裡?許多產業、人民都是在簽署服貿協議的前後,才紛紛知道這項消息。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從規劃到簽署,為何那麼的不透明、不公開、不討論?服貿協議內包含很多產業,與一般民眾息息相關的的服務產業,如:餐廳旅館、藥品批發、美容美髮、旅行社、營造清理、倉儲、小客車租賃、汽車維修、印刷出版、線上遊戲製作研發、攝影、電腦軟硬體資訊服務等等,甚至是管理顧問與殯葬業都有,還有偏向資本密集的金融業。
一般服務業是偏向勞力密集,金融業是偏向資本密集,應以獨立協議或合併方式來處理。現在統統夾帶在一起,會讓人有圖利特定企業或走向政治統一的疑慮。
如果政府是急於為經濟找活路才簽署,不免會讓人質疑,這是不是拿油桶來滅火,讓台灣的經濟、就業情況更加惡化。

從基本面改善經濟

要解決台灣的經濟問題,應該要從基本面,也就是人民的所得水準、消費信心、需求面來解決,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政府應有憂患意識啊!



作者為東吳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