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2013

就要「台灣經濟學」

郭振鶴

日本「安倍經濟學」是一種心理佔有率經濟學,日本內閣府公布,首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成長率4.1%,相較於初估的3.5%。這個幅度,也超越經濟學家的預期。
日本在「失落的20年」後,安倍先是得到了自民黨內部的支持上任日本首相,以及在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達4.1%獲得日本人民的信任;再來,提出可以著實提振經濟的相關政策,由外而內的處理日本經濟問題,所以現在就算第三枝箭的經濟政策一拋出,多數人並不看好,但是安倍的支持率,保守估計還是有6成以上。

民間消費信心不足

「安倍經濟學」目前所遇到的問題,就是在第一枝與第二枝箭的影響下,日本經濟短時間復甦太快,所以造成了邊際成長率遞減,「安倍經濟學」短時間不易造成極大的經濟成長效果,效用會慢慢減少,重點端看是否能夠持續刺激經濟?
台灣經濟問題就與日本截然不同,現在台灣經濟的問題是一種市場佔有率經濟學,在於民間消費信心不足,人民對於政府施政不滿意、經濟前景不看好、對生活周遭的消費與食品安全擔心害怕,大多數人的荷包實在也沒有錢可再做多餘的花費,造成民間的消費意願低。

學習提振經濟決心

而政府處理經濟問題,卻是先從「點」來解決而非「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導致政府支持率不到20%,行政院主計總處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2.4%,中經院也將下修GDP,台灣今年GDP外銀紛下修只有2%-2.5%, 對台灣經濟情況並不樂觀。
政府著重的應該是人民為何不消費,解決問題的核心應在於邊際消費傾向不能提高的原因,包含薪資所得、消費信心如何提高等主要因素。
「安倍經濟學」不一定適用於台灣,應該是學習「安倍經濟學」想要提振經濟的決心與態度因地制宜,這才能創造我們自己的「台灣經濟學」。

作者為東吳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