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雄
中華民國的政府,上從總統、行政院長,下至各部會首長或次長,很多都當過大學裡的教授,都是菁英,但為何施政只能少數一兩事有成,滿意度民調一直偏低?難道教授不能治國? 教授和政府官員的區別何在?教授不負施政責任,可以提出天馬行空的想法,管它可不可行。教授可以批評時政,指出政府的缺失,因為要找別人的缺點很簡單。但政府官員身在體系之內,發言必須謹慎,不可動輒提出「想法」或指點「做法」,除非這已是行政院或立法院通過的案子。過去很多教授變成政府官員後,還是不改指導學生研究的習慣,時常提出點子,但「點子王」通常會累死三軍,最後不是一事無成就是貽害後人。
很多政府官員好像很怕欠缺報紙的版面,三不五時就拋出個人意見,美其名讓大家一起腦力激盪。但個人意見只是構想,各部會未來還需一起討論凝聚共識,即使行政院同意,還將面臨預算及地方的溝通問題,這種「未來還有得談」的事情,絕對不適合由政府官員首先發難。
我們時常批評別人「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其實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所見的視野不同,所負的責任不同,換了位子本來就該換腦袋,不換才是危險。否則當教授的一下子當了部長或院長,仍然不時的拋出構想請「下屬」(學生)來研究研究,時常好高騖遠且不切實際,甚至橫柴入灶,硬要推動,終將誤國誤人誤己。
例如不久前的台北市文林苑案,內政部是都更辦法主管機關,但內政部高官仍是一副正義凜然的教授模樣,自己搶占弱勢者那方的媒體光環。既然居住不正義普遍存在於台灣社會,這不就是內政部的責任,內政部應該承認錯誤,積極改進,豈可像旁觀者一樣,把責任完全推給地方政府。還有財政部對於證所稅、文化部長的午夜夢迴、教育部十二年國教的朝令夕改等等,很多都是「個人想法」,但都是應該「留中不發」的。
政府從學界找人才,「學而優則仕」本是好事,但行政和作學問是兩回事,很多教授都是風光上台,燒了幾把不切實際的火之後,就黯然下台,原因即在無法調整腦袋,總是理想說得多,但實際行動卻處處碰壁,無法找出可行的政策並確實地一步一腳印完成。
教授喜歡破壞性創新,喜歡長遠的規畫,但英國二次世界大戰首相邱吉爾說過:「寄望於遙遠的未來是錯誤的,在每一個時刻,我們只能抓住命運鎖鏈中的一個環節。」亦即要解決手上的事情,不要去描繪天邊的彩虹。
當然最後還是個性和EQ決定一切,那些堅持己見和無法妥協的教授部長通常很快陣亡。總之政治不同於學術研究,政策的溝通和政策的可行性比政策的完美更重要矣!
(作者為台灣觀光學院校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