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上周議息會議後表示,倘若美國經濟一如預期持續好轉,聯準會可能在今年稍後開始縮減債券收購計畫,並於明年中退場。這是近月來聯準會對QE(量化寬鬆政策)退場方式及時程所作最明確的表態,顯示QE退場已是勢在必行,全球金融市場的變局已揭開序幕。
近月聯準會對QE退場曖昧不明的說法,引發各種市場揣測,並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柏南克顯然是為消除市場預期心理,故對QE退場作更明確表態,雖然聯準會仍將QE退場和美國經濟復甦掛鉤,但已不再強調失業率須降到6.5%以下的退場條件。預料美國經濟若無太大變化,聯準會今年第4季將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明年經濟若依聯準會預測持續增長,年中即會結束購債計畫;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再維持一段時間後,於2015年開始反轉,亦即屆時將進入升息循環。
當然,QE退場的路徑勢必不會如此平順,因為美國經濟復甦動能主要來自QE推升美國股市及房市帶來的財富效果及消費信心增加,QE規模縮減勢必戮破當前美國股市及房市泡沫假象,引發經濟變數,加大QE全面退場的難度。
但QE的局限性無助解決美國就業問題,且各種後遺症不斷擴大,因此,不論未來美國經濟如何變化,QE最終退場仍難避免。
QE退場對全球股市、匯市、資產和商品市場及資金跨境移動皆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美國股市受益QE創下歷史新高,QE收傘勢必造成美股大幅下修壓力,美國房市榮景亦會受到影響甚至反轉,惟全球資金勢將回流美國,美元匯率將持續走強,美元資產的吸引力大增,從而有助推升美國股票、債券、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抵銷部分QE退場對金融市場的影響,這可能也是聯準會有恃無恐的重要原因之一。
惟在實體經濟方面,美元升值可能影響歐巴馬總統「重返製造」政策,讓景氣反覆不定的美國製造業雪上加霜,對就業復甦亦有負面影響。美國聯準會預測明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將介於3%至3.5%間,但IMF(國際貨幣基金)最近卻將美國經濟成長率調降至2.7%,總裁拉加德更呼籲聯準會至少在年底前維持QE規模不變,顯見美國經濟仍存在很多變數。
歐洲央行(ECB)目前亦實施類似QE的債券收購計畫,QE退場尚不致影響ECB政策,但股市波動及美國債券殖利率的升高,不利歐元區經濟復甦,也勢必推升高負債國發債成本,不能排除歐債危機有再起的風險。
新興市場將是QE退場的最大受害者。過去三年QE引發的龐大熱錢湧進新興市場國家,導致貨幣升值,並刺激股市和房地產價格的飛漲,形成巨大的資產泡沫及經濟榮景假象。QE退場將反轉資金流向,熱錢將大量撤出新興市場,導致貨幣貶值及資產泡沫瓦解,部分高度依賴外來資金及存在貿易赤字國家,尤其是拉丁美洲及部分亞洲國家如印度、印尼等,不排除會爆發地域性的金融風暴。
對於經濟成長仍相對強勁的中國大陸而言,QE退場將舒緩人民幣升值壓力,但大陸經濟面臨出口疲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經濟成長持續走緩的困境,若全球金融及經濟因QE退場再現變數,大陸經濟壓力將倍增,存在多年的房市泡沫亦可能加速崩潰,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
台灣亦無可避免會受到QE退場的衝擊,但受衝擊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是繫於台灣本身經濟的強弱,如果出口競爭力持續衰退,內需動能不斷削弱,則台灣可能和部分新興市場國家一樣,被外資看衰,那麼,受QE退場的衝擊勢必加大。
所以,政府當務之急,須全力做好金融面的預警及防範措施,同時更要加大、加快振興經濟的各項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改善企業體質,才能將QE退場的衝擊降至最低限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