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的沒落江湖
胡森林:艱苦達成的限產協議表明OPEC試圖重回市場管理者角色,奪回被頁岩油搶去的話事權,但仍難掩落寞。
更新於2016年10月13日 06:29 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委員會 胡森林 為FT中文網撰稿
在秋意漸涼的地中海濱城市阿爾及爾,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於9月28日出人意料地達成了一項限產協議,決定將石油日產量從當前的3340萬桶減至3250萬到3300萬桶,來平衡市場供求,拯救處於泥潭中的國際油價。OPEC表示將成立一個技術委員會,來確定各成員國的產量配額,具體結果將在11月份的維也納會議上公佈。待這一限產目標實現後,OPEC還將尋求非OPEC產油國的支持,來共同支撐油價。
兩年前,以沙特為首的OPEC成員國面對國際油價暴跌仍拒絕減產,進而導致國際油價斷崖式跌落。2014年11月至今的OPEC會議一直被各種花言巧語和勾心鬥角所充斥,因而此次會議召開前並不被人看好,沒想到結果卻來了一個大逆轉。盡管有許多評論低估此次會議的影響,但市場短期反應還是異常迅速,國際油價連續數日上漲,已越過50美元大關。
與許多持“然並卵”觀點的看法不同,我認為這是OPEC從消極轉向積極、從放任轉向有為的一個標志,說明他們的思路和策略已經從保份額為主轉向了穩定價格為主。而其中的關鍵,在於“帶頭大哥”沙特的態度轉變。《石油經濟學家》專欄作家德里克·鮑爾斯就表示,從會前的情況來看,沙特對於達成協議的意願是很強烈的,這是和4月份多哈會議最大的不同。
鮑爾斯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沙特從去年以來便積極洽談凍產相關事宜,希望藉此應對油價持續下滑所帶來的經濟壓力。但由於其他產油國尤其是“死對頭”伊朗堅決拒絕減產,無人配合的情況下,沙特也唱不了“獨角戲”,凍產便一直無法從願景變為現實。而到了現在,沙特的態度更為實際,放下了執念,允許伊朗、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獲得“限產”豁免,從而掃清了達成限產協議的障礙。
而沙特的態度變化,說到底,又是經濟壓力增加和市場份額壓力減弱兩方面促成的。之前OPEC發動價格戰,就是希望用泛濫的供應將美國頁岩油氣趕出市場,結果美國頁岩油並沒有很快倒下,戰爭進入了冗長、緩慢的拉鋸過程。油價的低迷影響到世界上所有的石油生產者。從各大石油公司發布的半年業績來看,上半年除了埃克森美孚等極少數公司外,上游生產者幾乎全軍盡墨。盡管頁岩油氣生產商受到很大沖擊,一些公司倒閉關門,但戰爭另一端的OPEC成員國同樣損失慘重,實力最雄厚的沙特財經壓力也與日俱增,赤字擴大,外匯儲備減少。甚至連作為石油競爭者的新能源商馬斯克都在抱怨,油價太低對未來不利,因為低油價壓制了新能源的發展。這樣一個沒有勝者的多輸局面自然是持續不下去的。
而在另一方面,OPEC不減產爭奪市場份額的策略取得了階段性成功,中東國家獲得35%的市場份額,達到1975年來的歷史新高。沙特在這個時候出牌,說明他們經過了壓力測試,試圖通過限產找到油價、市場份額和財政支出的最佳平衡,雖然減產對油價的抬升有利於頁岩油氣部分復蘇,但這部分市場份額完全可以由油價收益來彌補。
除了頁岩油氣之外,OPEC的另一個潛在敵人是新能源,中東人對石油命運的關註比任何人都強烈,他們害怕新能源帶來的釜底抽薪式的石油災難。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新能源發展得並沒有那麽可怕,短期內還不可能撼動石油的地位,OPEC產油國將地下資源變現的心態沒那麽強烈。而全球油氣投資下降厲害,穩定油價也就間接穩定了投資預期,如果投資短缺導致未來幾年油價短期躥升,刺激新能源加速發展,這是沙特所不願看到的。
同樣值得註意的是,此次會議是在OPEC主要產油國產量均達到歷史峰值的背景下開始的,沙特、伊拉克、伊朗、阿聯酋等國此前都加大了馬力生產,以便獲得更優越的談判條件和占據更多市場份額,之前產量中斷的尼日利亞與利比亞也在逐漸恢復出口。在產量增長空間不大而油價持續低迷的情況下,OPEC國家的意見分歧逐步縮小,是什麽都不做而坐視油價崩盤,還是適當限產來穩定市場,對於OPEC來說是一個並不太難的選擇題。而且,由於季節的原因,夏天過後本來就面臨減產,現在是達成共識的最佳時機。
一個相對溫和的油價才是各方最大的合意。所有的生產者,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把生產出來的石油換成真金白銀,其他的一切都不過是手段和策略。對於全球石油市場來說,最壞的時刻可能已經過去,限產有望把市場實現再平衡的時間提前。當然不容忽視的是,限產協議目前仍有大量問題待解,譬如協議的執行時間、限產的具體額度和執行速度等等,各國的小九九更是一刻也沒有停過,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麽變數。一旦處理不當,都可能給油價復蘇蒙上陰影。
對於市場來說,此次限產究竟帶來怎樣的效應,除了要關註11月份維也納會議確定的細節,以及OPEC成員國的執行情況,還需要密切關註沙特等主要產油國產量與出口量的關系,因為沙特等國由於國內天然氣替代等原因,產量減少並不意味著出口量同步減少,在出口量不變甚至增加的情況下,限產等於是虛晃了一槍。此外,限產協議要對油價產生實質影響,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的支持也不可或缺,但俄羅斯曖昧的態度,讓人依然無法樂觀。
顯而易見的是,OPEC試圖重新回到市場管理者的角色,奪回被頁岩油搶去的話事權。這是一個曾經叱詫風雲、鏖戰江湖許多年的“老炮兒”的掙扎與回歸。它曾經挑戰舊的規則,建立了自己主導的“江湖秩序”,眼下這一套秩序也已經分崩離析,石油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不是石油危機的時代,也已經沒有了亞馬尼那樣德高望重的人物,OPEC的影響力已不大如前,頁岩油氣卻在高歌猛進,它們的快速復產能力和金融運作技巧,令OPEC寢食難安。
歷經艱辛達成的限產協議,飽含著“老炮兒”捍衛昔日尊嚴和榮光的志向,但仍舊難掩其落寞。就像阿爾帕西諾主演的那部老電影《情梟的黎明》,曾經的黑道老大從獄中出來,卻發現世道已經變了,過去的一套行不通了。
在江湖的游戲規則里,從來都是新的戰勝舊的,新事物只有比上一代更生猛,他們生存發展的力量才能夠超過保守的力量,成為又一個時代的強者,這是一種弱肉強食的自然選擇。曾經的OPEC之於“七姊妹”是如此,今天的頁岩油氣之於OPEC,也同樣如此。
“老炮兒”這種舊時代的人物在和新時代交匯時的無力、沒落和那種不甘心,更多是在提醒人們,是建立石油世界新的規則和新的治理體系的時候了,擺脫江湖周期律帶來的劇烈變動,建立更良性、更透明的治理秩序,創造石油市場的多贏正和格局。這樣我們期望的,就不僅僅是限產帶來價格反彈的喘息之機,而是一個更穩定、更均衡、更持續發展的市場。
(作者任職於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委員會。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