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2012

熟年還能有什麼值得期盼的?

內政部成立「男性關懷專線」以來,求助人數逐年漸增,其中以40到50歲的人居多,求助的問題包括婚姻、親子和失業危機。讀者文摘用〈男人中年危機〉這篇文章描述更廣泛的中年問題,包括對自己一向自豪的事業成就感到空虛、沒有意義;或者突然發現自己跟家人的關係愈來愈疏遠,而職場上的關係又多半虛情假意,因而感到情感上的孤立與沒有歸屬;有些人則拼命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練腹肌、學年輕人的時髦打扮、跟異性打情罵俏、外遇,或者用瘋狂的消費來積極實踐「及時行樂」的主張。  

過了中年,看見很多長輩長年病魔纏身,甚至罹患癌症而走得很痛苦,而自己則體能和熱情都逐漸走下坡,實在很難看見自己人生的未來有什麼值得期待、憧憬、嚮往的。 過了中年,人生到底有什麼值得期待的?

「中年危機」是精神分析的術語,它的核心概念是意義感的危機與自我認同的危機――許多中年人看見自己一步步走向病痛與死亡的必然,突然全面性地懷疑自己過去堅信不移的價值,並且在慌亂、懷疑與空虛中做出違背常態的怪異行為。電影《美國心玫瑰情》的男主角就是在中年危機的過程質疑起「美國夢」所代表的一切價值。

「中年危機」並非專屬於中年的人問題,也不是當代獨有的問題。

德國文豪歌德的代表作是《浮士德》,劇本一開始,白髮蒼蒼的浮士德博士被窗外大學生的追逐、嬉鬧聲打斷思緒,因而想起自己的青春年少――他也曾經跟他們一樣快樂,這些年來卻已很少再有這種感覺。年輕時為了追求真理而埋首卷帙,今天已行將就木都不曾去看過外面的世界。但是,除了學問和真理之外,人生難道再也沒有其他值得追求與經歷的了嗎?於是,他跟魔鬼交易,出賣靈魂來換得青春,想要重新去經歷人生中一切的可能,尋找那永不後悔的一刻。

女人也照樣有可能會經歷意義感與自我認同的危機。看著肌膚與容顏隨著青春而老去,很多女人會懷疑自己的人生到底還剩下什麼;隨著孩子的成長與離家,很多熟女找不到接下來的人生到底還有什麼值得期待的。

意義是活的,它需要隨著年齡而更新

很多人誤以為人生的意義是耐久財,找到一個就可以用一輩子。其實,人生的意義是消耗財,每一個人生階段和社會情境下都需要不一樣的人生意義。

以托爾斯泰為例,他年輕時是法國思想家盧騷的信徒,相信一切自然的都是善的。他研究各種學問以力求心智的「自我完善」,鍛鍊身體以力求體魄的完美,並且享受各種情慾──他對人生充滿著嚮往與信心。

34歲結婚以後,他享受著家庭的溫馨與財富、文學的成就,以及各種屬於人世的幸福。但是在連續失去三個孩子和兩個姑媽後,徹底懷疑起一切俗世的價值,覺得這一切都在死亡的必然性之前顯得徒勞。50歲時他被虛無感徹底吞噬,只想自殺。

52歲以後他才終於覺悟到:「『生命是否有意義』並非一個理論上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如果你一直在做有意義的事,那麼你的生命就有意義;如果你一直在過罪惡且無意義的生活,你的生命就沒有意義。」

懷抱智慧,走出空虛,實踐理想

一個人只要找到了值得做的事,就同時也找到他的人生意義、自我認同與理想。但是,理想要對一個人發揮作用,就必須是「介於可能與不可能之間」──所有已經成為可能的都等同於現實,沒什麼新鮮感,也不再能鼓舞人的熱情;反之,所有被認定為不可能的,就成為空想,也不再能讓人對他懷抱熱切的希望。

中年的困窘,就是因為年輕時有過的理想太少,經過二十幾年的努力,一切理想或者已經完成而變成現實,或者一直都遙不可及而成為空想,已經找不到仍舊介於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理想。要讓一個四十歲的人重新啟動熱情,就要讓他再找到情感上可以認同,而且正巧是介於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理想――難度高到值得他去奮鬥,但又不至於高到此生絕不可能。

比起青澀的少年而言,熟年的最大優勢就是有智慧,能分辨理想與空想,而不會像年輕人那樣往不可能的方向直奔過去。熟年的第二個優勢就是有足夠的財富、地位與能力去實現年輕人做不到的夢想。可惜的是,很多人在中年之前已經被磨光了熱情與想像的能力,因此空有實踐理想的能力,卻沒有追求理想的動力。

過了中年,表面上能得到的都已得到,還為得到的此生都以不可能。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只要看見這社會裡有許多急迫地需要別人幫助的人,而自己又可以用熟年的智慧、能力、財富與地位去幫助他們,那麼人生值得追求的其實多得很。

中年危機與人生第二春的分野很簡單:走出過去為自己而活的慣性,從新思考自己可以為這社會作什麼有意義的事。這一轉念,煉獄就成極樂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