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012

給女兒的人生幾堂必修課

有句老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句話非常正確,沒養過小孩的人很難有深刻的體會。另一句老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就值得商榷,因為有很多父母對子女抱著或多或少的愧疚感,總想要孩子得到最好的,卻不知道該怎麼教養孩子才最恰當;還有很多父母出發點是好的,最後卻把親子關係越搞越糟。
怪來怪去只好怪到學校頭上,因為孩子整天都在學校,都是老師沒有教好才會如此。其實老師們都背了黑鍋,現代的孩子缺的是家庭教育,而不是學校教育。讓兒女們短缺了家庭教育,當然是父母的過錯,與老師們無關。
但甚麼是「家庭教育」呢?現在的企業主或主管階層多是四、五年級生,這群人的兒女們有不少也已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四、五年級生的父母們都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劫後餘生者,也是全球工業化、小家庭化的徹底投入者。大家庭拆解了,雙薪家庭從四合院搬出來,搬進公寓裡。不少四、五年級生小時候當過鑰匙兒,從國小、國中到高中,生活除了學校就是補習班。
現在雖然經過教改,四、五年級生的兒女們卻一樣過著除了學校就是補習班的日子。扣除上學的時間,只有寒暑假以及週末有家庭教育的時間。甚麼是「家庭教育」?四、五年級生不明白,四、五年級生的兒女們更不明白。於是寶貴的家庭教育時間,就這麼年復一年地從指縫間流失了。
不過,四、五年級生的父母們也許明白,其中有人曾經接受過傳統的家庭教育──那些沒有被戰亂摧毀、被小家庭遺忘、被現代學校教育剝奪了時間的傳統教育。這些傳統教育對女兒尤其重要,雖然很多人並不明白丟失了這些千百年來的智慧對自己有甚麼影響。可是隨著耆老凋零,隨著現代社會的越加定型化,真正的家庭教育要從哪裡找回來?從故宮博物院還是從蒙塵的古書裡?咱們就從古蹟和古籍裡來找找現代的女兒們缺了哪些基本課──給閨閣女兒的教育。
家庭教育原本是身教重於言教,而且因為門戶高低不同,量身裁衣的結果,各家女兒所需的家庭教育也就不同。這並不是階級觀念或者門戶之見,而是非常平實的生活態度。一個五口之家的閨女,不需學會大宅院的理家能力,卻一定要學會柴米油鹽,因為嫁娶講究門當戶對,這會使婚姻維持得容易些。
甚麼是「門當戶對」呢?古代的人家,大門口左右相對的那一組石墩叫「門當」,大門上方的柱形木雕(一對或二對)則是「戶對」。門當有避邪作用,戶對則是婚喪喜慶時懸掛燈籠用的。門當依著文官武官與官階不同,與平民百姓人家各有不同形制,而門戶的高低更有定制。
古時聯姻是為了通「兩姓之好」,因此講究門當戶對。現代沒有了門戶之見,差別只在兩家的富裕程度,因此現代的門當戶對講究的是婚配雙方價值觀念是否相同,這個將來會以專篇來談,現在暫且擱下。雖然不講古代的門當戶對,可是量身裁衣還是差不離的。
甚麼是「量身裁衣」?簡單地說,每個人都要穿衣,有甚麼身材就穿甚麼衣裳,有甚麼條件就做甚麼事,有甚麼肚量就吃多少飯菜。當然,人可以心比天高,但就怕命比紙薄。心比天高要有相襯的努力、智慧與付出,否則結果經常就是命比紙薄。因此才女班昭寫下的古代女子必讀課《女誡》,第一課講的就是「卑弱」。
人們普遍認為華人社會傳統重男輕女,甚麼都以男性為先。這男尊女卑早自漢朝時起,早在二千年前就由班昭寫下,並影響華人社會長達二千年之久。擺在現代再來講卑弱,不免被女性主義者批判吧!可是細細思索班昭講的卑弱,其實深具智慧。
班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歷史學家,接續兄長班固之手續編《漢書》,有「曹大家」(編按:「家」讀作「姑」)之稱。班昭之夫曹世叔雖早逝,但曹世叔陽光外向,班昭則溫柔婉約,夫妻倆互動契合,他們的婚姻生活可謂美滿。班昭講的卑弱,當以男性的陽剛為前提。這就像是跳雙人舞,有進有退,進退有據。擺在現代來說,也可以當成是「好丈夫」的養成祕笈。
如果女子們都懂得「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便難生糾紛口舌;「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靜自守,無好戲笑,潔齊酒食,以供祖宗」兒女自會敬畏父親慎終追遠,如此則「黜辱可遠哉」!反之,如果動輒斥罵自己的丈夫,在兒女面前也不留情面,最後兒女也瞧不上自己的父親,到頭來誰也教不動這個孩子。所以說孩子要哄,丈夫呢也要哄。能伏低做小的女子才是有大自信、大智慧的女子。
有人以男女平等來斷定現代女性比古代女性幸福多了。是否如此,婆婆與媽媽不敢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現代的女性比古代的女性辛苦些。古代對女子的一般要求是生兒育女操持家庭,最高要求是「德言容功」,現代女性卻除了生兒育女操持家庭之外還得在職場上和男男女女一起競爭。
以前看到裹小腳的老奶奶坐在樹蔭下縫補衣裳,只覺歲月靜好,幸福就像陽光透過樹枝灑在身上,攤開手就能盈握滿手。現代在職場上與男人一較高下的女強人們,的確不懂卑弱只懂剛強,可是好像沒有少掉點淚或少憂點心,甚至有更多糟心事,離幸福越來越遠。
女兒們幸福的祕訣會不會藏在那些被我們丟棄、被我們認定為古代糟粕的閨閣教育裡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