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2016

有格局的領導人

台大論文涉造假事件案情愈演愈烈,台大生命科學院生化科學研究所教授、高醫大副校長郭明良研究團隊,日前經學術網路社群平台「PubPeer」陸續揭露,刊登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論文涉嫌圖像、數據造假,有疑慮的論文達11篇,台大校長楊泮池列名共同作者也有4篇。但迄今,郭明良僅「口頭請辭」台大教職,楊泮池則「靜待調查」。

事件在台大及學術界持續發酵,不僅台大校內學生發起連署,要求涉案者負起政治責任,與楊泮池同為中研院士的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兼研究部主任陳培哲接受採訪時,直言:「有格局的領導人,應該就會自己辭職!」

陳培哲:學校名譽重於個人名譽

對此,與楊同為中研院士及台大「同事」的陳培哲不以為然,他認為:「有格局的領導人,應該就會自己辭職!」他並以諾貝爾醫學獎得主David Baltimore為例,遭質疑論文造假第一時間就辭去校長職務,因為Baltimore珍視學校名譽重於個人名譽,辭職以保護學校名譽。

「台灣學術界接二連三發生學術醜聞,學術界兩大龍頭都捲入漩渦,包括前中研院長翁啟惠深陷浩鼎股票爭議、以及近來的台大校長楊泮池的論文疑造假疑雲,讓人感慨。」陳培哲說。

「回顧台灣早年的學術界人士,包括前台大校長傅斯年、中研院長胡適,都是大家很敬重的學術領導人,現在完全不同了。」陳培哲說,學術擔承的風骨和見識不同往昔。他直言「翁啟惠當初戀棧職位,最後才形同『被辭職』,如今楊泮池的作法,與當初翁啟惠有什麼差別?」

他說,「格局是自己創造的」,想想,如果是傅斯年校長和胡適院長,他們捲入這種醜聞,會如何反應?看看全世界的頂尖大學研究所校長或院長,人家是如何處理的?

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暨醫學獎得主David Baltimore1997年擔任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校長。1999年他於一名博士後研究員van Parijs兩篇刊登在《Immunity》期刊的論文掛名通訊作者,隔年,van Parijs到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之後van Parijs遭檢舉在MIT做的實驗造假,MIT開始調查,van Parijs很快被解聘離職,此次尚未波及Baltimore本人。2005年又有人在《New Scientist》雜誌質疑Baltimore與van Parijs共同發表於Immunity期刊的那兩篇論文造假,此次Baltimore選擇自己向Caltech校方申請調查,同時也自行辭去Caltech校長職務。。

陳培哲說,這代表Baltimore把大學的聲譽,放在比自己聲譽更優先,更珍視、更保護,因而辭職負責。

學術研究如果不純粹 造假事件只會一再重演

陳培哲語重心長的說,近來年國內論文造假的事件層出不窮,這是學術界的墮落,也是因為「有興趣做研究的人少了,大部分都是把學術研究當成升官發財的工具。」台大前校長傅斯年曾與師生共勉的一句話:「我們貢獻這所大學于宇宙的精神」,而宇宙的精神在於追求真理的概念,如今看來,這樣的精神恐怕式微了。

陳培哲認為,過去學術研究者把學術當生命,單純對學術研究有興趣,不論外在條件如何都努力做好,但現在學術研究多被當成手段,目標是要以此去得到功名利祿,獲取更多的金錢、更高的地位,「當然就會Cutting the corner(抄捷徑)」,一點都不足為奇。

「若自身對學術研究的心態正確,當然不會欺騙,為何要騙自己呢?如果只是把學術研究當成工具做給別人看,那就不同。」

單純的學術研究是什麼?陳培哲舉例,好比有學者畢生投入研究甲骨文,這有什麼利潤可言?就是把過去歷史搞清楚,把不懂的事弄明白,如此而已,而不是拿這個去求取什麼回報。因為,「研究本身就是一種回報!」

陳培哲指出,學術研究大部分都是失敗的,「就是因為不懂才要研究」,學術精神就是「失敗再努力做好,一點、一點慢慢進展」。但如今台灣的大學太浮濫了,且多數都追求產業化、職業化,學術單位動不動就談錢、談專利,有興趣純粹做研究的人少了,追逐名利的多了,類似的事件恐怕只會一再重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