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幸福的真義
信仰與獲利不矛盾,矛盾源自割裂道德與經濟
數千年來,圍繞賺取利潤與信仰之間是否存在矛盾的辯論從未停止。收取利息符合道義嗎?貸款是對窮人的剝削嗎?說得更簡單一點,你能在擁有財富的同時擁有一顆高尚的心靈嗎,抑或是,為了保持高尚的心,你必須要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嗎?
今年的復活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再次思考這些令人糾結的問題的機會。利用這個機會,我們還可以想想,哪些東西對我們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哪些又是真正重要的。去年,在華爾街和倫敦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外,示威者發起了針對一些資本主義行為的抗議活動。在示威者看來,他們無法接受這些行為,尤其是銀行的行為。如今,這場運動或許已漸漸平息,但核心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
盡管有人更嚮往簡樸的生活,但信仰與獲利之間並不矛盾。賺錢謀生沒有錯:我們本就是要享受富足的生活的。之所以會產生矛盾,是因為我們將道德與經濟進步割裂開來,並將後者與幸福劃上了等號。
其實,資本主義本身並沒有錯。資本主義理論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在於它提倡個體自由。但正如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經指出的,雖然我們有選擇的自由,但我們不應隨意剝奪他人的自由。
存在爭議的,不是利率的高低,或是我們所住房子的大小。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應該如何對待彼此:也就是要遵循“黃金法則”。這一法則告訴我們,我們自己希望受到怎樣的待遇,就應該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因此,我們必需採取更有力的行動來減少資本主義帶來的傷害,無論是企業不當行為造成的環境破壞,還是商品供應鏈上的工人們受到的不良待遇,盡管這種商品是我們全都渴望擁有的。股東的責任不僅在於賺取利潤。獲得利潤的方式同樣重要。
通過大量研究我們得知,最近幾十年中,盡管西方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一直在增長,但幸福感並沒有增加。對於金錢,我們不應崇拜,也不能只考慮我們自己的利益——這會讓我們有一種飢餓感,而它是無法通過占有更多的商品來填補的。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不應該享受所有塵世間的財富和商品?不。盡情享受吧。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它們。要想擁有崇高的精神就只能過清苦的生活,或是認為辛勤勞作不應得到回報,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重要的是,在貪婪和知足之間找到平衡,並且弄清楚,對我們而言,什麽才是快樂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錢是永遠不夠的”感覺,尤其是當我們見識了豐厚的銀行業獎金時。可我們真正需要多少呢?使我們真正感到快樂的又是什麽呢?於是,與人攀比以及經濟學家索爾斯坦•維布倫(Thorstein Veblen)所稱的炫耀性消費就成了勢在必行之事。我們不應在意別人的看法,盡管真的做到並不容易。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剋服資本主義的缺陷呢?有人建議開徵“羅賓漢稅”(Robin Hood tax),也就是“托賓稅”(Tobin tax)。但風險在於,這種稅對投資者造成的打擊也許要超過對銀行的打擊。而它將通過何種方式來抑制銀行的高風險行為,也尚不明確。
我們無法通過徵稅來限制銀行的危險行為,也不能指望它能解決問題,因為我們沒能解決導致這類行為的根本原因。我們只是在治療“病癥”,而不是在治療病人,我們在自欺欺人。
投資者應該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要求更多的投資產品對社會負起責任,同時向基金經理要求更高的回報。他們可以要求提高透明度,並對那些實際上對大眾福利無益的高杠桿率產品提出反對。
對銀行家來說,他們要拋棄戈登•蓋科(Gordon Gekko)的思維模式,並放棄拿人錢財而不對之負責的想法,要做到這點很難,但卻十分重要。當然,在理想的世界中,銀行家會提出符合客戶最佳利益和長期財務安全的建議,而不是為銀行家和交易員賺取最高短期傭金的建議。銀行及其股東可以通過推動激勵機制改革來解決這一問題,而不僅僅是坐等政府監管機構引入新規。
對企業而言,它們能做的是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讓承擔社會責任不再只是一樁“善舉”,而成為日常行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開始行動,通過慈善,消除生活中的不平等。
因此,我們能夠利用資本主義來謀生,不是去投機取巧謀取暴利,而是真誠地服務於他人,同時,在賺取利潤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無損於他人。每一個人都能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更加公平。的確,造物主所造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是的,即便銀行家也是如此。
本文作者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Tutu)為前南非開普敦大主教,貝蒂娜•格倫布魯姆(Bettina Gronblom)為“不止為了營利”(Not Just for Profit)的首席執行官
信仰與獲利不矛盾,矛盾源自割裂道德與經濟
數千年來,圍繞賺取利潤與信仰之間是否存在矛盾的辯論從未停止。收取利息符合道義嗎?貸款是對窮人的剝削嗎?說得更簡單一點,你能在擁有財富的同時擁有一顆高尚的心靈嗎,抑或是,為了保持高尚的心,你必須要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嗎?
今年的復活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再次思考這些令人糾結的問題的機會。利用這個機會,我們還可以想想,哪些東西對我們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哪些又是真正重要的。去年,在華爾街和倫敦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外,示威者發起了針對一些資本主義行為的抗議活動。在示威者看來,他們無法接受這些行為,尤其是銀行的行為。如今,這場運動或許已漸漸平息,但核心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
盡管有人更嚮往簡樸的生活,但信仰與獲利之間並不矛盾。賺錢謀生沒有錯:我們本就是要享受富足的生活的。之所以會產生矛盾,是因為我們將道德與經濟進步割裂開來,並將後者與幸福劃上了等號。
其實,資本主義本身並沒有錯。資本主義理論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在於它提倡個體自由。但正如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經指出的,雖然我們有選擇的自由,但我們不應隨意剝奪他人的自由。
存在爭議的,不是利率的高低,或是我們所住房子的大小。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應該如何對待彼此:也就是要遵循“黃金法則”。這一法則告訴我們,我們自己希望受到怎樣的待遇,就應該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因此,我們必需採取更有力的行動來減少資本主義帶來的傷害,無論是企業不當行為造成的環境破壞,還是商品供應鏈上的工人們受到的不良待遇,盡管這種商品是我們全都渴望擁有的。股東的責任不僅在於賺取利潤。獲得利潤的方式同樣重要。
通過大量研究我們得知,最近幾十年中,盡管西方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一直在增長,但幸福感並沒有增加。對於金錢,我們不應崇拜,也不能只考慮我們自己的利益——這會讓我們有一種飢餓感,而它是無法通過占有更多的商品來填補的。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不應該享受所有塵世間的財富和商品?不。盡情享受吧。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它們。要想擁有崇高的精神就只能過清苦的生活,或是認為辛勤勞作不應得到回報,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重要的是,在貪婪和知足之間找到平衡,並且弄清楚,對我們而言,什麽才是快樂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錢是永遠不夠的”感覺,尤其是當我們見識了豐厚的銀行業獎金時。可我們真正需要多少呢?使我們真正感到快樂的又是什麽呢?於是,與人攀比以及經濟學家索爾斯坦•維布倫(Thorstein Veblen)所稱的炫耀性消費就成了勢在必行之事。我們不應在意別人的看法,盡管真的做到並不容易。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剋服資本主義的缺陷呢?有人建議開徵“羅賓漢稅”(Robin Hood tax),也就是“托賓稅”(Tobin tax)。但風險在於,這種稅對投資者造成的打擊也許要超過對銀行的打擊。而它將通過何種方式來抑制銀行的高風險行為,也尚不明確。
我們無法通過徵稅來限制銀行的危險行為,也不能指望它能解決問題,因為我們沒能解決導致這類行為的根本原因。我們只是在治療“病癥”,而不是在治療病人,我們在自欺欺人。
投資者應該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要求更多的投資產品對社會負起責任,同時向基金經理要求更高的回報。他們可以要求提高透明度,並對那些實際上對大眾福利無益的高杠桿率產品提出反對。
對銀行家來說,他們要拋棄戈登•蓋科(Gordon Gekko)的思維模式,並放棄拿人錢財而不對之負責的想法,要做到這點很難,但卻十分重要。當然,在理想的世界中,銀行家會提出符合客戶最佳利益和長期財務安全的建議,而不是為銀行家和交易員賺取最高短期傭金的建議。銀行及其股東可以通過推動激勵機制改革來解決這一問題,而不僅僅是坐等政府監管機構引入新規。
對企業而言,它們能做的是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讓承擔社會責任不再只是一樁“善舉”,而成為日常行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開始行動,通過慈善,消除生活中的不平等。
因此,我們能夠利用資本主義來謀生,不是去投機取巧謀取暴利,而是真誠地服務於他人,同時,在賺取利潤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無損於他人。每一個人都能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更加公平。的確,造物主所造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是的,即便銀行家也是如此。
本文作者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Tutu)為前南非開普敦大主教,貝蒂娜•格倫布魯姆(Bettina Gronblom)為“不止為了營利”(Not Just for Profit)的首席執行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