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2015

莫非吃撐,不吐不快?

蔡信德
詩人,專欄作家。新聞資歷豐富,歷任報社主筆、總編輯,並長期參與社會改革運動。他曾戲言自己是「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生活方式「既現代又古典」,服膺的是「自由、理性、人道、社會責任等人生價值。」曾任高雄醫學大學校長秘書暨杜聰明名人講座執行長。

俗話說:會無好會,宴無好宴,天下沒有白吃的飯局。吳敦義副總統幾天前作東,在圓山飯店宴請府院黨高層。突如其來的大動作,到底是他吳副自己定調的所謂「團結宴」?還是外界普遍解讀,是為覬覦下任黨主席而暖身的「鴻門宴」?多虧媒體、名嘴好事,紛加評論揣測,倒也耐人尋味。

這席團結宴之所以入戲,端賴馬、吳、朱、王四大天王的從容自若笑談過招,直把中國功夫發揮得淋漓盡致,讓看戲的可是嘆為觀止。不提細節,單看馬、王高來高去的交鋒,以及吳副插科打諢,著意營造團結氛圍,順勢轉移了項莊舞劍的焦點身影,說要不熱鬧也難。

不久前王院長在桃園站台,福至心靈的揮灑出神來一筆:他盼民眾想想馬總統的好。他說,外界每次提到馬英九,大家都不提他好的,但兩岸現在的和平是誰帶來的?雖然他的政策不盡如人意,但還是有很多優點。身為馬騜的頭號政敵,竟大發慈悲,在寒冬送暖?這席話義薄雲天,千金難求。至於是否意在言外?聰明的可曾看出門道?

不愧是政壇不倒翁。所謂的公道伯,竟能慷慨陳詞這般讓小百姓驚悚交加的諛辭。兩岸和平哪是他馬的所能打造的?他何德何能?豈不是太給抬舉了。說穿了,這是在兩千枚飛彈環伺下,換來的和平,也是全面讓利、卑躬屈膝求得的暫時苟安。這算是哪門子的和平?試問:這是台灣人至所企盼的?還是對岸向台灣人保證得以安身立命的「紅色和平」?

果不其然,馬英九終於在「團結宴」笑開懷的做出回應。媒體先是問他要如何幫選情加溫,他好整以暇的答說:「團結啊,團結,奮鬥!」接著瞧上老王一眼,打趣「也請公道伯說一句話」。至此,過去兩個你中無我、我中無你的黨內死敵,驟然成了大團結的象徵指標,甚至是凝聚黨瀕臨裂解的強力膠。莎劇哈姆雷特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要活下去,還是死了算了,的確是個問題)。國民黨病入膏肓,不思破釜沉舟的改革,光靠嘴巴團結,恐怕將會時不我予。

除此之外,團結宴不見洪秀柱和王如玄兩個女人――陸媒曾下標洪是「黨的女人」。她們各自以不同的理由,或主動,或被動的悄然隱遁,搞得只能靠四個如假包換的大男人――莫忘楊志良批過黨內一團爛,「男人像娘們」的經典名言――粉墨登場,刻意營造「大團結」。

話說回來,即便她們像男人婆,但大敵臨頭,好歹也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中流砥柱,何不讓她們上得台盤,同舟共濟?所以問題在,傳統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威權式團結,已然無濟於事,休想再炒冷飯,徒會授人笑柄罷了。

且莫再提自喝了「和解粥」,王金平便把他曾洋洋自得的「公道伯」名號束諸高閣的這段公案。他好不容易趕上輔選列車,渾身是勁的賣力輔選。身負不分區排序第一的壓力,竟然使他起乩,大言不慚的疾呼「國會改革」,一時令人莫名所以。他榮膺四屆多的國會議長,國民黨又是國會最大黨,要談改革,只要一聲令下,易如反掌,唾手可得。可是公道伯不及早下這帖瀉藥大事整頓,而是周旋於政黨之間調和鼎鼐,以期博得社會好名聲。現下城門失火,他再驚慌失措的祭出改革大旗,又其誰能信?

一席各方矚目的團結宴,但見四大天王各顯神通,在媒體前擺POSE聚焦出國民黨的團結形象。至於他們在豪華晚宴上是否吃撐了?我們不得而知。可是從他們口中吐出的,卻是一大堆不合時宜、肉麻當有趣、感覺自我良好的阿詞諛語,實在有夠令人作嘔。這就是大半世紀以來和我們長相左右,格格不入的外來政權,我們受盡百般的凌辱、糟蹋,真的受夠了,輪到我們應該團結起來結結實實的清算它。

所以,與其絮絮叨叨的幹這個,譙那個,何不如用我們的選票,在2016痛快地把這個不得民心的百年老店趁機終結掉,讓它絕對崩毀,徹底消失,好為吾土吾民出氣,掙得永久的清明祥和,這才是萬民之福,國家的和平生存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