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2016

當中產階級消費力不再時該如何?

藍弋丰

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可說是轉動全球經濟的中心,所謂的「世界市場」,因為全球大多數國家都或多或少奉行出口導向政策,尤其是以亞洲國家為最,瘋狂的出口導向拼命外銷賺取出超,當每個國家都想出超,最終總有一個國家要入超,那就是美國,美國成為最終出口市場,美國人的消費成了全球經濟轉動的軸心,但若美國人有一天不再消費了呢?

這個危機其實就在眼前,儘管美國就業持續成長,每個月就業穩步增加20萬人,失業救濟金申請人數創下了1973年以來新低,失業率全年可望下降到 4.7%,但是增加了這麼多就業,薪資也終於開始跟隨成長,美國的內需卻不見相對應的動能,到底原因為何?美國聯準會的一項調查報告中的蛛絲馬跡或許可透露一些答案。

四成七美國民眾拿不出400美元應急

聯準會《美國家戶經濟健全報告》2014年資料顯示,美國有47%的受訪民眾,若遇上意外緊急開支時,連400美元都拿不出來,得四處告貸或變賣家產,或是根本束手無策,而在家戶收入低於4萬美元的家庭中,更有高達三分之二拿不出400美元;首善之國美國,卻有高達47%,將近半數,手頭上連400美元餘錢都沒有,不過約1.3萬元新台幣,這實在讓人震驚不已。

民間機構的調查結果,也與聯準會的報告互相呼應,消費金融公司Bankrate於2014年調查顯示,美國人若是臨時需要500美元修車經費,或是發生醫療意外進急診需要1,000美元醫療費用,只有38%美國人能從存款中支付這筆額外開銷。

一項喬治華盛頓大學、牛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學者的共同研究則發現,詢問美國民眾是否能在30天內籌出2,000美元的緊急開支,約相當於6.5萬元新台幣,約25%多的美國人完全籌不出這筆錢,而有19%得靠變賣家產或是靠現金卡短貸才籌得出來。有半數大學畢業者無法支應緊急開支,即使是年收入在10~15萬美元之間的中高收入者,也有將近25%拿不出2,000美元。

皮尤慈善信託調查發現,有55%美國人的存款少到連失業一個月都撐不過去,有56%擔心自己的財務,其中71%擔憂無力支應日常生或開支。而紐約大學的學者2013年的調查則發現,美國24到55歲工作年齡的家庭,詢問其若失去收入能支撐多久,其中,以收入高低分為五級距,最低兩個級距的人連一天都活不下去,而中間級距平均收入約5萬美元,相當於約162萬元新台幣,卻只能支撐6天,連第二高收入級距也只能支撐5.3個月。

美國心理學會2014年調查美國人的壓力來源時發現,美國人最大壓力來源就是金錢,有54%美國人入不敷出,或收入只能勉強支應開支。

綜合各項報告,大約有半數美國人手頭緊到無法支應緊急開銷,不只是收入較低者,連中產階級甚至中高收入者都有人陷入這樣的危機,財務如此吃緊,當然不可能有任何消費動力可言。

六成五美國人缺乏基本理財知識

會造成財務困境,原因之一是美國人普遍缺乏理財基本知識,據統計大約有65%的25到65歲美國人是「理財文盲」,許多人「憑感覺」認為自己收入不錯應該花得起錢、還得起債,所以小孩喜歡什麼就「爸爸買給你」,看到好東西就覺得犒賞一下自己也無妨,實際上已經超出自身能力而不知。

過去美國有「不要輸給(鄰居)瓊斯家」的俗語,形容「輸人不輸陣」樣樣都要跟人相比較,結果為了面子超出自己的財務能力的心態,這種心態現在更昇華為「不要輸給卡黛珊」,指的是樣樣都想與美國奢華生活代表名人金卡黛珊看齊,據行動金融服務Fintonic調查發現,有八分之一的美國人願意為了奢華生活背上超過1,000美元負債,十分之一的年薪8萬美元以上美國人願意為了奢華生活背上5,000美元負債。

當然,大多數有基本理性的人不會為了虛榮讓自己陷入財務困境,但許多父母雖然不會為自己亂花錢,卻對小孩異常慷慨,美國有許多家庭家中玩具堆積如山,孩子根本玩不完,財務專家從這點就可推測這個家庭的理財可能有問題,而當小孩成長,為了讓子女不要輸在起跑點上,一咬牙為子女支付美國昂貴的大學學費,往往就讓家庭財政亮起紅燈。

這樣的支出行為其實與大環境的變化有關,過去美國人本來不會這麼不顧財務安全的花錢,總要未雨綢繆留點緊急備用金,不過隨著信用卡普及與取得信貸越來越容易,萬一發生了什麼緊急事件,靠著信用卡或短貸周轉一番就能支應,於是美國人認為存款的必要性不如以往,很自然的,美國人就把這些準備金給花掉了。

另一方面,美國收入分配則發生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現象,以收入分為五個級距中,最低三個級距自網路泡沫的1999、2000年以來都大幅下跌,中間級距減少6.9%,次低級距減少10.8%,最低級距減少17.1%。中產階級本來預期薪資會成長,能還得起債務,誰知薪資竟然不漲反跌,負債沒能還清打消,還越揹越多。

網路泡沫崩潰後,為了救市施行的諸多寬鬆貨幣措施讓信貸又更加氾濫,如次級房貸還鼓勵更多美國人透支花錢,結果是美國人不僅把本應有的緊急儲備給花掉了,還大把大把負債花錢。美國有38%家庭背負各種債務,這些家庭平均負債為1.5萬美元,相當於48.5萬元新台幣。

反應出的,就是美國消費力提升速度緩慢,甚至房產增值帶來的財富效應也打折扣,2003至2006年,美國房地產漲升期間,美國個人消費開支提升3.5%,而從2012年美國房地產谷底回升以來,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只成長2.3%;2005年中時,房地產每增值100美元,美國人會增加消費3.4美元,但2015年底,房地產每增值100美元,美國人只會增加消費1.7美元,也就是只有過去的半數,可以看出其消費保守心態。

出來混總有一天要還

過去美國人背債超額消費,十幾年來支撐了全球出口導向國家的經濟,但是如今美國從下層到中產階級家庭都債逼眉毛,已經無力再貸,而是必須要縮衣節食還錢,於是消費力無法提升,全球出口國家也自然跟著吃癟,先前還沒過苦日子,其實只是在透支現在,現在的苦日子,其實不過是「出來混總有一天要還」。

從就業數據無法理解美國內需為何遲遲沒有跟上就業成長,但探討美國家庭手無餘錢的情況,就很容易理解其原因,而這也是為何美國會有川普現象:當社會上大多數人手頭一點餘錢都沒有,入不敷出朝不保夕,自然會傾向言論偏激的強勢候選人,而對所謂的普世價值與同理心主張感到不耐。

美國的情勢如此,身在台灣的我們又該如何因應?當美國廣大中產階級停止消費,形同地球停止轉動,再怎麼提振出口的措施都將效果大打折扣,必須跳脫出口導向的傳統思考,積極尋求另外的經濟動力。

出口產業的方針也將與過去大有不同,大量製造堪用的低價商品是賣給下層階級,高貴不貴的「平價奢華」是賣給中產階級,過去台灣產業界擅長的是這兩類產品,但如今不僅美國下層階級破產,中產階級也沉淪,僅存還有消費力的,是財富集中焦點的富裕階級,這個階級人數少多元性高,市場不同於傳統的大規模量產模式,所重視的也不是「C/P值」,而是要就買最好,並重視許多形而上的價值。

許多人常說台灣是個小國,台灣比起美國的確算小,小也有小的好處,在巨變中,抓住一小塊市場就能生存,至於如何抓住那一小塊立足之地,可就要費思量了。

新聞來源:
線上報告:2014年《美國家戶經濟健全報告》
The Atlantic:The Secret Shame of Middle-Class Americans
CNBC:Many try to keep up with the Kardashians, despite not having cash to back it up
《彭博社》:America's Wealth Effect From Rising Home Prices Has Been Cut in Hal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