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2016

走進美國:美國新型工作方式風靡全球

本文資訊來自美國之音 (Voice of America,VOA)



這裡是共同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又叫眾創空間,也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工作的地方。(翻攝自美國之音影片)

一提起工作,大部分人腦海中的畫面可能是一個個由隔板間隔而成的工作位。電腦、電話、固定的座位和不變的「鄰居」,大概是構成的這種格局的基本單位。然而最近,從美國開始蔓延至全球的一種新的工作方式,讓你既有家的舒適感,又充滿新鮮和期待。

共同辦公之風興起

雖然這裡不是咖啡館,卻能喝到現磨咖啡;不是家裡的臥室,卻能舒服地睡一覺;不是娛樂室,卻能來局小遊戲。

這裡是共同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又叫眾創空間,也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工作的地方。卡爾·皮埃爾是 Wework 華盛頓特區分部主管,他說:「共同辦公空間本質上講是一種商業空間或者空地,不同企業可以在這裡分享辦公區域,共同推動共享空間。」

科技的更新和社會的發展使新興的共享經濟日漸深入人心, 各企業的運作模式也在適時變化。拼車、拼房、拼餐、拼單……那麼你聽說過「拼工作」嗎?各行各業的工作者在同一個精心打造的空間裡辦公,共用基礎設施、服務、技術和活動。Wework 就是這樣的提供者之一。

「這裡的美妙之處在於我們是一個團體,就像大家一起工作一樣,」皮埃爾說。「所以在這棟樓裡,我能找到一個律師,一個會計,還能找到幫我設計的人,幫我開發網站的人。它本身就是一個運營著的實體,人們在這裡共同成長。」



不一樣的辦公體驗

不同工作背景的人根據需要,在 Wework 選擇不同的會員計畫,每月繳納45到幾千美元不等的費用,便可以全年隨時進出,與他人共享和傳統辦公室不一樣的體驗:流動或預留的書桌、舒適的沙發、室外露台。Wework 也提供可容納1至100人的獨立工作間,方便集體辦公。會員甚至可以把寵物帶過來。沉悶的工作是不是多了幾分活力呢?

累了,可以在冥想室小憩一陣,伸展四肢,或在簡易吧台選擇各種飲料,甚至鮮啤酒。當然,基礎辦公設施如列印設備、電話間、會議室等也一應具全。艾麗卡·埃庭是小助力公司,A Little Nudge 的創始人,為求偶、交友的人提供支援、輔導,使客戶能夠更好地展示自己。埃庭說,相比咖啡館和家裡,與客戶約在 Wework 會面,更容易建立信任關係。

「我可以預定一間會議室。這樣我就有地方見客戶了,我也有了一個比較正式的環境,我可以關上門,這樣客戶可以對我盡情敞開心扉,」埃庭說。

無獨有偶。另一家眾創空間 Cove 也為在華盛頓特區和波士頓市的工作者提供了多一種選擇。亞當·西格爾是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他說:「我們努力推進的一種生活方式,就是你可以隨時隨地工作,不用每天被侷限在同一個地點,像在典型辦公室一樣。」

雖然同屬共同辦公,Cove 更注重個人與方便性。這家位於中國城地鐵站旁邊的地點有兩層辦公區,大概有兩家咖啡館那麼大。從2013年創立以來,Cove 在首都華盛頓及周邊已有9處交通便利的分店。西格爾說,這裡最受歡迎的是每月支付89美元享用一天4小時辦公的計畫。會員像出入健身房一樣,刷卡出入任何地點。

李·加農從事獨立文編工作。對她來說,Cove 提供了傳統辦公室與家和咖啡館的緩衝。「這種空間簡直完美,」加農說。「因為周圍有人的時候,我會更有工作的責任感,而這裡又不會太嘈雜,沒有咖啡機或者攪拌機發出的聲響。」



社交網吸引千禧一代工作者

不過,共同辦公空間更吸引千禧一代工作者的還有它的社交資源和團體概念。西格爾正展示著 Cove 刷卡的手機應用。他說,願意公開的會員可以相互看到誰在同一個地點,以及他的基本職業資訊,並選擇是否要聯絡。

加農說:「我在這兒找到了一種社區歸屬感。別人知道我的名字,我也知道他們的。我們一起出去,一起共事。我用他們的服務,他們也用我的。所以,我在這兒的收穫比預期要高很多。」

Wework 也為會員提供了寬廣的社交網資源。德米特里·阿德勒和梅拉夫·尤拉夫里夫克爾在 Wework 工作已經有一年半了,他們是位於華盛頓特區中國城分部的常客。這裡大概有400多名會員。

阿德勒說:「你可以從周圍很多人那裡學習到最佳商務規範,學到跨各個領域的經驗。所以我們在 Wework 找到了無數客戶,找到了無數供應商。我覺得如果沒有這種充滿活力的工作空間,我們絕對不可能把公司建立起來。」

阿德勒和尤拉夫里夫克爾共同創立了數據社會公司,Data Society,致力於教給人們在資訊飛速發展的時代如何分析並使用數據。尤拉夫里夫克爾認為,Wework 的手機社交應用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源。

她說:「在一個於全球擁有超過4萬人的社區對我們來說十分有利。我們可以用它的軟體發佈任何需要的東西,不管是給整個社區還是某個特定的城市。」



源於美國 風靡全球

美國是眾創空間出生的搖籃。2005年,一個名叫布拉德利·紐伯格的人在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租下了一部分位置,第一家簡易的眾創空間就這樣誕生了。此後幾年,眾創空間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舊金山市的各個地方,並蔓延至全美,以及全世界。

在中國,雖然共同辦公的概念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市場潛力巨大。

西格爾說:「顯然,中國的人口密度極高,而且知識份子的人數、和能夠適應自由職業以及零工經濟型工作方式的人數也高得令人驚歎。這就要求有地方可以支持他們、給予他們力量。我們希望參與其中。」

而 Wework 已成功融資4.3億美元投放到中國市場,並準備於6月在上海靜安區開設中國第一家 Wework 分部。

皮埃爾說:「這個城市洋溢著創造活力。我們簡直等不及見證了。我相信它會成為我們其中一個更大的市場。在中國開設分部將會充滿欣喜。」

隨時、隨地、隨性地工作;遇見不同的人,撞見不同的機遇……共同辦公的方式還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資訊來自美國之音 (Voice of America,VOA),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