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六年大選,人民以多出三○八萬票、五十六%的得票率,選出民進黨的蔡英文總統;立法院的一一三總席次,民進黨也以六十八席單獨過半。既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也創下首次完全執政紀錄,可以說是重新起步。
新世紀的台灣,在後李登輝時代,經歷民進黨扁兩任,中國國民黨馬兩任。蔡英文帶領民進黨開啟一個新時代。人民經歷扁馬,比較扁馬;也經歷並比較民進黨、中國國民黨。蔡英文與民進黨的勝出,代表人民的新抉擇。
人民給蔡英文和民進黨完全執政的機會,是因為馬和中國國民黨與之前扁和民進黨的比較,不盡公允,加上新新世代覺醒。扁政權在立法院席次不過半,備受杯葛;而馬政權掌有立法院優勢,自己荒腔走板。扁馬的十六年,堪稱民主化坎坷初期,後威權時代的政治並未展現台灣的國家亮光。
曾以準備好了,以完全執政、完全負責,藉倒扁的社會效應,誇言六三三與操作政黨輪替邏輯,馬在二○○八年復辟了中國國民黨政權,在二○一二年又獲連任。但他辜負了人民給予中國國民黨的機會,不能順應台灣民主化後的本土化發展,一意媚中傾中,民進黨之前執政時,中國國民黨極盡杯葛;馬自己執政時,又只知依賴中國強權。從二○○○年五二○到二○一六年五二○,台灣虛擲時光。
蔡英文在荒廢的十六年之後,擔起執政權責,彷彿回到二○○○年民進黨執政的奠基點,各種課題亟待處理、解決。國家定位問題雖然暫以「維持現狀」因應,但國民黨中國和共產黨中國勾結,共謀的惡意不除,問題仍然橫越在台灣的國家發展之路。
政黨輪替如不能超越一個中華民國各自表述為台灣或中國的差異認同,台灣的政黨政治就不會是一個正常國家的政黨政治。台灣不應以台灣黨和中國黨區分政黨,而應有右左政黨。但一個不正常的國家,又如何能夠以右左政黨的視野在發展之路競逐呢?
(詩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