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016

放棄群體,堅守個人

王丹

做為個人,我們是很容易感到孤獨的,孤獨感導致我們內心很多的負面情緒,包括恐懼,包括無助,包括失望,到最後,就包括了放棄。所以我們都很喜歡群體,那是一個溫暖的倚靠,讓我們可以安心,有信心。這樣的群體心理狀態會讓我們很在意他人,當我們有了某種理想,希望進行改變時,我們往往被他人的冷漠打倒,我們會因為得不到別人的聲援而抱怨,而困擾。我就經常遇到類似的提問,比如說:「我很想做一些什麼事情,但是不管我怎麼努力,別人還是很冷漠,這讓我非常氣餒,不知道努力有什麼意義……」

對此,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電梯實驗」:德國心理學家格林曼特讓自己的一名學生扮做「患病者」乘坐電梯,然後假裝暈倒。實驗的結果是:除了假裝的病患之外,電梯裡如果還有一個人,那個人通常會立即上前幫助;如果有兩個人,他們通常也會分工幫忙;但是,有趣的是,如果電梯裡有更多的人,比如四個人的時候,情況就大逆轉了,有的人藉故離開,有的人假裝沒看見;最多的一次,電梯裡有七個人,結果只有一個人留下來照顧「病人」,其他六個一哄而散。事情竟然是這樣:人愈多,個人的道德愈下降。格林曼特的結論是:在很多人在場的情況下,一種群體性的「倚賴心理」和「從眾心理」就會形成,而這些心理,往往對社會造成負面的作用。

其實這樣的例子所在多有。毛澤東時代的中共就是最會利用這樣的負面的群體心理的,所以他們要搞政治運動,要發動群眾,要通過群眾運動來打倒政權自身的目的。在「法不責眾」的「電梯效應」之下,中國的政治運動導致了社會道德的滑坡,導致了好人受害的時候完全無助,導致了集體性的歇斯底里式政治狂熱。我們也知道,法西斯主義能夠蠱惑人心,很大程度上也是「電梯效應」的體現。即使是在相對更加文明一些的國家,「電梯效應」的負面作用也還是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那就是被稱為「民粹」的社會現象,網路霸凌就是一種。

這樣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什麼呢?

第一,群體,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力量。當我們處在一個群體中,那就是一個「同溫層」。在這樣的集體中,我們很容易喪失獨立思考,我們也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因為我們聽不到集體之外的聲音。更可怕的是,在一個集體中,我們很容易放鬆對自己的道德要求,因為當你看到別人都那樣做,你很容易從集體的力量中得到欺負少數的快感。所以,本質上講,有頭腦的人,都應當對「集體」這樣的東西保持警惕。

第二,那麼,我們要如何抵禦集體的誘惑,不被「電梯效應」所影響呢?我認為,一個民主社會的公民,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個人的心理力量,可以做出獨立的判斷,而不從眾。我在網路上看到過有人說:「當一個人說你有錯的時候,你也許沒錯;但是,當大家都說你有錯的時候,那你就一定是有錯。」我認為,這樣的言論,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的表現。其實歷史上有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往往,少數人的意見是正確的。這就是民主的基本概念――少數服從多數,但是多數也一定要尊重少數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希望我們都能小心不要被一個集體黏住你自己,讓你離不開它;學會先聽自己內心的獨立的聲音,再去參考集體的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