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向再生能源的旅程,又看到一點希望的進展。網路科技業巨擘Google上週宣布,為了達到全球各事業100%使用再生能源的長期目標,將與舊金山非營利組織「資源解決方案中心」合作,在亞洲發展再生能源認證的體系。台灣是Google進一步介入再生能源市場的首站。Google的投資,或許可以做為台灣重新思考綠電政策的契機。
根據媒體報導,Google在2013年底,啟用位於彰濱的資料中心,原計畫與經濟部購買綠電,但評估後認為台灣的綠電制度並不符需求,因而在今年決定自行出資推廣國際再生能源認證(REC)。對Google而言,此項投資是確保Google在取得再生能源時,也可以有一套具公信力的衡量機制,使其在採購再生能源時,不只購得電力,也購入該電力的再生能源認證。
台灣邁向再生能源的旅程,又看到一點希望的進展。
反觀台灣已經實施兩年的綠電政策,仍然看不到長遠的規畫,使得綠電淪為企業提升環保形象的工具,實際並無法提升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此外,透過綠電所募得的資金,是否在既有的再生能源政策規畫上,投入額外的發電目標,更是一個需要討論的議題。
綠電除了需要有公信力的再生能源認證,長期固定的能源價格更是使用再生能源的優勢,但是目前綠電的計費方式是浮動的。其計算公式為「再生能源每度電成本加上一般電力每度電的成本」,等於使用綠電的消費者被加收雙重費用;然而,合理的計價方式應該是「再生能源每度電的成本加上電網服務費用」,如此才能實際反映使用綠電的成本。換句話說,目前綠電的計價方式,並無法凸顯再生能源的經濟優勢。理想綠電政策應允許企業以固定的價格,長期認購再生能源,如此方能幫助企業在劇烈波動的能源市場,降低價格動盪對營收所產生的風險。
站在推動再生能源的第一線,我深深了解,再生能源使用是相當務實的議題,當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的核心價值,再生能源不只是一個環保議題,更成為企業競爭的門檻之一。綠電政策必須要緊扣著再生能源的長遠發展目標,但是目前的綠電政策,卻因為上述不同的原因,不僅無法保證提升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也讓市場無法受惠於再生能源的經濟優勢。
期待政府能用更長遠的視野來制定綠電政策,建立一個透明、可追溯的再生能源平台,讓Google以及其他有意發展再生能源的企業,都能選擇乾淨與價格固定的再生能源電力。
(綠色和平再生能源專案主任)
反觀台灣已經實施兩年的綠電政策,仍然看不到長遠的規畫,使得綠電淪為企業提升環保形象的工具,實際並無法提升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此外,透過綠電所募得的資金,是否在既有的再生能源政策規畫上,投入額外的發電目標,更是一個需要討論的議題。
綠電除了需要有公信力的再生能源認證,長期固定的能源價格更是使用再生能源的優勢,但是目前綠電的計費方式是浮動的。其計算公式為「再生能源每度電成本加上一般電力每度電的成本」,等於使用綠電的消費者被加收雙重費用;然而,合理的計價方式應該是「再生能源每度電的成本加上電網服務費用」,如此才能實際反映使用綠電的成本。換句話說,目前綠電的計價方式,並無法凸顯再生能源的經濟優勢。理想綠電政策應允許企業以固定的價格,長期認購再生能源,如此方能幫助企業在劇烈波動的能源市場,降低價格動盪對營收所產生的風險。
站在推動再生能源的第一線,我深深了解,再生能源使用是相當務實的議題,當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的核心價值,再生能源不只是一個環保議題,更成為企業競爭的門檻之一。綠電政策必須要緊扣著再生能源的長遠發展目標,但是目前的綠電政策,卻因為上述不同的原因,不僅無法保證提升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也讓市場無法受惠於再生能源的經濟優勢。
期待政府能用更長遠的視野來制定綠電政策,建立一個透明、可追溯的再生能源平台,讓Google以及其他有意發展再生能源的企業,都能選擇乾淨與價格固定的再生能源電力。
(綠色和平再生能源專案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