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2011

站在CEO的高度看全球職場

全球150位頂尖執行長傳授14堂工作與人生的EMBA課

根據富時一百指數對上市公司執行長的調查,六八%的人認為,人才和人力資本是首要之務,二五%認為執行力是當務之急,而把策略列為最優先重點的只有九%。不只英國才有這種看法。二○○七年,美國六百位執行長接受《富比世》雜誌的調查,其中七四%表示,員工和人力資本議題是公司「非常艱鉅的挑戰」。

執行長的憂心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人力流動率高,管理上日趨複雜。根據海德思哲人力公司和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調查,英國大學畢業生在三十八歲以前,會更換十三個工作。

第一次人才世界大戰是企業的主戰場,因為妥善的全球人才布局,將影響往後十幾年的經營成敗。企業邁向全球化之際,將面臨四項人力難題:西方國家人口失衡,東方國家技術不足,缺乏全球性領導人,以及員工跳槽頻繁。
 
西方人口邁入高齡化。根據BCG顧問公司統計,美國出生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經理人和領導人, 將有七千六百萬人在五年內退休,取而代之的是一九六○年代和一九七○年代出生,約三千萬人的「X世代」。換句話說,二○○六年,美國每兩個人離開職場只有一個人遞補。為了解決這種窘境,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Statistics)公布,到了二○一二年,五十五歲以上三分之二的人口還得繼續工作,將占全美勞動力的四分之一;這是很大的轉變,因為紐約在二○○六年的數字也只有一三%。《 哈佛商業評論》也指出,到了二○一一年,德國RWE電力公司五○%的人力超過五十歲,到了二○一八年,八○%的人超過五十歲。

由於勞動人口長期短缺, 西方的跨國企業不得不挖空心思網羅人才,更積極延攬海外人才。目前全球約有兩億人口離鄉背井,離開土生土長的國家,在其他國家落地生根,這個數字未來將大幅成長。這表示,未來企業內部的文化、種族和語言將更為多元豐富,但同時也埋下衝突的因子。部分有遠見的企業未雨綢繆,擴大人才來源,包括老員工、二度就業的婦女、工作分攤和兼差員工。

一般西方企業都在東方國家設有營運據點。雖然東方的人口老化問題不嚴重,但勞工技術相對不夠純熟。由於中國和印度近幾年來才採取市場經濟,造成經營人才匱乏,現在面對複雜的企業體,欠缺足堪大任的領導人。同時,因為這些國家經濟成長快速,造成具有國際競爭水準的年輕勞工供給不足。印度每年有四十五萬名電機科系的大學畢業生,大約六十到七十萬名擁有電腦碩士學位和電腦應用學位畢業生,大約九萬人擁有商學碩士學位,而中國約有六十萬電機科系畢業生。然而,只有少數的畢業生能夠勝任現代企業的要求。納拉雅納莫西引用麥肯錫顧問公司人力資源專家的調查資料,印度大約二五%的工程師,和二○%到二五%的商學碩士「足堪錄用」,但二○○六年大約每一百二十五名應徵者,只有一名有資格進入威普羅公司。的確,中國宣稱往後五年,通訊和科技部門將短缺十萬名高級主管。各階層普遍面臨人才短缺,因此引起東方對人才的激烈爭奪戰。

第三個難題是全球領導人才的真空。近十幾年來,企業培養一批訓練有素的技術經理:在專業分工和階級分明的企業組織,徹底執行明確又嚴謹的計畫。然而,對於布局全球和人力多元化的跨國企業,這種技能實在難堪大任;我們將在第十一章有詳細說明。此外,全球很少高級主管曾經同時領導東方和西方的團隊,做得好的更是屈指可數。海德思哲人力公司執行長凱文‧葛莉,曾經領導過歐洲、遠東和美國的企業,她說:「多年來,網羅國家或區域人才以提升績效,一直都是執行長艱鉅的挑戰;二十一世紀的領導人當中,真正具有全球觀點,而且能夠提升全球損益到另一種層次的人才,可說是鳳毛麟角。」

未來十年將呈現,西方人力失衡、東方熟練勞工短缺,以及全球爭奪,真正能夠領導跨國企業創造績效的頂尖人才。目前為止,麥肯錫顧問公司所謂的「人才大戰」,還只是局限於在當地市場尋找最好的人才,這也反映多數企業過去偏重在區域、國家或是出口導向的國際化。第一次人才世界大戰的戰場即將蔓延全世界。頂尖企業將重金禮聘全球各地人才,並且處心積慮留住人才。

全球職場的人流、物流、金流、資訊流,已經幡然巨變。
未來10年:西方國家人口老化、東方國家技術不足,企業跨國挖角大戰;
主權基金成為企業長期資金的定心丸、Web3.0將進化成三度空間……
全球職場的成功標準展現在五種面向:執行人、價值推手、創業家、企業大使與全球傳教士。
透過全球150位頂尖CEO的眼睛,看見全球職場大浪潮。
浪潮1:世界上每個人,都和你競爭每件事情與資源,包括原物料、資本、知識、能力,和最重要的工作。

浪潮2:狹隘的國籍與地域觀念OUT,腦袋不能每天掛著國旗,須以地球公民的角度解決問題。
浪潮3:嬰兒潮世代退而不休,X世代蓄勢接棒,Y世代憧憬創業致富。跨國、跨世代工作人力五代同堂、全球移動,是大勢所趨。
浪潮4:Web 3.0衝擊商業模式,帶來高度共享與個人化,成為內容消費的重要通路,真實與虛擬人生密不可分。
浪潮5:信用緊縮也是機會。企業利用景氣下滑,資源重分配契機,併購可帶來綜效的品牌、客戶和技術資源,擺脫競爭對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