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2013
綠色經濟,連咖啡渣都能成為產業
喝完咖啡,剩下的咖啡渣除了可以除臭,其實還有很多的用途。「藍色經濟」提倡者剛特‧鮑利說,好好善用咖啡渣,它可以成為一個產業體系。
剛特‧鮑利的團隊從1994年開始研發咖啡相關產業,如何種咖啡,如何使用咖啡的廢棄物來種香菇。除了種香菇,將咖啡渣再磨細一點,可以和聚合物結合,成為可以吸臭的咖啡紗,並運用在運動衣物或製鞋上。甚至,他們的團隊投資了原本製造石化產品的煉製廠,把它們轉化換為生產生物戊烷的工廠,每年可以生產33噸生質能源。
剛特‧鮑利提到,台灣的農業其實很有潛力發展藍色經濟,我們有很好的農業技術,只要好好利用,台灣就可以煉製生質能源。
在他看來,「廢棄物」可以不存在,因為任何廢棄物都可能是另一個產業的珍貴資源。而且只要懂得如何向大自然學習,處處都是商機。比方說,跟沙漠甲蟲學習集水方式,或許可以解決缺水危機;透視鯨魚的心臟,向鯨魚學發電,應用在奈米心臟節率器,可為心律不整的病人每人省下300萬台幣的醫療開支;從斑馬的黑白紋路,也可以得到建築外觀的靈感,讓室溫降低5度。
台灣又可以怎麼發展藍色經濟呢?2010年世足賽,台灣用寶特瓶製成的球衣躍上世界舞台,證明廢熱、廚餘、寶特瓶、咖啡渣這些「廢棄物」,也可以翻身變成黃金。中鋼公司煉製鋼鐵過程中的廢熱,最近也有新用途,利用攝氏300度以下的低溫廢熱發電,每年可以生產1.1億度的電,替中鋼節省3.3億元電費。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