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2013
職場上講能力而不是信心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露西•凱拉韋-在電影《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中,當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走向她要當家庭教師的人家、即將展開她的第一份工作時,她對自己唱道:“每走一步我都更確信,一切都會好起來。我有信心世界會由我掌控,他們將不得不認同這一點——我對自己有信心。”
從我開始工作以來,我一直試圖養成這樣的心態。只要我能激發起一些“對自己的信心”,世界也同樣會由我掌控。我從沒想過要質疑這種想法是否正確,因為它的正確性顯而易見。每個人都欽佩有自信的人。每個人都希望給孩子們灌輸信心。我有個孩子天生就相信自己是個十全十美的人,看著他我就完全明白——從遺傳上來說,他顯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就算是不那麽欣賞《音樂之聲》的人也同意,信心很重要。幾年前,當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她曾說過,比起《音樂之聲》,她更喜歡《美好人生》(It's a Wonderful Life),這話說得叫人莫名其妙——在倫敦市中心參觀一所學校時,她告訴那裡的學生:“你們能否取得成功,取決於你們自身有沒有信心和毅力。”
西塞羅(Cicero)也贊同這種觀點:“擁有自信,還未開始你就贏了。”他去世了大約2000年《音樂之聲》才問世。就連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也說:“自信是成就偉大事業的首要條件。”
不過,看起來好像我們所有人都錯了。其實自信並沒有什麽好處。根據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商業心理學教授托馬斯•卡莫洛-普雷姆茲克(Tomas Chamorro-Premuzic)在頗具說服力的新書《自信》(Confidence)中提出的觀點,不自信會更好。
首先,不自信的人在焦慮心理的驅使下會更加努力。他們也會聽取批評意見,並相應做出改變。而且他們不太可能成為傲慢的自大狂。
這話說得極為在理。該書絕不是提倡自卑情結,而是為我們指出了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我們應該對自己能做什麽和不能做什麽有一個現實的判斷。這樣,我們不僅更有可能提升自己,也更有可能贏得朋友並影響他人。
有關自信與成功關系的研究比比皆是。然而,卡莫洛-普雷姆茲克教授通過列舉數據表明,兩者的因果關系應該反過來。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理查德•布蘭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以及麥當娜(Madonna)或許都十分自信,但他們的自信並不是他們成功的原因,而是他們的成功導致了他們的自信。教授建議,我們應停止對自信的執著——因為那可能把我們都變成懶惰的自戀者——而要註重增強才乾。對我們所做的事,我們的目標不應是相信自己能做好,而是真正能把事情做好。
這個結論極其合理,最奇怪的地方在於它的另類。我想我還沒讀過一本闡述勝任工作很重要的管理書籍,倒是讀過很多大談卓越的書籍。然而,考慮到很多人其實能力都不過關,卓越本身就是一個過度自信的虛假目標。
在英國,能力低下的現象甚於以往任何時候:最近,經合組織(OECD)的一項研究就表明,英國20多歲的年輕人與父輩和祖輩相比在數學上可謂其笨無比。奧巴馬夫人原本應該告訴那些學生的,是他們應集中精力背好乘法表。
這些道理是如此淺顯。然而,企業似乎仍無法清楚認識到“勝任工作”這個簡單而有用的理念,而是將它變成與“關鍵能力”這類詞匯有關的復雜而無用的概念。專業服務公司畢馬威(KMPG)每年要招募大量畢業生,該公司沒有告訴候選人希望他們精於長除法或拼寫,而是宣稱在尋找具備七項“關鍵能力”的人,而所謂“關鍵能力”,盡是“能夠高質量完成工作”以及“積極融入團隊”這類含義不明的品質。
卡莫洛-普雷姆茲克教授同意,當我們試圖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時候,自信會發揮些許的作用。有時候,假裝顯得自信是為了釋放一種信號,讓他人信任自己,這麽做是合情合理的。不過這種偽裝是有限度的。如果你假裝是個比真實的自己出色得多的人,你就會很容易穿幫。
我發現,這一點意味著即便美國第一夫人和西塞羅說得不對,《音樂之聲》也始終沒錯——這一發現令我寬慰。關鍵在於瑪麗亞(Maria)根本就不自信。當她看到馮特拉普(Von Trapp)家門那麽大時脫口而出:“哦,老天!”因此,她唱這首歌是為了在心理上做好準備,然後她才敢上前叫開大門,來到房子里那七位懷有敵意的孩子面前。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