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2013

台灣沒有經濟舵手

殷乃平-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指出,我國今年前7個月的實質月平均薪資為4萬6766元,已降至1997年的水準。經建會表示,國內勞動報酬沒有明顯的增長,是受到制度面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其中,除了受到金融海嘯衝擊外,法定工時的縮減、勞退新制實施,勞健保費率調整等,加重了僱主負擔,降低加薪意願等。而2002-2012年台灣的平均年實質薪資成長僅0.31%,不如韓(2.6%)、港(1.2%)、星(0.9%),位居四小龍之末。 更糟糕的是所得分配差距愈來愈大,台灣的五等分家庭可支配所得中,最高20%與最低20%比較,2012年為6.13倍,與去年比雖然變化不大,但是與2000年的5.5倍比,就可看出仍在顯著惡化之中。而觀察財政資料中心2011年20等分綜合所得稅申報戶,最高與最低之間倍數高達96.56倍,問題似乎更嚴重。 12年低潮大戶出走 回溯過去的12年,2001-2012年台灣的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僅3.7%,低於1991-2000年的6.2%,更低於1981-1990的7.6%,台灣經濟每下愈況。若深入分析,這12年裡,台灣經濟完全陷入欲振乏力,停滯不前的困境中,有人指出日本經濟失落了20年,台灣經濟也失落了12年。這到底是人為因素?還是台灣經濟發展進入結構性瓶頸,難以突破? 問題的根源應該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期,東南亞國家幣值多已貶低許多,台幣偏高,造成第4季出口大幅衰退,經濟逆轉,傳統產業紛紛陷入困境,主管機關下令銀行對紓困業者展延貸款,引發金融業全面的緊縮信用,壞帳劇增近2兆台幣,銀行業因此反陷入困境。當時,幸好拜千禧年之賜,電子業換機潮撐起經濟的半邊天,1999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還能維持在4.8%。 不過到了2001年,電子業需求銳減,歐美網路股泡沫破滅,傳統產業依舊低迷不振,台灣經濟登時衰頹不起。加上政局更迭,紛擾不斷,中國大陸用各種優惠招商,高科技業者上下游、周邊產業,紛紛聯袂出走,赴大陸設廠,最後,台灣500大幾乎都到中國落戶。 日本經濟失落的症狀漸漸在台灣出現,首先是產業空洞化的後遺症發作,工業產值佔GDP的比重快速降低,服務業超過65%,前者釋放出來的勞動力並未能被後者吸收,2001-2012年平均失業率高達4.58%,與1991-2000年的2.17%比,有顯著不同。過去幾近於充分就業的環境不再,失業問題成為一個長存的社會問題,勞動市場中的供需地位互易,薪資上漲的動力不足。同時外勞的引進將低端的勞動市場價格壓抑下來,無法動彈,高端的勞動需求不足,被迫外流。 缺乏遠見頭痛醫頭 這時,政府為了激勵經濟對企業的各項租稅減免,政策性低利貸款,替業主創造了業績,在低薪資的環境下,勞動的剩餘價值都成了資本家的利潤,台灣的所得分配惡化,其來有自。 如要檢討經濟失落12年的各項政府政策,可以說都短視得只顧眼前立即的問題,而看不到長期未來的危機,缺乏遠見,頭痛醫頭,甚至抄襲複製它國的政策,而忽略台灣的特殊經濟形態。換言之,台灣需要的是一個能突破困境,擘劃長期經濟結構轉型的舵手,而不是一個只會照方抓藥的庸醫。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