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013

聯合國老化報告的警示

蘇盈貴-2013年10月,聯合國.世衛組織(WHO)公佈世界人口老化報告,提到2050年前,人類歷史上會首度出現,超過60歲的人口多於不到15歲的青少年。 老年人口的增加,屆時會是現在的三倍。 對世界各國而言,這種人口迅速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除了少數國家像瑞典、挪威、荷蘭、加拿大、丹麥、芬蘭、比利時、盧森堡、日本以及美國之外,大多數國家的執政者,根本不把這個課題放在心上-最主要的原因是,面對這個課題,牽涉的層面甚廣,支出的金額非常龐大。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國家未將這個課題納入為重要政策的主因,特別是所謂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以及中國,甚至還比不上像烏拉圭或巴拿馬等貧窮國家。 或許大多數國家都有個共同迷思-認為老年人會成為社會最大的負擔。 WHO在報告中指出,沒有明確的數據能夠證明,老年人口過多不利於經濟發展-例如日本跟德國同樣是高齡化國家,但也同樣是經濟力量強大的國家。 聯合國前述的報告,讓我想到多年前日本.深澤七郎的小說「楢山節考」,敍述古代日本信州寒村山林裡頭的棄老傳說,故事主要是山裡頭的人生活艱困,生存不易,所以在這山裡的村子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老人家只要到了70歲,就要由家人揹到深山野嶺等死…。 「楢山節考」曾經兩度拍成電影,讓觀眾看得熱淚盈眶、柔腸寸斷,很難想像,人類社會有這麼殘忍的一面。 其實隨著人口老化,即使在台灣,可能比「楢山節考」更殘忍的事,恐怕不只是時有所聞,而是俯拾皆是,只是我們常常故意裝作看不見-在一般平民住得起的安養中心,恐怕有不少愧對「安養」這兩字,或許對子女來講,他們真的是自身難保,有心無力,更何況有些是即使有力也無心,甚至無心無力的。 因此「安養中心」往往淪為棄養中心,至於重病或氣切的養護中心,常見子女,把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家送進來後,幾乎就不再聞問-養護中心的狹小空間裡擺滿了一床又一床,床床相連等待死亡的老人,整個空間除了聽到因痛苦而呻吟的聲音外,到處都彌漫著死亡的腐敗氣息,那好像是源於人肉或器官腐敗所致,也可能是因為長久無法翻身,導致褥瘡、生蛆或其它傷口感染所散發的惡臭…;有的老人還能動的手腳,因為極端痛苦而掙扎,好像在代替那無法發聲的吶喊,試圖要去舔慰身體某部份的不適,卻反而被工作人員視為會製造麻煩或惹事生非的「兇器」,因此而被緊緊的捆綁起來。 每天都有死亡的被抬了出去,而新的、被棄養的,又送了進來…。 人生終點的休憩所卻彷如極盡酷刑的人間煉獄,對「生活」在其中的老年人而言,死亡,因此變成他人生結束前最好的選項。 在台灣,這樣的人生末路是普遍但又默默的存在,好像宿命的認同這種末路文化的形成。 WHO在老化報告裡頭提到,有很多的研究,都說明世界的人口在快速的老化;但很少有研究告訴我們:當人們老去,能不能有一個比較健康的情況? 2013年秋天,從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G8峰會、美國.紐約的聯合國大會、美國政府因為國會對健保案爭議而關門大吉,到在 印尼.峇里島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乃至於汶萊東協峰會…;諾貝爾獎的醫學、物理、化學…陸續頒發,無非都是要為這個世界,帶來更美好、更文明的一面。 但是,當我們一起追求天邊的彩霞,同時,是否忽略眼前最重要的- 每個人將如何老去、死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