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
實驗者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子上頭掛了一串香蕉,實驗者又設計了一個自動裝置,若是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這五隻猴子就會被水淋濕。
實驗開始後,這五隻猴子在籠子裡玩耍著。後來有一隻猴子想去拿香蕉,結果水就噴出來,把每隻猴子都淋濕了,弄得猴子到處躲。過了不久,其他猴子忘了剛剛被淋濕的事情,所以又去拿香蕉,結果又害得其他猴子被淋濕了。猴子們在嘗試了幾次以後,發現每次的情況都是如此。於是,猴子們漸漸的達成一個共識或形成一個默契,那就是:不要去拿香蕉,因為有水會噴出來。
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換掉,換上一隻新猴子(稱為A猴子)關到籠子裡。這隻猴子看到香蕉,本能性的想要去拿,結果被其他四隻舊猴子k了一頓。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新猴子會害他們被水淋濕,所以就群體以暴力制止這隻新猴子去拿香蕉。這新猴子起先搞不清楚為什麼被其他四隻舊猴子打,經過幾次的嘗試,挨了幾次的毒打,A猴子發現,每當他要拿香蕉時就會被打,而且每次都拿不到香蕉。當然,由於事先的制止,所以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但A猴子似乎也搞不清楚,何以他想要去拿香蕉時就會被打的原因。
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換掉,換上另一隻新猴子(稱為B猴子),B猴子被關到籠子裡,看到香蕉時也是馬上要去拿,結果也是被其他四隻猴子K了一頓。而那隻A猴子打得特別用力(老兵欺負新兵)。B猴子試了幾次後,發現總是被打得很慘,所以只好作罷。
接著實驗人員每隔一段時間就把舊猴子換掉。慢慢的,一隻一隻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猴子們形成一個規定,不僅自己不敢去動那些香蕉,也不准其他猴子去動那些香蕉。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去動香蕉就會被其他猴子打,而當有猴子想去動那些香蕉時,他們就挺身而出,去痛毆那隻不知死活的猴子。
這就是「傳統」的由來。人類也一樣,不曾去追究傳統的由來,也不去思考傳統與時代的密合度。事實上,傳統不必然是好的或是壞的,傳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演進,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們應去反省傳統的價值與可變性!否則將淪為盲從或固執不通。
有一段時間,很流行「腦筋急轉彎」,這些腦筋急轉彎的題目,經常是反轉每個人的思考方式。若是循著常理或傳統的思考模式去推理,往往是得不到答案的。曾經有人問:「為什麼拿雞蛋丟石頭,而雞蛋不會破呢?」這樣的題目著實讓很多成人想不通,因為成年人受過制式的教育,思考方式被統一了,如此一來,怎麼想也想不出答案來。成長過程、教育制度、生活經驗、自然事實的推理,都讓他們覺得「雞蛋怎麼可能不破呢?」這就是思考的桎梏。
孩子是天真的,未受傳統思考所限制約、未養成固著的生活模式,所以他們想得出「為什麼拿雞蛋丟石頭,而雞蛋不會破」的答案。
幾年前,聯合報曾經連續一段時間,刊出3D圖案(如附圖),剛看到那些密密麻麻令人眼花撩亂的線條時,我們總以為那是一幅沒有意義的圖案,事實上,我們定睛一看,擺脫平常看東西的習慣,我們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原來在凌亂的線條後面,還有一個圖案等待我們去發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