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2013
《對面的女孩殺過來》諷喻兩岸關系
華耳街日報-在台灣電影《對面的女孩殺過來》(Apolitical Romance)中,一個男孩遇見了一個女孩,他們經歷了一連串不走運的事件,不時爭嘴鬥氣,最終對彼此萌生情愫。
這是標準的浪漫喜劇片套路,但這部片有一個不同尋常的轉折。片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女孩喜歡大聲說話,性格潑辣,而那位台灣男孩則性格溫吞而且被動。
聽起來很老套?確實如此,但導演謝駿毅是在利用他們在鬥嘴中萌生情愫的故事來諷喻兩岸關系。
這部電影上周在台灣上映,影片開始時來自大陸的遊客秦朗(大陸演員黃璐飾)試圖在台北一個小吃攤按重量而不是按個數(台灣的習慣)來點餃子。在賣餃子的老板怒言相向後,兩人陷入激烈的爭吵。
台灣級別較低的公務員阿正(台灣演員張書豪飾)在鄰桌目睹了這場爭吵,並主動幫助平息這一局面。但他另有動機,他認為好鬥的秦朗是能夠幫助他完成一份有關海峽兩岸不同風俗習慣的專刊的最佳人選。
秦朗同意幫助他,但她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阿正要幫她找到她祖母失散已久的情人,這個人在 1949年國民黨被中國共產黨打敗並被迫撤退至台灣後隨國民黨逃到了台灣。
盡管阿正和秦朗說著同樣的語言,共同繼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但兩岸長達60年的分離留下了很大的政治分歧和文化誤解的空間。他們對哪個政府更好以及兩岸是否應當尋求統一爭論不休。
影片傳達了一個清楚的信息,即海峽兩岸在起起伏伏的存在政治爭議的關系中只是一對愛吵嘴的歡喜冤家。
謝駿毅說,兩邊都認為自己非常了解對方,但實際上,這種了解大部分是建立在他們在肥皂劇看到的那些錯誤假設基礎之上的。
台灣享有自治權,有自己的政府和貨幣,台灣人為自己是一個獨立於中國大陸的實體,但中國大陸繼續把台灣說成是一個反叛的省份,並說其目標是要收回台灣,如有必要不惜動用武力。
在一幕戲中,阿正帶秦朗去中正紀念堂,阿正念出 壁上刻著那些諛頌蔣介石的文字的時候,秦朗忍不住哈哈大笑,高聲唱出了一首她小時候學過的一首讚頌毛澤東的歌。
黃璐說,真有這首歌,我小的時候在四川家裡學會的,我們那時候受到的教育是,必須要解放貧窮的台灣同胞,讓他們跟我們一樣過上好日子。
黃璐說,電影中表現出來的對台灣男人的刻板印象,不管是否準確,大陸人的確是這麼想的。
謝駿毅笑著回應說,好吧,可你們大陸的女孩都精明、凌厲,要求還高。
謝駿毅說,他在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讀書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是地地道道的共產黨員,這個人信仰非常堅定,而且善辯,跟他相處的經歷給了他制作一部探討兩岸文化沖突的電影的靈感。
電影中的兩個人彼此了解多了之後,他們之間的互動從唇槍舌劍變成了相互照料,謝駿毅說,如果兩岸的溝通渠道保持暢通的話,台灣和大陸可能朝這個方向發展。
謝駿毅說,但如果你問我大陸和台灣是不是應該統一,答案在電影中非常明顯。他還引用了阿正在這部電影中的一句台詞:如果父母雙方已經不再相愛了,那麼非要他們在一起可能對孩子不好。
跟很多想要進入大陸電影市場的台灣導演一樣,謝駿毅說他希望在大陸找到發行商。不過他也說,如果審查太嚴,那就算了。
Jenny W. Hsu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