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2013

要北京人呼吸還是讓河北人吃飯?

BBC-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分析文章說,要徹底改善北京的空氣質量,就要關停並轉圍繞北京的河北重工業,就意味著飯碗... 北京人一戴上防塵口罩,一捂上鼻子,就上了國際新聞。《金融時報》的文章分析說,北京人呼吸的霧霾,除了「自產」外,還有來自中國北方重工業城市,特別是環繞北京城的河北省的工業污染大戶的「貢獻」。 中國東北以及河北大片地區星期二(10月22日)繼續為濃重的霧霾籠罩,也繼續成為新聞關注的焦點。 而目前中國空氣質量最差的三個城市中,兩個是東北城市——長春和哈爾濱,另外一個是河北唐山。 「空氣末日」中國政府對北京的空氣質量造成的國際關注如此擔心,它要求河北省削減煤炭、鋼鐵和水泥工業的生產,以降低排放。 但是,這些工業是河北省的支柱產業、經濟命脈和個人的飯碗。 《金融時報》文章說,要清潔北京的空氣,就要減少北京周邊城市的工業污染排放,這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是敏感甚至危險的。 但是,中國的「空氣末日」(airpocalyps)的國際形像促使北京下決心採取行動。 昨天,北京市政府公布了新一輪的對付污染的措施,從交通限制到重污染日學校停課等。 但《金融時報》說,北京的藍天越來越依賴圍繞著它的周邊重工業城市的合作。 《金融時報》以河北承德市為例進行分析。承德的許多污染嚴重的重工業本來是為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而從北京周邊遷到承德的。 中央承諾河北撥款20億人民幣補償河北關停並轉污染工業的損失。但是,許多工業是河北的支柱產業,河北省關不起。 空氣與飯碗《金融時報》舉例說,僅國營的承德煉鋼廠就是一座城中城。即便是在晴天,承德煉鋼廠造成的污染從衛星圖像上都可以看到。專家估計,承德煉鋼廠造成的污染為北京的污染「貢獻」了四分之一。它也是最近被中國央視點名的三家污染最嚴重廠家之一。 但是,清理承德煉鋼廠的污染卻不是河北人最關心的事。承德市已經把它發展成為集礦業、發電、加工於一身的大集團,牽一發而動全身。 它不僅是河北的納稅大戶,更重要的是承德最大的雇主。承德國企職工中,每8人就有一個在承德煉鋼廠工作。 北京人的平均收入是56000元人民幣,承德人只有34000元。 《金融時報》說,在北京,人們每天察看空氣質量數據,在霧霾天戴上口罩。 在承德,人們在考慮將煉鋼廠附近的居民外遷,但由於賠償協議談不妥,人們每天繼續呼吸著煙霾。 《金融時報》引述鋼廠外擺攤賣麵條的小販的話說,在解決污染之類的問題前,先要操心基本的需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