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2013

中國稀土開採的環境代價

紐約時報-KEITH BRADSHER-中國天津—在靠近蒙古國邊境的中國北部,持續了20年的稀土精鍊生產所泄漏出來的放射性有毒物質,一直在緩慢地滲入地下,逼近黃河,而這條河是1.5億人口的重要水源。 在中國中南部的江西省,中央政府已經從地方政府手中收回了對稀土採礦區的控制權,因為他們發現稀土金屬的非法露天開採在當地已經泛濫成災。 在東南部的廣東省,監管機構正在想盡辦法修復稻田和溪流。它們遭到了露天稀土開採場的強酸等徑流的破壞,而這些開採場又往往是由有組織犯罪暴力團伙經營的。 散布中國各地的居民面臨著嚴重的環境破壞,幾乎未受過監管的稀土開採和提煉活動在過去20年里日積月累,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中國政府已開始斥資數十億美元治理這些活動造成的破壞,但隨着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專家組將於本周三發出一份至關重要的報告草稿,環境影響正成為一個國際貿易問題。 業內高管和官員表示,即將出爐的裁決也許不會讓稀土行業本身發生大的變化,它面世時,稀土貿易引發的國際風波已經過去三年了,向WTO實際提起訴訟也已過去19個月之久。不過,此案似乎確實具備意外的功效,那就是有助於激勵中國開展一場重要的環保治理行動。 中國是全球主要的稀土金屬生產國。七年前,中國悄無聲息地單方面對稀土出口徵稅,並強行實施了年出口噸數限制。而後中國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逐漸提高了相關稅率,降低了噸數限制,慢慢減少了對海外生產商的稀土供應。 中國爭辯,為了保護環境,有必要實施這些出口限制措施。美國、歐盟和日本已在WTO就中國的徵稅和配額措施提起申訴。他們指出,中國幾乎沒採取任何措施限制境內的稀土消耗。 曾在日內瓦WTO上訴法庭擔任過兩任主席的詹姆斯·巴克斯(James Bacchus)說,這起稀土案「將成為出口限制和環境方面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案例」。 中國國內的製造商能夠獲得大量稀土,從而為筆記本電腦、節能燈泡、風力發電機和電動車等眾多產品製造重要的零件。一些西方和日本的公司已經把工廠搬到中國,以確保能獲得稀土。 WTO專家組要面對的是國際貿易中最棘手的一些問題。WTO的前身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組織(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於上世紀90年代初否決了美國對金槍魚的進口禁令,而這些金槍魚的捕撈方式使海豚面臨危險。從那以後,環保人士就一直對該組織心存疑慮。 基於兩個原因,在過去幾年裡,中國的出口限制已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已經有其他的稀土礦開始生產,中國在全球稀土產出中所佔的份額,由此從三年前的95%降到了現在的85%。一些公司提高了使用稀土的效率,尤其是最昂貴的稀土——也就是所謂的重稀土——比如鏑。 這種變化可以通過在天津的供給倉庫看出來。這裡有全球屈指可數的幾家生產稀土粉末的工廠,這種粉末是在磁性極強的磁鐵中要用到的。不管是智能手機還是導彈,對稀土最尖端的應用,往往與利用稀土強大的磁性來生產零件有關。這些零件體積雖小,卻至關重要。 天津的這座稀土廠,其所有者是美國莫利礦業(Molycorp),不過它購買的加工稀土幾乎全部來自中國精鍊廠。庫房裡整整齊齊地擺放了大量的稀土罐。盛放着釹的明藍色罐子只有兩英尺(約合0.6米)高,直徑為一英尺多一點,可是卻重達550多磅(約合250公斤),這是因為該物質的密度異乎尋常。釹也是一種高磁性的稀土。 在一個木托盤上單獨放着一個裝着鏑的灰罐子。這種稀土的售價為每磅243美元(約合1478元人民幣)。從2010年9月到11月,中國對發往日本的稀土實施了秘而不宣的禁運,當時兩國之間正發生領土爭端。禁運之後鏑的價格於兩年前飆升到每磅1135美元的高位,產生了可觀的價格泡沫。 價格的突然上漲已經促使公司開始節約使用稀土。莫利礦業現在混入磁性粉末中的鏑用量,甚至只有一年前用量的一半。該公司的許多客戶已經決定,不需要在他們的磁鐵中加入鏑。原本,加入微量的鏑,是為了幫助稀土磁鐵在高於液態水沸點的溫度下維持磁性。 莫利礦業天津工廠的生產主管陳克榮(音譯)說,「四川人認為,沒有辣椒的話他們活不下去,可是沒有辣椒,他們一樣能活。人們喜愛鏑,可是沒有它也一樣能活。」 全球石油行業同樣也開始在煉油過程中使用更少的鑭。它也是一種稀土。在最新的煉油催化劑配方中,鑭的比例從三年前的4%或5%,降到了目前的1.5%。 不過,提交給WTO的案子,似乎已經產生了影響,推動了大範圍的環境治理行動。在去年6月公布的一份白皮書中,中國政府詳細闡述了稀土工業給環境造成的危害。雖然這種對問題的承認會讓北京難堪,但或許也支持了它在WTO案中的辯護理由,即稀土業是一個污染嚴重的行業,因此實施出口限制的理由是充分的。白皮書說,「一些地方因為稀土的過度開採,還造成山體滑坡、河道堵塞、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災難,給公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重大損失。」 中國官員反覆強調,他們新近對稀土採礦和精鍊的環境影響十分關注,背後的推動力並不是希望能因此避免在WTO的落敗,儘管環境治理可能會對此案有所幫助。 包頭市與黃河內蒙古段之間的村鎮均已整體搬遷到異地的公寓樓。之前有報道稱,那裡的癌症發病率很高,還存在許多與大批稀土精鍊廠有關的健康問題。 最有害的精鍊廠是打破化學鍵的工廠。礦石中的稀土與多種有害物質之間形成了緊密的化學鍵,尤其是與放射性的釷結合在一起。打破這種化學鍵需要用到數以噸計濃度極高的硫酸。於是,寶貴的稀土金屬得以提純,它們本身並無放射性,但剩下的卻是包含有毒化學品和低水平放射性廢物的濃稠液。這種廢液多數被傾倒至世界上最大的尾礦庫中,整個庫佔地4平方英里(約合10平方公里)的,位於臨近黃河的包頭西郊。 這個尾礦庫興建於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治下,缺乏阻止放射性廢物及毒素進入地下水的防護層。通過地下水,這些物質又緩慢地往黃河滲透。沒有證據表明,這裡的廢物和毒素已進入黃河,不過中國政府計劃耗資數億美元,抽出儘可能多的受污染的地下水,並向土壤中注入大量的淡水來稀釋剩餘物質,以免污染黃河。 遵照中央政府的指令,一些國有企業關閉了包頭的精鍊廠,在戈壁灘上龐大的白雲鄂博礦區重建。這裡貢獻了世界上約一半的稀土開採量。根據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有數萬隻羊等牲畜死亡,還有許多小羊出生時嚴重畸形,而可能的原因就是稀土業的放射性污染。 礦區坐落在乾旱地區,除了礦工之外,幾乎杳無人煙。北京的行業官員表示,這裡重建的精鍊廠配有大規模的廢水處理設施。 WTO專家組將於本周三向中國及提起仲裁的國家分發保密的報告草稿。11月21日最終裁決做出前,相關國家可以提出修改意見。 無論哪一方輸,都很可能會向WTO的上訴機構提起上訴。WTO三分之二的裁決面臨上訴,有時贏家也會上訴,以獲得更為有利的判決。12月中旬判決公布後,各方均有六周時間來決定是否上訴,然後上訴機構會有三個月的時間來做出裁決。 稀土業的多數人及國際貿易律師界普遍猜想,中國將在這起WTO爭端中落敗,並將遵照判決取消出口配額和出口關稅。然而,這些轉變或許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因為中國在過去幾年間推行產業合并,結果,目前99%合法開採的中國稀土都是在區區10家企業生產的,而它們或多或少都受國家控制。 不過,如果它們過快推高價格,就可能面臨來自美國莫利礦業和澳大利亞的萊納斯(Lynas)的競爭。前者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沙漠地區重開了一處礦場,後者則在西澳大利亞州開採稀土並在馬來西亞進行精鍊和加工。 曾任稀土開採業高管的達德利·金斯諾思(Dudley Kingsnorth)認為,在未來幾年裡,比起出口限制,市場力量對中國未來控制市場的能力或許將產生更大的影響。金斯諾思目前是商科教授,在澳大利亞珀斯的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負責核心材料項目(Critical Materials Initiative)。 「如果五年前判決了,倒可能會有影響,」他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