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2013

苦民所苦也要從理性出發

工商時報- 政府10月1日調漲電價引來不少批評,這幾天立法院更是砲聲隆隆,不少立委嚴詞怒責政府不顧民生疾苦,導致萬物齊漲,讓小民百姓生活更困苦。立委苦民所苦是對的,惟苦民所苦也應自理性出發才好,否則嚴詞批判,黨同伐異,徒惹紛擾而已。  十多年來國人薪資停滯,實質薪資倒退16年,這是事實,然而同期間國內物價穩定,幾無通膨壓力,這也是事實。我們的薪資成長確實不如韓、星、港等亞洲鄰國,但我們的物價漲幅確實比他們溫和許多。以近十年消費者物價平均漲幅而言,中國大陸3.1%、南韓2.9%、新加坡2.8%、香港2.6%,美國2.4%,而台灣僅1.4%,台灣物價漲幅非但不如外界形容的嚴重,還是四小龍最低。  依據經濟部公布的電價調漲方案,計有85%的家庭及80%的小商家不受影響,受影響的只有用電大戶,至於工商用戶也已依原訂流動電費調幅打九折,這項方案雖未必盡如人意,但確實已將衝擊降至最低。依主計總處估算,這一波電價調漲只會讓第4季消費者物價(CPI)上漲0.19個百分點。顯而易見的,這一波電價調漲應不至於讓台灣陷入通膨的噩夢。  何以台灣物價不致出現大幅波動?道理很簡單,因為物價向來不是由商家單方面說了算,而是由市場供需決定的;業者固然可以電價上漲為由調高訂價,但這個訂價如果不被消費者接受,最終價格還是會回降的。尤其台灣如今餐飲、商品及零售通路已幾近完全競爭市場,在這樣的競爭環境裡,當有人調漲時,就會有人以低價促銷,今時不同往日,業者已無法把成本全數轉嫁給消費者。  我們以三年前為例,隨著全球經濟走出金融海嘯,小麥、黃豆、棉花、橡膠、鎳、銅、鋁等國際農工原料連月大漲,這些原料上漲使得廠商的生產成本增加,從民國99年冬天直到100年春天,通膨之說,不絕於耳。然而事後的調查顯示,這兩年國內的通膨率(消費者物價漲幅)僅0.96%、1.42%,物價漲幅遠低於專家們的預期。之所以如此,正如我們之前所言,廠商雖可以依成本訂價,但最終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決定的。  從歷史上觀察,成本升高未必會引發通膨,只有出現恐慌的需求時才會,以台灣目前高度競爭的零售市場而言,已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恐慌。不過,如果輿論不斷渲染電價調漲的影響,恐慌的預期心理仍有可能被挑起,而一旦當人人開始不安而搶購物資囤積時,相互追漲的通膨就可能再次出現。為此,我們提出以下三點,希望有助於釐清消費者物價指數與通膨之間的關係,以期能降低社會的不當預期心理:  其一,部分產品價格調漲,不是通膨:通膨是指絕大多數產品的價格連續調漲,因此當只有少數幾家調漲不算,而一次性調漲後未再跟漲也不算。近幾個月國內消費者物價調查的370個項目群,漲跌大概各半,換言之,當前台灣物價非但沒有連續調漲,也未出現全面性的上漲。  其二,颱風過後的物價大漲,不是通膨:颱風豪雨過後,通常會導致蔬果價格大漲而使得CPI連月走高,民國83年夏天提姆、道格兩個颱風把8~10月的CPI漲幅推升至7.1%、6.7%、5.1%,96年聖帕、柯羅莎兩個颱風也讓9~11月的CPI漲幅升至3.1%、5.3%、4.8%。許多人在當時都以為這是嚴重的通膨,事實上,這類因颱風豪雨造成的物價上漲,總是很規律地在四、五週蔬菜完成復耕上市後歸於平靜,這只是價格短期的波動,不可謂之通膨。  其三,房地產價格上漲,不是通膨:台灣房價連年大漲,曾有一些學者認為CPI無法反映房價高漲,因此建議把房價納入CPI。事實上,房價是資產價格而非消費價格,自然不宜將兩者混為一談。再者,房價漲過頭所衍生的是泡沫風險而非通膨壓力,因此我們自不能把近年台灣房價連年上漲視為通膨。  台灣近年物價極為平穩,我們若把70~101年分成三個時期觀察,會發現第一個時期(70~79)平均CPI年增率3.15%,第二個時期(80~89年)2.59%,第三個時期(90~101年)1.07%,說明這些年台灣縱有颱風豪雨推升物價,縱有房地產價格扶搖直上,縱有電價兩度調升,但物價仍極其平穩。我們認為,各界切勿想當然爾地把這一波電價調漲渲染成山雨欲來的通膨,如此一旦激起商家群起調漲,又撩起搶購物資的預期心理,於國家社會為害大矣。  我們籲請政治人物在苦民所苦之餘,也應理性思考台灣經濟該何去何從。全球能源價格大漲,政府該長期補貼下去嗎?以當前困絀的財政,能補貼下去嗎?如果不行,那麼讓用電大戶多承擔些責任,讓八成五的小民百姓免受影響的方案,豈能再加以苛責?如今電價調漲方案已經上路,深盼朝野化干戈為玉帛,攜手合作,全力讓台灣經濟重新尋回失落多年的成長動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