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品事件越滾越大,食品大廠頂新集團旗下味全總公司遭搜索,董事長魏應充因涉及詐欺等罪以一千萬元交保候傳。這一波因黑心油引起吃的安全風波,造成人民生活極大不安,經濟社會誠信遭到嚴重打擊,台灣「美食王國」形象掉漆。尤有甚者,經過連續食品安全事件,公眾每天所面對的,竟然是「米粉沒有米」、「米酒沒有米」、「花生油沒有花生」、「奶油球沒有牛奶」造假食品充斥的生活。所有這些,主婦聯盟直指「政府失靈、餐桌失控」,也有人嘲諷,癥結就在「總統府沒有總統」。
的確,在庶民為吃的安全惶恐之際,馬英九正忙於「黨政密合」,準備在即將舉行的國民黨十九大修改黨章,明訂總統為黨主席。總統忙於鞏固自己權力,他所任命的內閣大官也彷彿生活在雲端︰閣揆、副閣揆坦言「我們家都用進口橄欖油」,主管的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聲稱「家裡十年不用油鹽醬油」。馬英九上任以來一再強調「苦民所苦」,實際施政卻總是「不知人間疾苦」,如今人民再度看到問題所在︰馬政府的大官與一般庶民的生活,差別如此之大,其所感受和所做的,當然與「民之所欲」常相去十萬八千里。
主政者既然都生活在「天龍國」,對於「民以食為天」的人民基本需求自難以體會。經過近年塑化劑、毒澱粉、瘦肉精、黑心油等事件,馬政府的處理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即使曾被監察院糾正,它也只重短期的危機處理,未能就食品安全作通盤改進;以致庶民對於每天所吃的食品,究竟包含哪些成份、標示是否真實、有無不當添加物等基本資訊和保障,都難以確認,不知吃甚麼才安全。
政府原與業界建有相關認證制度,但經過幾次考驗,顯然公信力重傷。例如製造過程的GMP和農產加工品的CAS認證與標章,都因驗證不嚴、產品一再出包而讓公眾難以放心。更嚴重地,在幾次事件中,先後傳出涉案廠商對大官政治捐獻、官夫人為廠商剪綵、官學界與業者有共生結構、主管官署甚至出現烏龍公文,諸多情事都相對助長不肖業者坐大,偏離正派經營的食品業正道。
必須強調,政府機關在這次追查黑心油品事件並非毫無作為。有如報導,屏東縣政府數度稽查,與業者經過九天鬥法,終於查出味全使用大統長基的問題油品清單,使先前批評不肖同業「偷吃步」、自稱「良心廠商」的頂新、味全不得不認帳。這就顯示,政府對於食品安全責無旁貸,只要以公眾福祉為念,不怠忽職守,對改變吃不安全的現狀,必有作用。從而,舉凡稽查、檢驗、認證、處罰、受害求償等問題,政府都必須從制度與執行針對問題,亡羊補牢,而不是風頭一過,即以為萬事OK。
另一方面,儘管大廠出包,食品業並非沒有實踐「老實人的行業」規矩者,在有效改善食品不安全的現狀中,業界的自律與守法仍是最根本而不可或缺的要素。食物造假,標示必然不實,無論成份、材料、添加物、製造方式、產地、時效,都可能出現作偽;其間黑心程度有別,例如摻偽假冒通常比過期嚴重,也因個案而有不同。
無論如何,吃的安全是人民最卑微的要求,一個文明社會的起碼條件,也是主政者不容推卸的責任。強制標示、確實稽查、重建認證與驗證制度、加重造假者的代價、建立有效的受害追償機制,加上業者的自律,都是增進吃的安全所必要作為。馬英九兩個月前喊出「大是大非」口號,實際卻去整肅國會議長,已讓自己灰頭土臉。如今,社會飽受食品造假之苦,成就「吃的安全」其實才是人民真正需要的「大是大非」。馬政府有決心和能力回應人民這一要求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