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2012

世界變平、但也變不穩定

眼前這個世界的未來,既不安定又隱諱不明,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在眼前開展,讓我們不得不作出選擇。

在前一本著作《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之中,我想替世界上所發生的事件下個定義,所以將範圍設定在觀察、理解並找出事件之間的關連性。透過地緣政治學的旅程,一邊瀏覽地理、歷史與政治情勢,一邊解析世界,讓讀者見到我們所使用的、一貫性的解讀思考方式。

這本《世界,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也承繼了這一點,但卻更進一步認清未來,以一種較為政治性的觀點來持續探索。我希望透過全球化及其潮流、影響來理解世界的複雜性,從各式各樣的數據及指數,來觀察世界秩序的重整狀況,並針對許多問題提出疑問,讓各位讀者思考,我們的世界是因為人類怎樣的各種不同選擇而產生變化。

未來,從歷史可以看見
一般人總是被數量龐大的資訊與飛快的更新速度所淹沒,不知如何思考,只好依賴既成的思維方式與所謂的專家來總結,連判斷力都依靠知識份子以及記者在媒體上的分析,少有自己的意見。

舉例來說:由於伊朗總統阿赫馬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不肯配合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檢查,加上他認為戰爭儘管不好,但如果伊朗是為了維持自身安全、嚇阻其他地區及全世界染指的話,行使武力也是無可奈何選項的想法,這讓專家們非常擔心。而我們因為缺乏自己的想法,於是便被這些專家拉來站在同一陣線上,對這位伊朗總統的反猶太主義激進言行感到憤慨。

但這樣正確嗎?當我看著電視每天播放這場發生在遠方、遠離我目前生活現實的戰爭時,不由得想:就防範最惡劣狀況發生這一點來說,壓制住這位伊朗總統的瘋狂想法是一件好事。然而,讓所有人把所有伊朗人都當作壞人,這麼做真的好嗎?為了要闡明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用冷靜的目光觀察目前伊朗的政權。關於伊朗的自由意志,將在第十三章詳細說明。

中東這個地區,可以讓我們更清楚什麼叫做「歷史的持續性」。例如:雖然伊拉克、伊朗、巴勒斯坦、黎巴嫩最近陷入紛爭,但發生糾葛的原因,遠在歷史開創期就已經開始了。在20世紀前半,鄂圖曼帝國垮台的混亂期間,法國和英國在中東地區劃分國界、創建國家。此後60多年的分裂與衝突,其實是分割殖民地所引發的後遺症。本書將會針對這一方面進行詳細的描述,而且我們想告訴讀者:政治上的決策將會嚴重影響未來,而責任必須由當事者共同負擔。當事人包括伊拉克的伊拉克人和美國人,在黎巴嫩的黎巴嫩人和敘利亞人,在巴勒斯坦領土上的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

同樣地,在第七章中,我們希望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為了下一個世代,我們應該如何決定未來的走向?」對於科索沃的獨立、土耳其加入歐盟等事件,還要抱持否定的態度嗎?各種不同的選擇都將成為未來的一部分。

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未來
可預見的未來景象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伊斯蘭世界與西歐之間互不相讓,而推波助瀾的是美國態度上持續支持以色列,以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伊斯蘭激進份子火上加油。其實,這個概念來自於《文明衝突論》〔美國的政治學家杭廷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的著作〕,只是因為911事件而普及於大眾。在本書中,我將透過地圖以及戰爭、民族、宗教與伊斯蘭激進派的恐怖主義,檢視「文明衝突論」這個理論,希望提供讀者一個提出省思的方法。

《文明衝突論》只是讓我們看清,人類及其他生物都是令人無法想像的複雜。因此,我們可以把世界視為一個因全球化而越來越複雜的組織:各個部分都有牽連,各自所發生的事都會成為其他部分的主因,也會因為各自所下的判斷導致失去原本的正當性。然而,「輿論」對於複雜的內涵,卻通常會尋求最簡單且快速的解決方式;最好的例子就是移民問題。

輿論大多都把移民與治安、社會的緊張密切地連結在一起,認為解決的辦法只有「篩選」移民。因此歐盟等地也打算加強入境控管。可是如果觀察人口流動的情形,就可以知道移民數量的增加並沒有帶給社會不良的影響,因此,這種說詞很明顯是來自政治考量。

此外,因為關鍵成因很多,而且不斷變化,導致全球暖化、先進各國人口減少、科技進步、中國的成長、禽流感、H1N1等問題,都以超乎預期的速度浮上檯面,讓我們不得不重視。然而,關於未來的發展,本書可以做到的唯有:找出各種要素俾使世人了解這些問題,而如何選擇因應方式,全操之在我們手上。以現在的情況來說,不管是氣候的問題,還是能源缺乏以及生物滅絕的問題,如果持續惡化下去,就是我們的疏忽與不作為所導致,不能怪罪於宿命或者無知。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也辦得到。

最後,本書所強調的就是,「下決定」這回事只有一個要點——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擁有敢於選擇的勇氣、然後果決地採取行動。畢竟,未來屬於我們這些決定事情的當事人,而不是預言者。

矛盾,無所不在
了解世界的現狀及其不穩定性之後,「現在」就是我們得作出選擇的時刻。因此,我們必須面對各種矛盾,這些矛盾其實就反映了人類的雙面性:我們明明渴求地球環境能變好,卻根本不打算改變掠奪的態度;海洋資源的缺乏、不斷溶解的海冰、不曾停止的都市化現象、水資源不足……我們都認為必須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然而,思考過程中只要消費者心態浮現,覺得不想改變現有的生活便利性,便會打消那些念頭。本書將把焦點放在此一心態矛盾上,並結合全球化現象加以思考。

經濟及社會層面也充滿了矛盾。舉例來說,我們對國內產業空洞化,特別是因此所產生的失業問題與經濟的急遽下滑,都感到憤慨。同時憂慮中國的商品傾銷,感嘆中國經濟成長而抬高了全球原物料的價格,也擔心對環境會有不良影響。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喜愛中國大陸製的廉價衣服、運動鞋、大型電視等產品並不斷搶購。這種想法與行動上的矛盾,透過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將會變得更清晰。

另一方面,對國家來說,置身經濟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的浪潮中,20世紀後半開始出現的各種問題,已經龐大到無法光靠一個國家來處理了。例如貿易擴大、病毒傳播、金融流動、跨國企業、移民、生物滅絕、恐怖行動、網路犯罪……不管哪一項問題,都是個別國家想解決也無能為力的。此外,全球化所衍生的問題還有傳染病、非法資金的移轉、與海盜的戰鬥、生物武器與化學武器的擴散、黑手黨的擴張等等。

矛盾的情況還有:雖然世界因為印度人以及中國人的貢獻,物質變得更豐富,但是這兩國大多數的居民卻沒辦法脫離貧困(每日所得約為2美元以下)。非洲的情況也一樣。非洲的資源及戰略優點明明吸引了很多國家來投資,可是非洲人卻一直無法融入貿易全球化的圈子中,也無法從中獲得利益。

影響世界的三大重點
本書的構成方式,並不是網羅所有的資訊並分章立節,也不是每個國家或組織都會特別獨立寫成一個章節。

舉例來說,雖然書中沒有專門介紹俄羅斯的章節,但是在能源問題與國家安全方面,歐洲以及中亞的部分就會提到俄羅斯。同樣地,也沒有必要特別為中國設置一個章節。中國因為與能源需求、愛滋病蔓延、蒙古、非洲南部、蘇丹等地的貿易、與全球性成長的相關性等等項目,都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本書中也四處可見

美國也是一樣。本書透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中東、中亞,甚至是獲取非洲的能源資源動態以及地區的重建等項目,逐步貼近這個重要的國家。歐盟則正好相反,正是因為它沒有存在感,才特別在本書中設立章節介紹。歐盟明明在貿易、金融、軍事、人道方面都有廣泛的貢獻,存在感卻十分薄弱。即便是歐盟本身的活動,特別是《歐盟憲法》遭到法國與荷蘭的否決之後,存在感便越來越低。

最後,本書特別強調以下三點:
◎第一,「能源需求」主張的壓倒性份量。能源需求迫使各國重新建構了地緣政治學以及全球性戰略,也影響到國際關係以及外交上的勢力關係。不管是在非洲也好,在中亞、拉丁美洲、俄羅斯也好,只要祭出確保能源安定供給的名義,啥政治考量都可以被拋到一邊。

◎第二,全球化、意識型態消失與國家數量的增多,使國家與政治勢力不斷被削弱。如同伊拉克一樣,各團體以及部落因為自然消滅,導致國力衰弱;或是如同巴爾幹諸國一樣,因為民族主義導致勢力弱化;或是伊斯蘭激進派以及基督新教福音派等,因為加強了政教合一的舉動而導致實力衰弱。

◎最後,就是經濟成長模式對於未來所形成的障礙,特別是針對全球暖化提出警告的人們,不斷費盡苦心動搖輿論的情況下,經濟成長依舊掛帥。北半球的先進國家,依舊重視生活型態勝於地球健康;而南半球的發展中國家,則仍然認為想談永續發展之前,先得要發展經濟才行。

不過,這些事實還沒有發展到對整個世界帶來阻礙的程度,我們還有機會去改善。
──薇珍妮?黑頌(Virginie Raiss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