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2013

拆除假辯論

劉靜怡 朝野兩大黨即將舉行的服貿辯論,固然有新聞價值,但從追求真理和商討解決途徑的角度來看,這無非是在濫用台灣社會長期以來誤信「辯論是萬靈丹」的速成心態,是場應該被拆除的「假辯論」。 不應容許憲政墮落 根據媒體調查報導指出,目前台灣已有近六成的服務市場對中資開放,其原因在於2009年以來,行政部門已經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授權,由經濟部訂定「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業別項目」等規定,開放了162項服務業給中資,佔六月底簽署的服貿協議的三分之二項目。而政府口中高達980億元的「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則只是將已編列和執行中的預算東拼西湊,重新包裝命名,並非針對服貿開放市場而編列的預算。 換言之,謠傳多時的中資早已遍布全台說法,並非虛構,但政府未透過適當管道讓你知道真相,面對衝擊更嚴峻的服貿協議所端出的補救方案,只是虛晃一招。但是,媒體將隨時可修改的「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業別項目」和不可逆轉的服貿協議混為一談,卻同樣不可取。 從2010年ECFA簽訂前後引發「國會如何監督審議貿易協定」爭議至今,朝野政黨一直規避立法權對行政權的貿易協定相關權限應該「事前授權」、「事中參與監督」和「事後控制」的《憲法》權力分立根本問題,其結果便是導致貿易協議資訊黑洞問題日益嚴重,也助長了行政權為所欲為和敷衍說謊的慣性。這是任何文明國家都不該容忍的憲政墮落現象,從比較法的觀點來看,也是任何參與自由貿易協定簽訂的國家,不敢輕忽的法制建構和落實問題。 意見平台必須透明 反觀台灣政府,每年花費鉅額經費在WTO相關法制研究上,除了養成一批明顯有利益衝突疑慮卻不自我揭露的專家在媒體上不斷為政府偏差作為辯解外,究竟有何正面法治意義?在資訊不對稱和不透明現象下,政府自然樂於經常用似是而非的「依法行政」和「文明服從」口號來麻痹人民。既然人民如此好欺負,也難怪行政部門不願意讓服貿協議六十次會談的紀錄與雙方往來文件攤在陽光下;甚至出現「過程透明不可能,結果透明即可」這種威權法律見解為之護航到底。 而在野黨在這種資訊缺乏的架構下參與辯論,或許是想遮掩自己從未發揮監督功能的事實,而勉強擠出的「有助社會重新思考」,則更像是虛弱無力地為執政黨過度美化的「意見平台」說法背書。 假若執政黨是要「讓辯論進化為討論」,那前提無非就是正確透明的資訊,否則哪來真正的辯論或討論?與其要人民看一場各說各話的鬧劇,朝野何不聯手制訂「兩岸協議簽訂與監督條例」和「經貿自由化衝擊影響評估與救濟法」之類的法律,並為其建立國會聽證制度,讓意見平台法制化。 行政部門在此一法制化平台上,應針對服貿協議所帶來的民主、人權、產業、就業、所得分配、文化與國安等衝擊,徹底詳細說明因應策略,並充分接受人民挑戰,這也和執政黨主張的「結果透明」沒有衝突。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