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2013

面對警訊台灣突得了圍嗎?

行政院人口會報日前提出警訊,台灣人口老化嚴重,2016年「扶老比」將升至18%,首度超過「扶幼比」的17.8%。再加上工作年齡人口於去年達1,730萬人的最高點後,也將從2015年起逐年下降。台灣目前所出現的勞動力「晚進早出」現象,以及人口結構向少子化與老年化兩極發展的趨勢,將使國家競爭力落後於亞洲主要經濟體。  所謂數字會說話,面對這麼嚴重的情勢,據報導負責督導人口政策會報的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已經指示各部會,應針對教育、產業、薪資、退休、移民、留學及外勞等提出前瞻政策因應,以減緩衝擊。  誠如毛副院長所言,人口老化、勞動力逐漸短絀等,所牽涉的絕對不只是內政部單一部會,透過修法鬆綁移民政策,開放投資移民、經濟移民、引進外籍專業白領人才,乃至於提供更多來台攻讀學士、碩博士僑外生等對策就可以有所扭轉。事實上,不管是少子化或老年化,就與衛福部、教育部,乃至於國防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關聯性。因此面對問題,恰好考驗執政團隊能否跳脫本位主義的思維與行事慣性,否則支支節節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乃至於挖東牆補西牆,到頭來不只於事無補,反而可能要留下更多的爛攤子。  面對人口結構驟變的事實,執政團隊不只要展現跨部會的整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對策方案的研議和推動,還必需要有與時間賽跑的認知與能耐。而2016年台灣的「扶老比」首度超過「扶幼比」,不妨就視為是一個關鍵的轉捩點。看看能不能夠透過跨部會的努力,或者讓少子化的情勢得以扭轉,或者經由吸納足夠的新移民,以維持具國際競爭力的勞動參與率。我們當然知道即使透過獎勵措施以提高出生率,也未必能馬上改變「扶幼比」即將低於「扶老比」的情勢,更遑論新生人口增加距離投入勞動市場,也還有一段養成的時間,但如果連這些措施都不趕快啟動,只怕未來「扶老比」與「扶幼比」的差距,將會愈益擴大,迸發的問題也會益發繁多複雜而難解。  談到施政必需要掌握社會變化的趨勢脈動,與時俱進的檢討調整、推陳出新,道理大家都懂,但綜而觀之,政府部門可以說是最沒有時間觀念的怪獸。譬如說台灣今天固然已經是老年化的國家,但台灣的老年人口比率達到聯合國的老化指標,自然不是一夕之間才突然出現,而完全是有跡可循的。事實上,幾年前當台灣即將步入老年化國家時,學者專家們就曾提出警告,建議政府應速謀對策。但顯然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積累下來才讓台灣不只身不由己的步入老年化社會,甚至還進一步又將面臨「扶老比」超越「扶幼比」的嚴苛考驗。  進一步探究為什麼公部門體系面對明顯可見的趨勢變化,不但未能未雨綢繆,甚至連亡羊補牢都做不好。我們認為其中的關鍵應在於公務體系普遍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消極心態。再加上缺乏對實際情勢變化的切身感受,不易體會不只在商場上時間就是金錢,政府部門辦事效率的快慢,往往也將影響國家競爭力的高低。前來台灣參加德勤亞太領袖會議的德勤全球(Deloitte Global)執行長邵思博(Barry Salzberg),在接受本報專訪談到有關國家競爭力的課題時,也就特別強調,政府的整體配套是否可行,以及政府的執行效率,才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指標。他的這番談話,雖然是在回應如何才能吸引國際企業來台投資,但是面對人口結構丕變,台灣競爭力不如亞洲主要經濟體的課題時,這樣的檢驗指標其實也是同樣適用。  當然,除了行政部門的消極保守、因循怠惰或瞻前顧後,由於政策的調整改變,通常都需要透過修改法規才能推動,因此立法部門的議事效率,自然也必需接受檢驗。循此,立法院新會期號稱從17日就已開議,但是因在野黨的蠻橫杯葛,連閣揆上台做施政報告都只能陷入空轉,如此意氣用事,誠然是國家競爭力的最大致命傷。立法院這樣的議事效率如果無法改善,一個空轉內耗的國家,本身才是最最嚴重的警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