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2013

遙憶療癒心靈的時空

漳泉械鬥後,大稻埕開始在台灣的發展史上留名,各行各業的匯聚讓大稻埕盛名遠播,其中提供人們心靈慰藉的基督長老教會與文萌樓即是代表,即使歷經多次改朝換代仍不減當年風華。

大稻埕是早期台北地區的繁榮地帶之一,不少政商名流的祖先都曾在此發跡茁壯,當時大稻埕的發展吸引不少行業落腳,帶動了地方的成長,除了專賣南北貨的迪化街較熟為人知外,其實周邊地區也有不少蘊藏豐厚文史的建築,見證了當年的流金歲月。

從寧夏路轉入保安街,在甘州街口附近,一棟紅磚建築特別醒目,那就是現今的「大稻埕台灣基教長老教會」。根據資料記載,其實教會的前身是大龍峒禮拜堂,由馬偕博士在1875年8月15日所創設的,也是台北市最早建立的禮拜堂。1884年8月,清法戰爭使得民眾的排外情緒高漲,禮拜堂遭到破壞,但馬偕博士在1885年7月以清廷的部份賠償金於迪化街二段67號重建,後來由台灣茶葉之父-李春生先生獻地建於甘州街現址,於1915年8月完工,已被列為台北市的市定古蹟,是台北地區僅存的三座建於日治時期的長老教會教堂之一。教會三遷的曲折可比孟母三遷,畢竟在當時的時空背景,外國傳教士要在台灣突破傳統信仰宣教可說是難上加難。

如今教會矗立在新大樓之前,紅磚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朝氣十足,紅白相間的外觀簡單質樸,即使無法入內參觀,但光是建築造型就足以讓人駐足良久。正面山牆兩端對稱的尖塔頗有幾分中東風味,下頭則是仿柯林斯式柱頭的柱子,中間還有扇被泥塑裝飾環繞的牛眼窗。我試著想像在當時動亂不安的年代,多少人走入教會尋求心靈的慰藉,對於信仰的渴望不為別的,都是為了最簡單的生存,在傳教士的教誨下,逐漸在教義裡找到自己的歸屬,也解放了自己身處世俗的紛擾。

文萌樓則隱身在歸綏街內,狹小街道看不出曾經的盛況,只有橫躺在騎樓下的銀樓招牌能聊述過往。文萌樓亦是台北市的市定古蹟,屬於1930-1940年代日據時期的店屋類型,巴洛克氏的建築元素再加上黃綠色的國防色磁磚是其特色,1941年則成了公娼館,見證了性產業的興衰。昔日的公娼合法化讓歸綏街公娼館林立,華燈初上之時,這裡便開始上演燈紅酒綠和風花雪月的情境劇,胭脂水粉的香味撲鼻,流連忘返的男女每晚短暫纏綿,環肥燕瘦各有所好。然而女子背後是否都有一段心酸無奈的過去呢?我無法得知,不論是大環境逼迫也好,自願落入青樓也罷,性產業當時帶起了其他行業也是不爭的事實;不論尋芳客的動機為何,有沒有在歡場找到真愛,但也或多或少在此獲得了些許慰藉。如今的文萌樓外觀殘破不堪,木窗玻璃少的少、破的破,生鏽的鐵窗已經無法想像女子倚著門窗招呼客人的媚態,外頭曾經車水馬龍的街道也只是靜悄悄的。

與教會相比,雖然都是心靈的避風港,但文萌樓總讓人冠上低俗的印象,然而非得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一昧遮蔽人性的慾望需求嗎?這既存的歷史需要被關注,只有了解才能坦然釋懷,也才能正視歷史的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