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慶
日前《台北需要怎樣的市長》一文,從世界各知名都市的變化談及了即將來臨的五都選舉。筆者曾於求學期間在倫敦住了幾年,也有一些觀察與分享。
自工業革命以來,倫敦毋庸置疑的是世界之都,舉辦過萬國博覽會和不止一次的奧運,也是二戰德軍轟炸的重點。但相信大家都沒想到的是,倫敦曾在1986-2000年間,沒有所謂的市長,更沒有所謂的市政府。追根究柢,這也可說是當年柴契爾夫人主政的保守黨與左派執政的倫敦市政廳之間的政治鬥爭。
倫敦的都市治理,一向有其歷史背景與特色。知名歷史學家,牛津大學前教授佛格森(Niall Ferguson)曾在其大作《文明(Civilization︰The West and the Rest)》中,分析倫敦的地位是國王與各商業公會彼此競爭、對峙下,逐步從皇權統治轉為具有濃厚重商色彩的都市治理。從一個小小的倫敦市逐步擴張成為一個擁有多個區政府(borough)的大都市,並與西敏寺國會形成中央—地方的二級政府關係。直到1963年的《倫敦政府法》通過並於1964年舉辦倫敦市選舉後,大倫敦地區才終於擁有一個「大倫敦議會」來統籌負責倫敦的大小事,並下轄各區政府。
倫敦有市長僅35年
英國是內閣制的代表國,倫敦也不例外,大倫敦議會的多數黨領袖,雖無法律上的市長官銜,但就是倫敦實質的「市長」。1981年第六屆的大倫敦議會選舉,工黨的李文思頓帶領左派贏得大倫敦市的執政權,成為當時如日中天的英國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的眼中刺,或者說,唯一可以在施政上唱反調的象徵。
果然李文思頓的各項作為,例如交通運輸補貼、與北愛共和軍代表見面等,引起了柴契爾夫人的反彈,主導國會修法,廢除了大倫敦議會,於1986年正式關門,市政廳甚至被拍賣,目前是水族館。回歸多個區政府治理的倫敦,一直到了布萊爾上台後再次修法並成立「大倫敦政府」,採取類總統制的市長直選,終於在2000年再次舉辦選舉,李文思頓(時為無黨籍參選)成為第一任的新制倫敦市長。
所以世界級、歷史悠久的大都市倫敦,實質上擁有市長的時間也只有1964-1986年以及2000年迄今共約35年,對於習慣擁有市長、縣長的我們,實在令人驚訝。但反過來說,沒有中央集權型態的倫敦市長及倫敦市政府,並沒有影響倫敦在世界的地位與人文的薈萃,金融、觀光、文創等各種頂尖產業,持續的在倫敦交會並產生火花。馬克思、孫中山、甘地、達爾文等人,都曾駐足在倫敦這個都市並寫下了劃時代的創見。
都市價值在於發展
台北市也經歷了指派期的市長、直選期的市長,但都市的價值不在於四年一次的鑑定,而是它的發展與機會、它的傳統與特色,活在這個都市的人,才賦予了它生命。放眼當前,我們或許無法接受甚至改變台北市成為一個沒有市長的都市,但因選舉將至,至少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需要市長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市長?我們要怎麼選出我們的市長?
倫敦大學學院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