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2013

食安危機 也是改革契機

經濟日報╱王欽堂
「我們之所以能填飽肚子,不是肉販、酒商和麵包師傅大發善心,而是因為他們追求本身利益的結果」。這是18世紀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他著作《國富論》裡的經典名言。

食品風暴籠罩全台,假日裡各賣場及便利商店的結帳台上,仍然擠滿了各樣精美包裝及各式精緻的食品,其中還不乏已經是被點名的問題食品,這不禁讓人想問,難道臺灣人對食安問題都已經習以為常,還是臺灣人的身體都特別強壯?我想原因應該是因為「沒有選擇」吧!

從今年5月開始,台灣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與其說是「食安危機事件」、「食安門」不如說是「真相事件」,因為它根本不是一個偶發事件,它只是被掀起蓋子的一個真相鍋而已。

從過期品當即期品販售、醬油含致癌物、雞蛋裡添加致癌性抗生素、斃死豬肉流向學校營養午餐,到油品混摻低價油及銅葉綠素等,台灣面臨的食品安全危機,並非一夕之間所發生,而是早已醞釀多時的問題。

我們常吃的食物,加工食品早已經占去大多數的飲食內容,甚至我們的味覺,已經習慣了這些添加物的存在,而無法分辨大自然食物的美味。

根據調查,民眾每天吃的加工食品占總食物的70%至80%,尤其是外食族,你吃的究竟是食物,還是食品?還是根本就是偽裝成「食物」的化學物品?

除了食品安全,還有另外一個隱形的危機,就是「環境荷爾蒙」。

環境荷爾蒙廣泛存在於生活環境中,常見來源為各種化學物質,如DEHP、多氯聯苯、戴奧辛、石棉、DDT、汞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於保鮮膜、奶瓶、塑膠用品、牛奶紙盒、咖啡杯蓋上,若使用不當,同樣在慢性殘害人體。

這些物質會透過食物與生物鏈進入人體,並模擬體內荷爾蒙,干擾荷爾蒙作用,影響生理機能,造成不孕、心血管、腦血管及癌症等疾病。

古人說:醫食同源。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某些食物的效果甚至比藥物還有效;但反過來說,吃到不當的假食物,等於在慢性自殺。

舉例來說,以現代人最普遍的慢性疲勞問題,和國人高糖、高油、高鹽的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高油、高糖飲食雖能提供熱量,但也會增加身體負擔,使得人體需要更大量的維生素B群來幫助能量代謝,若攝取不足所需,就容易產生疲勞感。

此外,像是碳酸飲料、調味飲品中的咖啡因成分,能刺激中樞神經,讓人感覺精神振奮,但這種提神的效果是短暫的,長期飲用反增加身體負擔,讓人感覺疲憊。

《健康自救革命》一書中提到,「當我們盲目認為大家都這樣吃,我這樣吃應該也沒什麼問題,結果就是會大家得什麼病,我們就得什麼病。」愛爾蘭學者和教育學家湯瑪斯.莫菲特直接了當提到,「飲食不當,自掘墳墓」。

不當的飲食習慣,漸漸導向了疾病的養成,直到有一天,身體便會開始失控。

衛生主管機關每年都會公布國人十大死因趨勢變化,近30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國人罹病型態已從急性、傳染性疾病,演變為以「慢性疾病」為主體的死亡原因,慢性病罹患人口也早已超越急性或傳染性疾病。

(作者是哈佛健康事業董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