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應注重職業平等與世代正義
李宗穎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經濟學博士,旅美二十多年,曾任軟體工程師,在美國和台灣的金融業服務達十五年,現任教於東吳大學經濟系。
年金改革會議已經開了兩次,第二次的火藥味比起第一次稍微弱了一點,主要爭執在於採用多數決或共識決。年金改革的議題討論很久了,歷經三次政黨輪替,這次綠營在國會過半,終於有機會真正進行改革,不能也無法迴避。大部分軍公教人員都是正直、善良且能力不錯的人,不應該因為制度有缺陷而將他們妖魔化,這樣不但於事無補,更可能製造不必要的阻力。
最常聽到的論點是:潛在負債18兆新台幣,再不痛下決心改革政府就有破產的可能。潛在負債未來是否成為真實負債還有爭論。除了財政負擔外,最重要的是社會公平正義,包括不同職業間的公平性與世代正義。軍公教、勞工、和農民領的退休金額度很不一樣,而且漁民沒有漁保也不公平。另外因為低生育率,台灣的人口老化非常嚴重,加上近年來產業外移,經濟惡化,大部份年輕人薪水偏低,少數低薪的年輕人要繳保費去養人數眾多的退休老年人,除了財務負擔外,更是牽涉到世代正義的社會問題。
現行年金制度採用類似美國的 ”pay-as-you-go”,就是現在的勞動者繳費養已經退休的人士,這種制度若是遇到經濟衰退太久或是人口老化速度過快就會產生重大的財務危機。台灣非常不幸的,在過去一、二十年,因為產業外移和生育率過低,兩種現象就如同雙颱共伴效應的發生了,引起嚴重的後果。
美國的情況不像台灣的嚴重,它的處理方式是延後退休年齡,並考慮增加繳交稅率 (Social Security Tax)。美國人生育率也不高,無法支撐足夠的勞動人口,但是它可以靠大量移民彌補勞動力不足。美國的產業也遠比台灣堅固,仍然是世界的經濟超級強國,它做得來的,不表示台灣也做得來。美國的解決方案,台灣是否照單全收,需要大家腦力激盪,多做思考。
在美國,政治人物不敢提議將健保或社會安全制度 (Medicare, Social Security) 從保險改成社會福利,因為怕被冠上社會主義的大帽子。美國建國以來,崇尚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只要被掛上社會主義,政治生命就準備結束,這次參加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的 Bernie Sanders 是否成為第一個例外,還有待觀察。保險較符合市場機制,但是對國家、社會是最適的嗎?
台灣的年金改革可考慮往全民年金的方向,以解決不同職業間的不公平,並從保險改成社會福利,由政府稅收提撥支出。可以訂定最低生活必須標準,高於此標準的可以15年的時間逐步調降,讓已經或即將退休的人士有時間適應並調整財務計畫。在這十五年期間,政府同時應該在台灣廣建社會住宅,只租不賣,年輕有幼兒的家庭優先承租,以降低年輕人住的負擔,並鼓勵生育。下一個承租的順位給家境不富裕的退休老人,因為大家的退休金都向最低生活標準邁進,減低他們住的負擔也是政府的責任。
因為改成社會福利的全民年金,從政府稅收提撥,也要同步進行財稅改革,若能向賺錢的跨國大企業和假外資課到稅是最好,不然退而求其次要盡量公平,避免向低收入戶課稅。台灣不像地大物博的美國,有最大的市場,手上握有蘿蔔和棒子,可以逼企業就範;所以在稅改方面,需要更有創意、更小心,至少要秉持減低年輕世代經濟負擔的最高指導原則。最近美國和歐盟高度重視跨國企業合法避稅的問題,並開始分享敏感的銀行客戶資料,未來極可能會有防止逃漏稅的國際組織;為了未來世代,台灣也應該盡可能參與,以期達到國內稅務公平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