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2016

政府傾聽民意也要拿定主意

桃園比台北更適合發展亞洲矽谷

新政府上任後面對當前經濟困局,火速針對當初競選時提出的五大產業創新計畫,進一步提出政策規劃做法,近日國發會所提出的「亞洲矽谷推動方案」即是其中一項。然而,當新政府推出「亞洲矽谷推動方案」時,卻立刻引發部分創新創業圈人士及政治人物的高聲批判。這些批評的論點有些是建設性的批評,確實值得新政府思考採納,有些批評則不見得合理。

例如有些人士批評亞洲矽谷計畫為什麼要以桃園作為實驗場域,而不是台北?批評人士主張台北具有企業總部(內湖科技園區)、軟體研發(南港軟體園區)等產業區位優勢,發展條件比桃園好,亞洲矽谷計畫應該放在台北。乍聽之下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但是仔細深究卻不見得合理。

首先,如果依照批評人士的產業區位條件邏輯,那麼當初1979年政府在設立科學園區時,就不應該選在新竹,而應該設在當初1960年代外商來台投資IC封裝廠的加工出口區的所在縣市,包括台灣第一個電子封裝廠(1966年由美商Microchip設立)的所在地高雄,或是日商三洋來台設立封裝廠的台中。當然,除非這些批評人士也會批判過去政府為何要把科學園區設在新竹,而不是設在高雄或台中!事實上,從竹科設置的經驗,也可看出政府政策對於引導新興產業群聚發展的重要性。

再者,如果批評人士仔細看一下亞洲矽谷計畫草案要做的事情,就會發現也許台北並不適合作為該計畫的首選場域。檢視一下政府的亞洲矽谷計畫草案,提到在建置IOT試驗場域方面有三大做法,包括建構試驗環境、推動智慧城市、發展智慧園區。其中所涉及的產業,除了網路及感測器等機電產業之外,也包括了物流、交通、醫療等產業的技術和服務革新。除了智慧醫療或許也適合放在台北之外,在智慧物流方面,桃園作為國內大型物流業的主要群聚地之一,明顯具備發展智慧物流的客觀條件。台灣在應用行動科技和RFID感測技術的智慧物流方面,目前已做到一定程度,若能適當投以資源協助,將可進一步壯大產業。

在智慧交通方面,亞洲矽谷計畫草案提到要優先推動無人車等IOT相關產品,讓企業可在小範圍內實驗新的產品、服務。依台北人口稠密、交通流量大且車流複雜度高的情況,有可能另外劃設一個無人車實驗場域,讓一個尚未成熟而且還需要道路測試的無人車上路實驗嗎?尤其,批評人士所極力主張的亞洲矽谷地點─內湖、南港,以現在的交通條件,適合做無人車實驗嗎?

無人車實驗場域的確不一定要設在桃園,台中也有一定條件;只是桃園有許多國際汽車大廠的零件供應商,連美國電動車及智慧車大廠特斯拉(Tesla)近期也因許多動力系統、精密機械、智慧車電等關鍵技術與零組件仍依賴台灣廠商供應,選擇重新回到台灣設廠,而且就落腳桃園龜山,因此選擇桃園作為亞洲矽谷計畫基地確實合理。如果未來能有效結合國際大廠和台灣產業的實力,並由政府提供實驗場域,提供無人車實績測試環境,相信未來台灣在無人車及車聯網領域將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現在內閣因外界批評而暫緩亞洲矽谷計畫,打算聽聽社會意見後再修正推出,此雖然符合蔡總統一再強調「要做最會溝通的政府」的執政理念;但是社會意見畢竟相當多元,有些批評並不見得合理,新政府在傾聽民意時應該要有能力加以辨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