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可.涅索托(Nicole Gnesotto),國際安全問題專家,2002─2007年擔任歐盟安全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同時也是雅克.德洛爾創辦的「我們的歐洲」聯盟的副主席。
她利用嚴謹的科學方法描述2025年的經濟、人口、能源、環境、科學技術發展情況,以及各個地區的政治、經濟發展。她認為,到了2030─2040年,許多國家都會面臨到不同程度的環境問題,以及水、食物和能源的缺乏。不過在經濟方面,外標將成為主要的全球化經濟模式。認識2025年的世界,可以預先對未來世界的巨變做好準備。
2025年,世界將更熱、更平,也更擠。
當「瞬息萬變」即將成為動詞,未來的世界將變得難以預測,
不管是國家、企業或個人,都是置身其中無法自絕於外的一分子。
歐盟安全研究所的專業研究員將以最嚴謹務實的角度,
告訴我們如何在世界發生巨變之前做好準備。
2025年的世界可能是這樣的:
全球人口將衝破80億,印度的人口數將超過中國。
土地沙漠化問題更形惡化,全球有70%的土地是無法耕種的。
臺灣人口將逼近3000萬人,其中有600萬人是高齡人口。
年均溫約上升1.2℃,海平面也會因此上升2公尺。
受到氣候暖化的影響,極端氣候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降水量的變化越來越大,即使梅雨也會引發土石流。
能源需求比現在增加約30%,但我們開的車越來越節能,油耗只有目前的1/4。
帕金森氏症或阿茲海默症已經有藥可解,器官移植也不再需要苦苦等待。
基因改造食物將成為主流。
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有增無減,也不斷嘗試與自然和平共處;
科技繼續對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今日的許多不可能都將在明日實現;
活躍的區域交流使各國的距離越來越近,卻也讓我們越來越難以逃離地球村的束縛。
2025年,你幾歲?你會在哪裡?那時候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前言
透過對未來二十年世界趨勢、地區演變以及大國實力消長的分析,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二○二五年世界的大致面貌。國際秩序將呈現出既連續又斷層的特徵,一些基本趨勢,如經濟全球化等將繼續發展,並在加強各國彼此依賴的同時,加深國家內部及國家間的貧富分化。新的世界行為體的崛起勢必打破原有格局,對世界運作模式產生深刻影響。
整個世界的相互連繫將更加緊密,區域劃分也將更加明顯。在二十年內,仍然不會出現某個單獨的行為體來主導國際體系,世界的發展也不會只遵循某一種趨勢。國際環境的日益複雜,將使得權力的運用越來越細緻;也越來越難確立國際標準來解決各國共同問題。因此未來的政治、經濟、文化或環境問題將不會再透過制定宏大的計劃或理論來解決,而是針對不同趨勢,再評估與原則之間的相互作用來應對。
未來幾十年內,決定競合與衝突等現象的結構性因素將有所改變。除了傳統的軍事和經濟因素之外,其他形式的標準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些標準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腦力和規範等無形層面;不僅涵蓋自然資源(化石燃料、水、可耕種土地)、知識(科學、技術革新),還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合法性(政治、司法和文化含義)。世界的主要行為體應能在不同領域和不同層面上彼此交流,在充分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時,也共同解決世界性問題。
一、環境惡化
二十年之後,世界衛生問題將與人口、生態、能源以及科技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依目前的趨勢,我們還很難判斷人類的生活條件是否正在惡化,但可以確定的是,到了二○二五年,除非出現無法預料的自然災害或者大規模政治危機(並非絕無可能),否則人口、生態和能源方面的發展不會遭遇巨大挫折。但我們同時也要強調,與目前的情況相比,未來的環境問題將會嚴重得多。根據一些更長期的預測,到了二○三○年至二○四○年,許多國家將面臨不同程度的環境問題,以及水、食物和能源等方面的匱乏。要預防這些問題,必須採取地區性及全球性措施,並在基礎建設和科技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環境惡化的起始階段主要表現為政治不穩定和某些週期的紊亂。
到了二○二五年,全球人口將從目前的五十二億人增加至六十六億人,而已開發國家的人口數基本上維持不變(約十二億人);但是在某些地區,尤其是中東、北非和廣大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人口膨脹和環境惡化的相互影響使得前景堪慮。到了二○二五年,中東和北非地區的人口將成長四○%,而隨著該地區氣溫持續攀升以及降水量不斷減少,乾旱地區及沙漠地區面積比例將超過現在的八七%。因此,二○二五年時,該地區的每人平均可用水量將減少一半。儘管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人口成長率並未過高,但水資源匱乏的現象已經影響到了撒哈拉地區的某些國家以及非洲的東部和南部。受到氣候變化趨勢的影響,人們對以上地區的未來發展感到悲觀,而中國的情況也同樣不樂觀;從中長期發展來看,可耕地面積減少、土地沙漠化、水資源不足、環境惡化以及汙染問題都將嚴重影響中國的發展。
汙染、都市化和工業化將為許多開發中國家帶來生態和健康問題。農村地區的衰退以及城市提供的大量工作機會,將使農村人口大規模向城市遷移,到了二○二五年,印度的城市人口將占全國總人口的三八%(五.五億人),中國將達到五七%(八億人),中東及北非地區可能達到七○%(三.八億人)。其中國家內部移民數量將遠遠高於跨國移民。開發中國家的大城市人口過密現象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社會隱憂。由於缺乏完善的衛生設施以預防傳染病,民眾的健康問題將成為這些地區的主要挑戰,而氣候條件的惡化還會使此一問題更加嚴重。
在能源方面,各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能力還不足,可能導致氣候條件進一步發生改變。從現在到二○二五年,能源需求將成長五○%,其中三分之二都來自開發中國家。到了二○二五年,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和煤)將占能源總需求的八一%,其中石油仍將是交通領域所使用的主要能源,而煤仍是電力生產的主要來源,尤其是在印度和中國。即使公部門和某些私人機構打算大量投資可再生能源,但這種能源形式的消費量在未來二十年內仍無法超過八%。
儘管能源利用率有了顯著提高(尤其在已開發國家),而已開發國家也在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但由於需求和消耗的不斷上升,負面影響有可能持續。南美洲和亞洲的森林消失,意味著又有新的排放源產生:巴西和印尼從此進入世界上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之列。雖然新科技的採用有可能控制甚至減少排放量,但至少在二○三○年之前仍然難以落實,而且開發中國家的排放量極有可能超過已開發國家。
從中長期看,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似乎是無法避免的,現在的問題只是如何延緩上升趨勢,並減少影響。預防措施必不可少,因為災難可能造成的後果不一而足。除了全球氣溫上升之外,氣候暖化的影響還包括海平面上升、洪水增加、熱浪以及北大西洋沿海地區的氣候變冷(由於北極冰河融化和暖流勢力減弱引起)。關於最後一點的影響,科學家們對其嚴重程度和出現時間仍未達成共識。
概括二○二五年的世界狀況,我們看到了一個人口更加密集、開發程度更高、更乾旱並且汙染更嚴重的地球,這意味著我們的世界越來越不適宜居住。數以十億計的人口利益將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當然,採取合理的政策、對自然資源進行妥善管理將有利於減緩上述趨勢。我們應當加倍努力,將世界的共同利益分配給需要的人。這裡的「利益」首要包括健康和教育,其次還應包括擁有潔淨環境的權利。一個長期可行的安全策略應該對外部政策的各種層面多加關注,體現「全球安全」的概念,這也是歐盟在其地區安全戰略中一直強調的理念。
二、全球化與多樣性
全球化仍將是政治、經濟和文化層面的決定性因素。但它涉及的領域相當廣泛,所產生的影響也大不相同(這一趨勢將在未來幾十年裡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經濟全球化進程將不斷加快,商品、服務及資本流動的加劇也將促進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從前的全球化不同的是,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企業外移、生產和服務外包將成為主要的全球化經濟模式,這可以推動世界或各地區的生產合作,使得不同國家專注於生產鏈中不同的環節。因此,未來的世界裡,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將越來越高。
經濟全球化對不公平現象的影響依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從平均國民所得來看(這一角度相對比較局限),全球化縮小了新興經濟強國(如中國、印度、巴西)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差距,而且有越來越小的趨勢。相反的,那些無法融入國際貿易和投資環節的國家將越來越邊緣化。如今,世界總貿易量的八○%集中在二十五個國家,而五十六個貿易量最低的國家所占世界總量均不到○.○一%。
當然,評價全球化和目前經濟發展模式的標準應當更加多樣化。民眾的實際生活水準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但不再是唯一的指標。從中長期發展來看,政府的社會和環境成本也應用於經濟發展策略的評估,否則經濟競爭很可能對國家的永續發展遭成威脅。
市場和資源的國際競爭將使所有經濟體和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面對的挑戰不盡相同(它們內部的情況也不同),因此無法形成統一的經濟模式。已開發國家的經濟體系將導向技術附加價值較高的領域,而開發中國家首要在於改善政治及經濟模式,並且發展國家基礎設施,以創造有利的投資環境。不同的改革策略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壓力,並在社會中形成新的裂痕,尤其是當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都處在全球化浪潮下的時候。
總括來說,全球的不公平現象將有所減少,但在中東、北非以及撒哈拉以南的某些地區情況卻有更加嚴重的趨勢。結構性因素(如人口和環境等)可能威脅到某些國家的穩定,使其無法適應全球化趨勢,並在新興經濟體面前節節敗退。隨著資訊科技的全球化,差異、困難與威脅將越來越明顯,某些處於邊緣地位的國家的發展將面臨越來越不公平的處境。
全球化已經超出了經濟範圍,對政治和文化也產生了深遠影響。世界各地都受到全球化的衝擊,這將對政治和社會發展趨勢產生決定性作用。此一現象在未來將越來越明顯,因為全球化將逐步「融入國家與社會的日常生活中」。
全球化對文化影響相當深刻。媒體、資訊科技與通信技術在社會中的滲透力將不斷增強,國際媒體集團將繼續向全世界傳播西方社會的價值觀,而一些新的國際衛星頻道,如阿爾加吉拉電視臺(Al-Jazira)和阿拉伯衛星電視臺(Al-Arabiya)等,將展現它們全新的角度和觀點。網際網路與移動通訊不但讓個體獲得了自主權,也讓政治層面的連繫、影響和創新成為可能(但同時也將有利組織性暴力事件的發展)。在全世界自由流動的思想、資訊及圖像有利於加強不同地區的連繫,但關係不斷變得密切並不一定意味著彼此的和諧,大範圍的互相連繫將同時產生和諧與分裂,而圍繞著消費模式所產生的社會行為,其同質性通常與異質性相伴(有時甚至是相互對立的)。
全球化並非完全西方化,發展趨勢是多元化和區域化的,這將有利於文化多樣化的發展,融合與對立將在未來的文化領域中並存。由於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層面的差異,各國對全球化的反應也將大相逕庭。此外,科學與社會的發展將導致更多的價值衝突和倫理爭論——尤其是在生物技術方面。
從政治角度看,對全球化的排除可能有三種形式:政治經濟的民族主義、宗教基要主義以及民眾的不滿。對於第一種形式,全球化可能導致民族主義在一些保守自我的國家中開始抬頭(包括一些已開發國家),並促成政治、文化或民族層面的同質性,從而導致完全「排他」。另外,全球化也與宗教基要主義有所衝突,此一現象在開發中國家(特別是伊斯蘭世界)和西方社會都存在。當現代化影響到人們傳統的生活模式時,基要主義為身分認同和原則建立了牢固的基礎,並提供了簡單易懂的解釋。最後,全球化在國內和國際層面都會引起各種不滿和否定情緒。公民社會的行為體(如非政府組織、跨國組織等)在政治決策中將扮演重要角色,逐漸弱化國家的權力。在民眾參與率越來越高的同時,國際政治的文化因素將在政府內部對傳統權力掌控者產生深刻影響。
做為未來二十年世界發展最突出的特點,全球化其實並未真正覆蓋全球(仍有一部分國家沒有能力融入其中),而且也覆蓋得並不徹底(某些國家內,甚至有某部分人遭排除在外,或者有恐懼心理),這樣的發展狀況自然會造成不穩定,並產生許多潛在的威脅。透過地區間經濟體的相互作用,全球化有可能在這個因區域差異過大而越來越分裂的世界上繼續發展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