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天涯淪落人
在2008年,筆者投資失利。相信2008年對於多數從事投資的人來說,都是難忘的一年。
次貸危機,揭開了信貸泡沫、資產泡沫調整的序幕,全球經濟隨之進入了同步調整。雷曼兄弟破產,則將一場十年一遇的信貸收縮,轉變成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資金市場這一現代資本主義的心臟一夜之間梗塞,銀行、投資銀行的資本金遭到重創,「去槓桿化」成?金融市場火燒連營的代名詞,幾十萬億美元的財富被摧毀,金融體制離崩潰的懸崖僅一步之遙。這場金融危機烈度之強、波及之廣、震撼之深,是所有活著的人都沒有見識過的。
步入2009年,金融市場仍餘震未了,銀行業面臨新一輪集資壓力,CDS市場、國債市場、消費信貸市場和部分新興市場,好像都是未爆的火藥桶。更令人擔心的是,實體經濟的惡化才剛剛開始加速,信貸緊縮和就業減少如兩根催命索一樣,套在經濟的頭頸上。以銀行的惜貸情況來看,加上國際貿易上的彼此牽連,筆者相信此輪經濟調整應該是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形勢的惡化,又隨時可能製造出新的金融震盪。
但是,2009年不是1929年。上世紀的大蕭條是一系列政策失誤的結果,抽緊的貨幣政策、吝嗇的公共開支以及政府聽任銀行倒閉的態度,釀造出經濟蕭條的苦酒。而今天的政府,似乎完全不能容忍衰退。全世界的央行爭先恐後地奔向零利率,天文數字的財政刺激措施也是史無前例的。在財政刺激下,筆者認?全球經濟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穩定,2010年的GDP增長可能會超出許多人的預期。不過這是靠財政「興奮劑」製造出來的增長,是難以長期維持的增長。世界經濟真正意義上的復甦,取決於銀行何時開始借貸,去決於民間消費和投資何時重新?動。
無論經濟何時復甦,世界必不同於以往。銀行的經營模式(大搞非利息收入)破產了,投資銀行的經營模式(自營交易收入占盈利的大部)破產了,美國人的生活模式(寅食卯糧)破產了,亞洲人的增長模式(出口主導型)破產了,歐洲的財政基石(部分國家出現財政裂痕)動搖了,日本開始淪落?二等國家(出口受阻加上人口老化),華盛頓共識(大市場小政府)消失了,國家資本主義誕生了,凱因斯主義重生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投資方式以及政府的運作方式、監管方式均會改變。
台灣沒有趕上過去十年全球增長和投資的黃金期,不過趕上了金融海嘯。依賴出口和內需不足,使臺灣靠自身力量復甦的能力大打折扣。受制於赤字,財政刺激也只能停留在消費券、紅包一類的小打小鬧。台灣經濟只能在週邊經濟復甦後,才會現生機。
不過台灣今天所面臨的,不僅是周期性不景氣,更多是結構性困擾──經濟轉型舉步維艱。與台灣一同陷入產業空洞化的亞洲其他三條小龍,已經先後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新定位,經濟上又各有精彩,台灣更顯得伊人獨憔悴。台灣在兩岸關係上的處理,使其失去了搭上中國經濟特快列車的歷史性機遇。不過更重要的是,政府始終在經濟轉型上缺少一個可行的具有戰略眼光的長遠計劃。沒有前瞻性的通盤的戰略考量,所謂「拼經濟」不過是東一啷頭西一棒槌,治標不治本。筆者看來,台灣今天最需要想清楚的是十年之後自己應該成?什?樣的經濟,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都明確,這樣官民努力才能有的放矢。無論兩岸經貿融合還是經濟重新起飛,才能知取捨、有步驟地實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