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駿傑
前陣子在國際上深具影響力的「華爾街日報」亞洲版看到了一則值得台灣人驕傲的報導;不是王建民、曾雅妮或林書豪,而是關於台北市。沒錯,是關於台北市,這個在建築上普遍被認為非常「難看」與「雜亂無章」的城市,但是該報用非常大的篇幅來報導台北近年來在文化上的獨特表現。
事實上,華爾街日報不僅用斗大的標題:「在慢速車道上的生活」,更是用了幾乎兩整頁的篇幅來報導台北的文化生活樣貌。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文藝活動、四四南村的假日市集、中山創意基地、誠品二十四小時書店到台北街頭隨處可見的悠閒咖啡館,該篇報導娓娓道來台北市過去二十年來朝向高生活品質的改造。當然,這樣的改造必須建立在一些基礎建設之上,包括公共運輸的改進、綠地的增加,以及空氣品質的改善等;而市民收入的增加固然是重要的社會經濟基礎,眾多的藝術家及具有創意的各行業透過認同自己的土地與文化,試圖深耕自己的家園更是重要的動力。
台北近年來吸引越來越多的亞洲觀光客,其原因或許也可從該篇報導獲知。相較於北京、首爾與香港的積極企圖與精神,台北相對而言顯現出它追求高品質慢活的面向。以華山文創園區為例,該報導認為若在其它亞洲主要都市,這片市中心的土地早就被開發商改建為購物廣場或住宅公寓了,但在台北卻可以被保留為民眾享受藝文生活的場所。
作為國際政治孤兒,台灣在一九八○年代曾以「經濟奇蹟」擄獲全球目光。但是受到「中國經濟崛起」的影響,台灣不可能繼續仰賴經濟來凸顯自己的優勢。相對而言,台灣的文化軟實力才是吸引國際矚目與展現自我的最佳利器。該報導做了一個可以讓許多台北人覺得顏面有光的總結:台北是亞洲對於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市所做的回應。而在美國的眾多大都市中,波特蘭市可是持續被眾多傳媒評選為最宜人居的地方。
(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