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2013
考驗「民主主義」制度
日本經濟新聞 決定歐洲發展方向的德國議會選舉將在9月末舉行。各方爭論的焦點迅速浮出水面,這就是債務危機的震源地希臘。
歐元體制的矛盾
5年前,曾擔任德國大聯合政府財政部長的佩爾·施泰因布呂克現在成為了在野黨的總理候選人。他強烈地批評總理梅克爾,稱「她沒有說實話」。而正是他們兩曾在應對雷曼危機時並肩戰鬥。施泰因布呂克批評梅克爾從未考慮過會給德國納稅人造成負擔的希臘債務減免問題。原因是梅克爾對於是否向希臘追加金融援助的問題含糊其詞。
周邊障礙看似正在消除。7月3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了針對希臘救助方案的報告。據推算,2014年夏季以後,希臘將出現110億歐元的的資金缺口。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表示,「將明確討論針對歐元區的追加措施」。
希臘經濟連續6年負增長,復甦前景難料。雖然希臘勉強留在了單一貨幣歐元的體制裏,但最終能否擺脫困境?目前還無法預期。
雷曼危機將一場金融危機轉變成了政府債務危機(主權風險)。因為希臘掩蓋財政赤字,市場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歐元體制存在的矛盾,即在單一貨幣下歐洲各國在財政政策上仍各自為政。
2012年11月,抗議財政緊縮政策的希臘民眾舉行抗議活動(AP)
2010年5月決定向希臘提供首次金融援助的梅克爾明確指出,「這是一場政府與市場之間的戰爭」。與其聽從市場發出的警告,不如制定更為嚴格的措施對市場加以管控。但結果卻適得其反。愛爾蘭和葡萄牙的資金週轉也陷入困境,信任危機波及到了意大利和西班牙。
歐洲中央銀行(ECB)前總裁特裏謝回顧當時的緊張局勢稱,「這場危機波及到了歐元區經濟的40%」。他曾在2011年8月為了平息市場混亂局面而決定擴大買進南歐各國的國債。
夾在市場危機與民眾怒火之間畏首畏尾的政治決策讓這場危機浮現出來。雷曼破產後,美國參議院否決了需要投放公共資金的金融救援法案。驚訝于全球股價的暴跌,美國參議院最終通過了這個法案。政策決策者認識到,即使不受選民歡迎,也應該肩負起平息市場混亂的職責。
複雜的歐洲民意
歐洲的民意更為複雜。雖然處於同一個貨幣區,但經濟實力強大的德國等國的民眾卻批評南歐各國對財政重建和結構改革太過懈怠。而南歐各國民眾則指責德國等國太過傲慢,反對緊縮政策。由於多種民主主義並存,因此對市場警告所做出的反應總是很慢。
2012年7月歐洲中央銀行總裁馬裏奧•德拉吉拋出的一句話給歐洲政治提供了一線希望。他說「為了維持歐元體系,將採取任何措施」。德拉吉通過無限制買進國債來抗衡拋售南歐各國國債的市場,終於平息了混亂局面。
歐元體制已實施14年。歐盟開始推進銀行監督的一體化和財政政策的統一化,陷入危機的國家也慢步走向財政的重建。不過,市場與政治之間「鴻溝」卻仍未被填平。
當危機再次抬頭時,政治家們能否說服民眾、並採取能夠獲得市場認可的措施?民主主義制度本身將經受考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