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2013
改善貧富差距 應對症下藥
劉憶如
主計處日前(8月16日)公布的兩份統計數據,再度顯示台灣經濟結構的失衡。首先,主計處今年二度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31%,低於環球透視對全球的預估平均值;甚至明年成長的預估,也持續低於全球平均數。其次,主計處公布去年(2012)的貧富差距,為台灣史上第五高,且較日本、南韓都來的嚴重。
成長數字的高低,用以測試經濟大餅,是否能愈做愈大;而貧富差距所衡量的,則是不論餅大餅小,一個社會上,經濟強勢與弱勢者的分配問題。因此,若台灣做餅的能力不但較以前差,且甚至低於全球平均;再加上分配不佳,則中低階層,就更會感受到生活困苦的壓力。
那麼,為什麼說這兩項最新公布都顯示經濟結構失衡呢?主計處公布今年數據再度下修的主因,在於出口不如預期,全年出口成長率現在估計降至2.3%;而且佔GDP最大宗的民間消費,估計全年僅會成長1.59%。從這裡就看見台灣成長結構的問題,我們太過依賴出口,也太過依賴垂直整合的生產模式,因此當歐美復甦力道不夠時,台灣的出口就受重創,經濟成長也隨之下滑。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台灣出口衰退40%,在亞洲各國中受傷最深,也顯示台灣成長結構的扭曲。
另外,過於依賴出口,除了使台灣經濟過於受國際影響外,更造成分配上的問題。因為如果成長是由佔GDP九成的內需帶動,成長的果實自然也較可能分配到這些與內需相關的各行各業。在內需帶動的成長模式中,民間投資是領頭羊,民間投資的提升,帶動就業的增加,進一步創造薪資所得上升的空間,接著政府的稅收,民間的消費,也都才能成長,並且更對經濟成長產生貢獻,形成正向循環。
為弱勢創造就業及所得
但是台灣已經很久以來,都無法進入這種成長模式中了,實質薪資所得十六年來停滯不前,消費自然無法增加,也就愈來愈在經濟成長的貢獻中退位;而政府稅收的不足,更導致財政的困窘,以及基礎建設與公共設施欠缺的情況,民間投資也因而更加不易提升;形成惡性循環。
社會上較弱勢的族群,在內需不振時,往往是第一批的受傷者;失去工作的,也往往是這群人。台灣在過去十幾年來,為期改善貧富差距,社福支出有增無減,已有相當長久時間,社福支出佔總預算之最大比例;但貧富差距卻始終無法縮小。這是因為政策上並沒有對症下藥,為縮減貧富差距,甚至城鄉差距,應致力於為弱勢族群創造就業,創造所得,而非一昧以政府補貼方式因應。當年本人在經建會時推動的「全球招商」,搭配「產業有家,家有產業」計畫,即是著眼於改善此一結構失衡問題,但遺憾地,現在這個政策,也又已是過去式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