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3
每日通勤付出的不止是時間
紐約時報個人健康JANE E. BRODY-我的雙胞胎孫子今年13歲,步行近1英里(約合1.6公里)上下學,只要天氣好又沒有音樂課,多數下午都會在學校操場打一個多小時的籃球。
與他們的父親一樣,兩個男孩精壯而健康。他們的父母選擇定居紐約,雙腳加公共交通就能讓他們快速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價格低廉,(通常)也沒什麼壓力。他們有輛車,不過幾乎只用於度假。
我們全家都很看重「綠色」出行。在家附近,我騎單車來進行多數的購物和處理雜事,還剛剛給孫子們買了新單車。
我的兒子以前在新澤西工作,上下班時,必須單程駕車50到90分鐘,很是讓人煩心。兩個兒子出生後,他就辭去了工作,在家兼職並照顧小孩。現在,他在城裡工作,步行加地鐵上下班,這讓他有時間看看閑書。
大家很快會看到,這種轉變還很可能有助於他的健康。
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數據顯示,2009年,超過四分之三的通勤者獨自開車去上班。僅5%利用公共交通、2.9%步行、0.6%騎單車,儘管隨着紐約等城市開闢了單車道並開展了公共單車項目,騎車的流行度終於開始攀升。
而且,不僅是上班的人每天要在開車上花費幾個小時。20世紀中葉的郊區美景也已讓位於新的現實。那時候,孩子們出門與小朋友在後院或安全的街道上玩耍;現如今,一起玩耍、上課及集體活動必須要由成人開車送去,並在一旁看護。
莉·加拉格爾(Leigh Gallagher)撰寫的新書《城郊的終結》(The End of the Suburbs)頗具預見性,其中一章的標題恰如其分地叫做《我的車知道怎麼開去健身房》(My Car Knows the Way to Gymnastics),她在書中描述了馬薩諸塞州的一名家庭主婦的故事。她每個工作日要開40到50英里(約合80公里),比通勤的丈夫還多,「只是為了每天把自己和孩子送到各個地方。」
成百上千萬與她類似的美國人因為對汽車的依賴而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喪失的時間本可以更好地用於鍛煉、與親友的社交、準備食物,或是乾脆睡個飽。由此帶來的生理與心理健康代價不容小覷。
加拉格爾是《財富》雜誌(Fortune)的編輯。她的書中寫到,無序擴張的城郊「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她還表示,「越來越多的研究建立起了這種擴張與美國肥胖率上升之間的聯繫。研究者還發現,居住、工作、購物與社交之間距離越大,人們就越少鍛煉。」
「在人們走路更多的地方,肥胖率要低得多,」她指出。「紐約人或許算是最愛走路的,他們比美國郊區人群的平均體重少六七磅。」
不久前的一項研究比較了4297名德克薩斯人的健康與他們上下班的通勤距離。結果顯示,隨着距離的增加,身體活力與心血管健康度會下降,而血壓、體重、腰圍和代謝風險會升高。
相關論文去年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作者是分別來自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t. Louis)和達拉斯庫珀研究院(Cooper Institute)的克里斯蒂娜·M·霍荷拿(Christine M. Hoehner)等人。他們為早期的一些發現找到了證據,即駕車時間與心血管病的死亡風險上升之間存在聯繫,並進行了因果論證。文中指出,上下班單程超過10英里且每周駕車五天,與罹患高血糖及高膽固醇的風險升高正相關。研究者們還認為,長時間駕車通勤與抑鬱、焦慮和社會隔離的風險升高有關,而這些問題均能有損壽命和生命質量。
瑞典的一項研究確認了這些問題的國際性。于默奧大學(Umea University)的埃麗卡·桑多(Erika Sandow)發現,每天通勤距離超過30英里的人更容易得高血壓、抑鬱症和心臟病。桑多博士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住所離工作地超過31英里的女性傾向於比那些住所離工作地較近的女性早死。
不論通過何種方式去上班,倘若工作地點離住所很遠,都會對健康有害。由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的埃里克·漢松負責的另一項瑞典研究在對年齡在18歲到65歲之間的2.1萬人進行調查後發現,這些人通過汽車、地鐵或公交通勤的時間與他們抱怨健康問題的程度呈正相關。長時間的通勤更可能導致身體疲乏、精神抑鬱、睡眠不足和生病。
美國的一項研究在對通過長島鐵路(Long Island Rail Road)上班的人進行調查後發現,長距離的通勤與睡眠時間較少和白天容易瞌睡有關。
加拉格爾在她的書中高興地指出了一些相反的趨勢: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家庭選擇住在城裡;考取駕照的17歲青少年的人數正在減少;人們的駕車路程變短;共享單車的現象正在增加。為了縮短通勤路程、減少對汽車的依賴程度、促進積極的人際互動,越來越多的住宅和社區都在規劃之中,或被重新調配。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環境健康科學的負責人理乍得·傑克遜博士(Dr. Richard Jackson)說,人口結構的變化正在增加人們對宜居城市的興趣。他說,Y世代(Generation Y)比較喜歡功能齊全、適於步行的居住環境和較短的通勤距離,不再開車的沒有子女的夫婦和嬰兒潮那代人往往更喜歡城市環境。
雖然離讓大多數美國人居住在有利健康的社區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但是越來越多的城市規劃師正在評估健康方面的影響,並且在與建築師密切合作,希望能設計出更健康的社區環境,在交通方面減少對機動車的依賴。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