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2016

怎麼組織再造精簡人事,在中央政府卻是越減越肥?年金改革已將層級拉到總統府的高度,就當有總統府的格局與視野。總統府不要只知算計拔別隻鵝的毛,對組織龐大的中央政府這隻大肥鵝,也要拔下若干鵝毛,拋磚引玉,起示範作用,這才是總統府的高度、格局與視野。也只有在此高度、格局與視野氛圍下,總統府方可取得制高點,調和鼎鼐,游刃有餘,讓年金改革案以竟全功。

年金改革的配套:中央部會組織再造、人事精簡
謝其政 (退休教師)



監察院和考試院都被譏為「蚊子院」,應早日裁撤,將其預算挹注於年金改革,才是正辦。

經濟榮景不再,國債、年金改革樣樣都要錢。聲望如日中天、聲稱年金改革非改不可、且已全面執政的蔡英文總統,面對年金改革此一拔毛工程,可否考慮從龐大的中央政府,先來一次大瘦身做起!中央政府何妨先拔自己的毛,真正苦民所苦,將節省經費挹注年金改革大水庫。

武俠小說中的俠者風範,總是先自我犧牲,自己忍辱負重後再談救贖,而成就俠之大者。金庸小說中的喬峰,在聚賢莊喝下絕交酒豪氣干雲;張無忌在光明頂之役,力拚六大門派,義薄雲天,刻劃出英雄氣質與典範。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依「國父遺教」將專司政風、官箴之監察,及為國掄才、銓敘的考試二權從行政權中獨立之,採五權分立,有別於西方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權制。在行政院下設8部2會。8部為內政、外交、國防、財政、教育、法務、經濟、交通部;2會為蒙藏、僑務委員會。

蔣介石政權轉進台灣後,於1954年11月1日,在原本8部2會外新成立「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此委員會為行政院轄下的第一個違章建築(1966年改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其後復因社會變遷或任務、業務之需,陸續成立的部會計有:

1955月5月,成立「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1959年2月,成立「行政院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1967年改名國科會,為2014年成立的科技部的前身。

1963年9月,美援會改組成「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1963年、1973兩度改組易名,1977年12月合併行政院財經小組,改為經建會,2014年與研考會合併為國發會。

從1998年凍省前後開始,高談組織再造、精簡員額之議即不絕於耳。從國大代表法統制度下選出的李總統,到直接民選入主總統府的阿輝伯的12年;從綠營的扁朝8年,到藍營的馬政府8年,二十多年來也都在談精簡人事。

就筆者觀察,此一精簡人事案,僅在基層落實。以高中、職教師員額為例,教師不僅基本授課時數都已排滿,甚至已配合教學組排課之需,兼滿法定容許兼課時數之上限了,開缺報部核定教師員額仍受層層節制,且斤斤計較。學校外聘兼代課教師比例超高的現象,成為校園內普遍存在的事實。筆者已退休經年,不知此一現象是否有所改善?

回到中央的行政院,從1949年的8部2會一路「負精簡」下來,到2010年2月3日施行「政府組織再造四法」之後,2015年6月行政院已下設12部、7會、2總處、3獨立機關、2署、4委員會、2附屬機構,總共有32個部會(最終會調整為29個部會)。目前這32個中央部會,是原來8部2會的三倍之多。當然,除了32個部會首長外,也還有更多的副首長(次長)。

怎麼組織再造精簡人事,在中央政府卻是越減越肥?

筆者高中教師退休,對學校行政稍有認識。在學校組織架構中,會依學校規模大小(班級數),規範該校得設一級處室主任的總量,及各處室下得設組長的總額,採員額總量管制。各校可因學校運作的實際需要,調整該設哪些處、室?哪些處、室該裁併?在員額總量管制下,校方可彈性處理之。

不可否認,時代變遷,為配合國家發展之需,確有若干新的部會有增設的必要。但都經歷了3任總統,怎麼政府的組織再造,只見一個又一個的新部會冒出,卻不見把不合時宜的部會如蒙藏委員會刪除,把被譏為蚊子院的考試、監察二院裁撤,更遑論裁併或裁撤尚有「若干」功能的部會。中央政府組織龐大,早就傳說冗員充斥,即使部會數額(組織)不予刪減,但對公務員額(人事)進行總量管制總算合理吧!否則對越減越肥的「組織再造、精簡人事」是一場騙局的指控,中央政府就必須吞下去。

年金改革已將層級拉到總統府的高度,就當有總統府的格局與視野。總統府不要只知算計拔別隻鵝的毛,對組織龐大的中央政府這隻大肥鵝,也要拔下若干鵝毛,拋磚引玉,起示範作用,這才是總統府的高度、格局與視野。也只有在此高度、格局與視野氛圍下,總統府方可取得制高點,調和鼎鼐,游刃有餘,讓年金改革案以竟全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