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2013

大繁若簡的巴菲特


現年82歲的奧馬哈聖賢(Sage of Omaha)是否已“江郎才盡”?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最近發布的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股東年度信函中承認,公司2012年業績欠佳。他也承認,明年的致股東信可能會顯示出,他旗下基金近5年業績漲幅將首次未能跑贏同期的標準普爾(S&P)指數。

今年的業績“欠佳”體現在,巴菲特旗下基金的資產凈值僅增長了14.4%,漲幅比表現更令人鼓舞的標普指數低1.6%。預計2009-13年間業績漲幅與同期標準普爾指數漲幅差距將擴大,原因在於,這5年的平均業績中將不包含2008年的數據(那一年標普指數暴跌,但伯克希爾的資產凈值僅略微縮水)。與此同時,這5年的平均業績中仍將包含2009年的數據(那一年標普指數部分反彈,但伯克希爾資產凈值回升幅度並未超過前一年縮水幅度)。

看上去,就連巴菲特也被拖入了那個“對財富具有毀滅性影響”的陷阱,即:以相對業績來評判投資人的投資技巧。按照這一標準,1999年是巴菲特業績最差的一年。但業績欠佳是衡量他投資技巧的一個因素,而非批評他投資技巧的理由。他那些受到“新經濟”幻夢誘惑的競爭對手,大多將很快遭受巨大損失,損失幅度將超過之前所獲的所有收益。如果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在1999年的業績達到了市場平均水平,那麽我絕不會向這家公司投一分錢。

但巴菲特成就的最特別之處,不在於迄今還沒有任何人取得過能與他媲美的投資成績,而在於幾乎沒有人認真模仿過他的投資風格。在資產管理者的群體中,跟風心理非常顯著,甚至起著支配作用。但在奧馬哈的巴菲特股東大會上,我們看不到任何跟風者,只有快樂的股東,以及崇拜巴菲特的記者。
然而,記者們的關註導致一個結果:有關巴菲特的報道超過了有關其他任何投資界人士的報道。約50年前,卡羅爾•盧米斯(Carol Loomis)首次在《財富》(Fortune)雜志上報道了巴菲特。最近,她整理了一本與巴菲特的來往信函選集。這本信函選集提供的經驗是,巴菲特成功的起源沒有什麽奧秘,而且甚至沒有什麽令人費解的地方。

伯克希爾擁有很多保險公司,這些公司都是賺錢機器,因為保險業的性質就是先投保、後理賠。這些基金以及伯克希爾的留存收益都被投資於一些獨資企業中,或被用於大量購買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份。這個投資組合中的所有企業都有一個顯著特徵:具備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這種優勢也就是一種很難、或不可能被競爭對手復制的市場地位。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很少變化。巴菲特常說,股票最好的持有期限是永遠。

如果說巴菲特是一名天才,那麽他就是深諳簡單之道的天才。要達到他對企業成功本質的理解水平,不需要特殊的洞察力或獨到的見解。我們也不難看出,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可口可樂(Coca-Cola)、IBM、富國銀行(Wells Fargo)以及最近的亨氏(Heinz)(伯克希爾持有的最大一筆資產)等企業,都滿足他的標準。

這將我們帶回最初的問題:伯克希爾的模仿者為何那麽少?畢竟,企業經濟學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能帶來超額利潤的投資策略只要能夠復制,必然被模仿,直到跟風者的涌入迫使該策略的回報率降至普通水平。為什麽大多數投資經理寧願持有更多只股票、以高得多的頻率買進賣出、參與復雜得多的交易,換來更不穩定的收益和更低的利潤?

導致這種現象的部分原因在於,人們以短期的相對表現作為衡量投資策略的標準,這個陷阱導致一種扭曲的觀點,以至於14.4%的收益率就被認為是業績欠佳。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很多資金管理機構出售的產品從本質上來說就很復雜。如果不以高頻交易、獨到的洞察力以及秘密方法為理由,這些資金管理機構憑什麽能收取高額管理費?但巴菲特明白,自己所知有限。正是這種自知之明,將真正的智者與只是自以為聰明之輩區分開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